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国车市:黄金十年面临成色不足尴尬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4/342044.html

2
009年的逆势上扬,中 国车市攀上了全球车市的顶峰,也同时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推入了车市增长第二个高峰期——中国真正进入汽车的普及阶段。今年年初时业界慨叹,车市的 “黄金十年”正在开启,但话音未落,中国车市恐又重新陷入增长乏力的恶性循环,作为“黄金十年”的第一年正在陷入“成色”不足的尴尬。

面对全球经济的波动式复苏以及中国经济形势的微妙变化,2010年中国车市将呈现怎样的走势,似乎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 国将继续扮演全球汽车制造商拯救者的角色。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中国车市无疑将继续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车市火爆存疑

转入今年一季度,中国车市的火热程度突然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国内一些品牌经销商陆续感受到市场退烧的迹象。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政策效应开始递减,汽车消费也进入间歇期,而且汽车消费的负面影响在加大,比如道路堵塞、养车费用增加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二三 月份销量下滑和库存积累。

从企业自身情况分析,2009年,大部分汽车制造商对于2008年的保守计划后悔不已,迅速加大排产计划并且大幅扩充产能成为每一家汽车企业的当务 之急,有数据显示,如果把这些厂家的产能叠加,中国汽车的年产能已经达到2000万辆。而即便是最为乐观的预计,今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也仅为1700万辆左 右,这也为今年一季度市场供过于求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也为车市转冷注入了催化剂。随着丰田汽车的产品价格整体下移,开始激发车市的连锁反应,几乎所有的终端渠道都感受到了销 售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汽车价格已经出现小幅下降。更有业内人士明确指出,价格战下半年可能打响。

另一方面,中西部以及三线城市今年以来的表现乏力。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地区的购买力没有提升,作为生产工具的微型客车的销售也过度饱和;另外,今年政 策面没有出台进一步的刺激举措,也制约了小排量经济型汽车的销售。

由于去年已经提前透支了国内消费者部分购买能力,因此,与2009年不同,2010年车市“暗藏杀机”。

但是,仍有分析人士对今年车市唱多,依然看好中国汽车市场。

一方面,“底气”来源于经济发展这条主线。近日国家权威部门联合发布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显示:今年我国汽车工业运行的趋势良 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9.3%左右,这必然提高老百姓口袋里的收入。

另一方面,按实际情况来看,各项车市消费的政策,目前仍对终端市场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还没有明显的衰退迹象。这就表明,政策的利 好,仍然会在一定时期内推动车市继续向前。

目前即使出现库存,也不过是从去年的井喷状态回归正常而已。从长远来看,中国车市仍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产能过剩只是阶段性的。

对此,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今年应该说回归到一种正常、理性的发展或者是增长,不会像去年下半年那样的爆发式增 长。

“我们对于未来还是充满信心,中国无论是五年还是更长时间的汽车市场都会是不断增长的过程,我们之前有过一个分析,2009年,中国的千人汽车拥有 量达到47辆,这个数字在当前的世界汽车主要国家是非常低的,美国2009年是800多辆,日本是600多辆,韩国和台湾也是200到300辆,而大陆只 有47辆,所以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朱华荣如是说。

国内外不少汽车界人士均表示:2010年将是中国车市又一个“黄金十年”的开启之年,中国车市将迎来又一个十年的黄金旺季。

新能源车:“玩概念”还是“来真的”?

随着今年“两 会”时“一号提案”的提出,一时间,低碳经济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词语。新能源汽车自然成为汽车行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从全球市场,还是中国政府,今年各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追捧均超出以往。今年是新能源汽车普及元年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

中国各级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方面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除了今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将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试 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之外,更有迹象表明,7月份国家将公布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

中央政府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时间,新能源汽车的星星之火正在成为燎原之势。

在油价只会越来越高的今天,新能源汽车当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具体量产化的道路上,新能源汽车从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成为身边真正能驾乘的车 辆,恐怕并不那么顺利。技术瓶颈仍然是包括中国汽车企业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商们亟待解决的难题,降低成本和初期市场的培养也是真正束缚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量 产的瓶颈。

目前,只有丰田的普锐斯和本田的混合动力思域是量产车型,但是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市场,近年来的销售都是不温不火,本田在中国只控制在每年200辆 的进口量。“如果没有政策补贴,就算进口的混合动力思域已经有了近5万元的优惠,真正购买者也很少,每家店每年能卖出10辆就不错了。”一家东风本田的经 销商这样对记者说。

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林程也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在新能源汽车 领域跟国际上的差距不是很大,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有一个过渡阶段,这需要政府支持和老百姓提高意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52

慧聰網轉板一月股價跌四成 “叔叔的禮物”失成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07/874413.html

每經記者 賈麗娟

距離慧聰網(02280,HK)從創業板轉向主板已經快一個月,但在這期間,慧聰網的股價卻下跌了近40%,目前股價為8.65港元,與轉板前的14港元上方相比,跌幅令人扼腕。

關註股價的可不止是慧聰網的投資者,更有慧聰網的所有員工。轉板前,公司董事長郭凡生欲和CEO郭江一起,向在冊所有員工贈股,並稱之為“叔叔的禮物”,贈股來源為兩人的個人股份。而慧聰網股價的下跌,意味著員工手中股票的價值縮水。

轉板一月跌幅達40%

1992年成立的慧聰網,可謂是互聯網行業的一家“慢公司”。這家公司2003年在港交所創業板上市後,一度淪為“仙股”,又在2010年以後一路上漲,成為眾人矚目的黑馬股,2014年一季度其股價最高達到22港元。

上市11年後的2014年10月10日,慧聰網由創業板轉向主板。在轉板前夕,慧聰網官方向其全體員工發送了一封來自董事長郭凡生的郵件,標題為“一份來自叔叔的禮物”。

郭凡生在郵件中表示,將與CEO郭江一起從個人股份中向全體員工贈股:“凡今天在冊的每一位員工,管理人員將收到每人10000股原始股,總價值超過7000萬港幣,一般員工每人1000股原始股,總價值約4000萬港幣,鎖定時間2年。這些股份以慧聰目前市值超過一億港元。”

郭凡生表示,“我們要成為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第一家真正全員持股的公司,只要你是慧聰人,你就將成為慧聰的股東。”

不過,在10月10日轉板後,慧聰網股價開始下跌,轉板當日其開盤價為14.5港元,但截至昨日收盤,公司股價僅為8.65港元,較轉板當日開盤價,跌幅達39.93%。

按此計算,當時價值1億港元的“叔叔的禮物”,如今賬面價值只剩6000余萬港元。

三季報預告被指不及預期

出現如此大幅的下跌,恐怕與公司的業績不無關系。

10月30日,公司發布了第三季度的業績預告,表示今年前九個月的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和銷售收入,預計分別同比增長超過50%和20%。公司表示,增長原因為“公司互聯網業務的穩定增長”。

看上去這是個不錯的業績,但對比慧聰網2014年上半年的業績,三季度單季數據不容樂觀。

2014年上半年,慧聰網實現了4.65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30.1%;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1.03億元,同比增長95.8%。再回看一季度的數據,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8.8%,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增長108.5%。

可以看出,公司在上半年的利潤增速為95%以上,前三季度利潤增速就下降到了“超過50%”,也就是說,三季度單季的業績拖累了整體增速。

對此記者聯系了慧聰網方面,但對方表示即將發布季報,不方便詳細回應。

對於慧聰網股價的下跌,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深行業分析師歐陽新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的環境來看,在阿里巴巴上市後,身處B2B行業的慧聰網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三季度業績有所影響;另一方面,公司從創業板轉到主板,再加上公司在戰略上的轉型調整,即公司的盈利模式將轉向交易傭金、互聯網金融和配套服務等,使得投資者對於慧聰網持一定的保留態度。

而輝立證券在昨日對慧聰網給出了“買入”評級,該行稱,今年前九個月的增長似乎比中期業績有所放緩,不過在過去的幾年期間,毛利率和純利率於近年均穩步上升,從2011年的84.7%和9.4%,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94.7%和22%,顯示盈利能力持續改善。而股價在轉向主板後,一直遭遇嚴重沽壓。輝立稱,無法從財務報表找到股價下跌的原因,而可能的解釋是,投資者對於其收入和利潤增長放緩的關註。另一個原因是,資金自今年第一季開始流出軟件服務類別,當中許多表現良好的公司都遭遇同樣情況。輝立認為,公司股價自轉板後大跌是市場的過度反應,給予慧聰網 “買入”評級,目標價14.92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25

收盤分析丨滬指大逆襲重回3100 量能不濟或制約反彈成色

周一(12月26日),三大股指均呈現探底回升的V形走勢。早盤,次新、權重集體殺跌,滬指一度跌逾1%,之後保險、券商等大金融股護盤,股指開始企穩。午後,次新股、股權轉讓等題材回暖,加之“中字頭”、券商等權重紛紛走強,滬指震蕩走高收複全部失地。就全天來看,大金融護盤功不可沒,次新股作為市場人氣的風險標,但是成交再度縮量,也讓反彈之路略顯成色不足。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22.57點,上漲12.42點,漲幅0.4%,成交額1,705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233.42點,上漲33.56點,漲幅0.33%,成交額2,076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974.01點,上漲9.47點,漲幅0.48%,成交額550億元。

資金方面,央行周一進行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還有14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公開市場今日資金凈回籠700億元,仍將使資金面偏緊。另外,根據港交所發布的2016年聖誕節休市安排,周一、周二為公眾假期,因此港股、港股通(滬、深)、滬股通、深股通全部休市。

熱點板塊:

行業板塊漲跌互現,基建(中字頭)、軍工船舶、保險、券商等權重漲幅居前,大金融板塊也是今日維穩的主力軍;而黃金、鋼鐵、煤炭、有色等資源股重挫是股指上午探底的主因。

港口航運板塊午後回暖,南京港再度封板,海峽股份封板,連雲港漲逾7%,長航鳳凰漲逾5%。

次新股板塊部分個股強勢反抽,科信技術快速拉升封板,徠木股份午後漲停,隴神戎發漲逾6%。

股權轉讓概念成功反包;高送轉、AR紅包概念兩極分化嚴重。

跌幅榜方面,特鋼、采掘服務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

1、2017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今日在京開幕,會議要求2017年重點抓好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深化制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信息通信業轉型發展等六個方面工作,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抓好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大飛機、“兩機”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實施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工程,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加快農村及偏遠地區4G網絡覆蓋。大力推進5G技術產品研發、標準制訂和產業鏈成熟。

2、據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報道,貨幣政策真正中性的意味越來越濃。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基礎貨幣供應方式已經生變,外匯占款不再是貨幣投放的主要渠道,央行主動投放貨幣則成為流動性供給的主渠道。2017年,央行貨幣政策基調提法雖然仍是“穩健”,但其內涵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去杠桿、擠泡沫、防風險將成為政策考量的重要甚至是首要因素。

機構觀點:

北京股商認為,總體來看,在市場存量資金有限的背景下,新股的持續發行使市場承壓,同時監管的趨嚴,使短期市場中活躍資金謹慎,市場人氣低迷。市場格局中本就分化的行情,多數個股在無獲利盤背景下出現無量空跌的走勢,而市場中強勢股一方面來自於受益政策扶持的混改股,短期漲幅較大面臨震蕩要求,另一方面次新股、妖股已出現明顯調整走勢。但就短期而言,指數自3300點調整以來,市場風險已得到一定釋放,連續大幅下行的概率較小,存在超跌反彈的動能。操作上,控倉位為主,待市場回穩。

同花順認為,早盤市場萎靡疲軟,滬指跌破3100點整數關口,創業板指也創了調整以來的新低,但是午後主板市場在券商板塊的帶領下逐漸回升,創業板指則在次新股和股權板塊的企穩下震蕩走強。從技術上看,滬指雖然走出了錘子線加之補掉了早盤的低開缺口,暗示空頭的殺跌動能逐漸衰弱,短期反彈在即,但反抽或許受到量能的壓制,持續性仍然存疑。總體來看,市場的主線混改板塊暫時休整,而股權、次新、高送轉等人氣板塊今日也有些許反抽,但年底資金緊張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股指在此位置的震蕩盤整依然還需要時間的確認。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者靈活謹慎,在站上五日線之前維持短線操作為宜,控制好倉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514

收盤分析丨反彈成色經受三重考驗 下周一板塊或將爆發

周五(1月6日),兩市低開之後滬指全天窄幅震蕩,深圳市場低開低走,創業板指最為弱勢跌近1%。今日市場的炒作集中於混改(央企、地方兩條主線),早盤兵器集團混改首先爆發,帶動石油、軍工、鐵路等混改題材強勢崛起,臨近午盤,環保板塊也有表現。午後,地方國企混改開始炒地圖模式,廣州、深圳、上海板塊均紛紛拉升。從近3日來看,市場中重心基本在於混改藍籌,且存量資金博弈,中小創難有起色。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54.32點,下跌11.09點,跌幅0.35%,成交額2,07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289.36點,下跌82.11點,跌幅0.79%,成交額2,474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965.03點,下跌18.94點,跌幅0.95%,成交額617億元。

資金方面,截至收盤,滬股通凈流出21億元;深股通凈流入逾6億元。 另外,央行周五進行1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70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今日將有24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今日公開市場凈回籠1600億元。為連續四個交易日進行資金凈回籠。市場人士指出,鑒於春節在即,非銀機構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在下個月或愈發明顯。

熱點板塊:

“石化雙雄”拉升護盤,領漲行業板塊;鐵路、電力、軍工船舶等混改板塊呈現井噴之勢;

環保、鋼鐵等板塊也漲幅居前。在概念板塊中,IPO加速,致使次新股領跌兩市;

天津本地股收益混改預期,津濱發展(000897)大單封板,天保基建(000965)一度沖板,天津磁卡(600800)、海泰發展(600082)漲逾3%。

由於市場風向已變,股權轉讓、高送轉、年報披露等題材均紛紛熄火。

消息面上:

1、國資委正在醞釀國資監管相關政策,制定出資人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涉及監管事項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以及工作流程等30多項內容。下一步將對出資企業國有資產實施清單式監管,有效規範國資委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切實保障企業經營自主權。目前相關政策已經擬定完成,有關部門審批後今年有望出臺。

2、一些省份的2017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密集出爐,數額從千億到萬億不等。專家表示,2017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計保持在8%左右,基建將繼續成為穩定投資及穩增長的主要力量,整體規模預計約為16萬億元。

機構觀點:

廣州萬隆表示,從盤面來看,隨著市場步入調整,兩市賺錢效應開始急速下降,深度調整股數量也在迅速擡頭,個股分化加劇的極端行情也再次顯現。一方面炒地圖的國央企混改題材繼續擴散,長春一東逼空拉升,一開盤就直接封板,並帶動石化機械、津濱發展也紛紛漲停;除此之外,年報業績浪也繼續席卷A股,繼北特科技暴力四連板打響年報披露第一槍後,年報業績扭虧和盈利大幅預增股紛紛跟風表現,如大股東中石油註資的st濟柴,年報扭虧利潤大幅增長,五天四板。由此可見,在市場無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國央企混改和年報業績浪是主力深耕的兩大題材,將持續走出強勢股,投資者可把握難得冬播春收行情。

而另一方面,代表著市場真正賺錢效應的中小創,其反彈成色遭到春節前大股東減持潮、機構主力開年調倉換股、成長股年報業績遭證偽這三大因素的嚴峻考驗。而所以對於大股東巨量減持甚至清倉式拋售、機構主力集中出貨、年報業績大變臉的這幾類股需第一時間規避,謹防踩中雷區。如大股東欲清倉減持的華銳風電,股價持續放量下跌,區間跌幅已超20%;再如遭到主力出貨的前期機構紮堆歐菲光,持續下跌不止,近期更是走出巨陰殺跌的走勢;再如年報業績大幅虧損的三泰控股,不僅當日遭到資金兇狠砸盤,隨後股價更是陰跌不止,區間跌幅已近30%。

巨豐投顧認為,技術上,滬指60日均線附近上攻動能減退,短期成交不濟下還有回落可能,不可盲目追進。總體看,混改仍是市場主線,但環保、汽車等也開始崛起,預示著資金小幅進場。對於大盤來說,基本面支撐明顯,結構性上漲行情依舊,短期有回落需求,但回落將是低吸良機。至於下周,一號文件即將公布,農業板塊值得重點跟蹤,尤其是去年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或將集中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31

【制造業】一轉五年下行頹勢,2017年機械行業從需求到業績的成色到底如何?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2939&summary=

【制造業】一轉五年下行頹勢,2017年機械行業從需求到業績的成色到底如何?

言 

2016年以來,我們發布了機械行業“溫故知新”系列的多篇專題報告,涉及到對需求端(房地產周期波動、制造業投資與朱格拉周期)和供給端(機械產能出清問題)的探討。2017年1-4月,包括機械裝備在內的中遊制造業呈現需求的好轉,整體的利潤改善比較明顯。在板塊股價表現方面,呈現先揚後抑的情況,1-2月有所上漲,3月以來調整幅度較大。與中遊複蘇的需求相比,市場同樣高度關註“股價”與“需求”之間的關聯。我們認為,“需求”與“股價”,就短期而言,並不存在簡單的或者絕對的對應關系,但歷史經驗和背後原因可以總結分析。因此,本篇報告我們結合歷史經驗,探討從需求到業績,再到股價表達的歷史分析。



討論的出發點:回到估值模型 


本篇報告討論涉及股價表現,需要先有個討論的框架,我們認為從自由現金流折現、估值模型出發,是最簡單實用的方式。而從這個模型出發,我們可以簡單推導幾個結論:1、單一年份的經營表現對於股權價值的計算占比並不大,更重要的是持續經營能力和持續增長預期;2、利潤與自由現金流之間可以存在重要差異,需要將這一因素考慮進簡化的PE估值中;3、風險是折現的重要影響因素,這既涉及到宏觀經濟的波動風險,也涉及到企業對於宏觀經濟波動的應對能力和最終影響。



回顧2010年,需求與股價 


需求態勢:從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


2010年,機械產品需求沿續2009年的回暖態勢。以挖掘機為例,全年銷量實現較快增長,但從高速增長(上半年98%)往中速增長(下半年52%)發展。需要強調的是,當時挖掘機從銷量而言還處於成長階段,但高增長的持續性存在一定爭議。



業績狀況:成長階段的利潤表達順暢


2010年,按中信行業分類,機械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2,380億元,同比增長61.6%;凈利潤為198億元,同比增長90.2%;而在下半年的營業收入為2,757億元,同比增長43.9%,凈利潤為230億元,同比增長74.4%。2010年,多數機械產品仍處於成長期,企業的收入規模普遍創出歷史新高;因此,從需求回暖到收入擴張、從收入擴張到利潤增長的表達機制是比較順暢的。


如果我們拆分機械上市公司的凈利潤變化與構成,從2009年的7.7%,上升至2010年的8.6%,其中,毛利率、管理費用率的貢獻是最為顯著的,分別達到1.5、0.5個百分點,而這兩項對於規模擴張的體現是比較有效的,即收入的快速擴張,有效的降低了固定資產折舊、管理成本、研發費等項目成本相對收入的比例。



市場表現:大幅波動,2季度曾劇烈調整


2010年,機械行業在需求、收入和利潤增速呈現前高後低,全年整體較快增長的態勢,而在股價方面則呈現先抑後揚的情況,其中,2季度的下跌幅度比較大。



從需求來看,以財新PMI指數衡量的國內制造業景氣,在2010年2季度曾有環比走弱的情況。以新訂單指數為例,從2010年3月的58.1,快速下降至2010年6月的49.6。當需求指標從高位回落時,對其增長持續性的擔憂會顯著增加。



從政策角度來看,2010年1月開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逐漸從金融危機期間的刺激經濟的短期目標,轉向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長期目標。2010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而在4月份,國務院發布《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時稱“國十條”),其變化也體現了政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



與經濟環境、政策環境相比,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企業在假定需求波動下的反映會如何,即企業抵禦需求變化的能力如何。我們匯總了機械行業2011年以前上市的138家企業的財務數據,其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合計總額,在2009-2011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32.8%,遠高於同期的收入增速。這表明2010年,機械企業整體處於快速擴張的階段,企業增加資本支出的意願強烈。




從事後分析來看,2009-2011年機械行業的擴張,形成了持續的固定資產及相關的費用壓力(人員薪酬、財務費用等)。因此,在2010年的情境下,機械企業對於假定的宏觀經濟波動是應對相對困難的,其原因包括積極擴張產能、現金流狀況較差。



回顧2013,需求與股價


需求態勢:短期回暖,增速相對溫和


2013年,隨著政府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同時,在經歷多次降準降息後,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好轉,機械產品的需求在2013年出現改善的跡象。以挖掘機為例,在2013年5月開始銷量同比轉為正增長,但最高增速也僅有20%左右。機械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在2013年前3季度均小幅下降,4季度同比增長近20%。



從機械產品的需求彈性來看,2013年是偏小的,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需求面,從企業經現金流角度顯示的固定資產投資的質量不高;二是供給面,機械產品的保有量增速仍然較快,產能力量仍然強大。


制造業投資是機械產品需求的重要來源,為了更貼近微觀情況,我們匯總了2012年以前上市的1450家制造業上市公司,2013年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較2012年並無實質增長。在供給面上,2013年多數機械產品仍然在消化利用率不足的狀況,以挖掘機為例,2013年行業保有量增加值仍有接近10萬臺,保有量增速接近10%,因此,一旦下遊的實際投資量有所波動,存量設備利用率的波動也比較劇烈,其在2013年下半年的銷量景氣的維持難度較大。



業績態勢:與周期相比,成長企業表現更好


在需求回暖的背景下,2013年機械行業上市企業的凈利潤也呈現“前低後高、逐季改善”的態勢,但行業全年累計凈利潤仍然同比下降11.7%。從子板塊來看,分化是比較明顯的,周期性較強的工程機械、其他專用設備在2013年全年的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9.8%、13.9%;而周期性較弱的通用設備、運輸設備、儀器儀表行業在2013年全年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9.2%、37.3%、60.1%。



需要指出的是,通用設備行業雖然周期性較弱,但從經營表現來看同樣是順周期的,只不過其增速中樞要更高一些。例如,2013年經營表現積極的幾家通用設備企業,均是在2011-201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放緩,而在2013年實同比增長加快,後續又在2014年後期、2015年出現增速回落的情況。



市場表現:周期性較弱或景氣較高的子板塊更為突出


2013年,機械板塊的指數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其中,2季度跌幅較大,而3季度反彈明顯。與2010年相比,2013年的機械板塊各子行業的分化要更為顯著,其中,周期性較弱的通用設備、儀器儀表等子行業的表現要好於周期較強、景氣度雖有恢複但利潤狀況不佳的工程機械;值得註意的是,其他專用設備子行業也表現較好,這主要是其中有景氣度較強的油氣裝備等個股表現突出。



需要強調的是,2013年2季度機械板塊指數調整幅度(-12.3%),要小於2010年2季度同期水平(-21.5%),並且2013年有不少子行業調整幅度很小(-8%以內)。我們認為,這應與穩增長政策使經濟的波動減弱有關,以財新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為例,在2013年及以後,其波動呈現不斷收窄的狀況。



站在2017,如何去展望


需求態勢:更新托底,向上波動場表現


2016年3季度以來,機械產品再次迎來需求的回暖。從外部來看,我們認為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的新變化值得重視:一是房地產的“開發投資”滯後“商品房銷售”的周期時間更長,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上行速度較慢,使整個產業鏈的回暖周期拉長;二是制造業投資從微觀數據顯示更為積極,以1450家制造業上市公司匯總數據為例,2017年1季度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投資支付的現金流,合計比上年同期增長22.4%。從內部來看,機械產品的更新需求有所體現,對總量形成比較大的托底作用。以挖掘機為例,根據歷史銷量測算的更新需求,占2016年銷量的比例達到75%左右,預測相當於2017年銷量比例也有望達到60~70%。



業績態勢:集中度提升,盈利更為分化


收入增長加快,利潤顯著改善:我們統計了機械設備行業(按中信行業分類)2016年以前上市的250家上市公司,2017年1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75,528百萬元,同比增長14.6%,增幅較2016年4季度擴大4.7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274百萬元,同比增長62.6%,絕對額已接近2013-2014年1季度水平。從凈利潤率的分拆影響來看,毛利率的影響是中性的(保持穩定但對具體企業分化),而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是凈利潤率改善的兩個最重要的貢獻項目。


歷史包袱在2016年有所釋放:值得註意的是,2016年4季度,機械行業250家上市公司在收入同比好轉的情況下,卻報出2,387百萬元的虧損額,這主要是部分企業集中計提減值準備、釋放歷史包袱有關,例如,2016年4季度單季,中國船舶、中國一重、太原重工、沈陽機床、廈工股份等五家企業合計的虧損額就達到9,661百萬元。



 

與總量相比,結構也很重要:2017年1季度,納入統計的250家機械上市公司,單季度凈利潤規模超過100百萬元的有14家,超過50百萬元的有43家;而超過25百萬元(對應年化1個億凈利潤)的也僅有有69家,只占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的27.6%。從PE估值水平來看(股價取1季報最後發布時間的交易日,即2017年4月28日),按TTM(過去12個月)計算,PE估值在0至50倍之間的有48家;按1季度凈利潤年化計算,PE估值在0至50倍之間的有46家,只占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的18.4%。考慮到多數機械產品的市場增長水平,具有合適的利潤體量,以最新的PE估值衡量的,板塊中具有合理PE估值的企業數量占比應該是很低的。



政策環境:經濟結構調整決心更明確、方向更精準


在實體需求回暖的階段,政策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是可以預期的變化。例如,在貨幣環境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強調貨幣政策是中性穩健;在房地產方面,國務院和相關部委的政策都強調商品房要回歸“居住”屬性。政策環境和企業準備也有新特點也值得重視:一是政策比以前更加精準,更多面向衍生環節,而非實體經濟。以金融領域的政策變化為例,強調的是加強金融監管、“去杠桿”,但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仍在加強,以中長期貸款為例,2017年以來持續保持較好增長。二是目前歐美等主要經濟體處於溫和複蘇狀態,國內煤炭、冶金等重點行業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企業自身經歷多輪調整後經受經濟波動考驗的能力增強。


 

總結分析


2017年1-3月的熱銷,確認了機械需求已結束了2011年以來的五年下行周期。根據機械企業發布的2017年1季度業績,利潤普遍得到有力的改善,但由於企業營收規模、資產質量、成本控制等因素影響,其凈利潤的絕對規模和PE估值出現較大分化。


2017年初以來的需求超預期確實推動機械板塊在1-2月表現較好,但3月以來,隨著市場對於持續性的擔憂,特別是“高增速”回落到“中增速”,板塊表現疲弱,股價調整明顯。我們認為,在需求回暖階段,政策環境通常也有相應的變化,但更需要註意其對實體經濟需求的支持力度、企業對經濟波動的應對能力。


原則上,需求的高速增長都是難以持續的,而如果需求保持適度增長或基本穩定,龍頭企業仍然可以通過市場份額擴張,通過產品結構和管理挖潛,實現業績的中期增長。因此,在PE估值落入合理區間後,板塊有可能迎來“中速平臺”投資機會,而我們認為此時選股的重要準則是“業績為王”。


行業投資建議、風險提示


投資建議


基於行業需求回暖,優秀企業財務改善,我們繼續給予機械行業投資評級為“買入”,建議積極關註需求韌性、結構變遷,重點看好細分領域的業績向好和估值有支撐的龍頭企業。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變化導致機械產品需求的大幅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對於機械企業盈利能力具有影響;企業通過新業務或者再融資並購實現擴張發展具有不確定性。(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