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企海外投資調查:“政治穩定性”風險最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444.html

多家機構的最新調查發現,在中國農業海外投資的諸多風險中,企業普遍認為政治穩定性是最有可能面臨的風險。

6月7日,企業社會責任咨詢機構商道縱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等在京聯合發布《中國農業海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風險識別與評估》報告。

“農業對外投資與合作,是中國‘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專家、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介紹,近年來,中國農業海外投資呈現出投資主體由國企為主向多元化發展,投資領域從傳統種植、加工向全價值鏈拓展,投資方式從“綠地投資”為主向“綠地投資”與“褐地投資”並重演變的趨勢。

但在中國農業對外投資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因為涉及糧食安全、小農生計等問題面臨著諸多挑戰、質疑甚至限制,給投資的可持續性帶來諸多風險。

農業對外投資持續增長

統計數據顯示,2004-2014年間,中國農林牧漁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從8.34億美元增長到96.92億美元,增長10.6倍,年均增長24.98%;同期中國農林牧漁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從2.89億美元增長到20.35億美元,增長7.05倍,年均增長19.43%。

尤其是2009年以後,中國農林牧漁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呈現持續增長,部分年份甚至增長率超50%。截至2014年底,中國農業境外企業數量為1356家,占境外企業總數的4.6%,行業排名第六。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中國農業海外投資最集中的地區為亞洲,境外農業企業589家,占中國境外農業企業總數的54.6%,主要分布在中國香港、老撾、印度尼西亞、柬埔寨、韓國、越南、日本、泰國、緬甸、蒙古等國家和地區,占亞洲國家和地區總數的63.5%。

“‘一帶一路’沿線諸多國家是重要農業國,與中國農業合作有一定基礎,合作潛力巨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夏友富說。

夏友富介紹,2013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農業投資存量占所有農業投資存量的比重超過50%,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東盟。其中對俄羅斯2013年投資農、林、牧、漁業投資流量約為4億美元占中國對俄投資額比重的約39%;投資存量約為16.8億美元,約占22.%。

2013年中國對東盟投資流量情況來看,農、林、牧、漁業投資額約為5.43億美元,占7.5%,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老撾和柬埔寨;農、林、牧、漁業投資存量約為15.9億美元,占3.9%,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和泰國。

夏友富同時表示,“我國農業對外直接投資額占整個投資額的比重非常小。”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高達8826億美元,農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所占比重約為1.1%,對外直接投資凈額約為1231億美元,農業投資凈額所占比重約為1.6%。

報告稱,我國農業對外投資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抗風險能力明顯不足。“在國內,農業企業是千軍萬馬,走出國門,中國的農業企業也是千軍萬馬。”夏友富說,我國農業國際合作缺乏整體戰略與規劃。

投資充滿風險和挑戰

郭沛源介紹,調研發現在農業海外投資風險中,企業普遍認為政治穩定性是最有可能面臨的風險,其次是融資、市場環境和勞資關系。環境保護標準、法規、市場競爭力、生產資料或資源的可持續性和社會輿論排名相對靠後,重要性相對較低。

在農業海外投資的土地風險認知中,在海外投資的農業企業認為,東道國有無土地糾紛的解決機制以及是否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及其轉移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是最需要關註的一項。相對而言,項目用地的水文、肥力等自然資源稟賦信息是否真實、全面的重要性偏低。

在農業海外投資的環境風險認知中,農業海外投資也面臨著環境風險,主要是由於投資地本身環境較脆弱和農業投資所帶來的環境汙染。受訪企業認為不重視或破壞生物多樣性最有可能為企業在當地的投資帶來負面影響,其次是當地社區和NGO在環保方面施加的壓力,然後是項目所在地的環境承受能力。

在農業海外投資的社會風險認知中,企業認為東道國政府的腐敗問題最有可能為企業在當地的投資帶來負面影響,其次是與工會的關系,然後是跨文化融合和投資目的被當地人認為不單純。

“中國農業海外投資充滿了風險和挑戰,但也有機遇。”報告建議,國家或有關機構出臺中國農業海外投資企業社會責任風險評估指南,指導中國農業海外投資推進社會風險預評估、環境風險預評估等盡職調查工作。對於在海外投資的農業企業來說,應度重視土地習慣權屬,建立海外投資社會責任風險預防、管理和控制機制,加強與東道國的社區溝通,加大全球化人才培養力度。

報告還建議,發揮行業協會等平臺組織的作用。行業協會除組織交流外,要更多地著眼於建立多利益相關方溝通機制與平臺,通過閉門會等多種形式,推動多利益相關訪實質性溝通,增強中國農業在全球農業投資領域的話語權;推進中國農業相關標準與國際和東道國標準的互認與國際合作,降低企業海外投資的成本和風險。

夏友富也建議,制定農業合作與發展全球戰略,培育跨國糧商,掌控國際競爭主動權。創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基金與風險防範基金(與中東合作)、創建世界農業發展銀行,通過農業合作創建命運、利益、責任共同體,創建一帶一路經濟夥伴協議(FTA戰略),推動農產品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對“走出去”農業企業優先給予進口配額與許可證等。

企業認為農業海外投資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