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推動體制改革,與爭選票的總理莫迪不同調 央行行長拉詹求去 印度經濟將倒退

2016-07-04  TCW

拉詹反對印鈔救經濟,與莫迪救政權的目的悖離,他不續任,將造成第四季兩百億美元流出印度,盧比也貶值。

「拉詹脫印」(Rexit),這是繼「英國脫歐」(Brexit)後最熱門的詞。印度央行行長拉詹(Raghuram Rajan)日前宣布不再續任,這是印度經濟改革倒退的訊號,該國未來前景也令人懷疑。

身為芝加哥大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IMF)最年輕的首席經濟學家,拉詹在學術界與金融圈有極高聲望。二○一三年九月印度政府延攬他出任央行行長,就是看上其聲望及改革形象。然而日前拉詹卻宣布,今年九月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自一九九二年以來,印度央行行長從無只做一任就離職的,拉詹任職三年即掛冠求去,他也成為印度近二十五年來,任期最短的央行行長。

拉詹提早去職並非施政不力,自他上任以來,印度吸引外資兩百六十億美元,通貨膨脹率從逾兩位數降至如今五.八%,經常帳赤字由GDP的四.八%降至趨近於零。他在任內清理金融機構壞帳,斬斷國有銀行與企業問的裙帶資本主義,市場因此看好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改革,《經濟學人》就稱拉詹「值得有第二任期」。

拉詹抵制降息

諷追求高成長不如先改革

然而拉詹和莫迪卻漸有矛盾,主因是學者與政客之爭。莫迪的經濟顧問多次鼓吹印鈔救經濟,被拉詹堅決抵制;財政部要求拉詹降息,他反要財政部先平衡預算。他還強調要以模型而非直覺來決定利息升降,並稱貨幣政策有其局限,不能期待它解決所有問題。

在印度政府改變GDP計算方式後,印度超越中國成為成長最快的主要開發中國家經濟體,拉詹卻稱不宜盲目追求高成長,並稱印度高成長是「在盲人世界,獨眼龍就足以稱王」,他認為體制改革應比追求成長更優先。莫迪力推「印度製造」 (Made in India),拉詹卻認為不如推「為印度製造」 (Made for india),擴大印度本土消費市場。

拉詹的主張雖有學理根據,但其「政治不正確」讓他在政壇失去支持。尤其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近年來在地方選舉失利,亟須政績維繫政權。但拉詹卻不肯配合。他堅持設定通膨目標,因此印度未加入各國降息潮,利率維持六.五%高檔,他和莫迪的矛盾因此越來越大。

為化解來自拉詹的阻力,莫迪開始剝奪印度央行的獨立性:去年拉詹就被要求成為IMF的印度代表,隸屬印度財政部長之下。同時還要拉詹加入一個由內閣成員領導的財經小組,該小組還可以對央行行長候選人面試。這除了架空拉詹權力,亦是讓印度央行成為執行政府意志的工具,央行獨立性蕩然無存。

《印度時報》指出,「拉詹脫印」顯示莫迪要的不是獨立思考的專家,而是應聲蟲。印度國會議員史旺米(Subramanian Swamy) 還攻擊拉詹持有美國綠卡,「不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莫迪對此不置一詞,成為壓垮拉詹的最後一根稻草。

莫迪砸自己招牌

從推改革變討好選民政客

拉詹提早去職,莫迪贏得表面勝利,其實卻是在砸自己的改革招牌。當初外資看好印度,就是寄望莫迪能真正帶來結構性改革。不過莫迪上台兩年,改革乏善可陳,他於是推出諸多炒短線政策拉抬聲勢,最明顯例子是今年初印度政府公布的年度預算案。

財經頻道CNBC指出,該預算大幅增加對印度農業的補貼以及社會福利支出。此前莫迪一直承諾要削減補貼,將錢用來改善基礎建設與市場改革,這份新預算出爐後被指為「討好窮人」。拉詹提早去職,不過是莫迪從「推改革」轉向「爭選票」的必然結果。

拉詹的繼任者,目前傳出的可能人選是兩位財政部官員,以及首位央行女副行長。《印度時報》引述不具名的政府官員表示,印度不需要「高調」的央行行長。隨著拉詹離職消息傳出,在國會攻擊他的議員史旺米也建議,印度政府乾脆連通貨膨脹目標一併取消。

印度最大省明年將舉行選舉,二〇一九年將舉行全國大選。為立政績爭選票,莫迪政府很可能開始大手筆花錢,以貨幣政策融通支出,屆時印度雙率(利率及匯率)將因此看跌。Indianivesh證券研究部主管柯尼(Daijeet Kohli)認為,拉詹提早去職,今年第四季會有兩百億美元資金流出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會貶值逾三%。

但更大疑慮來自「拉詹脫印」顯示印度經濟改革前景將更暗淡。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普拉薩(Eswar Prasad)稱,拉詹去職,讓人懷疑印度政府是否會腳踏實地改革?《華爾街日報》質疑:「莫迪還是經濟改革的最大希望嗎?」這將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問題。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