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王嘯:VR處於非理性繁榮,創業者要盡量多拿錢,千萬不要大範圍鋪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429/155487.shtml

王嘯:VR處於非理性繁榮,創業者要盡量多拿錢,千萬不要大範圍鋪市場
VR圈 VR圈

王嘯:VR處於非理性繁榮,創業者要盡量多拿錢,千萬不要大範圍鋪市場

VR創業者現階段應該練內功,攬人才,攢資金,不要大範圍鋪市場,做用戶。

文/VR圈

“非理性繁榮”!

這五個字是九合創投創始人兼CEO王嘯對於VR現階段的論調。

早期做算法,寫程序,經歷了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現在專註投資的王嘯,對於VR的理解完全來自邏輯判斷。

將VR定義為下一代計算機平臺,他有兩個論據:屏幕和交互。

屏幕從固定,演化到隨身,再演化至沈浸;

交互從鍵盤,演化到觸摸,再到動作捕捉;以往是人追著機器,而以後,是機器追著人。

基於此,VR自有取代手機的邏輯。

以至於有一天,VR沒電了,比手機沒電了,難受一百倍。

但這僅是理想。

目前的現實是,VR的熱搜指數已逼近手機,但今年預計出貨量卻只有手機的1/50。

巧的是,2010年以前,手機出貨量較如今也只有1/50。如果說,2010年是個奇點,讓手機出貨指數級爆發。那麽VR的奇點會出現在2019年,屆時,VR普及率將達到10%。

時間戰線還拉得很長,王嘯苦心勸創業者“盡量多拿點錢多冬吧!”

“如今VR的熱,熱在投資,熱在宣傳,可真正的落地呢?現在說白了,都沒大規模出貨,硬件升級換代至少在一年以後了。”王嘯說到。

在這個所謂的“非理性繁榮”階段,創業到底該抓什麽?

練內功,攬人才,攢資金。在他看來,這三天,缺一不可。

那些現階段急不可耐地“大範圍鋪市場,做用戶的,真是得不償失”!

王嘯還指出一些細分領域,潛力巨大。

以下為王嘯在GMIC全球VR峰會上的分享,經VR圈精編,部分有刪減和調整。

VR——下一代計算平臺

早年,我在百度做算法、編程序,是百度最早的程序員,之後出來做早期投資。

從2000年開始到2010年,我歷經了PC互聯網時代。從2010年開始至今,又開始做移動互聯網投資。基於這些經歷,我可以確定的是,VR這個領域會成為下一代的計算平臺。

從歷史來看,第一代是PC,第二代是智能手機,第三代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頭戴式眼鏡。

為什麽它會成為下一代的計算平臺?這里有兩個方向的判斷。

第一,屏幕。不管是PC還是智能手機,都是圍繞屏幕進行,因為視覺是我們獲取信息量最大的器官。

當一個新興屏幕出現,它極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心。

第二,交互。PC用手指敲鍵盤,智能手機則是用拇指來觸摸屏幕。而VR的交互方式就更近了,通過手勢、頭部動作,就可以進行交互。它的交互方式更自然了。

基於以上兩點,我判斷它會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

VR為什麽會火

不過今天,VR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非理性繁榮。VR確實火爆,太多人都在關註這個領域,我們先來看看,VR領域為什麽這麽火?

原因來自人性本身對於虛擬的期盼。

2005年,有一個公司創造了一款遊戲《第二人生》,遊戲構築了一個虛擬世界,所有人都可以在里面出售模型,買賣房產,可以掙錢,掙很多錢。人變成了虛擬世界當中的虛擬人物。

但由於計算能力、網絡帶寬等問題,《第二人生》燒了很多錢,最後倒掉了。

如今,隨著VR領域帶寬、計算能力地增加,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重新構建一個世界,人們在里面進行物品交換,房產買賣等,成為一個超越現實的令人期盼的景象。

人們期盼虛擬,期盼遊戲,這是源自人性本身對於現實的一種逃避。

當虛擬現實極大滿足這種期盼時,便能形成強大的動能。

而虛擬現實除了構築基本的世界,還能帶來全感官的體驗。

通過虛擬現實,人的感官和你的動作進一步地延伸到了虛擬世界。你沒有到那個地方,但你看到的東西跟你到那個地方幾乎一致的。海風、溫度、濕度,未來都可以通過穿戴智能設備完全做到。

如今,每個人手里都拿一部到兩部手機,手機沒電的時候很難受,對手機的依賴度是非常高。當有一天VR不頭暈了,當我們在VR的環境中沈浸的時間越來越長,一旦VR沒電了,你的難受程度比智能手機大一百倍。因為這種強烈的對於感官的重新刺激,是非常強烈的,無可取代。

非理性繁榮

VR這個詞在百度上搜了多少次?現在每天大概有三萬多次,而手機這個詞的搜素目前也就五萬多次。也就是說,VR在用戶關註度上,正在趕超手機。

但另一方面,VR設備的真正出貨量其實是非常小的,今年在中國也就能做到120萬部,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為10億部。這中間的差距非常大。

但我們看到VR這個領域的投資異常火爆的,特別是在中國,很多公司,不管是做視頻的還是做餐飲的,都在往這個領域做投資。

特別在VR作為一個概念被二級市場火爆炒作後,國內對它的關註度尤為強烈。

可用戶呢?其實還沒有起來。用戶的起步需要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甚至更長。

在座有200多人,真正買了VR設備的有幾個?我相信不超過在座的人數的10%,除非大部分都是創業者。

當然,國外科技型公司已經把它當作未來布局,包括Facebook,Google,Apple等。

而VC更多處於觀望態度。我們在這個領域目前已投資5-6家公司。我相信再過一年,真正的大機構入場,會把這個市場催熟。

看一個更加確定性的數據,今年預測中國的VR相關的設備能賣120萬部,全球大概是700多萬部。而手機的出貨量是3.5億部,相比2010年全球出貨量,是大概50倍的差距。

智能手機的整個市場的爆發時間是2010年,所以我想從750萬爬到3.5億,這50倍的量還需要幾年的爬坡,不會特別快,大概在2019、2020年會達到10%,而這個普及度就足夠養活這個市場。

2018、2019年才是這個市場真正起來的年份。現在都屬於布局。

在這種相對看上去很紅火,投資也很多,關註度也很高的市場當中,其實背後隱藏的還是非理性的繁榮。真正的用戶的發展還需要2-3年時間,如果是創業者的話,希望你們盡量稍微多拿點錢等著過冬吧,這個市場需要2-3年才能真正賺到錢。

此外,這個市場缺乏專業人才。如今市場剛剛興起,大部分人都是從遊戲行業進來的,或者來自3D仿真。

真正在VR領域從業時間較長,能夠把事做好的人,還在培育中,還需要兩年。

投資投什麽?

從投資的角度來觀察,創業公司有哪些機會呢?

第一個,有一定技術壁壘的公司。靠商業模式驅動的公司非常多,而真正靠技術壁壘形成競爭能力的公司非常少。因此在VR領域,如果想在細分中形成壁壘,技術能力的積累必不可少。

第二個,VR跟行業的結合。包括旅遊、教育、房地產等,我相信存在大量機會,創業者可以在里面找到掘金機會。

第三個,2B類,類似遊戲廳,做線下體驗,如樂客。

類似移動互聯網的,中國的創業公司從模式上趕超了美國。

在VR這個領域,盡管中國在底層的技術積累上,拼不過美國,但在應用場景、用戶市場上,完全可以如移動互聯網那樣,趕超美國,成為第一個成熟的市場。

大範圍鋪市場、做用戶會得不償失

在這個領域創業,目前看上去很美很繁榮,但如果沒有產出,這個事情會下落,到一定程度之後再進行反彈。

現在的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市場剛剛進入到非常熱,其實熱在投資、熱在宣傳,真正的落地,其實說白了都還沒出貨,大家有幾個人拿到高品質的VR頭盔,硬件的升級換代還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才能真正成熟可用。

所以如果來創業,這個時間段是打內功、積累人才和資金這樣一個過程。大範圍地去鋪市場、大範圍地去做用戶,我覺得其實會得不償失,這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判斷是,我們應該向行業縱深去發展。正如智能手機,一定會跟各個行業結合。我們如果只在內容上、遊戲上拼,勝算不會大?

你看手遊,在中國至少10萬人在從事遊戲,但真正能跑出來的,就那麽十幾家,萬分之一的概率。VR也一樣,在垂直領域深挖是有可能的。

第三個,VR頭盔周邊配件領域是有機會的。

很多人打CS遊戲,用萬象跑步機完全可以模擬這樣一個運動,進行打槍,而做頭盔,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

再如,做一個沈浸式音效的錄音設備還是有機會的,做一個能夠讓你的體溫和脈搏接入到VR中的介質也是有機會的,當你的心跳數變化的時候,VR當中展現的情況也發生變化。此外,輸入、輸出部分還存在大量的創業機會,內容領域也存在機會,這是一個新興的巨大市場。這個領域的創業者,只要堅持2-3年時間,一定能看到非常好的前景。

 

VR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1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