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晉系”被查“全世界與之相關的人都一臉懵圈”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455

 

2016年4月6日,上海,當日下午,位於黃浦區四川中路上的中晉合夥人俱樂部。(CFP/圖)

直至案發前,“中晉系”理財平臺的利息和本金都還能正常發放、贖回,但一夜之間,中晉像是從上海消失了,內部員工和投資者都“一臉懵圈”。

中晉之後,其他理財平臺繼續被引爆。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的態度,由兩年前的自由寬松,正全面收緊。

“一夜之間,中晉像是從上海消失了一樣。”2016年4月10日,中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外灘分公司的業務員張管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4月6日早上8點多,員工們還像往常一樣陸續來辦公室打卡上班,“9點多,公安機關來人清場了”。

隨後,“中晉系”公司官網、財務系統無法訪問,物管移除了上海外灘日清大樓的“中晉1824博物館”和“國太控股文化館”的標識,位於上海徐家匯商業中心第六百貨樓上的“中晉1824”廣告不見了,4月9日晚播出的上海東方臺相親電視節目《相約星期六》,冠名贊助商“中晉1824”的名字也被打上了馬賽克。

2016年4月6日下午,上海市公安局“警民直通車”通報,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群眾舉報,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犯罪的國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太集團)、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晉一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晉系”關聯公司進行了查處,2016年4月4日,“中晉系”實際控制人徐勤等人在準備出境時,被公安人員在機場截獲,其余二十余名核心組織成員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獲。

“沒有人誘導我去投資”

在把錢投到“中晉系”平臺之前,王自強炒過股票,結果虧掉本金的40%後離場,也炒過小房、小鋪面,相比之下,他覺得中晉“資金安全,收益穩定”。

2014年9月,從北京到上海出差的“80後”王自強,正是看到滿城醒目的中晉廣告,主動找到中晉理財。從他第一次知道中晉,到往中晉平臺投第一筆資金,大約隔了三個月時間。

“中晉在上海的出鏡率很高,很容易在繁華顯眼的地方看到他們,給人感覺很有實力、高大上,在外灘的老建築里辦公,還有郵輪、國太航空之類的。”王自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向上海的朋友打聽了這家公司,得知是一家“很有名的金融理財公司”。

中晉系在上海多處地標性建築租賃了辦公場地,如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未來資產大廈、會德豐國際廣場、嘉里中心,還在外灘租下了日清大樓、三菱洋行大樓、金延大樓。

回到北京後,王自強先是打電話咨詢,接著又跑去中晉的北京分公司了解情況,一位姓張的理財顧問接待了他,這是位28歲左右的海歸女留學生,王自強覺得她“服務態度很好,有問必答”。

他又查看了中晉的各種證書和牌照,“都是政府許可和頒發的,是做實業投資,並非貸款公司,也不是P2P互聯網金融這類不靠譜的理財”,讓王自強感覺這家公司“合法、合規”。

據“中晉系”對外宣傳資料,“中晉1824”之名,來源於中國第一家票號——晉商著名票號“日升昌”。

王自強有所不知,此時距離中晉系註冊成立公司不過才兩年,它宣稱要打造“新金融全牌照品牌”,那些支付業務許可證、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典當經營許可證、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拍賣經營批準證書,都是通過收購得來。

比如中晉曬出的2015年2月11日獲得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如果打開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首頁,會發現這樣一則聲明: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私募基金登記備案證明、證書和相關公示信息僅表明該私募基金管理人已履行相關登記備案手續,不構成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能力、持續合規情況的認可,不作為基金財產安全的保證。

2014年12月12日,王自強加入了“中晉合夥人”計劃,第一筆投資是人民幣468萬元整。為了試探本金是否真的能像中晉業務員承諾的可隨時贖回,他在第18天全部贖回,然後又重新投進去,這一次投了4個多月。

前前後後,王自強在中晉平臺上共投入了680萬元,這其中包括自己多年攢下的積蓄,父母的養老錢,還有給孩子存的教育基金。從2014年12月12日到2016年4月6日中晉系被查,利息每日定時到賬、本金到期無條件兌付。

王自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自己在中晉平臺上的小額投資年化收益為7%-8%,大額理財年化收益為12%,中間有一段時間還因為公司制度調整下降為11%,根本沒有此前媒體說的20%甚至40%那麽高。

“如果真那麽高,我堅決不會放心把錢放在里面的,”王自強說,“我自己也是做生意的,我清楚地知道,在整體經濟大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實體產業的流水和毛利率都在下降,沒有多少產業可以維持一個高凈利潤率。”

王自強對中晉系的信心來自公司不停地在發展,做的投資、項目、宣傳都是公開的,而且經常可以看到與政府的互動。

在把錢投到“中晉系”平臺之前,王自強炒過股票,結果虧掉本金的40%後離場,也炒過小房、小鋪面,相比之下,他覺得中晉“資金安全,收益穩定”。

“沒有人誘導我去投資。”王自強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自己並不是在維護這家公司的形象,也並不覺得自己貪婪,而是“正常地奔著理財去的”。他依稀記得曾經在某個金融案件的報道的結束語中看到過,“低於15%至16%的金融理財產品是安全靠譜的”。

“只要有錢進來就行”

不少員工發動熟人、拉來親戚朋友投資,“沒有幾百萬元的業績,在這里待不下去”。

沒有人能說清楚目前中晉系的盤子究竟有多大。

2016年4月5日,中晉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官網發布的“投資人通知”稱,中晉一期基金50億完成募集,共募得52.6億元人民幣,超計劃籌資2.6億元。目前,中晉一期已通過217個合夥制基金向11608名投資人發起募集,每個合夥基金按48人限額募集,目前超員1192人。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非上市公司可轉債,之後通過被投資項目資產證券化實現在二級市場退出,為投資人實現投資目的。

第二天,王自強在網上看到上海警方宣布查處“中晉系”的消息,他隨後聯系了張姓理財顧問了解情況,還好對方並未失聯,不過她也沒有更多消息,甚至她也在幫投錢在中晉的親戚想辦法維權。

王自強去北京市朝陽區的經偵大隊報案,得到的答複是暫不受理,只登記投資人信息和金額。除了每月提取兩次收益來還房貸,王自強剩下的錢都留在賬戶上存著,上一個合同結束了,錢如果不提取,就會直接從系統里轉簽到下一個合同,資金由系統代扣。“中晉系”賬戶凍結的時候,王自強賬上共有680萬本金和未提取的13萬利息。

加入中晉投資人微信群之後,王自強發現,至今除了警方發布的第一條消息,就再也沒有任何權威信息,“所有人,投資客,員工,全世界與之相關的人都是一臉懵圈”。

張管對南方周末記者稱,中晉系並未出現資金鏈斷裂,直到2016年4月7日利息都還正常到賬,直到賬戶被凍結,投資人不至於因為資金問題去舉報。張管想不通,“一個成立了四年的公司,為什麽之前不出事,偏偏我們公司一期基金募集完成之後兩天就出事了呢?”

張管是2015年5月底入職中晉的,他在招聘網站上看到信息,查了一下中晉有國企背景,覺得“放心”,就去應聘了。

他不知道的是,中晉系母公司“國太集團”對外宣稱的國資背景,不過是在2014年5月控股了太原中晉科創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這原本是太原市科技局下屬的太原科偉科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太原中晉科創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太原科偉科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認繳、實繳1400萬元,占比14%,而這一合資公司被國太集團包裝為“公司引入的第一期國有資本”。

中晉系對外招聘最多的崗位是業務經理。2015年初,“90後”劉林也面試了這一職位。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面試非常簡單,就是問問過去的工作經歷,就公司、產品背景知識培訓兩周後正式上崗,每天上午9點、下午6點各打卡一次,工作方式隨意,“只要有錢進來就行”。

劉林覺得中晉系考核很嚴格,工作第一個月就要求有業績——拉到人投資,如果沒有業績就會被勸退;第二個月業績要達到100萬元以上,如果沒有達標,就會從原來的高端寫字樓調配到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位於漕河涇的辦公區。

公司對業務崗位的考核標準分四級:0級客戶代表,按月均增量5萬元;1級客戶經理,按月增10萬元+100萬保有量;2級高級客戶經理,按月均增量15萬元+150萬元保有量;3級部門副經理以上,按月均增量20萬元+200萬保有量。以上四類考核的起始日期為每月26日,新入職員工為入職當日,考核截止日期為每月25日。員工收入為基本工資加提成加員工獎金加複合人才獎。

不少員工發動熟人、拉來親戚朋友投資,“沒有幾百萬元的業績,在這里待不下去”。工作半年後,劉林辭職了。

張管入職之後,發現公司絕大多數員工為業務人員,此時的業務崗位的工資結構調整為基本工資加獎金,底薪為3500元,業績每達到100萬元,獎金增加3500元,依此類推疊加;業績排名前一百名的,額外還有獎勵;排名前十的甚至可獲得汽車作為嘉獎。

“我們還保留一點幻想”

“中晉系”理財平臺主要以股權基金模式運轉,但目前政府對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缺乏有效監管。

上海警方通報稱,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為實際控制人的“中晉系”公司先後在本市及外省市投資註冊五十余家子公司,並控制一百余家有限合夥企業,租賃高檔商務樓和雇用大量業務員,通過網上宣傳、線下推廣等方式,利用虛假業務、關聯交易、虛增業績等手段騙取投資人信任,並以“中晉合夥人計劃”的名義,變相承諾高額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眾大肆非法吸收資金。

國太集團官網稱其共設有七大事業部,分別投資交通運輸、建築、房地產、金融、批發零售、商業服務、信息技術等領域。工商資料顯示,在國太集團的96家關聯公司中,除了少量是通過股權收購而來,絕大部分是在2012年註冊成立後,由“中晉系”公司任法人股東。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上海市徐匯區滬閔路9818號1幢3樓里就有中晉系投資的11家公司,另有19家公司位於浦東新區泥城鎮新城路2號24幢。

2015年底、2016年初,中晉系買入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趨勢(08171.HK)、中國創新(1217.HK)、華耐控股(01020.HK)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並委任董事會成員。這三家公司股價不到1港元,市值都在10億港元以下。

“中晉系”實際控制人徐勤非常神秘,對外從未公布其年齡、教育、從業背景。張管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徐勤每個月會和業務員開一次總裁交流會,談公司近期發展和計劃與對員工的近期要求,“他很有想法”。

工商資料顯示,“中晉系”母公司國太投資的股東最早為徐勤和李玨,幾輪變更之後,目前股東由8名自然人股東及國太投資的工會委員會組成,徐勤的名字不在其中,法定代表人為陳佳菁。此外,中國趨勢的副監事長王瑋,37歲,於2015年加盟國太投資,任副監事長,之前曾長期任職於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此次負責偵辦中晉案的,正是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

2016年2月29日,國太控股分別與中國趨勢、中國創新投資簽訂有關優惠條件的優先投資協議,欲將以資產凈值為作價的優惠條件向兩家上市公司出售約21.04億元人民幣股權資產。上市公司將以現金、股票或可換股債券的方式實現支付。受查處事件影響,三家公司股價齊跌,目前來看投資計劃也受阻。

另據華耐控股公告,中晉系於2016年4月5日減持華耐控股股權至1.2億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約4.67%,已不再是其主要股東。

“我們的領導到現在還在局子里。”張管對南方周末記者抱怨說,客戶的本金拿不回來,只能找業務人員,而業務人員能做的也只有等消息。

“公司那麽多資產,為什麽說沒就沒了?太多的問題,我們需要一個答案,”張管說,“當然,有可能最後的答案是杜撰的,但是我們現在還願意保留一點幻想。”

安華理達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的律師邱文宇最近接到不少投資人的咨詢,詢問如何提前兌付尚未到期的理財產品,“利息不要了,只要能把本金拿回來就行”。中晉系被查、金鹿財行兌付資金延期,是這些投資人們急著贖回其他理財平臺資金的直接原因。

“中晉系”理財平臺主要以股權基金模式運轉,但目前政府對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缺乏有效監管。2015年12月1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就《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目前,該《辦法》尚未正式實施。

中晉之後,其他理財平臺繼續被引爆。4月9日,深圳網貸平臺國惠金融涉嫌自融自保、董事長主動投案;4月12日,上海融宜寶積家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分部涉嫌“非吸”被上海浦東警方刑事立案。

邱文宇明顯感覺到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公司的態度在轉變,由兩年前的放任開始全面收緊。在他看來,民眾缺乏分辨能力,政府要適時引導,切勿一刀切,“並非每一家公司都有問題,但是面對恐慌性擠兌,誰都承受不起”。

(應受訪者要求,張管、王自強、劉林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