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全國股轉系統公布了6月的主辦券商質量評價結果,一共95家券商參評,包括銀河證券、華融證券在內的六家券商獲得滿分。
主辦券商質量評價是新三板在自律監管外股轉公司針對券商中介機構設立的激勵體系,從今年4月起開始實行。根據評價辦法,主辦券商將被分為四檔,在制度上受到差異化對待。排名靠前的券商將在新業務或新產品的試點中享有優先權,倒數十名的主辦券商並將需要提交書面說明,並被通報到證監會。
從4月到6月累積看,中泰證券、銀河證券和東北證券排名前三,中金公司、東方財富證券在6月進步較大,從總分60多分提高到100分。
主辦券商質量評價主要是考核主辦券商掛牌業務、督導業務、交易管理和綜合管理四方面,以100分為基礎,根據負面行為占業務總量的比例進行扣分。評價體系實施以來,券商各項業務的負面行為明顯減少,記錄的負面行為總數已經從4月的728條降到6月的315條。有多達58家券商負面行為記錄在5條以內。
華南一家券商掛牌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負面行為主要是經驗不足、粗心造成的。現在執業人員更有經驗了,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券商內部會給執業人員進行指導和激勵。”
盡管券商總體表現改善,但是此前出錯頻率較高的業務領域現在仍然是負面行為的高發地。在推薦掛牌方面,BPM報送申請掛牌材料被駁回、反饋回複文件上傳錯誤、反饋回複文件無公司簽章等情形依然突出。
在持續督導方面,不少券商因為企業定增發行申請時沒有補充代持和持股平臺情況、自願限售條款、私募基金核查等內容而被記為負面行為。另外,掛牌公司臨時公告更正各種錯誤都會直接扣主辦券商的分數。
一家上市券商新三板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執業質量評價與投行水平無關,唯一的區別是券商業務尺度,口子放得大一點,什麽項目都做的話肯定有問題。”
值得關註的是,在交易管理方面,負面行為記錄居高不下,甚至有所加重,主要反映在做市商開盤未報價,和在前次做市申報撤銷或其申報數量經成交後不足1000股的,未在5分鐘內重新報價。
對於做市商消極報價,新三板個人投資者大胡告訴本報記者,這主要是因為做市商缺乏交易對手,市場買盤不足,目前不少做市股票的價格已經跌破做市商持倉成本,這種現象可能仍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