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滬港通“北熱南冷”港股匯率虧損“一場虛驚”,資本“轉換器”前景可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764

2014年11月17日,香港交易所舉行滬港通開通儀式。 (CFP/圖)

開通首日,由於匯率結算和免稅政策等多重原因,滬港通呈現意料之中的“北熱南冷”態勢。

2014年11月17日上午9點30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190名媒體記者以及近500位各方嘉賓,在港交所交易大廳內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與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共同敲響了“滬港通”的開市鐘聲。

在APEC會議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滬港通近期開通的肯定回複。周一,為此期待多時的兩地股市,以高開之勢迎來了滬港通的首筆成交:北向購買上海A股的滬股通首筆交易為伊利股份,而內地投資者購買的首只港股通股票則是長江實業。

就在滬港通開通的前一天,作為滬港通方案主要設計者之一的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了題為“寫在1117號列車啟程前的心里話”的文章,文中寫到他對滬港通開通首日的期盼:“滬港通首日首周甚至首月的上座率完全不是我們的關註重點。我們最關註的指標是滬港通列車的安全指數和舒適指數。”

盡管如此,這列新開出的“資本列車”中,第一天的“旅客”流向依然引來了市場的高度關註:就在當天下午14點前,滬股通每日130億元的交易額度便已全部用完;而港股通的額度僅使用了13.3億元。

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在滬港通首日交易中實際買入120.82億元,另有部分未成交且未撤單的買入申請占用了當日的交易額度;港股通當天則錄得買入22.38億港元(折17.73億元人民幣),賣出1.06億港元(折0.84億元人民幣),共使用額度17.67億元,當日剩余額度87.33億元。

在當天收市後港交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坦承,他之前最怕的兩個預期——一是沒有交易、二是過於瘋狂——都沒有出現,市場投資者表現得“理智、清晰”;同時也對當天的兩市交易規模差異做出了解釋,表示北上資金以大單為主,相當大部分是“O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的轉換”,滬股市場內的新增資金並沒有那麽多。

港股買入即虧損?

盡管此前市場對滬港通開通後可能出現的“北熱南冷”狀況有所預期,但開通當天的成交金額反差仍然令許多投資者感到意外。

對此,市場一度傳言港股通遇冷的重要原因是港元和人民幣匯率差提升交易成本所致。並有媒體按上交所當日公布的匯率參考價計算,得出即使以相同價格買賣同一只港股,僅匯率虧損便高達5.82%的結論。

擔任港股通交易結算的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結算)發布聲明稱,由於港股通交易為港幣報價、人民幣結算,而境內券商對投資者實施前端控制,投資者交易前須事先全額繳納相關資金,故港股通業務中需事先設定參考匯率,主要用於券商交易前端預凍結資金,而非用於實際結算。

中國結算表示,為避免當日匯率波動給市場帶來的結算風險,其取值範圍覆蓋了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波動範圍,目前其取值為T-1日末離岸市場港幣對人民幣即時中間價的±3%。加上證券公司在參考報價的基礎上有所調整,因此被投資者誤認為匯兌交易成本高達5%以上。

而據上交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滬港通首個交易日的港股通首個交易日的買入結算匯兌比率為0.79143元人民幣/港元,賣出結算匯兌比率為0.79017元人民幣/港元,相差約12個基點。

盡管只是一場虛驚,但滬港通交易中所存在的匯率變動風險依然不容忽視。在中國結算的聲明中特別強調,當離岸人民幣市場價格發生大幅波動時,可能出現結算匯兌比例劣於參考匯率的情況,投資者須及時關註人民幣價格波動並查看資金賬戶余額,以防止資金賬戶出現透支。

而對於金融市場的監管者來說,盡管滬港通的制度設計嚴格遵循“封閉循環”的原則,避免了國際熱錢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沖擊,但如果出現離岸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的極端情況,無論是滬港通還是國內金融市場,都將面臨新的挑戰與考驗。

調倉行情

相對於港股市場的“冷清”,開通當日便將交易額度用盡的滬股通,似乎代表著國際投資者對A股市場更大的熱情。這一方面源於多年熊市之後,A股市場整體估值相比港股市場,更具備“價值窪地”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源自財政部近期所發布的優惠政策。

就在滬港通啟動前夕,財政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稅收優惠政策,宣布自11月17日起,對香港投資者投資上交所上市A股取得的轉讓價差所得,暫免征收所得稅;對香港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買賣上交所A股取得的差價收入,暫免征收營業稅;同時對QFII、RQFII在中國境內的股票等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

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認為,“僅免稅的好消息就可使市場潛在估值上升10%”。因為此前無論是QFII還是RQFII在內地的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讓所得都要繳稅,外資機構一般都會為此預提10%的稅收準備金。

而隨著一系列免稅政策的出臺,前期通過QFII和RQFII買入A股的國際投資者,也獲得了一個低成本的調倉機會。

數據顯示,自2014年4月以來,QFII買入A股熱情大增,新增開戶數118個,接近2012年全年開戶數,同時持倉市值持續增加;而RQFII-ETF產品也持續15周出現凈申購,至滬港通啟動前多數RQFII-ETF額度已用盡。

在前期的大規模布局之下,上證指數在滬港通概念推動下,從2000點到2500點的大幅升勢已為QFII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盈利。但由於QFII和RQFII額度供不應求,因此相當數量的國際投資者須付出1%到2%的中間成本借入相應額度以購買A股。

而隨著滬港通的開啟,此類投資者即可通過將QFII額度下的A股置換為滬港通投資,從而省下中間成本,並可將相應QFII額度投資到滬港通限制之外的更多股票。

這也就是李小加所說的“QFII的轉換”,而他在開通首日總結時提到“撇除QFII因素外,新增資金不多”的判斷,也在第二天的市場交易里得到了驗證。

在11月18日的滬港通市場中,至收盤時滬股通余額尚有62%未用,港股通余額則剩余94%以上。顯示出在首日QFII調倉和獲利盤回吐的調整壓力下,兩地投資者均對市場處於審慎的觀望階段。

但短期內的市場調整與觀望,並無損於滬港通這一市場機制創新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正如李小加此前所言,滬港通作為溝通中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轉換器”,將在未來5到10年中令A股市場的規模獲得巨大增長,並帶來“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在中國高達22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與4.57萬億美元資本市場市值之間,滬港通及其所引入的國際資本規則,也將扮演著一個不容忽視的“轉換器”的角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02

滬港通“北熱南冷”局面打破 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53

滬港通“北熱南冷”局面打破 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長和系”重組帶恒指站上24000點

——上周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宣布重組後均升逾10%,帶領恒指站上24000點,周收盤24103點,小幅上漲0.8%。恒生國企指數與上周基本持平,紅籌指數下跌0.4%。

——行業方面,綜合業在和記黃埔的拉動下周上漲5.4%,為表現最好的行業。原材料業下跌4.3%,居所有行業之末。

——風格特征,恒生大型股有相對收益,周上漲0.4%。

——衡量港股市場避險情緒的恒指波幅指數下跌3.5%,收於17.5,仍維持在相對高位。

——美元兌港幣收於7.7506,港幣升值0.0019。





★ AH溢價繼續飆升,但滬股通遇冷,H股相對吸引力提升

——隨著“A強港弱”延續,追蹤兩地掛牌公司價差的恒生AH溢價指數再創三年新高,市值加權溢價率達到了33%,平均溢價率更是高達58%。

——一方面,正如我們此前在港股2015展望報告中提到的,流動性環境A股更優而港股受海外負面因素影響,是造成“A強港弱”局面的主要推動力。

縱觀歷史,AH溢價率超過30%是該指數創立以來的第四次。前三次分別為:(1)2006-2007年 A股在匯改、股改等多重利好驅動下的6000點大牛市;(2)2011年10月歐債危機背景下AH同跌,但高溢價率僅短暫持續了3個交易日;以及(3)與 近期最相似的是,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政府推出了“四萬億”的應對政策,貨幣寬松驅動了一輪“分母牛 市”,而當時港股仍然顯著受制於海外風險的牽累。此輪上漲並非經濟繁榮型牛市,基本面基礎並不牢固,因此政策面的利多利空容易引發行情的波動,AH溢價也 在高位寬幅震蕩較長時間。



——另一方面,在AH溢價繼續飆升的同時,滬港通自開通以來的“北熱南冷”近期被打破。

港股通額度使用率穩中有升,上周平均使用率提升至7%。而滬股通平均使用率僅為0.5%,並出現了兩次的單日凈流出。1月12日余額141.3億元,13日余額131.2億元,均高於每日限額130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本面導向的海外投資者對目前大幅溢價的A股持謹慎態度。由於滬港兩地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已實現互聯互通,市場的自發調節作用將對AH 溢價率起到修正作用。



——H股的相對吸引力在提升。瑞士央行的意外之舉使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升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及人民幣資產作為新興市場中的避風港可能受益於海外的新一輪“大亂”、“大放”。港股市場尤其目前市盈率不到9倍的H股(即國企股)是全球的估值窪地之一。H股指數中市值占比近90%的金融和能源股仍處於歷史估值的低谷,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同時,H股約4 %的股息率對於海外配置型資金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來自興業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125

深港通首日北熱南冷,兩地借“贈牛”表心意

深港通5日如期而至,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又邁出重要一步。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與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當天共同敲響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開市寶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與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崗一起敲響了香港交易所的“鑼”,深港通正式“通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5日在深港通啟動儀式現場共同為深交所開市敲鐘

劉士余在深圳儀式現場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二十多年來的經驗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才能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他認為,國際金融市場如今正處於不確定與不穩定之際,深港通的開通必將成為一股“正能量”。

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也對資本市場開放表達了更高的期待。他說,現在有了滬港通、深港通,將來有一天我們最終會走向“全球通”。

作為資本市場又一個聯通機制,兩地交易所都對市場穩定走強抱有期待。第一財經記者在深圳儀式現場看到,深交所在互贈禮物環節向港交所送出“拓荒牛”,港交所回贈的亦是一頭銅牛。兩牛對角而立,氣勢逼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更是表示,希望“雙牛齊奔、牛氣沖天”。

兩地交易所互贈的銅牛

塵埃落定

滬港通啟動後,深港通的研究工作就在密集進行。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適時啟動深港通”,但是基於多方面因素,啟動日期一推再推。

今年8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隨後,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共同簽署聯合公告,批準建立深港通,經過近4個月緊鑼密鼓、複雜細致的安排後,深港通終於成行。

5日8時58分,劉士余一如往常,身著黑色西服、佩戴正紅色領帶,與其他見證嘉賓一同入場。

劉士余在深港通開通儀式上致辭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劉士余在基金業會員大會上對部分資產管理機構利用“來路不當”的資金進行杠桿收購的行為表達了強烈不滿,言辭激烈的表態也引發市場熱烈討論,這成為深港通開通前夜的一個“小插曲”。

他在5日的致辭中表示,在滬港通成功試點的基礎上開通深港通,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又一項重大決策,是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今天我們金融部門終於兌現了這一承諾。”劉士余說,中國資本市場發展26年來的經驗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才能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向。在他看來,深港通可以為當前不穩定的國際金融市場註入“正能量”。

啟動儀式現場,劉士余神情嚴肅,夾雜著謹慎與疲憊。9時30分,胡春華與劉士余一起上臺,揮錘敲響深交所的“開市寶鐘”。鐘聲響起的瞬間,劉士余終於露出了笑容。

周松崗在香港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深港通是兩地互聯互通的新篇章,在“一國兩制”制度下,可以為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進程作出貢獻。李小加則表示,滬港通是嬰兒學行的第一步,深港通是第二步,之後可以開始“跑步”。

首日遇冷

雖然深港通的關註度極高,但首日的成交量有些冷清。

深股通方面,買入26.69億元,使用額度27.11億元,當日剩余額度102.89億元;港股通方面,買入9.02億港元(人民幣8.23億元),賣出0.21億港元(人民幣0.18億元),使用額度8.50億元,當日剩余額度96.50億元。

港交所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多青睞藍籌股。格力電器獲買入金額最大,為3.72億元;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獲買入金額也分別達2.32億元、2.08億元。另外,濰柴動力、京東方A、平安銀行、五糧液等獲買入金額也較大。

南下資金買入金額最大的股票為比亞迪股份,之後還有中國軟件國際、金風科技等。

李小加在啟動儀式後稱,深港通是兩地交易所長期的合作關系,相信短期股市的波動不會造成影響。

這種冷遇,與當前全球市場整體走低的背景有較大關系。截至5日收盤,深證成指收盤10784.33點,下跌1.18%。創業板指收盤2143.88點,漲幅0.02%,漲幅較上午有所回落。

瑞信大中華區副主席兼證券部主管袁淑琴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深港通實施初期,市場反應較為冷淡是在預期之中,因為臨近長假,市況一般都比較淡,加上部分券商及買方基金的交易系統還來不及更新,市場的反應有所延後。她預計,最快到明年年中才能看到投資者采取“進取的投資態度”。

中銀香港(02388.HK)股票及均衡投資副股票投資主管林家駿稱,深港通北上南下資金比例差距大並不難理解,因為內地投資者早就可以透過“滬港通”的“港股通”來購買港股,相反香港投資者則更加缺乏渠道來投資深圳股票,因此造成“北熱南冷”的現象。

林家駿稱,“深港通”通車後,額度使用比較少,主要是因為新增加的102只可經深港通買賣的港股屬於較小型的股票,因此影響額度的使用量。短期而言,很難斷定深市、滬市和港股哪個市場的投資額度會比較大,他認為三個市場都有值得投資的股票。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分析員馮宏遠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深港通屬於互聯互通中的一環,是未來兩地市場的長期基礎建設,不會一時半刻讓市場很亢奮,可能需要等1至2個月才能真正評估市場反應。而究竟是內地人對香港的中小型股,還是外國投資者對內地的中小型股興趣大,都需要到時候再進行評價。

馮宏遠表示,香港投資者評估股票主要看基本面,但如果用這種分析方法看此次深港通的標的,會發現很多“看不懂”的現象。在他眼里,很多公司基本面一般般,估值卻異常高,存在投機成分。他預計,隨著A股逐步開放,這種不理性的行為會逐漸消失,“如果大家都知道估值可能會調低,為什麽會在第一天去湊熱鬧?”

除了市場還沒來得及反應外,還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是阻礙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的因素之一。李小加表示,滬港通和深港通清算結算都在本地進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不可能作為資本外逃的工具,也不會作為投資者的避險工具。

牛市期許

作為一項跨市場的資金流通機制,兩地都希望深港通能為當前的市場註入信心、信任,就如劉士余所說,希望註入一股“正能量”。這一點從兩地交易所互贈的禮物就可窺見一二。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啟動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滬港兩地交易所在鳴鑼之前也有互贈禮物環節。當時港交所特別準備了9家H股上市的原始股票,上證所回贈的則是老八股的實物股票,其寓意是新機制下的“新起點”。

此次深港兩地互贈的禮物寓意則更直接。深交所送出“拓荒牛”,港交所回贈的也是一頭“牛”。在兩地連線環節,李小加直言,“兩頭牛都很有肌肉”,希望“雙牛齊奔”、“牛氣沖天”。

究竟哪個市場會先“牛”?星展銀行的一份報告稱,深港通啟動將為A股提供催化劑,很多內地投資者的投資標的一直局限在房地產及境外資產上,但內地房地產的政策正在收緊,而A股的估值正在回歸理性,已經到達令人吸引的情況,另一方面,A股有望納入MSCI(明晟指數)也是一個重大利好。

袁淑琴也表示,深港通啟動後,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進入A股的通道,反映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同時,A股納入MSCI等國際指數的機會也大大增加。

至於香港市場,星展銀行稱,香港的小盤股可能會從深港通中受益。對於內地投資者來說,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來自內地,投資者也相對熟悉,這類股票都有望從深港通中受益。

但提及小盤股,不得不提到香港的“老千股”的問題,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在深港通啟動儀式後,還特地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強調,香港證監會特別關註“老千股”問題,未來會加強執法,守住市場,還會與港交所在買殼及創業板方面加強溝通及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