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你知道嗎,來自一份權威的創業調查問卷顯示,“創始團隊合作失敗”居然力壓“資金缺乏”,位列創業項目最大殺手的榜首。

 

第一

 

電影里,周星馳無奈地說,“如果你一定要說我是跑龍套的,請不要加一個‘死’字。”

在現實語境中,在創業蕓蕓眾生間,在我們身邊,創始人名正言順,員工沒有心理壓力,最敏感的角色,其實是聯合創始人——不是跑龍套的,可又不是領銜主演。

什麽是敏感?沒有,不行。弱了,沒用。太強,團隊可能就分行李、散夥了。

你知道嗎,來自一份權威的創業調查問卷顯示,“創始團隊合作失敗”居然力壓“資金缺乏”,位列創業項目最大殺手的榜首。

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創業項目“大V店”的聯合創始人,哈爸。在洪泰幫家族里,這個項目擁有一個重要的標簽:它是洪泰基金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簡單說,“大V店”是幫“中國媽媽”們開網店的——成立一年多至今,這個平臺團結了數十萬來自各個階層的中國媽媽。

哈爸這篇文章,犀利,又直指痛處,對笨蛋聯合創始人絲毫不留情,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聯合創始人應當如何作為。

不信,你讀讀看。

ˇ

一個初創公司是否有合格優秀的CEO非常重要,這是被公認的。那聯合創始人呢?創業最好不要單打獨鬥,徐小平老師甚至說,只有一個創始人的公司他不投,“聯合創始人比你的商業方向更加重要”。拉勾、泡面吧、西少爺等創始人內訌的消息時有傳出,對公司有毀滅性的打擊,這也從反面說明聯合創始人對公司的重要性。

CEO雖難做,但市面上有針對怎麽做好CEO的書籍、文章、培訓、顧問、投資人等。但我發現,對於怎麽做好聯合創始人,可以參考的信息就非常少。那我就拋磚引玉,來分享作為一個初創公司聯合創始人的經驗。我也希望,借著這一次的思考梳理,自己能更好地扮演“聯合創始人”這一角色。

第二

大V店聯合創始人哈爸

1、想做CEO的聯合創始人不是好夥伴

2014年年底,我和我的高中同學吳方華一起創辦媽媽社群電商“大V店”,以讓媽媽輕松開店、隨時隨地學習,認識更多優秀媽媽為服務宗旨,是媽媽創業、學習、社交、購物的一站式平臺。

公司還未註冊就獲得“洪泰基金”的投資,後又獲得金沙江創投等投資。一年以後,吳方華被創業邦雜誌評為30位“2015創業邦30歲以下創業新貴”之一。

在真正創業之前,創始人就應該搞清楚自己的位置。首先是名稱,對我們而言,要不都是聯合創始人,要不都是創始人,而不是一位創始人,一位聯合創始人。我們覺得這樣是可以的,當時參考了谷歌的兩位創始人。堅持這樣做,是為了地位的平等。如此,聯合創始人以後就可以和CEO處在平等的位置溝通,而不至於唯唯諾諾。

其次,誰是老大?這個問題是我先意識到的,我認為一個公司應該有一個老大。我就打電話給方華(當時我在重慶生活,他在北京工作),很直接地告訴他我的想法。我說不好意思,公司里應該有一個老大,而我是不合適的,希望你可以做公司的CEO,為此我願意出讓一部分股份給你。

按一般人對我們的了解,會覺得大V店最初的想法和用戶,都是來自於我,我是發起人,應該我做CEO。但我很清楚我自己做不了CEO,雖然那時對CEO要做什麽不了解,但我想,CEO最起碼要找到更多人一起幹,要管理公司很多的事情。而我不是這塊料!我大學專業學的是管理,但我這個人怕麻煩。我不善交際,不是那種一呼百應的人。

所以,在公司成立之前,我們就確定了吳方華是CEO。我有一句玩笑話:想做CEO的聯合創始人不是好夥伴。

2、創業夥伴如夫妻,別觸碰底線

有一些文章會說,創始人的分裂很多是因為價值觀不同導致的。對此,我並不是十分認同。

我倒不是見過很多創業者分裂的事情。不過我看了很多夫妻的分裂。因為我比較關註親子教育和婚姻家庭。夫妻離婚大多不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價值觀不同”導致的,而是因為一些日常瑣事吵架,以致於在情緒失控時說出“離婚”這樣的話。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等平靜下來,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了。

所以,當親朋好友向我咨詢夫妻相處之道時,很多時候我會給一個建議:“離婚”、“分開”之類的字眼提都不要對配偶提。

我把我在夫妻相處上的心得挪到了創始人相處上。在創業之初,我就很嚴肅地向方華做了我的底線說明(不要違背我的基督信仰)。他也非常嚴肅地給予反饋,說出了他的底線(不要破壞我們的同學之情)。

我們各自非常清楚對方的底線在哪里。底線就是高壓線,觸碰不得。有了底線,我們就可以坦誠布公地溝通,就算聊再艱難的話題,也不會一拍兩散。

3、對全世界說:他是我的BOSS

在公司創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其實大家都沒有具體的職位頭銜,也沒有名片。而我們這個組合,在最初看來,我的貢獻好像要大一些,我對用戶更為了解,更清楚要做什麽。

但我沒有出頭,首先是因為方華一開始的工作就贏得了我和大家的信任,我從重慶舉家搬遷來北京與他匯合,公司還沒有組成,他就找到了三位非常重要的同事加入我們。其次是我了解到在創業初期需要快速試錯、快速叠代,因此需要快速決策。而在這方面,方華更勝一籌。再者,我也願意承擔他決策所帶來的後果,因為我信任他,而且知道創業初期的試錯成本低。

所以,平時和團隊溝通,我都會很明確地告訴大家:我說的只是意見,僅供參考,做決策的是方華,我們大家都聽他的。這樣的話,一年多的時間,我不知道說了多少次。

尤其是在同事開會時,聯合創始人更應該註意自己的言行。這方面,我自己有教訓。在一次部門負責人的會議上,我希望能快一點開發app,因為當時有部分用戶對app的需求很強烈,也有部分同事支持我的觀點,我就在會議上很堅決地提出我的想法。但方華是不贊同的。

我這次行為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讓同事們感覺我和方華之間有矛盾。幸運的是,在同事提醒後我自己也進行了反思,就主動地跟方華溝通道歉。

在用戶面前也要維護CEO。現在比較知名的公司,其CEO也往往比較知名,甚至有所謂的CEO營銷。方華善於面對面的溝通,不太擅長寫文字,而我不僅善於寫作,且最初的用戶都基本是從我這里來的。所以,要讓CEO感受到價值,我就不斷言說他是CEO,我針對用戶發出的內容,總是有意地表明這一點。

有投資人、媒體人、合作夥伴等在現場時,都需要維護CEO。

4、經過磨合,就越發彼此珍惜

雖然我至今認為,大V店如果早一點開發app(2015年年底才正式上線)會發展得更為迅猛,但我還是服從方華當時暫時不做app的決定(他也說明了暫時不做的理由,如有更重要的事情,開發人員不足等)。

這是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對方華有更多的了解。我知道他不會輕易做他自己還沒有想清楚的事情。但是,如果一旦想清楚了,他就會全力以赴,一定可以把它做好。

當初邀請他和我一起創業,可以說,費了我很多口舌。如果加上我鋪墊的時間,恐怕有三四個月,而真正跟他說我的想法並得到他的認可,恐怕也花了我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我做事又比較著急,有想法就要快速去做去嘗試。

這無疑是一個比較痛苦的磨合過程:一個比較慢,一個比較急躁。但經過磨合之後,我們就越發地珍惜彼此。我不會嫌他慢吞吞,他不會怪我急躁。而是會用另外一種表達方式:我知道他穩重,他知道我有想法。

第三

大V店CEO吳方華(左)與聯合創始人哈爸

後來我有什麽想法,會先在自己腦子里轉一段時間,並且在小範圍內做嘗試。然後更有耐心地向他說清楚我的想法,這個想法經過了哪些驗證,有什麽結果。我清楚地知道,想法一旦被他認可,就會得以實現。我清楚自己是有想法而方華是能實現想法的人。

所以,現在如果有想法被他認可,我就會很高興。他也知道我的價值所在,因為他知道公司需要創新。

5、沒有職位不要緊,怕的是沒有職責

隨著公司的發展,CEO的職責會越來越明確,找人管人,找錢管錢。公司的各個職位負責人,都找到更為專業的人士承擔。而聯合創始人很有可能沒有存在感,不僅在公司、在CEO那里沒有存在感,甚至在自己心里都覺得沒有存在感,好像自己沒有為公司提供價值。

解決方案不是要求CEO給聯合創始人一個職位或做COO,有當然很好,但也存在沒辦法給一個具體職位的情況。

到現在,除了創始人這個身份,我並沒有明確的職位和頭銜。我們也討論過是不是要給我一個職位,比如大V店首席體驗官、首席內容官甚至是首席創新官。但都比較是玩笑,沒有正式提出,名片上更沒有這樣印。

如果沒有具體的職位,聯合創始人應該梳理平時做的事情,明確自己的職責。如此,自己不會妄自菲薄,CEO或團隊也不會輕視聯合創始人,並且知道怎麽與你進行工作協同。

我梳理自己的職責,只是舉例:創新、意見反饋、提升影響力、輔助部門負責人、守住創業初心、與方華配搭等。並且對每一個職責加以說明,如果不能有量化指標的,要以事例解釋。比如“輔助部門負責人”,就是有些部門要做一些活動,合作方會邀請我去當評委、嘉賓或者做演講,我安排得過來就盡量去。

我認為聯合創始人要把自己的職責白紙黑字寫出來,並且與CEO甚至是核心同事主動溝通。

如果不主動溝通,CEO因為太忙、接觸的人太多、要處理的事情太多,而對聯合創始人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進而可能失去對聯合創始人的信任,以為聯合創始人在打醬油。所以,聯合創始人要主動出擊,通過陳述自己的職責、事例、目標等,向CEO表明你對CEO和公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對於聯合創始人來說,沒有職位不要緊,最起碼還有創始人這樣的身份。可怕的是既沒有職位,又不清楚自己的職責。

6、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隨著公司的發展,CEO的聲望會越來越高,不僅僅是在公司內部,也包括在外面的名聲。這個時候,如果聯合創始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麽,很容易導致心理失衡。因為CEO比你有權,比你有名,股權也比你多。這些可以說是平時“累得像條狗的CEO”所應得的。

有一個記者問洪泰基金的創始人泰哥“最在意不能帶給團隊的是什麽”。泰哥有一段豪言:“如果核心團隊跟著我,最後還不能實現財務自由,那是我的失敗。我是混蛋。”泰哥為什麽這麽說?隨後他解釋到:“我非常清楚做一個老大,你享受很多的名,這種情況下,你必須把更多的利帶給大家。”

如果一個聯合創始人非常在乎財務自由,跟著泰哥這樣的人,自然好得無比。但一個人的需要有很多種,哪怕就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一個人也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

就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需要不是權不是名,也不是財務自由,而是:大V店是否能守住“為媽媽服務”的使命,公司是否純凈,不忘初心。

我知道方華非常優秀,如果這一次他功成身退,他也能夠另起爐竈再次創業,會贏得更多人跟隨他、更多投資人投資他。如果他需要,我也很樂意繼續跟隨他。但是,如果他做的事情與“媽媽”這個群體無關,那我就只能和他分道揚鑣。這些是我很清楚地向方華表達過的,至於公司要純凈,這是我的底線,早已聲明。

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大V店幹幹凈凈地實踐“為媽媽服務”的使命。若此,我可以不要權力,出讓股份。這是我心甘情願的。我想,這與高尚無關,只與我想要什麽有關。

作為聯合創始人,你想要什麽?清楚之後,說給CEO聽。

7、聯合創始人也難做,請CEO幫幫忙

隨著公司進一步發展,同事越來越多,如果一個聯合創始人沒有具體的職位,容易受到其他同事的忽視。這種忽視,一是會造成對聯合創始人的輕視,二是不利於工作的開展,三是讓不明就里的同事猜測公司高層是否團結穩定。

這種忽視如果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積累到一定程度,聯合創始人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

第一個極端是聯合創始人有可能會“爭權奪位”,以尋找存在感。即使不是爭著要做CEO,也總是見縫插針地突顯自己,表現出對CEO的不尊重,對同事發號施令,愛顯擺。對此,我總是存有一份警惕之心。尤其是在開公司全體會議時,很多時候方華會當著大家的面問我是否有什麽話要說。我通常都會說“沒有”。如果我有的話,我也會在私底下告訴方華,由方華告訴同事。如果我自己說,我就會把我要說的內容,事先和方華溝通。我覺得方華做得好,雖然他每次邀請我發言,我一般不發言,他還是邀請。這就是一個CEO的智慧。

另外一個極端是聯合創始人會自暴自棄,在公司里混日子,得過且過。這對整個公司的管理會帶來困擾。比如,公司的規章制度不遵守,別說加班,正常上下班都沒有。這樣,公司的創業氛圍就有可能煙消雲散。

無疑,不被重視的聯合創始人走以上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作為聯合創始人,你要一直維護CEO的權威,而不要急於跳出來爭取別人的重視,通過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作為一個創業公司,更不能養閑人,尤其是聯合創始人有不少股份。

你應該建議CEO,讓CEO在同事面前維護你,讓CEO告訴同事們你的價值和職責,以便同事們有什麽需要可以找聯合創始人幫助。這樣,也會讓同事們感受到創始人之間是和諧的。

聯合創始人也難做,對自己和CEO要有清晰的認知,既不能貪戀權力,也不能妄自菲薄,守住邊界,凡事多主動溝通,維護和CEO之間的信任。

而我,非常幸運與方華共事,使我能大言不慚地說“像我這樣做聯合創始人”。有不少同事說,我和他是踐行公司核心價值觀“互相成就”的榜樣。

“中國媽媽是最需要服務的群體”,這是大V店天使投資人俞敏洪老師對我們的囑托。誠願大V店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