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嘲諷希拉里 默克爾躺槍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最近給競爭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起了個新外號“美國默克爾”,這一做法震驚了德國朝野。

需要註意到的是,就在去年,特朗普還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狂熱粉絲。他曾稱默克爾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領導人,而作為德國裔美國人,特朗普一直不掩飾他對於德國的熱愛。

特朗普的祖父母出生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不過先祖出生之地對於特朗普沒留什麽情面。近日德國《明鏡周刊》連續發文稱特朗普是“國際級災難”、“自戀狂特朗普: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威脅之一。”

“幾乎在每一個西方國家,都在民眾中存在著‘教育水平底下、經濟上貧窮’的這樣一類人。他們對摧毀舊秩序並以更黑暗的一種新秩序取而代之有著濃厚興趣。”《明鏡周刊》寫道,“這也是為什麽,特朗普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最深遠的威脅之一。”

諷刺希拉里是”美國默克爾“

特朗普在他本周有關外交政策的演講中給希拉里起了一個新外號“美國默克爾”。“簡單說,她(希拉里)就是想做美國的默克爾。”特朗普在本周一俄亥俄州的一場活動上說,“你們也都知道這次難民潮對於德國和德國人來說為什麽是一場災難。犯罪率已經升至人們從未能想象到的水平。這簡直就是末日災難。”

實際上,特朗普希望告訴他的選民,如果希拉里當選,她的難民政策可能會追隨默克爾的腳步,而現在的德國看起來可不那麽美妙。

自歐洲難民危機開始,特朗普就不斷攻擊和指責默克爾的“開放門戶”政策,這種攻擊在德國維爾茨堡和安斯巴赫的襲擊事件之後達到頂峰:特朗普指責默克爾正在“毀掉德國”,是一個“災難式的領導人”。

不過在大西洋彼岸,德國民眾在聽到特朗普的比喻後感到又好氣又好笑:在美國“默克爾”竟然成為了一個類似於“薩科齊”或“貝盧斯科尼”的指代,而實際上,雖然由於難民危機默克爾遭遇到新的挑戰,默克爾本人在德國依然擁有超高的支持率,且是歐洲大陸上最為人尊敬,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

而特朗普呢?《明鏡周刊》在最新一期報道中指出,特朗普就是個“自戀狂,撒謊的騙子”。該雜誌指出,即便特朗普輸掉選戰,對於美國來說也不怎麽樣:特朗普已經用民粹主義毀掉了共和黨的名聲,美國的兩黨制在此次大選之後恐怕將不複存在,這樣一個騙子和自戀狂能夠走這麽遠,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德國人反譏:美國人不知道默克爾是誰

在震驚之中,德國知識界提出,美國人對於默克爾到底是什麽樣的領導人,估計毫無頭緒。

“當我聽到特朗普的評價時我驚呆了。”德國民調公司佛撒(Forsa)首席政治分析師馬圖沙克 (Peter Matuschek)表示,“默克爾現在的支持率是前首相科爾絕對可遇而不可求的。”,

根據目前最新的民調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德國人對於默克爾的難民政策並不贊同,不過也有34%的德國人持贊成態度。

在默克爾的個人支持率上,有47%的德國人仍然表示支持她,不過這個數字肯定低於2015年4月難民危機發生之前,那時默克爾的個人支持率高達47%。

不過要指出的是,由於政治光譜分散,在歐洲領導人支持率普遍偏低,默克爾擁有的47%的支持率仍然在全歐洲領導人中處於高位:作為比較,可以看到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支持率近年來總在12%左右徘徊。即便是攻擊默克爾的特朗普,在美國CBS電視臺的民調中,支持率也僅在36%左右,希拉里則在46%左右。

更重要的是,如果2017年默克爾第四次參選,有46%的德國人表示將選默克爾作為德國總理,這比2015年的50%左右的支持率略低,但是要比任何她的一個潛在競爭對手都要高出30%。在民調中只有15%的人支持她的競爭對手、社民黨黨人加布里爾參選德國總理。

“與其他德國政治家相比,她的支持率非常高。” 馬圖沙克表示,“雖然有人對於她如何處理難民危機問題有所不滿,但是當德國人投票的時候,是會考慮政策的整體圖景的。”

德國媒體並翻出了美國人的“黑歷史”:在2012年,當皮尤研究中心讓受訪美國人辨認出默克爾的頭銜(德國總理)時,有三分之二的受訪民眾回答不知道默克爾是做什麽的。

而在三分之一做出選擇的美國人中,22%的人認為默克爾是德國總理,4%的受訪民眾認為默克爾是法國總統,5%的人認為她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總裁,還有4%的人認為默克爾是北約組織的負責人。

默克爾本人目前則在隔岸觀火之中。“我不想跟美國大選辯論有任何關系。”當有記者問到她如何看待特朗普時,“我正帶著興趣在觀看美國大選,我就是在等選舉結果。”默克爾面無表情地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