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4738
第80期月供匯控以$87.05購入45股,第42期月供領匯以$24.9購入158股,第34期月供中人壽以$32.75購入181股。
進入2011年,很多人都會檢閱投資組合表現,以往也喜歡此玩意,想來想去,似乎沒有Value Added,便沒有記錄下來,適合自已的做法是出了全年業績才作檢閱。去年年頭由和記港陸引發出賣出的問題,除了繼續看書取經,至上月聯塑股價開始反映價值,終於決心下筆。
看過的財經、投資書、文章中,Benjamin Graham的方法理性,卻失去賺取企業前景及非理性的溢價。股神的改良版具前瞻性,但要準確計算有難度,適宜簡單易明的行業,或者投資者對該行業有充份了解。最近看了一本關於John Templeton的書,談及另一個做法,就是當你發現有投資項目比持有的好50%以上,便應作出調動。綜合以上較為可取的觀點,作為賣出一題作序。價值見習生重新對聯塑的招股書、專訪、新聞及唯一一份半年業績再次細讀,並且尋找其他被低估的機會。
聯塑估值
聯塑2010年上半年賺RMB4.83億,在去年九月公佈業績後,主席在接受訪問時指出,上半年盈利一般佔全年四成,以此推斷,全年盈利約12億,已發行股數30億計,每股盈利RMB0.4025。
招股書的資料,聯塑計劃於2010年至2012年增加年產能245000噸、370000噸及330000噸,即37%、40.8%、25.8%,在推算未來增長時,假設銷售增長與去年及本年產能增長平均同步;盈利率不變;2014至2017年增長為5%;及人民幣兌港元每年升值3%,得出以下未來七年每股港幣盈利。
年份 |
增長 |
每股盈利 |
|
匯率 |
每股盈利 |
2011 |
39% |
0.559119 |
|
1.211765 |
0.677521 |
2012 |
33% |
0.745442 |
|
1.248118 |
0.930399 |
2013 |
13% |
0.841775 |
|
1.285561 |
1.082153 |
2014 |
5% |
0.883863 |
|
1.324128 |
1.170348 |
2015 |
5% |
0.928056 |
|
1.363852 |
1.265732 |
2016 |
5% |
0.974459 |
|
1.404767 |
1.368889 |
2017 |
5% |
1.023182 |
|
1.44691 |
1.480453 |
|
五年總盈利 |
3.95825 |
|
|
5.12615 |
|
七年總盈利 |
5.9559 |
|
|
7.97549 |
以上計算非常粗疏,這樣的估值只作快速參考,對於政治、國策、行業、甚至原材料的走勢,實無法準確預測,與其亂作猜測,不如抽起放入備忘,遇上急劇變化再作打算。
招股書中行業資料顯示,中國塑膠管道行業頭二十大製造商的市場佔有率由2003年30%升至2009年47%,大企業市場份額大幅上升。至2008年,聯塑在市場獨大,銷售額比第二至第五大總和還多。簡單推論,市場受惠國策及國家現在代大趨勢,而龍頭企業亦能跑贏同業。因此,以比較樂觀的七年總盈利作估值,得出接近$8的估值。
對金風一直念念不忘,聖誕新年期間閒來上網找聯塑及金風的資料,在會計仔網誌「十二五系列」找到金風的分析,並閱覽不少新聞及相關技術,重溫自已過去的想法,看罷手上有關能源的書藉後,會為金風定個買入策略。
由報刊內回顧系列的資料,三隻月供股票中,中人壽與匯控這年股價都下跌,以中人壽成績最差,領匯去年則不斷創歷史新高,對每月仍在供款的小投資者,是兩個好消息加一個壞消息。
中央在聖誕加息,新年之後加存款準備金,再次出奇不意,大眾預期今年國內息口 繼續上調,明年是美國大選年,選舉通常在二月開始,六月結束,大選年之前一年(即今年),在任總統傾向運用影響力催谷經濟,營造歌舞昇平效果,今朝有酒今 朝醉,明日愁當選後當。之前幾次大選年,比較恆指第一個交易日及當年最高位,2007年升56.4%,2003年升31%,1999年升74.7%,1995年升28.4%,1991年升42.2%,1987年升55.5%,如果識得跳車,一月頭買盈富基金,回報介乎28.4%至74.7%,算是不俗。當年,誰能高位跳車?如果套用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的恆指收市點數,2011年恆指高位將介乎30091點至40942點,那麼,過了30000點後解開安全帶,見群眾蜂擁上車時便讓位離去,成人之美,豈不快哉。是否巧合,自已分析。
無論如何,相信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力度將增強,以顯國威,今年人民幣升值會比去年明顯地高,由去年3%多增至約4-5%應仍可接受。無論加息或人民幣升值,只要不打跨中國經濟,都對中人壽有利,在公佈業績前,在中人壽仍被忽略的時候,繼續增加供款。
順帶一提,人民幣預期升幅加上定期息率,就算只在香港銀行開戶口,預期一年回報都超過5厘(甚至6厘),這算是頗為安全的投資,在股市中,沒有遠超5厘的回報,便不能充份反映風險,把部份資金放在人民幣定期是投資組合的理想選擇。
在這情況下,領匯的吸引力頓減,還幸在人民幣吸引力有增無減,熱錢繼續充斥香 港會是合理預期,因而香港息口繼續維持低水平,低息亦出現在歐美亞多國,各地股市、樓市、任何資產都有被炒上半空的機會,通脹必然出現,外國可以調控息率 控制通脹,但香港會面臨困局,大量游資令香港銀行沒有誘引加息,預期領匯可以繼續在低息環境下營運,改建工程陸續完成及新租約預期高於舊租約的情況下,情 況還是可以。
匯控的分析在網上很多人已代勞,資料詳盡,獻醜不如藏拙。順帶一提,每次出差或旅行,於亞洲大城市落機,一出機門往往就看到匯豐銀行,亞太區業務這幾年發展得不錯。這一年,中央要人民幣要控制在5%內升幅,又要控制通脹,在大企業上市潮及金融股集資潮後,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做法是讓紅籌、外企在上海上市集資,匯控將成為首批內地上市的外企,傳了多年,今年條件更充裕。
經過多年月供股票,股價上升令我減少購買意慾,股價下跌令我見獵心喜,選擇成員必須倒閉風險極低,長遠跑贏通脹,有派息習慣等等,現時三位成員都令人滿意,既能提供穩定現金流入,又對人民幣升值、加息及通脹有正面影響,今年無計劃作出變動。本月已/將收到匯控第三期股息及領匯中期分派,自製以股換息,下月增加中人壽月供金額。
剛剛看完「股息不說謊」,書中部份觀點與我不謀而合,有興趣可作閒讀。有一個 想法較特別,就是建立一個每月也派息的組合,香港股市大部份股票一年派一至兩次息,難度較高,就月供組合而言,匯控派息月一般在一、五、七、十月,領匯在 一月及八月,中人壽上市至今只派末期息,去年在八月。搬句話說,組合只在一、五、七、八、十月收到股息。
牛二容易贏錢,人人都是股神,特別是中小型股,隨便買三幾隻,要蝕錢都唔易, 因此,傳媒財經版提供的貼士自然命中率甚高,情況有如賽馬版在多跑出熱門之後例必中個滿堂紅,但是否代表下次賽馬的貼士會準確?牛二進入牛三之時,全力要 將恆指炒上,最終還是要依靠匯控及中移動等比重大的藍籌股,在匯控及中移重返「紅底股」之時,開始緊密地注視形勢發展是必須的,屆時套回部份現金以作熊市shopping之用。
有傳最快四月南韓三星會來港上市,可為香港這個賭場添上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