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聯儲加息警報解除 人民幣“穩”字當頭

本周,隨著日本央行和美聯儲兩大央行議息會議相繼落下帷幕,市場此前緊繃的神經終於獲得短暫放松。日、美兩大央行再次選擇按兵不動,前者推出以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目標的新型QQE政策,而後者維持“漸進加息”立場。從今天匯市表現來看,兩大央行決議均沒有改變當前日元走強、美元呈弱的格局,而人民幣則不受市場波動影響,依然維持穩定。

人民幣醞釀反彈動力

今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6531,較昨日中間價6.6738,大幅上漲225點,創逾1個月來最大調升幅度,昨日16:3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報6.6713隨後至23:30夜盤結束時,人民幣匯率再次明顯走高,收報6.6600。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認為,從近期中間價變化可以看出,人民幣匯率顯示出相對穩定。

“在中秋節假期美元指數大漲的情況下,9月19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引導比市場預期更為穩定,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不但沒有貶值,反而調升109點。”此外,王涵認為,從近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出現較快回升來看,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有所分化,也顯示出人民幣的相對穩定。

從今日盤中走勢來看,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9月份以來的6.67附近波動,開盤報6.6611,截至15:10,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6765,人民幣小幅貶值0.04%。

與在岸市場相比,離岸市場波動更為明顯。9月份以來,離岸人民幣(CNH)對美元最低貶至6.6996,最高升至6.6461,目前同樣維持在6.67左右。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離岸人民幣波動的增加與香港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Hibor)飆升的影響有直接關系。

自9月初以來,Hibor隔夜利率開始不斷走高,本周一(9月19日)更是沖高至23.7%,達到1月份以後的最高水平。伴隨著hibor隔夜利率的走高,中秋期間離岸人民幣也表現強勢,與在岸人民幣形成被動“倒掛”。

王涵認為,從時間點和市場反饋來看,去年“8•11”新匯改後所進行的部分人民幣匯率相關衍生品逐漸到期,可能是近期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Hibor利率走高的原因之一。

“從過去經驗來看,在Hibor利率走高和離/在岸人民幣“倒掛”之後,通常是人民幣匯率較為穩定的時期。”王涵分析稱,這可能是由於離岸市場流動性的收緊能夠限制人民幣匯率的做空力量,隔斷了從離岸匯率向在岸匯率的傳導。

目前,香港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在香港金管局出面幹涉後已大幅改善,今日隔夜Hibor再次下調826個基點,至3.87%水平。

對於當下離岸人民幣拆借市場的波動,本周中銀香港發言人表示,雖然近日離岸人民幣的拆息波動較大,但未見異常交易,且中銀香港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依然充足。

該發言人透露,目前沒有明顯跡象表明存在異常的做空人民幣行為,接下來將會繼續配合香港金管局的流動性管理措施,預計未來幾日,香港的人民幣流動性壓力將會進一步緩解。

中期風險與機遇共存

雖然人民幣近期維持穩定態勢,但不乏業內人士擔憂,在國內貨幣高增、經濟低迷、美聯儲加息預期背景下,人民幣仍存在一定貶值壓力。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雖然本周日本央行及美聯儲選擇按兵不動令金融市場獲得短期喘息,但仍需留意中期風險。

“美聯儲加息進度慢於預期,日本央行寬松出新招,均意味著全球寬松周期的延長,從短期來看有利於金融市場。但從中期看,仍需留意風險的增加。”姜超認為,首先,美國年末加息概率仍高,加息勢必會沖擊全球市場。其次,年底全球政治風險急劇升溫,美國總統選舉、意大利公投都可能成為黑天鵝事件。再次,年底中國國內通脹或短期回升,匯率貶值壓力仍存。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則強調,受美聯儲加息預期、歐英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中國央行縮短放長影響,全球流動性預期邊際趨緊。“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挑戰來源於美國與其他經濟體複蘇進程不同步,進而導致貨幣政策不同軌。”

盡管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對人民幣匯率穩定造成一定影響,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今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無疑將為匯率穩定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當地時間9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召開電話會議並表示,人民幣納入SDR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應繼續改善匯率透明度。

IMF策略、政策和評估部門主管Siddarth Tiwari提出,人民幣加入SDR籃子對中國實現國際金融一體化的進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中國對此作出的持續性的改革措施得到了確認和加強。

此外他強調,“更大的權力也帶來更大的責任”。IMF希望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中國方面也能在貨幣政策上保持一致的和協調的溝通策略。

9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聯合國大會上講話時表示,中國會通過進一步開放來促進經濟發展,因為經驗表示閉關政策只會導致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同時他再次承諾,中國不會通過人民幣貶值手段來促進經濟發展。

央行貨幣政策二司副司長周誠君近日則表示,央行自去年起陸續向境外央行類機構和合格投資者開放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投資者進入市場後,就有風險對沖、幣種管理乃至獲利了結的需求。人民幣不僅能成為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也能成為國際金融交易貨幣,這是下一階段人民幣國際化政策框架的應有之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