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企業家吳仁寶和他的爭議華西王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401.html

1928年11月,吳仁寶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華墅鄉吳家基。33歲開始擔任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支部書記,直到2003年卸任。他的兒子吳協恩經過選舉,成為他的繼任者。

年入524億元的江南小村

在吳仁寶治下,華西村走上「集體經濟,共同富裕」道路。1999年,華西村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華西村將周圍的華明、涇濱、前進等十多個村合併進華西村,組建大華西村,面積達30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人。

到2006年,華西村已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1600多人口,擴展到35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3.5萬人口。2012年,這個江南小村現銷售收入524.5億元、上繳國家稅收8.59億元、村民人均收入8.8萬元。村民家家有別墅,戶戶有轎車。

光環背後

看起來華西村是一個典型的集體企業,然而有傳言稱華西村已成為吳仁寶家族控制的企業。據《北京青年報》報導,有研究者統計後指出,吳仁寶4個兒子可支配的可用資金(可用資金被定義為扣除所得稅後的淨利潤)佔華西村資金總量的90.7%。

而《21世紀經濟報導》2003年7月16日曾報導,從黨內職務來看,華西村黨委的五十多人中,「以吳家為核心的圈子達到36人,佔黨委總人數的72%」。有學者整理了42年來華西曆任村幹部的名單,一個不變的事實是,華西村最高掌權者始終是吳仁寶。

華西的集體經濟還能走多久?黑馬哥摘選《中國經營報》 2011年12月精彩報導如下:

轉型困難

目前,華西村面臨的困難是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日趨衰落,而新產業裡,也無IT、新能源等高科技型企業,發展也屢陷困境,一時間進退兩難。

此前,在華西的產業結構中,鋼鐵產業始終佔據龍頭地位,其收入一度佔華西總收入的60%~70%。但在2008年之後,鋼鐵行業利潤已越來越小,也因高能耗、高污染而成為國家淘汰落後產能的調控對象,吳協恩曾表示,自2008年起,已經先後關閉了八家相關的企業。

不過據記者瞭解,剩下的鋼鐵企業也日子難熬,已處於存亡之邊緣。

「原先的四大產業,鋼鐵、紡織、物流、旅遊均效益不好,其中最為核心的鋼鐵工廠多數處於虧損狀態。」一位鋼鐵廠內部人士透露。他表示,目前華西最為賺錢的就是房地產公司,該公司以並村過程中的徵地起家,目前,在華西村和江陰市均有地產項目,但這也彌補不了鋼鐵等企業虧損帶來的財務虧損。

一位安徽籍的華西不鏽鋼廠員工向記者表示,該工廠自今年10月份起已放假整整一個月,11月份工人來幹了六七天後又接著放假,到現在一直沒開工。停工期間,一個月工資750元。「效益不好,廠裡也不說辭退你,就每月給你750元,讓你熬不住了自己走。」

鋼鐵等傳統產業的衰敗也讓華西村高層有所察覺,這兩年,華西村開始在金融、投資、航運等諸多領域投入重兵,吳協恩曾稱:「陸上有倉儲,江邊有碼頭,海上有巨輪,這就是華西村目前轉型的成績之一。」

吳仁寶也曾提出「西南建工貿錢莊,東北建六畜糧倉,中間建人間天堂」,欲將旅遊、金融、海洋運輸等服務業提到華西村半壁江山的位置。

不過這些新產業多數並未給華西村帶來多少收益。2009年,華西村投入巨資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寶力海運有限公司」,目前已擁有5艘遠洋運輸散貨船,2010年又新購了8艘貨輪,「十二五」期間新船交付使用後,年運輸能力將超過400萬噸,將成為江蘇省最大的遠洋船舶運輸企業。

但此時航運危機卻已經來臨。僅今年上半年,中國遠洋就虧損約27億元,而據長航集團總經理朱寧稱,航運企業形勢很嚴峻,未來一段時間將有倒閉潮。知情人透露,華西遠洋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旅遊業是華西村的另一重要產業。2010年夏天,華西村花費9000萬元,購買了兩架直升機,又花1000萬元修建了停機坪。據村民說,由於機票昂貴,平日裡鮮有飛機升起,「沒有生意,有時就會讓工廠的幹部去坐,費用就從獎金裡面扣。」

儘管新舊產業從經營上看都不盡如人意,但華西村的產值卻一年比一年龐大。2010年華西村對外宣稱,其產值已達500億元,個中虛實,只有吳仁寶等少數幾個高層才知曉,一位鋼鐵廠內部人士說,這個數字有注水嫌疑。

管理混亂

華西鋼鐵廠內部人士說,華西鋼鐵廠設備落後,產品性價比不高,又被附近的上海寶鋼、張家港沙鋼雙重夾擊,生存困難,「不過,更多的原因是來自管理上的混亂,裙帶關係掏空了工廠。」

人們質疑的是,華西村並沒有將由此帶來的財富大量反哺給村民,卻留在集體而被內部人控制。

據上述人士透露,鋼鐵廠每年要購進一定數量的廢鋼作為冶煉原料,而當採購的廢鋼原料進張家港河碼頭後,就會有人在廢鋼原料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石頭、垃圾等物,大約在10%左右,「比如說,他們在外面買了100噸廢鋼,在村口的碼頭加了石頭後,重量就是110噸,多出來的10噸石頭就能以3500元/噸的廢鋼價格進了採購者的腰包。」

而這些買回來的廢鋼,由於摻雜了垃圾、石塊,都要清撿出來,費時費力,往往會延誤了生產週期,而即便驗貨員發現貓膩,但也沒有人敢攔截、揭發,因為採辦廢鋼的負責人就是華西村某位領導之親屬。

財富集中化

據記者瞭解,從上世紀90年代末,吳仁寶家族幾十人陸續進入了村領導的核心崗位。

從華西村的村黨委成員可以看出,41名黨委副書記中,吳仁寶家族成員佔據了二十多人。而華西集團八大公司負責人中,除了楊永昌是外來人員,其餘都是吳仁寶的嫡系近親。

而根據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怡的研究數據,吳仁寶四個兒子可以支配的可用資金佔華西村總量的90.7%。在近期的一份「華西特刊」上,華西村88位先進人物頭像排成「金字塔」狀,吳仁寶一家22人處在「金字塔」的頂端。

據記者瞭解,吳的大兒子吳協東執掌著目前華西村盈利最好的房地產公司,其去年僅獎金就達1.1億元;老二吳協德主管鋼鐵廠等重工業,還負責設於香港的遠洋運輸公司;老三吳協平負責華西的旅遊產業,老四吳協恩擔任村書記,除負責村裡業務之外,也負責部分金融投資;其女兒吳鳳英則負責華西的物流和碼頭。

依賴土地財政

2001年以來,吳仁寶開始組建大華西。從這年開始,華西村陸續兼併了周邊的華明村、前進村、涇濱村、三余巷等20個村莊,之後這些村被劃分為13塊區域,依次命名為華西一村、華西二村,一直到華西十三村。

這讓華西村從原來的0.92平方公里,擴張到35平方公里,人口也從近2000人增加到了3.5萬人。不過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合併,土地的所有權仍歸屬原來的集體組織,原先的13個村委會仍獨立處理村務。吳仁寶將此稱之為「一分五統」: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幹部統一使用,勞動力在同等條件下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

「並村後,華西村獲得了大量的土地經營和規劃權,這為華西新增了一條財路。」當地一位商界人士說。在並村之前,華西僅剩下800畝耕地,而並村之後,增加到了28000多畝,如今地價高漲,在蘇南地區,每畝地的價格在35萬元以上,這為華西增加了巨大的財富。

而並村之後的土地問題也成為了如今華西最為尖銳的矛盾,外村村民曾為此與華西村領導爆發過多次衝突。人們質疑的是,華西村並沒有將由此帶來的財富大量反哺給村民,卻留在集體而被內部人控制。

誰之華西

吳仁寶主政華西50年,由他一手主導的財富分配製度,集中小錢辦大事,曾給華西帶來輝煌的過去。

不過如今這種由集體經濟所帶來的分配製度正遭受空前爭議,面對財務不公開、分配不合理、財富向吳家集中等種種指責,光環之下的華西村究竟該何去何從?

華西村簡史

1957年,江陰縣撤區並鄉後,現華西村地域由原屬瓠岱鄉改屬華墅鄉,取名華墅鄉第23高級社,吳仁寶任華士鄉第23高級社黨支部書記。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分為華西(因在華墅人民公社最西邊,故名)、前進、向陽、立新4個大隊。吳仁寶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

1983年華西大隊恢復為華西村,吳仁寶繼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1999年8月10日華西村股分公司發行的3500萬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價為每股21.6元,比發行價增160.48%。華西的資本經營進入新階段,成為全國第一家農村經濟綜合開發的上市公司。

2001年6月,華西村通過「一分五統」方式,將華明、涇濱、三余巷、前進4個周邊村納入華西,面積由原來的0.96平方公里增加到6.53平方公里,人口由原來的兩千多人增加到7400多人。

2002年2月12日,華西村開始實行村外人士投資10萬元(此時,華西村人均固定資產127萬元)「買」一個華西村戶口活動。

2002年11月,吳仁寶兒子吳協恩任華西集團公司總經理。

2003年7月,吳協恩當選為黨委書記。

2005年1月8日,華西村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到2004年底,全村銷售收入達到260.3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