借助智能結束,進行客戶細分、風險管控,亟待突圍的銀行信用卡業務,開始紛紛將目光轉向數字化。近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與北京第四範式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在信用卡業務的數字化發展方向展開合作。
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戴兵稱,該行信用卡中心組建了專業團隊,對技術進行探索,此次與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商聯合成立實驗室,希望能在產品創新、風險管理、精準營銷、客戶細分等各個方面,研發出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應用。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利用人工智能等優化業務流程,實現現有各風險管控子系統功能的融通、調度,形成了涵蓋貸前、貸中以及貸後業務的風險一體化平臺,並采用數據挖掘技術,進行在精準營銷、客戶細分等業務。
經過多年發展,不但信用卡市場已近飽和,而且面臨第三方支付等新型工具的蠶食。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4.32億張,較上年末下降5.05%,增速放緩21.5個百分點。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信用卡市場的發展,用戶群體的結構、消費習慣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銀行傳統的獲客、業務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因此,智能化、數字化等新技術,便成為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突圍方向。
在光大銀行之前,已有多家銀行開始嘗試信用卡業務數字化。如農業銀行已經推出信用卡核心線上系統,以該行的龐大客戶數據為基礎,開發新的信用卡產品和服務。此外,平安銀行、廣發銀行也在移動支付、智能賬戶等方面進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