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大家盤點那些年矽谷曾經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產品,以及未來10年後最具創新力的科技產品。
矽谷——如今美國的科技“聖地”,位於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一段長約25英里的谷地。一個世紀之前,這里只是一片果園和葡萄園。
而一個世紀後,這里已經變身為美國的科技聚集地。矽谷與科技正式“結姻”需要歸功於1950年NASA研究院在森尼維爾的成立及1960年後斯坦福大學開始對外出租科技園區密切相關。
1955年,物理學家 William Shockley 帶著他改變未來的晶體管發明榮歸故里,同年,Shockley 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一時間聲名大噪,被人敬為“晶體管之父”。
1957年,歷史上著名的“矽谷八傑”在此創建了仙童半導體公司,而後,仙童瀕臨瓦解,幾個創始人紛紛自立門戶,創辦了後來的intel、National 、AMD……
1950—2016,矽谷歷經66余年的科技沈澱,如今已成美國最具創新和革命的代表地。有傳承,有改變,變革是它持久繁榮的動力之一。幾乎每10年矽谷就會誕生出一個世界性的產品,顛覆或創造一個產業。
今天,我們為大家盤點那些年矽谷曾經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產品,以及未來10年後最具創新力的科技產品。
1960年, 芯片行業
1.英特爾推出第一顆微處理器
產品:intel CPU
變革產品誕生時間:1971年
創始人:戈登·摩爾
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微處理器所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
在矽谷歷史上,尤其是在英特爾,摩爾是最令人敬佩的公司創始人之一,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學家,他比其他人更能體現英特爾的模式:以技術起家,靠創新成長,是真正的技術領袖和最可親的企業家。
英特爾公司成立於1968年,隨著個人電腦普及,英特爾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科技巨擘。為全球日益發展的計算機工業提供建築模塊,包括微處理器、芯片組、板卡、系統及軟件等。這些產品為標準計算機架構的組成部分。
1970年,消費電子行業
2.惠普推出第一臺個人計算工具
產品:個人電腦
變革產品誕生時間:1973年
創始人:比爾·休利特、戴維·帕卡德
1939年,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兩位年輕的發明家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懷著對未來技術發展的美好憧憬和發明創造的激情創建了HP公司,開始了矽谷的創新之路。
1971年,利用激光技術生產出可測量百萬分之一英寸長度的激光幹擾儀。
1972年,惠普推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一臺個人計算工具:HP-35掌上科學計算器,並將工程計算尺淘汰。
1973年,惠普小型通用計算機系統成為計算機界第一套數據分布式處理系統。
如今,HP從未停止過創新和變革的步伐。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正在使用HP技術。含有……HP的創新精神更是激發了千千萬萬矽谷人的創業激情。
1980年,軟件行業
3.甲骨文推出較完整的SQL數據庫
產品:企業級軟件研發
變革產品誕生時間:1979年
創始人:拉里·埃里森
甲骨文,全球最大的企業級軟件公司。1970 年 6 月,大多數人認為關系數據庫不會有太大的市場發展前景,但在軟件行業摸爬滾打了近十年的埃里森卻認為這是一個機會,“當所有人都不看好某個市場的時候,恰恰先行進入的最好時機。”這個電光火石的想法,促使拉里·埃里森開始了其人生最大的博弈。
1979年夏季,甲骨文發布了可用於DEC公司的PDP-11計算機上的商用ORACLE產品,這個數據庫產品整合了比較完整的SQL實現。這為當今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處理等雲服務技術奠定了基礎。
1990年,互聯網行業
4. 谷歌推出第一個互聯網搜索引擎
產品:谷歌搜索
變革產品誕生時間:1999年
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
Google網站於1999年下半年啟用。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Google是第一個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無數的用戶
在Google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工程師必須用四分之一的時間來思考了不起的點子,即使這些點子可能給公司的財務前景造成不利。為了鼓勵創新,布林允許員工有20%的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任意工作,不過研究成果必須賣給公司。因此,google成為了矽谷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
2000年,移動互聯網行業
5.蘋果公司推出革命性智能手機
產品:iPhone
變革產品誕生時間:2007年
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喬布斯可以說是矽谷最具傳奇性,也是最具矽谷精神的人物。
他經歷了蘋果公司幾十年的起落與興衰,先後領導和推出了麥金塔計算機(Macintosh)、iMac、iPod、iPhone、iPad等風靡全球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生活方式。
1976年,喬布斯成功說服沃茲裝配機器之余跟他去推銷,他們另一位朋友,羅·韋恩也共同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組建了蘋果電腦公司。幾年後,蘋果第一代電腦Apple I誕生。
2007年3月,喬布斯正式發布最具革命性產品——iPhone。
不平凡的60年
這就是矽谷在它發展的60年中,所帶給我們一些變革的企業和產品。然而,在這60年里,矽谷走的卻並非一帆風順。
上世紀70 年代的能源危機,使微芯片實驗室幾乎盡數倒閉。而80 年代,隨著日本興起,競爭的壓力一直壓迫著矽谷人。還有後來的互聯網泡沫破裂、世界其他地區的科技發展、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這些都曾經被看做是矽谷滅亡前的喪鐘。
但矽谷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災難論中活了下來了,而且專利數量、IPO、風險投資、天使投資都年年創新高。矽谷連續四年實現就業崗位增長,是全美平均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高薪行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所以,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企業,創新企業絡繹不絕的匯聚矽谷,很多成立在其他地區的企業也紛紛“搬家”到矽谷。
矽谷地區科技公司地圖
科技創新無止境,更新科技來襲
如今,矽谷在變革自身的同時,也在變革其他行業。比如 Uber 在變革著出租車行業,Airbnb 在變革著酒店行業…
如果,剛才我們所看到的產品變革太“安分”的話,那麽下面你將會看到“不安分”的變革性產品。
在這里,我們將預測未來。讓我們看看未來10年中最具想象力和最具變革性的5款產品吧!
1.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
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大事件會是什麽?那就是人工智能。有一群矽谷人始終相信服務機器人會到來的。其中,矽谷的Knightscope安保機器人就是典型代表,其可以自動巡邏,通過豐富的傳感器捕捉現場環境實時信息,然後再經過預測分析進行相關性處理,從而判斷是否在現場環境中出現問題或威脅。當遇到異常情況時,機器人通過 Knightscope安全運營中心向社區和有關政府機構報警。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預測意外的發生,也節省了安保的人力成本。
2.3D打印心臟、顎骨等重要器官
3D打印作為近幾年最火的高科技,在各行業中都有他們的身影,但如果說它能帶來的最大的變革,莫非是救助人類的生命了。因此,3D醫療打印應運而生。
作為最為複雜的外科手術之一,心臟手術需要極高的精準度,一點細微的失誤都會造成致命的傷害。
來自波蘭大學和西里西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個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來的心臟模型。該心臟模型的氣室、瓣膜和血室等所有部分都是用3D打印技術制成的。人工心臟模型的研發成功,對於增加人工心臟安全來說,作用無疑十分巨大。
另外,除了心臟修複之外,3D醫療打印還可以制作出頜骨、人工骨頭、兒童假手等等。醫療所用的3D技術基本都是根據患者的病況,利用計算機進行虛擬手術,精確設計出需要修複位置的範圍,再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所需的材料。該手術可減輕患者痛苦,同時,對於避免患者局部感染的作用也十分顯著。
3.VR、AR與社交
2015年,最大的熱點技術莫非是VR(虛擬現實)與AR(增強現實)了。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com預測,到2020年全球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
在矽谷,有家公司Lytro宣布了全新的虛擬現實錄像設備Immerge,能極大地提升虛擬現實影片產量以及縮短制片時間。Lytro於2011年開發了全球首款光場相機。另一家公司Magic Leap則是致力於利用光場技術來實現3D內容的顯示,而Lytro則解決了光場內容的捕捉,實現了光場內容從捕捉到顯示的閉環。
4.光場相機——後期可以隨便調的相機
Illum光場相機
光場相機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聽說的名詞,它與普通相機的區別是,普通相機只能記錄一個平面之內的光學信息,焦點一旦確定焦平面之外的其他部分就會虛掉,無法再修改,即便使用PhotoShop也只能做一些補救性的措施,因為RAW只是一堆平面化的數據,再怎麽修改也還是那個平面。
而光場相機則在鏡頭和感光元件之間添加了一層負責記錄光線方向信息的microlens,數量從幾萬到十幾萬甚至更多,可以捕捉整個空間內的光線,後期便可以調整焦點。這便是光場相機的神奇之處。
美國一家科技公司正在研發這一項技術,據說已經融資4000萬美元,Lytro因此並沒有停下腳步,在今年推出了面向專業攝影師的Illum相機。TheVerge在試用了Lytro Illum後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將它稱之為“未來相機”,但同時也指出了它還需要繼續完善。
5.能辨析紅外光譜的分析儀
SCiO是以色列一家名為Consumer Physics的初創公司生產的便攜近紅外光譜分析儀,體積和大拇指差不多,只輕輕一掃,它就能夠告訴你身邊常見物品的化學成分,並將掃描和計算結果直接發送到你的手機。
SCiO的應用範圍遠不止上面幾項,在將來,隨著光譜分析技術的進步以及產品的升級,你還可以檢測化妝品、衣物面料、翡翠珠玉、車用油、塑料制品等,甚至寵物。屆時,普通人對於周圍物質世界的認知將不再局限於顏色、形態、體積等表面化層面,而是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到那時,發現新物質或新的物質特性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