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財政部“唱多”人民幣:中長期穩定 但匯率應更透明

2016年以來,人民幣的貶值趨勢和匯率改革仍在持續。在這一關鍵節點,長期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中國有匯率操縱嫌疑的美國財政部,在當地時間10月14日發布了最新的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該旗艦報告每年都於4月和10月發布。《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了本份總計43頁的報告,“中國”二字被提及60次,“人民幣”則被提及13次,足見中國經濟的全球重要性。

值得註意的是,美國財政部此次並未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並轉述了中國的承諾和聲明——“基於經濟基本面,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基礎。支持人民幣穩定的主要因素是:高凈儲蓄率、較大規模的經常賬戶順差,高於全球均值的GDP增速。”

不過,美國財政部也提及,中國仍然對美國有明顯的貿易順差,這就強調了推進再平衡改革的重要性。同時,“市場仍然對於中國對於匯率釋放的信號高度敏感,這也突出了加強匯率機制透明度、加強溝通的重要性。”

(全球經常賬戶失衡狀況。來自美國財政部)

五大貿易國未被指 “匯率操縱”

對於美國財政部而言,其半年度報告的主要目的在於根據對其和主要貿易夥伴之間的雙邊貿易順差或逆差情況,來判斷貿易夥伴國是否開展了不公平匯率政策。簡而言之,如果一國貨幣被低估,那麽其在外貿出口方面可能會存在優勢。

所幸, 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瑞士這幾個美國的主要貿易國此次均未被“點名”。此外,美國財政部預計,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中國拋售了超過57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仍然較大,但“中國對外匯市場的幹預主要是為了避免人民幣快速貶值,快速貶值會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產生副作用。”

(中國外匯市場幹預情況。來自美國財政部)

就在2015年4月,美國財政部仍認為人民幣匯率被“大幅低估”;此外,在今年4月,報告強調,中、日、韓、德在與美國的貿易中可能追求了能導致不公平競爭優勢的外匯政策,並將這些國家和地區列入“最新觀察名單”(Monitoring List),主要是因它們與美國存在龐大的貿易順差。

今年,美國財政部首次實施國會同年通過的一項貿易法案的條款,該法案授權財政部使用新辦法,解決可能存在的不公平外匯操作。美國近年來一直呼籲那些有經常賬順差的國家和地區采取更多措施,推動疲弱的國內需求。

根據新法案的評估標準,多個美國貿易夥伴因觸及三項標準中的兩項而被列入新的監控名單。新法律規定的三個條件是:1)與美國存在顯著雙邊貿易順差;2)實質性經常項目盈余;3)進行持續的單邊外匯幹預。若有哪個經濟體滿足三項標準中的兩項,就會被列入“觀察名單”,並維持一年;若滿足三項,美國總統需要啟動“增強型雙邊介入”。

不過,美國財政部還是提及,中國與美國的雙邊貿易順差較大,滿足了三項中的一項。“這也強調了中國需要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要推動中國經濟實現向家庭消費的再平衡增長模式,並實行有利於消費的財政刺激來提振需求”。

但該順差在2015年占GDP的3%,而其在2016年上半年已降至GDP的2.4%,低於“觀察名單”的標準。

(中國經常賬戶順差的具體構成。來自美國財政部)

人民幣中長期穩定

一般而言,預測一國貨幣的中長期趨勢,主要是看該國的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狀況。如果照此框架來判斷人民幣的中長期趨勢,那麽結果可能並不像當前的市場人士那般值得擔憂。

報告提及,“盡管近期人民幣存在下行壓力,但自2005年12月以來,人民幣仍對美元升值了21%,按照實際貿易加權匯率,升值幅度為38%。中國強調了人民幣將繼續成為強勢貨幣。”

(人民幣匯率自2005年來的變動——REER為實際有效匯率,NEER為名義有效匯率。來自美國財政部)

“中國也強調,基於經濟基本面,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基礎。主要支持人民幣穩定的因素是高凈儲蓄率,較大規模的經常賬戶順差,GDP增速高於全球均值,貿易仍然較為強勁。”

報告稱,2016年上半年,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為1030億美元,占GDP的2%,2015年下半年為GDP的2.7%,經常賬戶下降也歸功於服務逆差加大,以及商品貿易順差的下降。

就匯率走勢而言,麥格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預計年內人民幣將維持在6.7的水平;富達國際基金經理馬磊近期對記者表示,“中國需要保持人民幣的穩定,這符合中國國情。中國不是一個小經濟體,不能通過將貨幣貶值20%來進行有效刺激。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貶值糾偏後,當前人民幣正不斷接近其公允價值。”

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此前也對記者稱,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從2014年的12.3%升至13.8%,“我們認為這就是中國競爭力不斷加強的證據,制造商不斷向制造業的上遊延伸,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機械和電子。”渣打預計,美元/人民幣在2016年料為6.67,2017年則為6.66。

匯率機制應更透明

縱觀整份報告,此前對人民幣匯率意見較多的美國,此次僅提出一個主要建議——匯率機制更透明,加強匯率市場溝通。

“中國的匯率機制管理和目標應更透明,並遵守G20公報中‘避免競爭性貶值’的承諾,不以貶值促進出口,這將會進一步強化中國匯率機制的信用(credibility)。”

其實,美國財政部已經部分肯定了中國央行在市場溝通方面的成效。“2016年2月以來,中國央行加強了匯率政策的市場溝通,這也是因為‘8·11匯改’導致人民幣一次性貶值導致了全球市場波動。”其表示,在2016年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國承諾繼續推動市場化匯率改革,允許匯率靈活雙邊波動。“市場目前仍然對於匯率變動十分敏感,因此進一步強化溝通和透明度至關重要。”

就此而言,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魯政委認為,在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後,匯率更靈活、更市場化的趨勢已經十分明確。報告也稱,中國央行已表明了其維持人民幣匯率靈活的意願,中間價定價機制基於“上一日收盤價+CFETS一籃子貨幣”。

(CFETS指數走勢。來自美國財政部)

事實同樣證明,中國正在朝著更為市場化的方向前進。10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7296,連續第7天下調,而這也是在英鎊暴跌、美元被動升值的背景下發生的市場化波動,可見央行已經進一步放手給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