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公募FOF嚴控雙重收費 基金內部FOF或先行

隨著近日公募行業盼望已久的正式版FOF官方指引正式落地,公募FOF產品即將起航。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目前多數基金公司已經配備了專業人才來對接這塊業務;但具體到發行產品層面它們處於觀望狀態中,多數公司未選擇在第一時間申報產品。在它們看來,在證監會嚴格規定管理費等不能雙重收費的前提下,他們更傾向於發展內部FOF產品,而不願意放棄自身管理費而去為其他基金公司創收。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公募FOF有望上演羊群效應。待首批FOF面世之後,行業內會陸續效仿發行產品。在流動性過剩及資產配置荒時代,公募FOF仍被寄予厚望。

單項收費難題

在市場流動性充裕,但又是資產配置荒時代,FOF被寄予厚望。

9月23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並實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下稱《指引》),這標誌公募基金FOF即將起航。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指引》對公募FOF設置了多項嚴格限制,比如要求基金中基金應當將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其他公開募集的基金份額,且需遵循組合投資原則;基金管理人、托管人不得對基金中基金的管理費、托管費以及銷售費雙重收費;等等。

然而,在一些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的單項征收等嚴格限制,這意味著公募FOF問世之後不太可能發生類似基金子公司式的野蠻成長,早期基金公司FOF產品更容易發展內部FOF。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從FOF投資標的所屬的公司來區分,公募FOF主要有三種:內部FOF、外部FOF、混合FOF。內部FOF就是成立於基金去投資於自己公司旗下基金;外部是投資於別人家的基金;混合FOF,就是自己家的基金、別人家的基金都可以買的FOF。

“不同管理人的話,收費是應該的。”王群航稱,如果一個行業沒有收入的話,沒有公司願意去做。“同一管理人、同一托管人、同一銷售渠道。有穿透的話,那就沒必要重複收費了。”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指數投資部總監對本報記者稱:“早在征求意見稿發出後,在一些行業交流會議上,大家談到FOF布局時都不知道怎麽搞。畢竟作為一家資產管理機構,都以盈利為目的,誰都不願意放棄管理費。”

“社保基金認購費率都沒有打折。”上海一家中等基金公司投資總監也表示,正常情況下基金公司不可能為了FOF而取消管理費。

在這位投資總監看來,內部FOF似乎更容易實現。他稱:“反正是買自己公司旗下基金,可以輕易實現。同時FOF基金份額還能提升基金公司的整體規模,提高它在行業中的排名。有時候,基金公司真不是為了賺錢而發產品的。”

該投資總監進一步稱,外部FOF單項收費的話,應該是在買別人公司產品的時候,跟對方協商相關費用;或者通過第三方渠道去認購,接著進行管理費的返回;或者兩家基金公司協商,FOF互買均不收費。

然而,截至目前,對於外部FOF的收費模式,仍舊沒有行業共識。

本報記者從另從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目前多數基金公司還處於觀望期。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本報稱,目前公司還沒申報產品,在一些細節問題還未清楚之前,公司更願意等待第一批FOF落地後,看看具體是怎麽操作,再及時跟進布局。

委外時代的又一次變革

盡管如此,在流動性過剩及資產配置荒時代,公募FOF仍被寄予厚望。

“我們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上述大型公募內部人士稱,看好這塊市場發展的空間,不排除市場會上演羊群效應,第一批FOF起來後,後續一大批FOF產品會相繼成立。

正因如此,一些基金公司雖然沒有申報新產品,但也提前做好了布局。

《指引》還規定,基金中基金管理人應當設置獨立部門、配備專門人員,且基金中基金的基金經理不得同時兼任其他基金的基金經理。

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投資經理陸靖昶介紹,為了提前備戰FOF業務,廣發基金早在2015年就開始以內部培養加外部引進的方式聚集人才,並成立資產配置小組,其研究涵蓋股票、債券、指數、另類投資等多種領域。目前廣發資產配置小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配置框架和與投研、市場相關聯的聯動機制。

另外,本報記者了解到,天弘基金專門整合並成立了面向FOF大部門,該部門配置了指數策略、量化投資和智能投顧等多個子部門。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當前委外大潮之下,不排除FOF會對接委外資金。委外資金可以定制基礎基金,然後通過基礎基金再去投資公司內部的純債、打新、定增基金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基金公司承接委外資金本來就有一套人馬,可以直接對接,節省人力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