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大鱷進擊下,創始人和管理層如何牢固掌握公司控制權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今日一早,汽車之家CEO秦致給公司內部員工的郵件流出,印證了i黑馬此前的猜測:在平安控股後,秦致等管理層被清洗出局。
“知會一下諸位,今天公司開了臨時董事會,我和Nicholas作為公司的CEO和CFO被替換了。我作為這個企業的家長,感謝諸位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幫助、包容、忍耐。很遺憾從現在起,我難以再幫助到諸位,衷心希望你們每個人從對自己負責的角度出發,做最合適的選擇。在汽車之家和諸位一起共事是我的榮耀,一起走過一段最美好的路程,希望大家未來能更好。”
據媒體報道,對於秦致是否已經正式離職,接替者為何人等問題,汽車之家有關人士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任何指令,高官正在開會,我們也在等通知。對於平安入主汽車之家,汽車之家內部反對聲不絕於耳。
就在今天上午,王石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一條消息——人生軌跡(238)當你曾經依靠、信任的央企華潤毫無遮掩的公開和你阻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徹底否認萬科管理層時,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說什麽?
在資本大鱷進擊下,創始人和管理層如何牢固掌握公司控制權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自由市場已不再相信“創始人情懷”,資本的力量,正在主導一個股權為王時代。作為創始人,如何才能把握好股權和公司未來的發展,在i黑馬此前的文章《被資本逼上絕地的4大創始人啟示錄!》中有詳細解讀,文中建議創始人們在進行股權分配設計時,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考慮。
1、在公司創建初期,強調創始人對創業公司的主導權,對穩定創業團隊有著重要作用。比如,百度的最初股份中,李彥宏占了50%。騰訊在2000年引入IDG等投資時,馬化騰及團隊持股60%。在進行多輪股權融資時,創業經營團隊的股權會被逐漸稀釋,因此,創始團隊不能輕易放棄股權,為自己留有更多的變動余地。
2、在進行股權結構設計時,不妨效仿雙重股權結構,將股權和投票權分離。在我國,公司法不允許直接實施雙重或三層股權結構,但允許有限責任公司章程內對投票權進行特別約定,允許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將自己的投票權授予其他股東代為行使。
3、創始人對融資的節奏要把控好,保持公司資金正向流動,同時和公司估值平衡。
4、爭取投票權,並設置合理的退出機制。對於退出的合夥人,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權,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溢價或折價回購股權。
股權分配是項博弈,沒有標準答案。但創業容易守業難。為了保住公司的控制權,在目睹資本的力量後,創始人們也必須對它上上心了。
以下為汽車之家股權交易案的關鍵進展:
4月15日,澳洲電訊宣布將汽車之家47.7%股份出售給平安集團旗下平安信托。
4月16日,汽車之家管理層提出要對汽車之家進行私有化,買方團由汽車之家CEO秦致及管理層牽頭,博裕、紅杉、高瓴資本參與。
4月26日,汽車之家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成立一個由三名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評估公司2016年4月16日接到的私有化提議。獨立特別委員包括Ted Tak-Tai Lee 、前藝龍CEO崔永福、1號店聯合創始人劉峻嶺。
5月9日,彭博報道稱,汽車之家CEO秦致作為買家團成員發表了意見,稱管理層出價更高、有充足的融資,讓造就汽車之家的高管層繼續掌控公司將有助於該汽車信息提供商向網絡交易業務轉型。彭博將此解讀為:管理層收購的方式旨在擊退平安信托。
5月11日,澳洲電訊已任命辛西婭·惠蘭擔任汽車之家董事長,接替現任董事長陳永正(澳洲電信國際業務總裁)。
5月14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澳電方面兩次拒絕了汽車之家管理層每股平均價格31美元的股份收購要約,該價格比平安信托每股29.55美元要高。該消息其後得到汽車之家管理層確認。
5月20日,消息稱由於簽訂企業股權轉讓合同或協議後,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向稅務部門備案,國家稅務監管部門已正式向汽車之家發函質詢,並要求其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稅務機關備案。該消息其後得到汽車之家官方證實:確實收到了國家稅務監管部門的發函質詢。
5月23日,有消息稱因澳洲電訊向平安信托轉讓汽車之家股權程序涉嫌違反美國SOX法案(薩班斯法案),目前有相關人士已向SEC(美國證監會)遞交了舉報材。
6月23日,據彭博報道,汽車之家大股東澳大利亞電信公司日前完成了以16億美元向中國平安出售中國網站汽車之家47%股份的交易,盡管該公司依然因為這筆交易面臨訴訟。
6月25日,開曼法院聽證會當庭宣布撤銷汽車之家“禁制令”,澳大利亞電信隨後將更新的股東名冊交付給平安,交割正式完成,平安持有汽車之家47.4%股份,標誌著平安正式成為汽車之家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