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是希拉里贏,桑德斯輸?

“今天我來到這里是想清楚地說明我為什麽支持希拉里·克林頓,以及為什麽她必須成為我們的下一任總統。”桑德斯周二在新罕布什爾州的一次集會中宣布了這項外界期待很久的聲明。

雖然仍然沒有直接表明“退出競選”,但美國全國數百萬“心已碎”的桑德斯迷們明白,桑德斯和他們的白宮夢到此為止了。

桑德斯輸的原因竟然是這個

“超常發揮。”是美國各界對桑德斯一路競選的整體總結。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桑德斯的最大成功在於,從初選時的全國民調以落後希拉里57%開始,桑德斯竟在後來的多輪初選中多次取勝。最終,在希拉里贏得獲得提名所需選票的當天,兩人的差距只有12%。也就是說,桑德斯將兩人的差距縮小了超過40%。分析人士指出,自1972年以來,還沒有一位候選人從如此落後的選情起步,最後卻成為了領跑者,並與最終的贏家有著如此小的差距。

然而,既然競選就必有贏輸,為什麽希拉里最終贏了而桑德斯輸了?

美國政治分析界把桑德斯的競選失敗總結為是“輸給了人”。比如,同希拉里相比,桑德斯一直沒能得到包括非洲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等對選情重要的少數族裔的支持。

比如,作為民主黨選情基石的非洲裔選民從一開始就不看好桑德斯,而這種形勢在初選中也一直沒有改善。希拉里也曾在2008年因為沒能獲得非洲裔選民支持而在初選中敗給了奧巴馬,但在2016年的初選中,吸取教訓的希拉里在非洲裔選民中進行了大量的拉票和宣傳活動,結果就是,在所有非洲裔選民占比超過10%的州中,希拉里贏得了除了密西根州外的所有州的初選。特別是在北部的一些州中,那些非洲裔美國人占比超過40%和50%的州中,希拉里獲得的支持率超過桑德斯40%~50%,而在南部一些非洲裔美國人更加密集的州中,希拉里更是將兩人的差距拉到了70%~80%。當一位候選人能以如此大的差距將超過該黨20%~25%的選票納入囊中時,另外一位候選人想獲勝基本沒有可能。

此外,在西班牙裔選民中,桑德斯的支持率也遠不及希拉里。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在西班牙裔選民人數超過10%的州中,桑德斯輸掉了除了科羅拉多州之外的所有州。而在西班牙裔占投票多數的17個州中,希拉里獲得了16個州的勝利,並且將同桑德斯的差距拉到了超過32%的水平。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對民主黨票倉最重要的兩大群體一直不看好桑德斯是他沒能取得初選勝利的重要原因。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要想成為一個美國主要黨派的總統候選人,他(她)一定要是這個黨的一號人物(No.1)。以獨立派自居和“獨立黨黨員”當選為參議員的桑德斯本來想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就有點牽強,在後來的初選競選中一直對民主黨表現不冷不熱、不屑一顧的桑德斯似乎從來不把自己當成民主黨人,更別說是一號人物。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金錢。桑德斯競選陣營一直存在資金緊迫的情況不是一個秘密,特別是在初選後期競選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時候,在希拉里短期內就籌到1800萬美元競選資金的時候,桑德斯的籌款進賬卻一度為零,甚至不得不分批解雇了大批的競選雇員以勉強運作。

桑德斯如何改變了民主黨

雖然桑德斯一直被外界批評“明知大勢已去卻不退選”、“拖長民主黨初選陣線”,但沒有人能夠否認,從美國地域最小州之一——佛蒙特州的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參議員到如今成為家喻戶曉的政治明星,桑德斯雖然沒能成為民主黨最終的總統候選人,卻被認為比民主黨的任何一位候選人對本屆大選的影響力都要大。

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桑德斯給民主黨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迫使民主黨支持同中低等收入和工薪階層有關的議題。在桑德斯的大批支持者中,很多都是支持桑德斯在競選中一再強調的“中低等收入階層至上,高等收入階層至下”的理念,特別是他為低收入階層所提出的“將聯邦收入最低標準從每小時10元美金提高到15元美金”的提議。正因為如此,桑德斯也讓一大批中等收入階層的選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參與到了本屆的大選和投票中,也因此讓桑德斯在多個州的初選中戰勝了並未著重關註此項議題的希拉里。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桑德斯也讓民主黨不得不解決政治競選中金錢至上的問題。

在每屆的美國總統大選背後都有大批的利益組織和捐款金主向其所支持的候選人進行大額的政治捐贈。雖然這背後的具體隱情和金額不為普通美國人所知,但桑德斯卻在多次的競選講話中“揭發”民主黨內存在太多的“金錢政治”。盡管桑德斯的競爭對手們批評他陳詞濫調,反問“誰競選不收捐款”,但美國民眾卻因此比以往都更關註美國大選中金錢影響政治的問題。

再有,桑德斯也讓民主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年輕一代選民對大選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在競選的整個過程中,74歲的桑德斯比兩黨陣營的任何一位候選人都受到35歲以下年輕選民的支持。這同他直言不諱的演講風格有關,也同他一再重申“無論社會經濟地位如何,大學生都應該享有免費的高等教育”的承諾有關。雖然桑德斯將不再繼續競選,但他的“免費大學”理念卻已經深入大批年輕選民的心中,也將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在接下來的競選中不得不考慮繼續類似的承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