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PO審核收緊利弊互現 PE延長退出周期

“IPO、並購重組政策收緊,也不完全是壞事,我覺得其實還是件好事。”7月23日,在企業家交流論壇暨弘盛會啟動儀式上,國信弘盛總裁龍湧表示,監管政策收緊,會讓很多企業回到PE市場融資。

國信弘盛是國信證券直投子公司,據其提供的數據,自成立以來,該公司共計投資項目超過90個,其中大多數已經成功退出,退出渠道則以IPO為主,迄今成功的IPO項目已達25家;借殼上市的有3家;新三板退出有8家。

龍湧認為,退出渠道不暢,必然影響PE存量基金的退出,使得退出周期延長。但對新成立的基金來說, IPO退出期延長,企業進入公開市場募資周期也會延長,從而導致很多企業重新回到PE市場募資。

不過,退出周期延長,對PE機構的影響也是實實在在的。根據龍湧介紹,國信弘盛過去投資的項目,平均退出周期在18個月,而在當前的政策環境下,退出周期預計會延長到48-60個月。

“三到五年的審核,很多企業可能堅持不下來,很多企業會在IPO前融資,這對資金雄厚的PE來說,有了更多的投資標的選擇,價格也會好談些。”龍湧說,雖然退出期延長,但卻可以享受企業成長帶來的更高回報。從其過往經驗來看,如果能再持有一到兩年,收益將會增加幾倍。

政策環境的變化,也促使PE調整策略。國信弘盛副總裁黃暉稱,在以IPO為退出主渠道的情況下,面對監管政策的變化,PE機構要更加重視行業研究,投資管理也需要更加精細化。

與此同時,國信弘盛在募資方面也已進行調整。龍湧稱,作為券商直投子公司,由於監管限制較多,單一投資人的投資起點必須達到1000萬元,因此其投資者主要是機構客戶,如保險、信托、上市公司等,占比達到90%,而高凈值客戶占比僅為10%左右。未來,這一門檻可能會降低,希望三年後其投資者構成能倒過來。為此,該公司推出弘盛會,目的就是為高凈值客戶提供溝通、服務,為募資轉型提早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