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工貿易也要升級 上海推動出臺支持外向型生產企業政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312.html

上海提出要穩定加工貿易發展政策預期,在保持加工貿易一定規模的基礎上,推動上海加工貿易加快轉型升級,帶動相關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

6月8日,上海市發布《關於本市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提出要組織完成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生產環節企業現狀調研,推動出臺本市外向型生產企業支持政策措施。

《實施方案》稱,到2020年,上海的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要取得積極成果,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升,由低端向高端發展。產業鏈延長,產業、貿易、投資和服務融合發展。企業主體實力增強,由低附加值簡單加工向設計、技術、品牌、營銷等轉變,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增長動力轉換,由要素驅動為主向要素驅動和創新驅動相結合轉變。

加工貿易三階段

改革開放後,加工貿易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撰文稱,加工貿易先後經歷了以“三來一補”為主要方式的“起步階段”(1978~1987);國家實施“以進養出”,給予加工貿易財稅優惠政策的“積極鼓勵階段”(1988~1994);為規範加工貿易發展,對其“加強監管階段”(1995~2006)和為降低高額貿易順差,限制加工貿易發展的“政策收緊階段”(2007年至今)。

在此期間,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從1981年的26億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5734億美元,平均每年增長7%。總量上升的同時,加工貿易占比則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比如,1988年加工貿易占比26%,2006年占比47%,2015年則下降至31%。

各地的貿易狀況,也反映了這種格局的變化。作為我國第二外貿大省,江蘇省在2014年實現一般貿易15271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44.1%,超過加工貿易,成為第一大對外貿易方式。廣東則在2015年1月實現一般貿易進出口月度記錄首次超越加工貿易。

同樣,加工貿易也一直是上海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方式,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加工貿易得到蓬勃發展,在上海進出口總額中占據較大的比重,對拉動上海全市進出口規模、促進吸收外資、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就業等方面作出了貢獻。

2014年上海市實現進出口2.9萬億元,其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1.4萬億元,占同期上海市進出口總值的47.2%,;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7924.3億元,占同期上海市進出口總值的27.6%。

加工貿易如何轉型升級

當前加工貿易發展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發生重大變化,傳統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制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必須緊緊抓住全球產業重新布局的歷史機遇,加快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

魯政委表示,加工貿易是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的主要貿易方式。以2013年為例,我國高技術產品共出口6603億美元:以一般貿易的方式出口1107億美元,僅占17%;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4314億美元,占比65%。

為了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上海此次提出從一系列具體項目著手,聚焦在全球檢測維修、高端設備再制造、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保稅試點、出口加工區向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簡化內銷手續等方面。

比如,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提升產品競爭力。

其中包括支持加工貿易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制造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提升整體制造水平。鼓勵電子信息、移動通信、汽車及零部件、集成電路、醫療設備、航空航天等輻射和技術溢出能力強的先進加工貿易發展,推動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增強上海產品出口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

而在全球檢測和維修業務,則要延長產業鏈條。

具體來說,要新增一批試點企業參照保稅加工監管模式,開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無汙染的境內外檢測維修業務,推動實現生產、貿易、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提升抓訂單和整合國際國內資源的能力。

在進口高端設備再制造方面,在臨港再制造產業示範基地試點開展高端設備再制造,構建高端再制造產業鏈。

同時,培育和集聚5~10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再制造企業和再制造檢測認證與研發創新中心,實現上海再制造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將再制造產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對上海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取消加工貿易合同審批,不再辦理《加工貿易業務批準證》,由其直接到海關辦理加工貿易手冊。

此外,上海還提出,要簡化加工貿易內銷審批手續,取消加工貿易內銷審批。

擴大自貿試驗區加工貿易選擇性征稅試點推廣,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向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符合監管要求的區外企業推廣。

此外,《實施意見》還提出,要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依托境外經貿合作區、工業園區、經濟特區等合作園區,實現鏈條式轉移、集群式發展。引導紡織服裝、輕工工藝等上海優勢產業企業到勞動力和能源資源豐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發展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

同時,鼓勵上海有條件的企業擴大對外投資,開展國際並購,推動上海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培育一批本土跨國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