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6年上半年大數據融資盤點:誰在寒冬起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30/157771.shtml

2016年上半年大數據融資盤點:誰在寒冬起舞?
張曉軍 張曉軍

2016年上半年大數據融資盤點:誰在寒冬起舞?

“今年上半年,發生了24筆大數據融資事件,其中18筆過千萬元。資本寒冬中,這個領域還在逆風起舞

文丨張曉軍

制圖丨車暢

從2015年至今,企業級服務的熱潮席卷而來,雖然經歷了資本的寒冬,也仍未褪去。而其中,大數據憑借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以及提升為國家戰略的地位,正站在新的風口上,成為資本競逐的焦點。創業家&i黑馬大數據系列報道的第二篇,讓我們來看看融資數據。 

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深入為大數據在各行業中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從去年9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之後,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正在徐徐展開。隨之而來的,就是投資事件和投資規模的增長,各大頂級投資機構紛紛入局,而其中多數投資,都在千萬元級以上。

i黑馬研究中心對2016年上半年融資的中國大數據創業企業進行了盤點。2016年上半年,中國大數據領域的創新公司總共獲得超過24筆投資,獲得上千萬元融資的大數據公司18家

清晰

而在這輪大數據投資潮中,大數據公司的整體發展狀況又是如何呢?希望通過這些數字,能夠讓我們掀開這個技術領域的一角神秘面紗。

大數據創新企業集中地:北京!北京!

14.webp

在創業家&i黑馬統計到的24家上半年融資的大數據公司中,北京有18家,上海兩家,杭州、廈門、香港、深圳各有一家。且北京地區的大數據創業企業以A輪以後融資為主,其他地區以天使輪為主,資本的推動力量強勁。

北京以其豐富頂尖的技術人才,大量的融資機會和濃厚的創業氛圍,展現出其它城市無可比擬的創業優勢。在北京,只要你擁有足夠好的項目,就能夠迅速形成圈子,找到資金與合夥人,為自己的夢想做出嘗試。因此,盡管北京創業成本居高不下,但依然是大數據創業的首選。

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最吸引投資人

15.webp

大數據可以簡單分成大數據技術、大數據工程、大數據科學和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目前人們談論最多的還是大數據技術和大數據應用,大多數大數據創新公司,也在兩個領域創業。

從今年上半年兩類大數據創業公司融資情況可以看出,數據分析應用占據了主流,數量為17家,占比達到70%,而數據基礎技術有7家,只占到30%。

大數據應用的基礎是數據的采集、存儲等環節,基礎技術體系的完善使其重要性逐步降低,大數據創新驅動與價值釋放更多地開始依賴於數據的應用分析。同時,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不滿足於用大數據僅限於看圖表、做趨勢預判,而是希望運用數據分析來直接提升自己的經營業績。數據分析應用儼然成為大數據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也因此受到了資本的極大青睞。 

融資輪次多處在前期:A輪、天使輪最多

16.webp

從大數據創新型公司的融資輪次來看,今年上半年,A輪及A輪前期融資的公司有18家,占到總數的75%,其中以A輪和天使輪居多,分別為8家和5家。

大數據創業企業大部分還處於有待發展的初期階段,需要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在技術積累與商業模式革新上做出進一步探索,使產品價值變得更加清晰。

在其中,像極光推送、TalkingData、App Annie,這類的C輪及C輪後融資的企業數量較少,但是這些公司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產品線和盈利模式,並在加速市場布局和深耕細分行業。

較大的公司已經在大數據領域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布局,而新創公司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融資額:千萬元級為主,超億元也不罕見

17.webp

從金額上看,今年上半年融資額度最大的是TalkingData騰雲天下完成了C輪1億美元融資。除此之外,極光推送、App Annie、海雲數據、GrowingIO也都獲得了上億元投資。在資本寒冬逆流而上,能拿到上億元的融資,除了企業級服務在資本市場本身火熱之外,也顯示出這些公司自身的實力。 

同時,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獲得上千萬元融資的大數據創業公司有16家,占到總數的60%,明顯高於其他行業水平。這可能和是上半年資本大量進入大數據行業相關,但這也為大數據初創公司提供了較大的產品嘗試空間與後續發展動力。 

資本寒冬,大數據為什麽火?

>>>>  政府大力支持,大數據應用將成為驅動創新的主動力

自2014年3月“大數據”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來,全國已經有23個省市出臺了74項與大數據發展相關的政策,從北上廣到中西部地區,都在不斷推動大數據發展。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更是明確提出中國將在2018年建成政府的大數據平臺。

在純粹的商業模式創新走到瓶頸的情況下,政策與輿論導向開始明顯偏於實體經濟,希望通過大數據等企業級服務來滲透到各個行業與職能領域,提升實體經濟的生產效率與科學決策水平。大數據與行業結合做解決方案,數據將為不同行業釋放巨大的價值,使大數據產業的爆發成為必然。

>>>>  大數據市場規模巨大,資本方搶占賽道

進入到2016年,在原來2C模式下的紅利急遽消失的情況下,投資人開始去找新的熱點。但這並不是說就導致了資本突然間全部轉到大數據創業上來。這還與這個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階段密切相關。 

據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大數據應用行業的報告顯示:2015-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營銷規模達到258.6億人民幣。環比增長率為37.2%,大數據市場規模巨大。加上大數據創業的技術門檻高,投資者更加青睞擁有技術背景的創始人和他的項目,且大數據與細分行業的結合剛起步,尚未出現壟斷性企業,這幾點因素促使資本方進入大數據行業,搶占賽道。 

>>>>  技術逐步完善,使大數據創業成本變低

大數據的技術體系逐步完善,使海量數據的分析與可視化的價值得到釋放,無論從連通性還是從基礎架構發展上來說,創業的成本開始變得足夠低,越來越多的中小微企業和創業者開始投身到大數據產業,力圖依靠新興技術獲取快速發展。

 大數據行業還面臨著什麽挑戰?

>>>>  數據安全隱憂難防範

根據Verizon發布的《2015年數據泄露調查報告》顯示,79790個安全事件中已有2122個確認的數據泄露。在企業通過大數據洞察和預見消費者行為以及行業趨勢時,也伴隨著隱私安全、信息安全等問題,且運用傳統的管理辦法監管大數據,在操作層面非常困難。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現行的行業規範還存在著較大的鴻溝,這也使得很多企業和個人對大數據產生防範,制約著大數據分析應用的拓展。

 >>>>  數據開放面臨瓶頸

數據應用的前提是數據的開放,目前政府和BAT等大型企業掌握了大量的數據源,同時傳統行業相對封閉,大多數企業還是把大數據當成一種數據資產,保持謹慎態度,不可能輕易地開放出來。 

但數據連接起來才會有價值。目前數據開放還涉及法律、信息以及利益分配等問題。要釋放大數據的巨大價值,還需要不同部分、行業與企業間做好協同,在數據平臺對數據不斷補足,逐步提高數據的分析應用程度。

 >>>> 與具體行業結合尚不明晰

大數據本身是工具,必須跟實際行業深入結合,才能發揮大數據的價值。目前,雖然做數據分析應用的大數據創業公司很多,數據分析應用和BI可視化也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但是涉及跟具體的行業結合,比如農業、房產、汽車商業等結合,在數據的落地上還沒有找到明確的方向,在這其中,光有技術不行,還需要在變現模式、數據開放、用戶教育等因素上做出進一步努力。 

*本文為B2B圈原創,作者張曉軍(微信號:zhangxiaojun2015)。推薦關註2B與創業服務公眾號:B2B圈(微信ID:b2bcyj)。轉載請回複“轉載”獲取轉載格式。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wxid_u2lbodlijhsk21_1469771381829_16_副本

大數據 融資 盤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