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早間,國內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天能動力(00819.HK,下稱“天能”)的股價突然下挫了近17%,報收於6.31港元,中午11點28分起臨時停牌並準備澄清。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天能尚未對外正式公開表態。此次股價大跌,是否與外界對天能2015年財務數據提出質疑一事有關,天能也未回應。
主要專註於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即電動車蓄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天能,過去十年的年複合增長為42.3%。近幾年來,天能正在朝著微型電動汽車電池、鋰電池方向拓展。
近日,外界質疑天能業務存有疑慮的觀點之一是,公司可能通過做大應收賬款來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財報發現,2015年,天能的總收入為178.04億元人民幣,利潤6.28億元。其收入確實增長了26.79%,企業也由2014年的-2.93億元扭虧為盈。
天能集團總部
該文引述相關方透露:“占天能銷售額一半以上的售後電池收入,天能和經銷商之間是先款後貨,完全沒有賬期。而電動自行車新車電池、微型電動車鉛酸電池以及鋰電池的回款周期也不過一到兩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公司的應收賬款和票據不應該超過5億元。我們認為天能很可能通過做大應收賬款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
在公司2015年全年的收入中,確實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占比很高,達60%以上,其余為電動三輪車電池22%、微型電動汽車電池10%,以及再生鉛3%、鋰電池3%等。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收入總計實現了108.16億元,同比增長了15.6%。
第一財經記者也從財報中看到,天能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11天,存貨周轉天數34天。該公司的財務數據透露,2015年年底時,應收票據為17.28億元,而2014年為5.83億元,因此一年內天能的應收票據同比增長了近2倍。
煤山基地車間
此外,該公司的應收貿易賬款是6.66億元,較之2014年的2.84億元也有134.5%的增幅。不過,這種增長是否可以推斷出其應收賬款是被人為做大、且銷售收入和利潤是通過做大應收賬款而故意虛增,還需要等待天能的回應。
外界的另一質疑則集中於應付票據的大幅上揚。“天能在2015年底的應付票據大幅增加了15億元,至17億元,這令公司在2015年產生了看似非常可觀的經營現金流,負債率也貌似大幅降低。然而,應付票據的債權關系在銀行,其性質更像是短期借款。天能動力這筆17億元巨額應付票據為何產生、什麽時候償還、怎麽償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公司2015年現金流和負債率並沒有顯著改善。”
在2015年財報中,第一財經記者發現,該公司的應付票據是從2014年的2.02億元猛增至17.15787億元。因此,公司應付票據、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總和也被推高了,由2014年的23.26億元猛增至48.247億元。同時,該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為20.1億元,同比增長了158%,凈負債率也從2014年的71%降低至22%。
與天能同處一個行業的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00591.HK,下稱“超威動力”),在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及應付票據方面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據其財報數據,超威動力2015年的收入為188.7億元,2014年為181.87億元,略有增長。而2015年年內,超威動力的利潤為4.88億元,2014年則是3828.8萬元。那麽,行業整體的收入確實在2015年都有較明顯的增長。
而財報顯示,超威動力2015年的應收票據5.4億元,比2014年的7.758億元要低;但超威動力的應收貿易賬款則從2014年的6.239億元,增至11.286億元,增幅為80%。換句話說,天能動力的應收票據在增長,超威動力則在降低。而兩家公司的應收貿易賬款都有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超威動力的應付票據則由3.751億元也增加至6.419億元。超威動力的應付票據也有較大增幅,但沒有天能上升得那麽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