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晨悅生活 | “兒童食品”真的都適合兒童嗎?

現在網購強大,一些年輕的媽媽、準媽媽們都整日掛在網上,不是海淘奶粉,就是囤積尿不濕,但凡提到給孩子買吃的東西,一定要買標註“兒童”字樣的產品,如兒童醬油、兒童鹽、兒童蜂蜜、兒童奶酪等等,聲稱要充分做到成人與兒童分餐制,認為“兒童食品”一定適合孩子。跟普通食品相比,“兒童食品”往往賣相更“萌”、口感也更甜,因此頗有吸引力。不過,除了噱頭大、價格高,兒童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會更高嗎?

專家提醒,對於3歲以上兒童的食品,我國並未出臺相關食品標準。“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是營養均衡,市面上部分兒童食品為追求口感,添加糖、鹽、脂肪和食物添加劑等多吃無益的配料,家長應慎選。”

兒童醬油並非想象中的健康低鈉

貼上“兒童”標簽身價飆升

如今,熊孩子們正餐外的食品費用已成為家庭重要開支之一,兒童食品在孩子們膳食中的比例越來越大。記者采訪發現,超市貨架上有各種兒童食品,包括餅幹糕點、含乳飲料、果汁等,幾乎涵蓋各類食品,以兒童牛奶、奶酪和面條最受歡迎。這些食品絕大多數“價格不菲”,比普通款的貴1~3倍。

超市里某款豬肉青菜餡的“兒童小水餃”,比普通水餃重量少近一半,價格卻高出幾元;“兒童面條”也比普通面條貴10多倍。兒童奶包裝規格雖以100ml~200ml小包裝為主,但價格普遍偏高。一些進口兒童成長牛奶(200ml)售價為6.4元,同規格普通牛奶僅為2.5元/盒,高出2倍。熱賣的“成長奶酪”則比該品牌其他的奶酪貴約50%。

超市里貼上“兒童”標簽的醬油價格也比普通醬油貴不少。普通的瓶裝醬油500毫升售價賣8元,袋裝的價格則約2.5元。而一款專為兒童設計的有機醬油,僅160毫升,售價就超過15元,如果再冠上“有機”、“進口”之名,售價則可能達到30元,身價翻了好幾倍。

兒童醬油比普通醬油還高鈉

高價兒童食品有什麽特別?記者發現,兒童食品往往讓家長聯想到“低鹽”、“無添加劑”、“強化營養”等,但實際上,不少兒童食品的營養成分與普通食品無異。超市里一款“兒童面條”的配料表為面粉、食用鹽,與同款成人面條並無區別。一些兒童水餃聲稱,不添加防腐劑和人工合成色素,但仍含有香辛料、味精、碳酸鈉等食品添加劑。在一款“高鈣”兒童成長奶酪的配料中,含明膠、卡拉膠、刺槐豆膠、乳酸、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

多數人認為“兒童醬油”是低鈉調料,事實上,記者看到一款宣稱“減鹽”、“淡口味”的兒童醬油,營養成分表中鈉含量為523毫克/10毫升,同品牌成人醬油的鈉含量為609毫克/10毫升,並無實質性的減少,且原料均為水、大豆、小麥和食用鹽。

在電商平臺,貼上“兒童”標簽的醬油價格平均為普通醬油的2.5倍。營養成分表中,部分兒童醬油的鈉含量竟比普通醬油含量還要高,一些廠商還用障眼法,在標簽上動手腳:乍一看兒童醬油每份中的鈉含量比普通醬油中的鈉含量低很多,但其實,成人醬油的成分是按照一份15毫升算的,而兒童醬油是按照10毫升算的。

我國尚無“兒童食品”標準

針對“兒童食品”的安全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布消費警示指出:在我國,除3周歲以下嬰幼兒必需食品外,尚無有關“兒童食品”的概念和相關食品標準。即使標註“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頭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標準進行管理。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我國有針對嬰幼兒奶粉、輔食的安全標準,年齡層次覆蓋的是0~3歲。對於3歲以上的兒童,我國目前並未出臺兒童食品標準。對於兒童食品添加劑,目前的標準是成人食品安全量,其添加量並沒有考慮相關兒童身體的安全因素。兒童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排解能力差,按照成年人的標準攝入添加劑,無疑給兒童健康帶來了風險。

專家表示,家長們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兒童專用”迷了眼,選購時仔細看營養標簽和成分表,並不難判斷其高價是否名副其實。“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是營養均衡,比如小孩平日攝入蛋白質較多,那麽在兒童食品上就該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若小孩只吃富含維生素的菜而不吃肉,則應補充蛋白質。”

貪口感高油高糖 謹防調味依賴

除了並未排除添加劑,一些兒童食品為了討孩子歡心,更是“糖油大戶”。例如頗暢銷的兒童牛奶,以“營養”為賣點,價格是普通純牛奶的2倍多。然而有檢測結果發現,市場上3款兒童牛奶與純牛奶相比,均呈現“低蛋白質、高蔗糖”的特點。記者在“兒童牛奶”成分表中發現,用料最多的原料是生牛乳,之後連續3個成分都是各種糖和甜味劑,甜味和糖分遠遠大於普通奶。一些兒童牛奶還有檸檬酸鈉、阿斯巴甜、黃原膠、食用香精等食物添加劑。某款兒童乳酸牛奶碳水化合物單位含量達10g/100ml,幾乎與可口可樂10.6g/100ml的含量持平。

一些號稱高纖維的兒童餅幹,可能為了改善粗糙口感而多加油脂;造型可愛的兒童包子只是比普通包子多了煉乳、可可粉及羥丙基二澱粉膦酸酯(增稠劑)。專家表示,兒童概念食品往往添加一些適合兒童味覺喜好的味道,但通過調味來增加兒童食欲,只會讓孩子對調味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博士範誌紅提醒,經常讓孩子飲用甜飲料很不健康,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慢風險,還會增加齲齒危險、影響骨骼健康。“市面上部分兒童食品為追求口感,添加糖、鹽、脂肪和食物添加劑等多吃無益的配料,家長們最好謹慎選擇。”

看配料表選食物最靠譜

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含量最高的原料,按照排位順序,含量依次遞減。盡量選擇前幾位是天然原材料(如面粉、牛奶、雞蛋、水果),而不是添加劑在前面的深加工食品。警惕配料表特別長的,通常是添加劑種類比較多的。

主要營養物含量:

碳水化合物:盡量選擇數值低的。現在的營養成分表中沒有專門標明糖含量,都統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

鈉:含量越低越好,建議不超過300mg/100g。

反式脂肪酸:很多食物聲稱“絕對不含反式脂肪”,食品營養成分表中通常會標註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為0,但不代表沒有。因為含量小於0.3%,是可以標註為0的。建議看一下配料表,如果里面有氫化植物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這些成分,建議還是少選為好。

晨悅生活欄目的互動時間為每周一至周四早上8:00~9:00,歡迎親們在留言區暢所欲言,有更多問題也可以在第一財經客戶端參與提問區的互動,您可以到App Store、各大安卓市場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

以下為第一財經App上網友與記者的精彩互動

問:最近想給孩子補鈣,聽說奶酪含鈣量非常高,於是到市面上看了下,發現有很多種“兒童奶酪”出售,該怎麽選?

答:跟所有3歲以上的兒童食品一樣,兒童奶酪也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我們只能根據奶酪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同時考慮兒童生長大於特點和營養需求來判斷“兒童奶酪”是否適合兒童吃。奶酪是高度濃縮的奶制品,其鈣和蛋白質的含量相當豐富,相當於牛奶的9~10倍左右。可是對於奶酪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大量鹽,對於年齡較小的兒童,鹽攝入量過多會增加其腎臟代謝負擔。所以我們需要盡量選擇含鈣量高而含鈉(鹽)量低的品種,才能保證在攝取足量鈣的情況下不至於攝入過多的鈉(鹽)。這就需要家長在購買奶酪是註意比較其配料表上的鈣和鈉含量,默默計算出究竟哪種奶酪高鈣低鈉。

問:可不可以不用管什麽兒童食品,直接給兒童吃成人一樣的食品?

答:雖然我國目前對兒童食品尚未出臺標準,但不代表家長可以不區分兒童食品跟成人食品。業內人士表示,關於兒童食品,我國目前只有對0~3歲以內的兒童設立食品標準,3~14歲之間的兒童,其食品生產標準是與成年人一樣的,均是按照60公斤的成人體重去制定。但兒童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排解能力較差,這無疑就給兒童的健康帶來了風險。因此家長需要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謹慎挑選適合自己孩子的食品。


問:面對市場上各種貼著“兒童食品”標簽的食品,我該如何選擇?

答:兒童食品就是針對孩子成長的需求,一個是減少添加劑,保障安全;另一個就是會加一些特殊的營養成分。”對於“兒童食品”的定義,超市銷售人員表示並無明文規定,主要還是要看食品廠家的標註,而對於消費者而言,最好就是看原料表、營養成分表。業內專家認為,從理性角度來說,與其花大價錢買所謂兒童食品,或者補充各種營養素,不如讓孩子從小養成合理膳食的習慣,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問:既然標註“兒童食品”的產品可能是個概念也無國家標準,那麽該如何給孩子挑選食品呢?

答:有關專家認為,為孩子購買食品要做到6個“關註”,一是關註購買地點,不要在路邊小攤點購買食品。二是關註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不要購買“三無”產品。三是關註食品配方和功能,即食品的適齡性。四是關註加工方式。有些產品包裝袋中填充的是壓縮空氣,這會對產品的口感、保質期等產生影響。可選擇包裝袋上標註有“充裝氮氣”的字樣的產品。五是關註產品包裝質量和贈品。許多企業在食品包裝袋里加裝卡通卡片、玩具等贈品。這些贈品大多體積比較小,容易讓幼小的孩子當作食品吞下。六是關註食品顏色和香味。雖然適量食用色素對身體並無危害,但是對於孩子來講顏色越清淡越好。同時,父母們應該了解產品包裝上標明的種種口味,如草莓、香蕉等很可能都是化學調味,並非天然物質哦。

問:我家孩子今年上幼兒園,學校門口有很多食品攤販,每次放學寶寶都嚷著要買,我該如何引導我的孩子不要亂買東西吃?

答:首先要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食品消費觀念。家長和學校都要對兒童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少年兒童的食品安全意識。其次,家長在選擇兒童食品時,應盡量遠離色彩過於鮮艷的產品,以減少孩子食用含添加劑的食品,多吃新鮮天然、保質期較短、口味色澤樸素的食品。同時,教育孩子還要少吃零食,即便要吃,最好也要在正餐兩小時後,並且要有選擇的吃。比如,可以給孩子吃一些新鮮水果、營養價值高的堅果等,盡量少食膨化食品。

問:對於市面上生產兒童食品的企業而言,有什麽建議嗎?

答:第一,低端調味”向“高端健康”轉變。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兒童概念食品,基本都是通過“調味”的方法來吸引兒童。一味追求調味的做法不但可能起不到幫助兒童健康成長的作用,反而有因為添加了很多添加劑給兒童健康帶來隱患。因此兒童食品生產廠家應該把適合兒童的健康成長放在第一位。其次,“概念營銷”向“內容營銷”轉變。兒童食品企業在保證了自己的產品真價實之後,就需要從單調的“概念營銷”向“內容營銷”轉變,將自己的真材實料讓消費者生動地感受到。最後,“傳統渠道”向“現代渠道”轉變。目前,網購已經成為居民購買商品的主要渠道,因此企業也需要重視這一渠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