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彥宏分享G20 SMART創新倡議:讓技術變革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是G20各成員國共同面臨的主要挑戰。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失業人數達1.971億,比之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失業水平高出2700萬,並且預計2016年和2017年失業人數將分別增加230萬和110萬。G20各個成員國的青年失業率最低在10%,最高的超出30%。2014年全球女性勞動參與率為50%,而男性勞動參與率為82%。這些數據表明,G20國家仍面臨著就業方面的挑戰。

根據首次列入二十國集團(G20)的“創新增長方式”議題,2016 B20就業工作組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出“G20智慧(SMART)創新倡議”。

該倡議成為2016B20政策建議報告中的首要建議,也是2016 B20中國印記的第一建議,並將在B20杭州峰會正式遞交G20領導人討論。

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關於建立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顯示,李彥宏倡議建立一個政府、企業、院校和研究機構共享資源和成果的開放型網絡,以推動技術創新為目標,促進全球經濟發展與就業增長,並分享了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5個方面的建議。

技術創新如何促進就業?

回顧過去,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極大地推進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進步,並創造了大量新就業。

李彥宏提到,此前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了社會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可以不再長年埋頭於土地上勞作。一大批完全不同於農業的新行業應運而生,制造、商貿、流通等各行業快速發展,吸納了大量勞動人口,藍領工人成為這一時代的主力。

而萌發於上世紀中期的計算機和信息革命,包括當今發展如火如荼的互聯網,將人們的體力和腦力進一步解放,推動社會生產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一大批如分享經濟、O2O、OTA、互聯網金融等新產業形態層出不窮,白領、自雇就業、靈活就業等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李彥宏說。

在他看來,我們正站在新舊技術革命的交界點。上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增長紅利正在不斷減弱,新的技術變革正在醞釀,特別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技術正處在質變的前夜。

目前,這些顛覆性的新技術尚在萌芽期,還沒有形成巨大的產業推動效應,甚至一些人還在擔心新技術帶來的失業等問題。

但李彥宏認為,歷次技術革命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應該主動擁抱這些新技術變革。利用新技術來提升效率,改善結構和擴大就業。

“過去,技術創新有2個非常大的推動力,一個是戰爭,一個是商業的力量。在商業文明時代,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是我們每個企業家的責任。”李彥宏說。

五個建議

基於上述歷史角度,李彥宏在2016 B20提出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推動二十國集團經濟增長和增加就業。

倡議遵循5個原則:創新可持續性(Sustainable innovation)、平臺大眾化(Massive public platform)、網絡普惠性(Accessible network)、改革徹底性(Revolutionary reform)、技術創新性(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與此同時,李彥宏分享了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5個方面的建議。

一是加強G20各國文化、教育、科技創新交流,設立更多G20青年交流項目,讓各國青年在成員國旅行和求學,增進各自的文化了解,進而促進更多的合作創新。

二是建立“G20創新簽證計劃(GIVS)”。為G20內部的科技創新人才、企業家提供多邊長期簽證和快速通關待遇。促進各國創新人才的自由流動,從而有效提升各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三是成立G20創新合作基金。集20國之力推動重大技術創新,由20國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聯合成立科技創新基金。支持20國範圍內的科技研發、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和創新企業的快速成長等。

四是打造G20技術創新分享經濟平臺。借鑒共享經濟模式,讓G20成員國各創新主體的科研設備、計算存儲、數據資源、創新成果在平臺上實現動態匹配和自由交易,提升創新效率,降低創新成本,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五是構建“G20大腦平臺”。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趨勢,建議各國政府、企業向G20全體成員國逐步開放現有的人工智能平臺,打造開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網絡平臺。高效對接各國創新主體的智力、數據、技術和計算資源,依托統一平臺實現協同創新,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

附:李彥宏“關於建立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全文

引子: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是G20各成員國共同面臨的主要挑戰

4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3.2%,較其1月份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5%,也較1月份的預測下調了0.1個百分點。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失業人數達1.971億,比之前全球金融危機的失業水平高出2700萬,並且預計2016年和2017年失業人數將分別增加230萬和110萬。G20各個成員國的青年失業率最低在10%,最高的超出30%。2014年全球女性勞動參與率為50%,而男性勞動參與率為82%。這些數據表明,G20國家仍面臨著就業方面的挑戰。

一、變革性的技術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進而大幅促進就業

回顧過去,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極大地推進了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進步,並創造了大量新就業。

我們熟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了社會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可以不再長年埋頭於土地上勞作。一大批完全不同於農業的新行業應運而生,制造、商貿、流通等各行業快速發展,吸納了大量勞動人口,藍領工人成為這一時代的主力。

萌發於上世紀中期的計算機和信息革命,包括當今發展如火如荼的互聯網,將我們的體力和腦力進一步解放,推動社會生產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大批如分享經濟、O2O、OTA、互聯網金融等新產業形態層出不窮,白領、自雇就業、靈活就業等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要特征。

我們正站在新舊技術革命的交界點。上一次技術革命帶來的增長紅利正在不斷減弱,新的技術變革正在醞釀,特別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為代表的技術正處在質變的前夜。

目前,這些顛覆性的新技術尚在萌芽期,還沒有形成巨大的產業推動效應,甚至一些人還在擔心新技術帶來的失業等問題。

但我認為,歷次技術革命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應該主動擁抱這些新技術變革。利用新技術來提升效率,改善結構和擴大就業。

過去,技術創新有2個非常大的推動力,一個是戰爭,一個是商業的力量。在商業文明時代,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是我們每個企業家的責任。

二、B20倡導建立G20 智慧(SMART)創新倡議,促進G20經濟增長與就業。在G20和B20的互動框架下,建議建立G20 SMART創新倡議,著力推動技術創新,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就業。

S(sustainable)——可持續的創新。打造G20創新體系,聚合政府、科研機構、企業、高校、資本等各方資源,以企業為主體,構建可持續的創新生態。

M(massive)——與創新相適應的大型公共服務平臺。為技術創新提供廣泛覆蓋20國的創新支持,包括國家間共享的公共服務平臺、國際人才交流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中心等。

A(accessible)——普惠的創新網絡。鼓勵開放共享,讓創業者可以更便捷地利用各種開放資源進行孵化和再創新。

R(revolutionary)——變革不適應創新的制度。新技術在各領域的融合應用,將對原有的組織模式、制度體系等帶來巨大沖擊,需要不斷革新體制機制,鼓勵創新發展。

T(technological)——變革性技術驅動的新生產力。舉國家之力支持重大科技創新,不斷提升基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水平,讓技術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三、幾點建議

加強G20各國文化、教育、科技創新交流,設立更多G20青年交流項目,讓各國青年在成員國旅行和求學,增進各自的文化了解,進而促進更多的合作創新。

建立“G20創新簽證計劃(GIVS)”。為G20內部的科技創新人才、企業家提供多邊長期簽證和快速通關待遇。促進各國創新人才的自由流動,從而有效提升各國的科技創新能力。

成立G20創新合作基金。集20國之力推動重大技術創新,由20國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聯合成立科技創新基金。支持20國範圍內的科技研發、科技成果的商業轉化和創新企業的快速成長等。

打造G20技術創新分享經濟平臺。借鑒共享經濟模式,讓G20成員國各創新主體的科研設備、計算存儲、數據資源、創新成果在平臺上實現動態匹配和自由交易,提升創新效率,降低創新成本,加快創新成果轉化。

構建“G20大腦平臺”。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大趨勢,建議各國政府、企業向G20全體成員國逐步開放現有的人工智能平臺,打造開放共享的人工智能網絡平臺。高效對接各國創新主體的智力、數據、技術和計算資源,依托統一平臺實現協同創新,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3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