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全國經濟增速下滑,杭州高新區卻逆勢上揚,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達18.1%,前5個月地方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7.3%,高新技術產業同比增長更是高達39.8%。
這些華麗的經濟數據背後是杭州高新區真正實現了創新驅動。
杭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謝漸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杭州高新區堅持創新第一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區內的主要經濟活動就是研發活動,目前高新區保持兩個13%,即區內研發經費支出占區內生產總值13.3%,全國這一數字約2.1%,多年來研發經費同比增長速度保持在13%。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杭州高新區企業認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占據科技創新制高點。而當地政府大力扶持和“幫忙不添亂”的精致服務也促進企業專心研發。
市場倒逼企業創新
杭州高新區成立於1990年,是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15年,國務院批複同意杭州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在全國146個國家高新區中,杭州高新區排名第六,而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單項排名位居第二。杭州高新區已經形成了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格局,集聚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視、華三等一批大企業。
謝漸升介紹,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占高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占財政總收入比重達28%。今年1~5月份,高新技術產業實現收入863.6億元,同比增長25.8%,實現利潤總額137.38億元,同比增長39.8% 。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倒逼企業創新,加大科研投入,來贏得市場。
海康威視副總裁鄭一波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持續的創新投入有效地支撐了海康威視健康快速發展,公司在2011~2015年研發投入近50億元,僅2015年就超過17億元。科技類的產品生命周期短,如果沒有持續的研發投入,公司就無法保持高增速,就必須有新產品出來。
鄭一波表示,公司不拘泥安防產品,今年還將基於自身視頻傳感的核心技術優勢進軍智能汽車領域,拓展智能汽車車用電子產品及軟件、汽車電子零部件等。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柳告訴本報記者,公司主營存儲產品,只有加大研發投入,取得技術領先,才能與國際巨無霸企業爭奪市場。目前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超過20%,之前公司業務虧損也依然不減少研發的投入。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周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金融服務創新力度大,公司為金融機構提供IT服務,也必須每天創新搞研發,公司去年研發投入占比高達30%。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宣傳策劃部總監萬寧娜告訴本報記者,母公司新華三集團把技術創新作為核心引擎,40%的員工為研發人員,截至今年5月專利申請總量為6572件,其中90%以上是發明專利,發明專利授權總量在中國國內企業排名第八。
正是這些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使得企業站在行業發展的前列。海康威視連續5年保持全球視頻監控市場占有率第一位,宏杉科技推出業界規格最高的企業級存儲產品,恒生電子是中國領先的金融軟件和網絡服務供應商,新華三集團在中國企業IT市場份額第一,全球企業級網絡市場份額第二。
政府助力無事不擾
杭州高新區科技局局長周皓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高新區研發投入占GDP比重甚至超過美國矽谷。這與高新區內的企業性質有關。與其他地方引進高新技術企業不同,杭州高新區很多高科技企業都是自己培育的,因此這些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
周皓表示,杭州高新區管委會也大力支持企業研發投入,當地規定每年財政收入的15%用於支持產業科技項目,2015年這筆支出近20億元,拉動了企業研發投入,也促進高新區創新發展。另外,與其他地區不一樣的是,高新區不去認定項目,只要該項目獲得市級及以上的資金支持,高新區直接給予配套資金來支持。
謝漸升告訴記者,研發投入企業是主體,而政府助力則類似於跟投。政府對企業研發支持采取分類支持,對初創企業,不看企業對當地財政貢獻,只看企業快速成長就給予支持,因為這說明企業研發方向是正確且高效的。對於領軍和龍頭企業,要參與世界科技競爭的企業,對於它們申請到的中央和省市重點科技項目,高新區足額配套資金並快速撥付。區財政最高支持領軍企業研發投入總額的25%,雖然財政補貼比例目前還沒突破25%,但比較接近。
接受本報采訪的多位企業家表示,政府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支持的確是錦上添花,不過企業更註重政府營造的良好環境。
杭州古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EO劉宗儒是回國創業的海歸博士,他感覺高新區政府是“幫忙不添亂的政府”。
“我們政府服務不叫不到,隨叫隨到,不騷擾企業,另外政策說到做到,及時兌現。”謝漸升稱。
“六和橋”投融資平臺負責人馬海邦告訴本報,高新區政府進行簡政放權,率先試點“五證合一”給企業註冊帶來了便利,以前註冊一家公司需要1個月,現在5個工作日就可以辦好。
去年5月,杭州高新區在浙江省率先試點“五證合一”改革,改變企業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社保登記證、統計證等五種證(照)由工商、質監、國稅、地稅、人力社保、統計部門分別辦理、各自發證(照)的傳統做法,由市場監管部門統一受理企業申請,限時辦結、核發一照。
今年5月,高新區在前期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新政。其中,7月1日上線的名稱自主申報、全程電子化登記、“網上申報、在線審查、快遞送達”服務成為創業者關註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