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ENSE隨筆131017《精準預測》中:您的配偶有否不忠?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0/17/2781/

SENSE隨筆131017
《精準預測》中:您的配偶有否不忠?
執筆人:蟬

冷靜,先別嚷分手。

想象以下純屬假設的情景:SoChun與伴侶同居多年,忽一日出國公幹後回家,竟在衣櫃內發現一件來歷不明,穿著過的男性衣物,當即傷心欲絕,要生要死。好友們均悲觀地認為事不離實,勸他逆來順受,並指伴侶會因內疚而對他更好云云…..

那到底SoChun的伴侶出軌的機率有多少? 阿蟬心裡雖亦明白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的道理, 但作為一名sense派,任何問題均 “應而且只應” 以sense解拆,便拋出「貝氏定理Bayes’ Princple」證明So伴侶出軌的可能性其實甚低。

貝氏定理針對的問題原型為: 某些事件發生之後,某個理論或假設為真的機率有多少? ***

要找出So伴出軌的機率,先要把問題設定好:

  1. 假設一個機率,代表So伴真的出軌,出於大意而把情人衣物留在衣櫃內。在此我們假設此機率為50%,是為A
    i.e. So伴偷情而不留下衣物的可能性同樣是50%。
  2. 再假設So伴沒有不忠而衣物卻因其他原因出現在衣櫃裡的機率。將此機率設定為10%,是為B;***
  3. 接下來要定下「先驗機率prior probability」C,即So伴打從一早巳背叛了他的機率。根據SoChun精明審慎的性格,這事態發生的機會微乎其微。 但為營造戲劇張力,即管把這機率定為1%,是為C
    例子: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特定的任何一年,已婚伴侶對配偶不忠的機率同樣為4%。 若以涂爾幹的觀點,出軌似乎是社會事實***,是社會的錯。 J

萬事俱備,我們可以運用貝氏定理來建立So伴在這情形之下出軌的可能性,即「後驗機率posterior possibility」。算式如下:

sochunwife後驗機率 = (0.01 * 0.5)/ [(0.01 * 0.5) + 0.1(1-0.01) ] = 0.048 = 4.8%

貝氏定理證明So伴只有不足5%的可能性出軌!實在是非常貞節,可喜可賀!
然而大家定必認為即使在找到 “污點証物” 的前提下, So伴出軌的可能性只比美國平均值高出那麼少,此點實屬可疑,然則計算是否有錯呢?

機率是甚麼?
貝氏Thomas Bayes是18世紀英國的牧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認為上帝是完美的,人類遇到的不完美是出於人的緣故而非上帝。

舉例:阿蟬初次炒股票輸錢,驚嘆原來股票是可以虧錢的。 接著他每天炒股票都輸錢收場。 慢慢地阿蟬越來越認識到:股票是會讓人虧錢的。透過統計推論,他得出未來每天炒股票極大機會虧損,覺得自己越來越接近真理,內心充滿著喜悅。

阿蟬是以「趨近法」去認識股票的,雖然越來越接近真理,但永遠不會找到真理。***

貝氏認為機率的概念是以人認識世界的方法構成的。 而機率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在測量時的不完全與完美的世界產生落差。*** 科學決定論的支持者Laplace也抱著同樣的信念,他認為機率是無知與知識之間的中途店。**** 是科學進步的必然條件。

貝氏定理要求人們以機率看待世界,要求人採取 “世界本質上是不確定的” 這種立場。貝氏定理要處理的正是認識論上的不確定:「知識是有限制的。」***

大數據的基礎與問題
上世紀初英國統計學家 費雪Ronald Aylmer Fisher貢獻良多, 統計學用詞「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統計顯著性」便是他的發明。

費雪是貝氏定理的反對者,他認為貝氏學派提出的先驗機率過於主觀**,在沒有實驗和數據支持下先斷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違反科學客觀的概念。 他曾在文章中指出貝氏學派的想法應該完全被揚棄。

與費雪同年代的學者努力發展一套統計方法,希望藉此去除主觀和偏差對結果的影響。 這類統計今日通常稱為「頻率論Frequentism」「費氏學派Fisherian」

費氏學派認為統計問題中的不確定性來自於蒐集資料時只從整體研究對象中抽取一部份,而非對象的整體。*** 頻率論的目的便是透過分析並量化當中產生的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

舉例:2008年美國民主黨內部總統候選人選舉時,在新罕布夏州調查了一萬五千人(當地人口約為一百三十萬人),抽樣比例高令誤差範圍理論上只有0.8%,但實際誤差卻是8%,誤差大到足以錯誤預測希拉莉會大比數輸給奧巴馬,而實際上希拉莉勝出了這個區選。

頻率論的問題是它無法去除人為誤差,它相信抽樣比例越高,資料越豐富,誤差將趨近零。*** 充足的樣本並不保證預測完美,但樣本不足卻保證誤差會被放大。頻率論實質上需要大量假設去確保統計程序的完美,和偏見的排除。

費氏學派尋求客觀結果的方法:將研究者跟現實世界隔離,不單阻礙研究者考量假設的可信度,而且將研究方向推向尋找相關性correlation多於因果,令研究結果的應用性大大減低。

篇幅所限,有關經濟預測的內容將延至下篇,並介紹此等預測工具如何應用到投機事宜之上,敬請留意。
參考:
《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信號。》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2012, Nate Silv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12

有否發現價值投資者特別長命?

之前分享了市場先生的講座(見《市場先生親述施洛斯投資法》),當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子,就是市場先生很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價值投資者好似都好長命」。我回家google一下,結果很有趣。



Benjamin Graham(1894-1976),享年82歲,他可算是價值投資的鼻祖,相信談價值投資的都會知道他是誰,培訓出很多高徒,其中一位是巴菲特。曾出版Security Analysis及The Intelligent Investor這些講述價值投資的著作,被譽為價值投資聖經。

David Dodd(1895-1988),享年93歲,上面的照片就是他了。投資聖經Security Analysis其實有兩位作者,一位是Benjamin Graham,另一位就是David Dodd。

Warren Buffett(1930出世),今年86歲,相信不用多介紹了,巴菲特在有生之年一定能保持全球最富有的投資者。

Walter Schloss(1916-2012),享年95歲,與巴菲特同為Graham的徒弟,他就是市場先生在課堂中所提起的施洛斯。

Irving Kahn(1905-2015),享年109歲,與巴菲特同為Graham的徒弟。

William J. Ruane(1925-2005),享年79歲,與巴菲特同為Graham的徒弟。

Charles Brandes(1942出世),今年75歲,與巴菲特同為Graham的徒弟。

Jeremy Siegel(1945出世),今年71歲,著作Stocks for the Long Run的作者,是一位奉行價值投資的學者。這裡也有文章提起過他《如何使用債券及股票的投資工具》。

John Bogle(1929出世),今年87歲,被稱為指數基金之父,著作The 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的作者。這裡也有文章提起過他,見《一本書學識投資》、《imoney訪問John Bogle》。

Peter Lynch(1944出世),今年73歲,非常成功的基金經理,也是鮮有寫著作分享價值投資之道的基金經理,這裡也有文章提起過他,見《彼得林奇的投資語錄》、《彼得林奇演講》。

Philip Fisher(1907-2004),享年96歲,巴菲特指他今天的投資理念,是Graham與Fisher的合體,可見這人在價值投資界的地位。

Charlie Munger(1924出世),今年93歲,巴菲特的長年拍檔,他的智慧與謙卑令人十分欣賞,亦一直影響著巴菲特的投資決定,與巴菲特一起造出今天的巨富。

John Templeton(1912-2008),享年95歲,他是少數不是Graham的門徒,但所提出的投資理念與Graham有很多地方相似,影響很多投資者。

上面所列出人物的年歲,過身的價值投資者,普遍達90歲以上,還未過身的,今天至少都70多歲。他們都這有點不尋常地長命,到底長命與價值投資有沒有關係呢?

曾經看過中大校長沈祖堯醫生的講座,主要談及退休生活需要的要素。談生活時,除了身理上的處理,原來心理上的處理也很重要,其中一個包括人與人之間所發生的關係。

當中沈教授提到一個Ted talk,內容講述一個歷時75年,長期追蹤數百人的研究。研究結果總結出一些長壽的要素,當中正正反映出社會、人際關係對生活開心程度的影響,從而影響生命。

其實我也觀察到不少人,一到退休時就適應不了生活,不久就過身。好像體育新聞報導員伍晃榮先生、足球評述員林尚義先生等,主因大概是退休前後,生活轉變太大,人生目標突然失去,可能無所事事,身體自然會有很多毛病跑出來。

有否發現我們不少生活上的意義也是從工作而來,例如工作中的事務、同事。工作以外,我們未必有很多「陪玩」的朋友。因此,一旦退休,失去工作,生活上的事情一下子消失掉,公司發展與你無關,同事升職與你無關,行內競爭與你無關,我們有否想過生活將會變得怎樣呢?

這證明生活內容、目標、意義等因素,對長壽有莫大關係。該影片長達一個半小時,有興趣的blog友不妨看看:



看完醫生的研究,要證明奉行價值投資是否有助長壽,這需要很嚴謹的驗證。例如要先對價值投資作很好的定義,又要找足夠多的投資者作調查研究,更要對調查對象作長時間的追蹤,確保排除其他因素,更要對非價值投資者的年齡作比較。

這裡沒有嚴謹的研究統計與定作支持,純粹無聊找題材思考一番。先假設奉行價值投資對長壽的確有幫助,讓我亂想一下有什麼令價值投資者長壽的可能原因。

首先,所提到的價值投資者都是富甲一方的,生活好,無壓力,自然比較長壽,這是生理上的處理結果,可算是最直接的想法。

第二,是本身的投資方法比較穩定,沒有大上大落的刺激,不用無時無刻花心力追蹤市場,又不用坐市場「過山車」、吃「驚風散」,讓心臟負荷低一點。

第三,與其他投資方法有所不同,價值投資者著重思考多於行動,大部份時間都在閱讀與思考。醫生多會建議老人家多打麻雀,避免腦退化症,用意也是多用腦筋,多思考與長壽也有點關係吧。

第四,價值投資者很多時都有一個概念,就是把投資項目安排到時間值有利的一方,只要讓時間推移,價值就會越來越大,又會配合複利的威力。從意義上看,讓價值投資者在潛意識上很有誘因生存,留在世上等待巨大的投資回報。

大家有否聽過,老人家到了奄奄一息時,如果很久沒回來的仔女都遠道回來見面的話,多會辭世,但如果還有某仔女未見,反而可能捱多一關。心理上,沒有心事未了,很容易去。當然,見老人家「最後一面」,孝子們又要小心處理。

第五,價值投資者,較少想不開而自尋短見。自殺,死得非自然,絕對會令壽命大大縮短,原因可以有很多,而投機者在股災時很多時也有這個傾向。

而價值投資者到了一個境界,股市大升時好開心,因為可以把手上股票以超高價錢賣出,股市大跌時又好開心,因為有便宜貨。這令價值投資者少了因為投資出事而自殺的可能性,從機會率來看也算是提高了壽命。

第六,有如沈教授所提及的研究,價值投資者多是因為喜歡投資而投資,這養成了一個工作以外的興趣,即便到退休時也可以一直幹下去。不像其他投資者,或許他們不愛投資,而是為錢才投資,因而未能以投資作為一個寄託以致長壽。

第七,這是一個反轉思維,價值投資需要長時間才會產生驚人威力,若行駛價值投資的人十分年長,所累積財富之巨大就會讓舉世觸目。這論點的意思是,其實不是價值投資者特別長命,而是能令我們知曉的價值投資者都一定要有這麼長命才行,否則,早死的價值投資者,他們的名字,永遠無人知道。

情況就好像,少年股神一定要是少年,大學股神一定要是大學生,出名的價值投資者就一定要年長,否則我們大概不能知道他有存在過。

其實我都幾無聊,市場先生在分享中所說的一句戲言,讓我想了這麼久,找了這麼多資料,寫了這麼多字出來,真奇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470

利字當頭:泡沫有否扼殺創新?

1 : GS(14)@2012-08-07 12:20: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7/16581325
研究貨幣和商業周期的經濟學家,對泡沫成因基本上有共識:沒有信貸的擴張,不可能出現投機泡沫。
各門派對信貸擴張的成因,卻是南轅北轍:一派認為,人的心理本質是非理性,所以會做成亢奮以及恐慌;另一派就認為,人就是因為理性,所以在政府干預的扭曲下,金融機構以 OPM( Other People’ s Money)進行超高風險投機,造成信貸膨脹,而一般人見到資產價格在上升,也一起參與投機,增加信貸需求;金融機構將槓桿加大,滿足了對信貸的需求,但也令投機泡沫的情況更嚴重。
比較少人研究的,是投機泡沫對創新活動的影響。有人認為,便宜錢令社會更願意冒險,所以,在投機泡沫的環境下,有更多機會令新事物出現。甚至有人認為,千禧年前的科網泡沫,就是泡沫鼓勵創新的例子。
也有例子,是便宜錢令企業家不去注重本業,反而用資產和收入放大炒作。05年,毫無零售經驗的對冲基金炒家 Edward Lampert,將美國兩家老牌零售連鎖店: Sears和 Kmart等,合併成新的 Sears Holdings,一心想借強大的現金流來玩財技。結果, Sears Holding過去十年不思進取,成為商學院講美國實體零售業衰亡的最佳案例。另一邊廂,玩轉美國零售業,自然是由賣書到賣菜都有的 Amazon。現在的 Amazon不只是一個購物網站,更加是一個精密的物流網絡。這間公司逐個市場攻破;書店沒有了,現在是家電和百貨。
創新,把事情做得更好,甚麼時候都應該,但泡沫之下,更加要有這種精神,否則,除了輸了給對手,更會輸給泡沫帶來的惰性。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71

香港有否違反《基本法》107條? 雷鼎鳴

1 : GS(14)@2013-10-29 00:47:57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9D%EF%BC%9F/114876
政府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了題為《集思港益》的諮詢文件,坊間早有不少評論。但這些評論似乎尚欠缺一個角度:要解決人口老化、工作人口減少等問題,政府有無財力去埋單?這問題非同小可,日本、意大利等出現財困問題主因是其人口老化。香港的出生率比這些國家更低,港人預期壽命卻與日本叮噹馬頭,高於歐洲,將來人口結構失衡現象只會比更嚴重,現在困境尚不及這些國家,原因只是後者進入老化期比香港更早,但「他朝君體也相同」卻是必然應驗的預言。
要評估香港政府的長遠財力,第一步應對回歸以來16年的財政表現作一檢閱。每年秋天,政府都會為來年的《財政預算案》先編撰一份背景資料,以供社會人士的參考。今年做法比較特別,把這份材料同時當作是《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的參考資料,其中不少數據及內容,都頗為有用及耐人尋味。


開支增幅跑贏GDP增幅


這份材料在第八頁便明確指出,《基本法》第107條對政府的理財原則有三個規範:財政預算須(一)量入為出;(二)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以及(三)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過去16年,政府對上述的第一及第二部分可算及格,很難據此兩個條件而說政府違反了《基本法》。在這16年中,其中五年政府有赤字,其總額是1,961億元,另有11年有盈餘,總額是5,555億元,16年累計有3,594億元盈餘。政府雖非每年都能避免赤字,但《基本法》也只是要它「力求收支平衡」而已,我們倒也不能吹毛求疵。


政府抽稅高於所需


不過,政府對上述的第三個部分表現卻大有問題,可以說是在「腳踩紅綫」,隨時可被視作已違反《基本法》了。從1997-98年度至2012-13年度,政府開支總共的增幅是94.1%,但同一期間,香港的名義GDP增幅只得48.7%,顯然政府的開支增幅遠遠跑贏GDP增幅。若我們用尚未完結的2013-14年度的數字作計算基礎,政府開支與97-98年度相比,增幅更預計高達126.4%。兩、三年,甚至五、六年開支增長快於GDP,我們或許還可說得過去,但16年來積累的差別這麼大,政府如何可以解說它並未違反《基本法》107條的第三部分?就算政府出了位巧辯之士能為此成功辯解,但政府用錢愈來愈多,若開支佔GDP比重將來更上升的話,則是更明顯地違反了107條所預設的「小政府」的規範了。
我們若再細看政府的數據,當可發現這16年來,政府收入的升幅是57.2%,稍高於GDP升幅的48.7%,但遠低於開支升幅的94.1%。為甚麼收入增幅低於開支增幅而政府又竟能錄得大額盈餘呢?說穿了,答案十分簡單,政府所抽的稅一般遠高於它的所需,例如,在1997-98年度,政府收入已超過GDP的20%,但政府開支卻只是GDP的14.5%左右而已,就算加上房委會等的開支,政府的「公共開支」總額也只是GDP的17.5%,仍然可以有盈餘。
由此可見,政府的問題不是它做不到「量入為出」,出現財赤,而是它違反了《基本法》107條對開支的規限,它有盈餘,只是因它在港人身上取走了太多財富而已。
我們對未來的財政狀況可有何種展望?在人口老化的大前提下,工作人口及納稅人的數量都很可能減少,政府出錢資助港人生育或支持老人福利的空間其實十分有限。若要遵守《基本法》107條,而又要有能力支付教育、醫療、房屋、福利等等大額開支,根本的辦法便是使GDP能夠保持高增長,而這又要靠輸入人才,自己培養人才及不再浪費時間,充分利用香港的機遇着手。但港人近年來似缺乏此種意識,有些人還變成阻力,那麼香港將來又如何能避免違反《基本法》107條的危機?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13

檢視性格弱點 有否違背炒股鐵則 黃國英

1 : GS(14)@2014-05-14 00:07:42

http://www.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3471

系統交易員Chuck LeBeau講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他年輕時,入行之初是當商品期貨經紀。一日,有個傻更更的人走來開戶口。當年連水壺大哥大也未有,這位仁兄卻拿着一個類似軍用對講機的物體,對住部機密密斟。在其他客戶眼中,那部「機」相當簡陋,好像將一支天線插在汽水罐中,僅此而已。人多好奇,問他究竟在搞甚麼?不問由自可,一問笑到反艇:他說他在與火星人通訊,火星人會告訴他,應該買甚麼商品好。

取笑還取笑,Chuck卻發現,數年下來帳戶中真正淨賺者,這位火星之友竟然有份。期貨交易乃「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零(負)和遊戲,長線拉勻錄得正數,殊為不易。相信以大家智力,不會打算上網搜尋,在哪裏可以報讀「火星話初班」,但到底成功的秘訣是甚麼?



Micheal Burry將性格弱點變成優點,結果練成投資心法。



止蝕要爽手

說來有趣,這位火星之友除信念極強外,還有兩個性格弱點,就是好認叻與面皮薄。他卻傻有傻福,將性格弱點與正確的交易行為掛鈎,歪打正着取得好成績。此話怎講?其實所有買賣方法,由五百頁紙的宏觀經濟分析,到聽火星人飛,一樣有中與不中的時候。但是不難想像,被火星人老點輸錢,引來周圍的恥笑度,一定比用基本分析來得嚴重。所以當他的交易一出現虧損,由於面皮薄,必定雞咁腳止蝕。相反,當難得撞中一個大趨勢,此時不為他的火星兵團平反,更待何時?自然將倉位死掐不放,再四出逢人說項,直到升勢斷纜,無得再認叻為止。長遠下來,便無意中暗合「止蝕要爽手,讓利潤滾存」(cut losses short, let profits run)的交易鐵則。

由這個故事,及早前在556期介紹過的「隨機入市系統」可見,即使測市方法未臻完善(事實上,既沒可能、也不必完善),絕對無傷大雅。若不違反上述交易鐵則,要設計一個表現大幅差過隨機入市的系統,也非易事。另外,還有比靠外星人的說話來炒期,更加荒誕不經的打法嗎?

反而要注意的,是自己有無一些性格弱點,可能與操作手法相違背?如何令它們效力緩減,甚至為己所用?例如火星之友兩大性格弱點,「好認叻」恰好與「坐大浪」緊緊結合;「面皮薄」導致「快手斬」,就是化性格弱點為優勢。試想如果他好認叻的一面,錯誤地與「一定要在這單交易上成功並認叻」的做法結合,便可能招致大禍。

成功炒家性格各有弱點

很多成功的投資者,其實都有很大的性格缺陷,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除。但是他們將之套在適合的戰場和手法,反而有所成就。例如Big Shorts中沽空次按的先鋒Michael Burry,本身極端自閉,基金營運和人際關係都大有問題,但自閉有一個「良好」的副作用,就是可極度專注。Burry將這優勢發揮到盡,將別人看三頁便瞓着的按揭證券招股書,幾百本由頭刨到尾,最終得出精選的沽空組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530

標時委員會建議 被轟令長工時合法化OT有否補水 由僱主決定

1 : GS(14)@2015-03-19 08:21:07





■梁智鴻指細節待商討,但相信合約會保障勞資雙方。江俊豪攝


【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經兩年研究,拒一刀切就標時立法,但同意修訂《僱傭條例》規定合約須列明工時、用膳時間及超時工作補償安排,但不代表加班一定補水。委員會主席梁智鴻強調合約保障勞資雙方。勞方委員及立會議員均炮轟,有關建議等同任由僱主剝削打工仔,令長工時合法化。記者:王家文


■李卓人批評委員會建議等同將「超時工作合法化」。王俊龍攝


標時委員會早前成立專責小組研究規管工時模式,委員會昨聽取小組建議。梁智鴻會後表示,委員會同意立法規管工時政策,日後僱傭合約必須清晰列明工時、休息日等,明年初向政府提交報告。



倡飲食零售先推標時


據了解,委員會秘書處昨草擬了一份合約樣本,供委員參考,並建議五點必須寫進合約,包括工時、用膳時間、休息日、工資等,最後一點是超時工作的補償安排,也最受爭議,因有否補償,主導權在僱主,但合約條款沒硬性規定必作補水。梁指有關細節要再商討,但相信合約會保障勞資雙方,「唔會係一面倒,我絕對有信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676

有否發生關係成關鍵嚴泰雄憔悴助查性侵案

1 : GS(14)@2016-09-02 05:49:52

曾演出韓片《初戀築跡101》、韓劇《善德女王》的42歲男星嚴泰雄,上月23日被爆於本年1月涉嫌性侵一名年約30歲、在按摩店任職的女子,令其好男人形象大跌。當時其所屬事務所否認事件,而原告亦被爆曾涉及詐騙罪及負債55萬港元。不過基於程序,嚴泰雄昨日仍須以被告身份到警署受查,是案件曝光9日後嚴泰雄首次公開露面。



■嚴泰雄和尹慧珍結婚3年,現時懷孕的太太因報道而精神受到打擊。

韓國時間昨午2時左右,身穿灰色西裝的嚴泰雄現身京畿盆唐警署,未知是否受案件影響心情,嚴泰雄現身時面無表情,顯得甚為憔悴。對於會否認罪、會否以誣告起訴原告、有否出入過按摩店等問題,嚴泰雄僅以「將會誠實作供,並透過警方調查查出真相」作答,及後在工作人員的包圍下步入警署。嚴泰雄於3年前與芭蕾舞者尹慧珍結婚,同年誕下女兒。因其已婚人士身份,故今次的涉性侵案比之前朴有天、李鎮旭的案件更受大眾關注,到底嚴泰雄有否與原告發生過性關係更是整個案件的關鍵,而嚴泰雄方面一直沒有明確提及有否出入按摩店或有否發生性關係,只強調原告的說法不是事實。嚴泰雄方面亦指會考慮控告原告誣告及恐嚇等罪名,不過據知因妻子正處於懷孕初期,而且因為事件精神上受到好大打擊,為照顧其妻健康,故目前尚未正式起訴原告。



■秀智將於本月13日訪港為其蠟像揭幕。

秀智13日襲港

另外,與嚴泰雄合演《初戀築跡101》的「國民初戀」秀智,原定於上月2日訪港為其蠟像揭幕,但撞正颱風「妮妲」來襲而取消,昨日蠟像館方面宣佈秀智將於本月13日親臨香港為蠟像揭幕,粉絲又有機會近距離見偶像。撰文:文康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2/197569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26

北卡警公開殺黑人片段 未證死者有否持槍

1 : GS(14)@2016-09-27 07:14:39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警方公開兩段拍到夏洛特警員槍殺黑人斯科特(Keith Lamont Scott)案的事發片段,但仍無助解開死者當時有否持槍之謎。當地警方前日應示威者連日來的訴求,發佈分別由警車攝錄儀及警員隨身攝錄機拍得的片段,前者顯示兩名警員向斯科特舉槍,當時他正身處門窗關上的SUV車內,其後走出車外,並有後退之勢,未幾就被轟四槍倒地;後者則可見兩警已經拔槍,其中一人更以槍指向斯科特,站於車旁的斯科特雙手垂下放兩邊。警方連日來一口咬定斯科特事發時持槍,但斯科特家人否認指控,新片段仍未能顯示斯科特當時手持何物或是否持物。斯科特家人的代表律師指,斯科特後退證明他無上前攻擊警員之意。


商場槍擊案疑犯落網

此外,警方又發佈一把已上膛、據指沾有死者脫氧核糖核酸(DNA)及血迹的手槍,以及大麻煙的相片。事件引發的示威前晚進入第五日,氣氛相對平靜。至於導致五人死亡的華盛頓州伯靈頓市商場槍擊案,20歲疑犯塞丁(Arcan Cetin)前日落網,當局指他被捕時「看似喪屍」,不發一言。塞丁是土耳其移民,曾因普通襲擊罪被捕,行兇動機未明,警方不排除任何可能包括恐襲。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6/197818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116

拒談有否與特朗普團隊會面鐵馬開路 美高規格接待蔡英文

1 : GS(14)@2017-01-09 08:11:14

■蔡英文過境美國侯斯頓,步出下榻酒店,表現輕鬆。 路透社



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前晚抵達侯斯頓,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親自接機。台媒稱美方給予蔡警車開道、全程交管等高規格禮遇;蔡還與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侯斯頓市長唐納、德州州長等會面。外界關注蔡是否與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團隊接觸,蔡不願回答。



蔡英文抵達侯斯頓前,特朗普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迪圖(Jessica Ditto)在電郵中表示,蔡過境期間,不論是特朗普本人或政權交接團隊成員,都不會與蔡會晤。不過蔡抵達機場時,除了美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莫健及台灣駐美代表高碩泰等人,接機的還有德州的眾議員費倫侯(Blake Farenthold)。費倫侯昨在facebook貼出迎接蔡的照片,稱蔡在當地停留期間他將「全程陪同」。



■酒店外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旗並列。

■侯斯頓的台灣僑民無懼寒冷天氣,手持標語,歡迎蔡英文再度到訪。


掩嘴說笑賣萌 記者大笑

侯斯頓雖陽光普照,但氣溫寒冷。莫健、高碩泰登機迎接,蔡英文與高握手時問高外面是否很冷,也與莫健握手寒暄。機場內有大批台胞揮舞旗幟歡迎,高呼「蔡英文加油」。蔡步出機場時看到寒風中等待的記者,被問到「冷不冷呀」時反而貼心說:「(你們)快找個地方躲起來。」隨後以手掩嘴,小小賣萌了一下,引記者們大笑。雖然接機現場沒有美方官員和紅地毯,但中央社稱美方還是給蔡高規格禮遇,由國務院外交安全局負責安全,除全程交管、警車開道,美術館更淨空3小時讓蔡參觀30分鐘。



與前副助理國務卿會晤

當日蔡在下榻飯店與美國國務院前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侯士頓市長唐納(Sylvester Turner)會面;昨上午接受美國政要與參議員電話致意,另與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和德州州長艾柏特(Greg Abbott)會面。蔡英文在侯斯頓停留期間,參訪當地生物科技醫藥產業及博物館,晚間參加僑宴,但謝絕媒體採訪,賓客的相機及手機要交付保管。昨日中午,蔡乘專機離開美國前往洪都拉斯。蔡過境美國受到媒體關注,美國家廣播電台(NPR)稱,因上月特朗普與蔡通電話引起中美風波,此次過境特受關注。《洛杉磯時報》稱,美未讓蔡在紐約華府過境,使她較難安排跟華府政壇人物會晤。中央社/中評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9/19890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00

避答有否申報出售DTZ股份 梁:交信託人負責

1 : GS(14)@2017-05-27 08:51:59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被揭私通民建聯周浩鼎修改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文件後,有學者及網媒質疑梁於任內曾出售DTZ日本股份但無申報。梁振英昨首次回應事件,一改之前嚴辭反駁態度,只說一切交由信託人負責,又稱會根據制度申報。有專責委員會成員稱梁的態度顯示有關問題要深入追查。記者:呂浩然



梁振英與周浩鼎私通一事曝光後,梁連日來以捍衞其權益,不斷高調口誅筆伐專責委員會委員梁繼昌。港大法律學者張達明在梁的社交網站發文,質疑梁申報利益問題,《眾新聞》董事劉進圖撰文,質疑梁在任內曾出售DTZ日本股份,或涉與UGL有後續協議,當中涉未有申報利益,梁一直未有正面回應。梁振英昨離港赴京,出席《基本法》研討會,他在機場被問到是否知悉DTZ日本已全部賣盤、有否出售手持的DTZ日本股份,梁振英未有如之前批梁繼昌般全面反駁有關指控,亦未有正面交代有否出售股份,只說「我交給了我的信託人負責處理」,至於有否申報有關事宜,梁亦拒正面交代,只說「我根據所有需要申報的情況,根據制度來申報的」。即使記者再不斷追問梁有否作出申報,梁亦拒正面交代,僅籠統地說「根據制度申報」。


林卓廷︰態度迴避要追查


專責委員會委員之一的民主黨林卓廷認為,梁振英顯然在迴避有關問題,反映梁振英是否出售了DTZ日本股份的問題值得深入調查,尤其梁振英私通周浩鼎意圖刪除調查範圍,旨在令梁與UGL其他協議不在調查範圍內,「佢咁緊張要刪除嗰啲內容,我哋更要追查落去」。林卓廷又表示,梁振英與UGL的協議本來就應該申報,只是梁辯稱為「黃金握手」而不用申報,故梁振英「日本嗰個權益攞到嘅話,梗係要申報」,因為根據行政會議的規定,所有受薪工作都要申報。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53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