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梅窩大會女生淚水感動商人正生書院獲百萬元捐款


2009-06-29  AppleDaily





 

【本報訊】東方明珠集團主席黃坤及全國政協委員劉夢熊等商界人士昨日合共捐出100萬元給正生書院,是正生暫時獲得的最大一筆捐款。正生校長陳兆焯表示,捐款將全數用於學生身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

善款全數用於學生

黃坤表示,他本來不認識正生書院,驅使他捐款的是正生女生在梅窩居民大會流下的眼淚。黃坤公開表示捐助正生後,獲得一些商界朋友響應,包括劉夢熊、 新昌國際主席葉謀遵等。黃坤昨在捐贈儀式上即時再捐15萬,令善款合共100萬元。陳兆焯表示,近期得到很多港人支持:「行街都有人主動塞錢(畀我)。」 他表示,這筆100萬元善款會全數用於學生身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例如購置雷射雕刻機、增購圖書、更新剪接及拍攝器材、安排遊學團等。他又表示, 已經參觀了鄉議局推薦的地點,但有些地方需要時間翻新、或是不接近社區,他指正生一直在大嶼山南區,因此暫時未有較梅窩更適合的地方。

感謝正生教好兒子

昨日是書院每月一次的家長日,不少家長帶來子女心愛的食物和日用品,探望子女。家長潘太表示,感謝正生教好兒子,刻苦的環境令兒子成長,真心改過。卓小姐亦表示,正生的環境給弟弟一種磨練,使弟弟學乖了,懂得關心和慰問家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86

商人见官,你坐得住吗? 吴晓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ojac.html

发在《第一财经周刊》上的一篇专栏,说的是明朝的事,讲的是当今的理: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

 

面对一个官员,你坐得住吗?

 

一个时代或国家,企业家的地位高低如何,只要看一个景象就可以了:当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起的时候,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或是“跪”着的。

说一个明朝的人物吧,沈万三和他的儿子。

发在《第一财经周刊》上的一篇专栏,说的是明朝的事,讲的是当今的理: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 天,就会“爬”到地上。 面对一个官员,你坐得住吗? 一个时代或国家,企业家的地位高低如何,只要看一个景象就可以了:当企业家与政府官员在一起的时候,是站着的,还是坐着的,或是“跪”着的。 说一个明朝的人物吧,沈万三和他的儿子。 “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是一句流传于元末明初的民间谚语,见于《金瓶梅》,沈万三是当时的江南首富。 沈万三的致富故事至今流传于苏浙一带。他出生在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的沈家漾,后迁居周庄。从各种笔记资料看,他成为巨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粮食生 产和土地兼并,“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有野史说,沈家拥有了苏州府三分之二的田亩;二是继承了一位巨 富的财产,据杨循吉《苏谈》记载,吴江富商陆道源富甲江左,晚年意气阑珊,决心出家为僧,就把所有的资产都赠给了沈万三;三是从事海外贸易,他以周庄为基 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朱元璋传》的作者、历史学家吴晗考据 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沈万三的豪富之名,在当时就流传全国,民间传说他家藏一个“聚宝盆”,因此有取之不尽的金银。 江南士民反抗元朝之时,江南一带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帮其购粮扩军,张曾为他树碑立传,后来,他又投靠了更有势力的 朱元璋。乞丐出身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人当官,甚至还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京 后,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巨资,独力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还献出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助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朝廷上下对 之称颂不已。 有一次,君臣闲

“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是一句流传于元末明初的民间谚语,见于《金瓶梅》,沈万三是当时的江南首富。

沈万三的致富故事至今流传于苏浙一带。他出生在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的沈家漾,后迁居周庄。从各种笔记资料看,他成为巨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粮食生 产和土地兼并,“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有野史说,沈家拥有了苏州府三分之二的田亩;二是继承了一位巨 富的财产,据杨循吉《苏谈》记载,吴江富商陆道源富甲江左,晚年意气阑珊,决心出家为僧,就把所有的资产都赠给了沈万三;三是从事海外贸易,他以周庄为基 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走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朱元璋传》的作者、历史学家吴晗考据 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沈万三的豪富之名,在当时就流传全国,民间传说他家藏一个“聚宝盆”,因此有取之不尽的金银。

江南士民反抗元朝之时,江南一带众多汉族富商地主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沈万三先是资助张士诚,帮其购粮扩军,张曾为他树碑立传,后来,他又投靠了更有势力的 朱元璋。乞丐出身朱元璋广泛吸纳这些人当官,甚至还与他们称兄道弟,沈万三就是最重要的金主之一,民间传说,他与朱元璋曾结拜为金兰兄弟。明政权定都南京 后,要修筑城墙,沈万三出巨资,独力修建了三分之一的城墙――洪武门至水西门城墙,还献出白金二千锭,黄金二百斤,助建了南京的廊庑、酒楼等,朝廷上下对 之称颂不已。

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然提出要犒劳三军。朱元璋冷冷的说,“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 来吗?”沈万三应声答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沈首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应该非常得意,他可能没有注意到朱皇帝脸色的变幻。《明史·后妃传》中记录了此次对话之后,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一段交谈: 皇帝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在“朕即天下”的皇权年代,谁是老天?当然还是皇帝也。马皇后的意思其实是,还没有到杀沈万三的时候。 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都会展现宽松气象,任由工商自由,恢复民间元气。然而,当政权稍有稳定,统治者对工商的态度立即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每次朝代 更迭,新的建政者都会反思前人的失误。朱元璋的反思心得是:“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也就是说,中央集权涣散,民间的势力强大,才造成了祸乱。 因此,当他听到沈万三要犒劳三军后会勃然变色,正是这种心理的条件反射。 朱元璋深感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割除。在登上皇位的洪武初年,他就下令把江南十四万户民众迁到他的老家安徽凤阳,其中有很多就是富 商地主,据明代学者贝琼的记载,“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又先后分两次,把天下 6·73万户富商迁居到南京,这几乎是对商人阶层的一次围歼式的打击,明初名臣方孝孺对此的评论是:“大家富民多以逾制失道亡其宗”。 对于商人阶层“先用之,后弃之”,朱元璋非第一人,前可见两汉的刘邦、刘秀,后可见1928年的蒋介石,几乎是所有造反成功者的共同“秘芨”。对于这种做 法,朱元璋自己有一段话讲得非常明白,他说,“昔汉高祖迁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 当剪灭豪族成国家战略之后,沈万三的命运就无从更改。1374年(洪武六年),沈万三被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他死于何年,已不可考。138

有一次,君臣闲聊,春风满面的沈万三突然提出要犒劳三军。朱元璋冷冷的说,“朕有兵马百万,你犒劳得过来吗?”沈万三应声答道,“我每人犒劳一两黄金如何?”

沈首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应该非常得意,他可能没有注意到朱皇帝脸色的变幻。《明史·后妃传》中记录了此次对话之后,朱元璋与皇后马秀英的一段交谈: 皇帝忍着怒气说,“一个匹夫要犒劳三军,他是想要犯上作乱呀,朕一定要杀了他。”皇后劝说道,“这种不祥之民,老天自会杀他,何须陛下动手。”

在“朕即天下”的皇权年代,谁是老天?当然还是皇帝也。马皇后的意思其实是,还没有到杀沈万三的时候。

6年(洪武十九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 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近八十余 人被杀,没收田地。沈家从此衰落。 《明史·佞幸·纪纲传》记载了沈万三之子沈文度的一段故事:朱元璋驾崩后,其四子朱棣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纪纲是朱棣心腹,担任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指挥 使,此人极善敛财,曾构陷上百个富豪之家,将其资产全部归己所有。当时,沈万三家族已经被抄家,不过还有一点家底留存,万三之子沈文度爬着去求见纪纲,进 献了黄金、龙角等珍贵之物,愿意当他的门下之客,年年供奉孝敬。纪纲就派沈文度帮他寻找江南美女,沈家靠上这棵“大树”之后终于“复兴”,沈文度将搜刮来 的金钱与纪纲五五对分。 从沈万三的“犒劳三军”,到沈文度的“蒲伏见纲”,明初商人地位之演变,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

中国的每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都会展现宽松气象,任由工商自由,恢复民间元气。然而,当政权稍有稳定,统治者对工商的态度立即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每次朝代 更迭,新的建政者都会反思前人的失误。朱元璋的反思心得是:“元氏阍弱,威福下移,驯至于乱。”也就是说,中央集权涣散,民间的势力强大,才造成了祸乱。 因此,当他听到沈万三要犒劳三军后会勃然变色,正是这种心理的条件反射。

朱元璋深感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割除。在登上皇位的洪武初年,他就下令把江南十四万户民众迁到他的老家安徽凤阳,其中有很多就是富 商地主,据明代学者贝琼的记载,“三吴巨姓,享农之利,而不亲其劳,数年之中,既盈而复,或死或徙,无一存者。”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又先后分两次,把天下 6·73万户富商迁居到南京,这几乎是对商人阶层的一次围歼式的打击,明初名臣方孝孺对此的评论是:“大家富民多以逾制失道亡其宗”。

对于商人阶层“先用之,后弃之”,朱元璋非第一人,前可见两汉的刘邦、刘秀,后可见1928年的蒋介石,几乎是所有造反成功者的共同“秘芨”。对于这种做 法,朱元璋自己有一段话讲得非常明白,他说,“昔汉高祖迁天下富豪于关中,朕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

当剪灭豪族成国家战略之后,沈万三的命运就无从更改。1374年(洪武六年),沈万三被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充军云南,他死于何年,已不可考。1386年 (洪武十九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 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近八十余人被杀,没收田地。沈家从此衰落。

《明史·佞幸·纪纲传》记载了沈万三之子沈文度的一段故事:朱元璋驾崩后,其四子朱棣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纪纲是朱棣心腹,担任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指挥 使,此人极善敛财,曾构陷上百个富豪之家,将其资产全部归己所有。当时,沈万三家族已经被抄家,不过还有一点家底留存,万三之子沈文度爬着去求见纪纲,进 献了黄金、龙角等珍贵之物,愿意当他的门下之客,年年供奉孝敬。纪纲就派沈文度帮他寻找江南美女,沈家靠上这棵“大树”之后终于“复兴”,沈文度将搜刮来 的金钱与纪纲五五对分。

从沈万三的“犒劳三军”,到沈文度的“蒲伏见纲”,明初商人地位之演变,可见一斑。

6年(洪武十九年)春,沈家又因为田赋纠纷而惹上官司,沈万三的两个孙子沈至、沈庄被打 入大牢,沈庄当年就死于狱中。到了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沈万三的女婿顾学文被牵连到一桩谋反案中,顾学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被“同日凌迟”,近八十余 人被杀,没收田地。沈家从此衰落。 《明史·佞幸·纪纲传》记载了沈万三之子沈文度的一段故事:朱元璋驾崩后,其四子朱棣夺位登基,是为明成祖,纪纲是朱棣心腹,担任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指挥 使,此人极善敛财,曾构陷上百个富豪之家,将其资产全部归己所有。当时,沈万三家族已经被抄家,不过还有一点家底留存,万三之子沈文度爬着去求见纪纲,进 献了黄金、龙角等珍贵之物,愿意当他的门下之客,年年供奉孝敬。纪纲就派沈文度帮他寻找江南美女,沈家靠上这棵“大树”之后终于“复兴”,沈文度将搜刮来 的金钱与纪纲五五对分。 从沈万三的“犒劳三军”,到沈文度的“蒲伏见纲”,明初商人地位之演变,可见一斑。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的道理是:当你是一个经商之人,当你面对官员的时候,千万要堂堂正正地站着和坐住,否则到某一天,就会“爬”到地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39

父親與「跛豪」深交 劉鑾雄明玩老千商人

2001-1-4  NM




▲劉鑾雄在聖誕節當日,探望羅兆輝後,在醫院外狂罵「老千商人」。(《蘋果日報》圖片)

富 商劉鑾雄對「老千商人」動了真氣,打算出香港開埠以來最駭人的三千萬美元懸紅,搜羅其致命罪證,並公開大數他「十大罪狀」,實行將他玩到盡。其實,他口中 的這位「老千商人」,也非三腳貓,他在黑白兩道縱橫多時,與香港三大黑幫過從甚密,是個棘手人物。 大劉對他完全「唔卸」,說:「我驚佢屎忽有牙呀?」「(記者)問我驚唔驚呢個『老千商人』搵人買起我,嘿!我真係好驚呀!串啲講句,我驚佢唔嚟呀!」原 來,大劉亦唔嘢小,他父親原來是「跛豪」的好友,自己亦擁有強而有力的近衛軍。

 

 

▲九一年八月跛豪——吳錫豪出獄,只活了二十六天便因肝癌病故。

 

▲去年十月,劉鑾雄拖着母親到佳士得拍賣會。(《蘋果日報》圖片)

一向低調,近期才公開火爆的劉鑾雄(大劉),以往甚少提及其親人,除了弟弟劉鑾鴻(細劉),因與他一起搞上市公司,要經常面對小股東及記者外,其餘家族成員都鮮為人知。原來,劉家都唔嘢小,劉的父親原是大毒梟「跛豪」好友。

祖籍潮州的劉父名叫劉火榮,商人,他有兩位太太,分別為他生了五名兒子及六個女兒。其中由繼室葉淑婉誕下的,包括大劉、細劉、玉玲、玉慧及玉珍。

六十年代已富有

 

▲劉鑾雄父親劉火榮的訃文。

 

▲劉鑾雄與母親葉淑婉,由弟婦Linda 陪同到福臨門嘆茶,細劉隨後。(《蘋果日報》圖片)

六一年時,做生意的劉火榮,與繼室一家人名義,購置黃泥涌道一百四十七號五樓連天台。據附近街坊說,三十多年前能夠住在該處一帶的,都算是很「巴閉」。該單位有一千三百呎,以六萬五千元購入,反映劉氏早在六十年代,家境已然不錯,而且能供子女往加拿大升學。

而事實上,大劉五兄妹,均先後前往加拿大升學,其中劉鑾雄於七四年畢業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修讀數學;弟弟妹妹亦在加國多倫多大學及溫莎大學讀書。低他三級、主修社會系的寶詠琴,便是當時透過劉鑾雄的妹妹劉玉珍(Mary )介紹而認識他。

七四年十一月,潮州籍的大毒梟「跛豪」(吳錫豪),在九龍塘根德道二十八號家中被捕,被控六九至七四年五月間涉嫌販毒。「跛豪」有八名子女,長女當年二十歲,同樣在加拿大唸書。七五年七月,四十五歲的「跛豪」,因罪成被判三十年徒刑。

七四年開風扇廠

 

▲前妻寶詠琴與劉鑾雄一手創辦愛美高,雙方在九三年離婚。

 

▲九○年時,弟弟劉鑾鴻(左一)與劉鑾雄出席賣地場。

同樣是七四年的五月,與「跛豪」是好友的劉火榮,那年已六十一歲,他在友人支持下,斥資五百萬元,與繼室葉淑婉、大劉五兄妹,以及許義通(其後是劉玉玲夫婿),成立友聯岳記吊扇廠,從事風扇製造。

七六年加入友聯岳記做董事的姚成榮,今年已七十多歲,他向記者說:「佢(劉鑾雄)老竇邊識做風扇㗎,佢派人搵我去幫手,睇晒成間廠。佢女婿許義通做經理,後來劉鑾雄讀完書返來幫手。」

風扇廠址初期設於土瓜灣浙江街十九號,是由葉淑婉以現金百三萬,自六四至六九年購入兩幅地興建的物業。八○年工廠搬往柴灣利眾街十八號友聯工業大廈(現易 名弘茂集團大廈),該塊地皮是劉鑾雄在大會堂拍賣時購入,並自建一幢十四層高的工廠,當年廠內有百多名工人,不少是潮州籍同鄉,產品主要銷往中東地區。

同年八月,劉家以百三萬元,購入渣甸山睦誠道十一號豪宅,成為劉家大宅,劉火榮與葉淑婉及五名子女,均住於此。

風扇廠股東兼董事之一的許義通,身分較為神秘。早於六四年他購入列堤頓道四十五號物業時,在交易文件上報住的地址,已經是劉火榮的黃泥涌道一百四十七號, 反映兩人關係一向密切,其後更於七十年代中成為劉的女婿。八八年八月八日,許義通突然改名為許年昌,原因不明。而許氏至今,一直與妻子報住於睦誠道十一號 劉家大宅。

八四年六月,劉火榮病逝於葛量洪醫院,終年七十一歲。而友聯岳記的吊扇生意,維持至九○年代初便逐漸收縮,至今只剩下位於告士打道國衛大廈寫字樓繼續經營。

大劉有「近衛軍」

 

▲七四年時,劉氏家族購入渣甸山這幢豪宅,現在劉母仍居於此。

 

▲這幢位於黃泥涌道五層高住宅,六十年代是劉氏大宅。

除了父親與「跛豪」有深交外,大劉亦有着其強而有力的「近衛軍」,而佔着「總參謀長」一職的,就是一個洋名「佐治」的生死之交。

「『佐治』差不多是大劉嘅軍師,如果有乜涉及江湖中嘅事,都係由佢打點。」一名知情人士說。

這名叫「佐治」的人物,原來也十分低調,認識他的人就連他的真實姓名都不知道,他近年在股票市場亦經常有大手買賣,上落近億元,閒來亦與一些富豪打高爾夫球。

據知情人士說,他與「五億探長」呂樂頗有淵源,在江湖中有一定的地位。

348 有江湖猛人

 

▲被視為英雄地的348 disco ,開張之日就有不少江湖人物到賀,張柏芝的父親鬍鬚勇(左)就與友人結伴同來。

 

▲348 disco 開張前,曾遭和勝和人馬踩場,但最終亦被擺平。(《蘋果日報》圖片)

 

▲也是負責人的天大面子,邀得成龍及小黑(柯受良)等巨星到來剪綵。

「最近開張,目前全港最大最豪華嗰間Disco 348 ,一個高層叫Teddy ,就係由佢請番嚟。搞disco 總會涉及一啲江湖麻煩嘢,無人坐鎮點得。」

Teddy 原來亦大有來頭,與「跛豪」也沾上一點關係,亦因此坐了十多年的監。

「佢行走江湖廿幾年,綽號『老虎仔』,最初係雞寮蒲,後來入咗十四K ,同幫中好出位嘅大佬『黑白無常』都係平輩論交。約莫七九、八○年,佢因為一宗毒品案,俾污點證人篤佢出嚟,結果判咗廿幾年監。」知情人士說。

老虎仔被捕,據知是涉及「跛豪案」的餘波,他在獄中與不同堂口的人物都有打交道,年前出獄後,就與十四K 的大佬再戰江湖。

「348 最初試業,由於無派英雄帖俾和勝和,就俾人出二百幾人圍住,最後都係俾佢拆番掂。」

這間disco 開業後,亦經常有不少江湖人物光顧,而大劉更長包了一間房租多達二萬元的貴賓房作為支持。

江湖傳聞348 disco 是大劉有份出資經營,但他卻否認一切,只說是好朋友的生意。而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經營348 disco 的超日有限公司,大股東是一間在BVI 註冊的Time Grace 有限公司,而有份與業主簽租約的負責人,名為Cheng Lun Kwong (Gilvig )。

老千商人與幫會關係深

今次被大劉明玩的「老千商人」,縱橫黑白兩道多年,一些江湖中人表示,大劉指出他的十大罪狀,大部分都是有跡可尋,而他與多個黑幫的關係也着實千絲萬縷。

據一名知情的老江湖表示,在十多年前,老千商人初涉金融界,曾向一間有中資軍方背景的金融行撬一名女經紀過場,就動用上新義安人馬。

「嗰間公司喺金鐘設有辦事處,佔咗成層樓,×仔(老千商人)搵咗十幾個『老新』仔上去同人談判,原來佢已經調派咗軍部嘅人來港,結果十幾人俾人打到殘晒抬出街,金牌女經紀最後亦過唔到檔。

「雖然單嘢搞唔掂,但×仔(老千商人)之後同新義安龍頭家族關係好密切,直到上幾個月,至因為一單小事搞到唔係咁開心。」一名知情人士說。

用新義安擺平新義安

原來,月前龍頭家族一名成員,偕同歌星女友到「老千商人」開設的一間disco 內消遣時,「老千商人」就口多多激怒了家族成員的女友,雙方下不了台,結果百多名新義安大漢包圍了這間disco ,擺出了掃場姿態。

「佢(老千商人)好識用人,佢明知叫第二個黑幫啲人嚟,一定打大交搞寸個場,佢就打電話叫咗龍頭家族一名成員(對方的一名兄長)出嚟,最後拆掂咗。」

經此一役,雙方關係已漸疏離。

除了新義安人馬,「老千商人」亦有其嫡系部隊,據江湖中人指出,水房(和安樂)黑幫的一名叔父「烏龍王」就與他渾然一體,很多秘密任務都是經他進行,尤其是一些清洗黑錢的勾當。

手下猛將「烏龍王」

「烏龍王最初喺尖沙咀做文雀(扒手),十幾年前已經集團式運作,之後仲跳埋灰(販毒),因涉及跨國性活動,最後喺美國俾FBI 拉咗,坐咗幾年監。」一名知情人士說。

烏龍王返港後,就與「老千商人」拍住上,由於他是水房「盲亨」的保家,亦因此可調動水房的最精銳勢力。

「×仔(老千商人)同柬埔寨嘅關係好深,八五年佢走去柬埔寨搵發展,之後國家高層領導人有一種協議。柬埔寨嗰時好窮,主要靠外國援助,但有啲領導人就中飽私囊,啲錢因為唔見得光,就要人攞出國外清洗。」

「老千商人」在九十年代中期,大力發展金融及賭業,這些業務,性質上都與洗黑錢有關。

除了烏龍王這支嫡系部隊,他與和勝和前坐館「上海仔」的關係亦非泛泛。「上海仔同佢近年都拍住搞disco 生意,佢雖然佔嘅股份唔多,但就係出錢唔使出力嗰隻,擺明搞關係。」

據悉,劉鑾雄及「老千商人」近日劍拔弩張下雙方人馬亦十分緊張。

劉鑾雄表示,只要「老千商人」不再搞小動作,他「條氣順番」,懸紅之事或許就算數。「老千商人」近日低調,風波或許因而平息。

劉鑾雄家族身家

項目1 華人置業55.25% 股權 市值$12 億

項目2 美國Gemstar 11% 股權* 市值$161 億

項目3 渣甸山五項物業▲ 市值$4.25 億

總值:$177.25 億

註:上述數字,還未計劉家在美國的債券及股票投資組合

*以劉鑾鴻名義持有

▲五項物業包括白建時道6 號、睦誠道7 號、睦誠道11 號、包華士道1 號、高士美路2-3 號。估值由美聯測量師提供。

劉鑾雄發跡傳奇

 

▲劉鑾雄與女兒劉秀融現住的白建時道六號大屋是渣甸山上最豪的獨立屋。

 

一向自立門戶的大劉,七四年畢業回港後,初期在老父的風扇廠幫手。兩年後,寶詠琴畢業返港,雙方於翌年結婚,與家人同住睦誠道十一號大宅。

大劉幫屋企打工時,曾提出把風扇銷往北美洲,但遭到家族成員極力反對,於是他與寶詠琴在尖沙咀自設貿易公司,七八年並在黃竹坑信誠大廈一樓開廠,成立愛美 高電子製造有限公司。此舉激嬲了劉氏家族,寶詠琴透露過他倆曾遭屋企人封殺,認為兩人在外邊做私幫,並逼原料供應商停止供應製造風扇的鋼材予愛美高,最終 封殺不了。

愛美高廠生產的古董風扇,由於頗受美加歡迎,加上七十年代石油危機,政府號召節約能源,風扇頓成為冷氣機的替代品,令愛美高生意源源不絕,公司於八三年上市,劉鑾雄亦被市場封為「風扇劉」。

「狙擊手」名震股壇

愛 美高上市後半年,隨着工業股熱潮,股值被炒高上四元,加上與另一股東意見不合,大劉隨即拋售所持股份,並辭去主席一職,令股價跌至七角。其後他慢慢在市場 趁低吸納,半年後重掌愛美高控制權,開展其股壇狙擊生涯,專門狙擊那些控股權不穩的公司,先後狙擊過莊氏家族的能達科技,李樹福家族與馮秉芬共同控制的華 人置業及中華娛樂、李兆基的煤氣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全部均得手,除了華置及中娛留作旗艦外,其他則高價賣回給大股東,大賺一筆便鬆人,贏得股壇狙擊手 之名。

八七年,劉鑾雄透過華置,一口氣幫置地買入灣仔及銅鑼灣三幢優質寫字樓,並安排大比例供股支付,可惜時不我與,剛好遇上股災,最後由渣打銀行安排銀團貸款,才能完成交易。

連環供股 玩死散戶

自此,劉鑾雄較少在股壇狙擊,反而安心做其收租佬。而旗下愛美高、華置、中華娛樂等多間公司不停「車輪戰」供股,嚇怕小股東,股價大跌,劉乘機將中娛及愛美高私有化,不過其後又分拆專注大陸房地產的愛美高中國上市。

由於劉鑾雄與家族成員關係密切,故此數身家時會一併計算。而劉家目前所控制的資產,包括香港上市的華置、渣甸山五幢豪宅,以及在美國上市的Gemstar 股份,粗略估計約值一百八十億元,還未計較早前沽售Gemstar 百分之九套回約百億元的現金,以及在美國的債券及股票投資,財政實力肯定較「老千商人」雄厚得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7

阿拉伯商人講述三年四次被騙經歷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2/693253.html

一個以阿拉伯神話命名的電子商務網站並未成為阿拉伯商人的庇護者。過去三年裡,26歲的沙特阿拉伯個體代理商艾哈拉姆·卡西姆(Ahlam Qasem)被阿里巴巴(01688.HK)網上供應商騙了四次。

「那個時候外國商家似乎都很信任阿里巴巴這個國際交易平台,但現在這麼多外國買家被欺詐的事情發生後,我們對它失去了信心。」卡西姆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阿里巴巴公告顯示,過去的兩年裡,阿里巴巴網站共有2326名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國際買家,近100名員工參與合謀。至於有多少國際買家遭其所害,目前還沒有確切數字。

儘管阿里巴巴勇敢地自爆家醜,及時換下B2B公司原CEO衛哲,並承諾賠償,但誠信重建所要做的比已經做的更加艱難。

卡西姆的憤怒

卡西姆從事的業務是從自己客戶那兒接到訂單後,再從中國訂購貨物。「我大部分貨物都是在阿里巴巴網上訂購的。」卡西姆告訴記者。

他回憶稱,自己第一次被騙是在2008年,當時他需要替客戶訂購43副會發光的眼鏡。在阿里巴巴網上他查到福建一家名為「Yale Trade Co.Ltd」的供應商有貨,於是馬上下單。

在交易過程中,供應商建議卡西姆用西聯匯款,稱這一通道快速便捷,這卡西姆便能盡快收到貨物。卡西姆照做後卻意外發現,他只收到兩副眼鏡。

「當時我第一反應就是找供應商,想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但對方卻阻止了與我的聯繫。」卡西姆的語氣透露著些許氣憤,「隨後我又多次聯繫阿里巴巴客服但都沒有得到回覆,兩個星期以後我發現這家供應商不再出現在阿里巴巴網上了。」

記者昨日在福建省工商局網站上查到一家名為莆田市城廂區耶魯貿易有限公司的企業,但查詢結果顯示,這家公司早在2005年6月9日就被吊銷了營業執照。而在莆田人才在線上,這家公司仍在招聘職員,公司簡介稱:「本公司是家專業的外貿公司,主要通過網絡貿易。」

很快一個月以後,卡西姆又遭遇了第二次欺詐。相比上次拿到兩副眼鏡,這次卡西姆的1000美元貨款全部打水漂。當他向福建貿易公司「Topsun Trade Co.Ltd.」支付了6部手機的貨款後,對方就終止了聯繫。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如此信任他,可能是在前期的交易談判過程中,他一直像一個朋友一樣地與我交談聊天,我們還互留了手機號。但匯款後,我打他手機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再也找不到他。」卡西姆說。

不僅如此,這次卡西姆更像是吃了個啞巴虧,事發後他無法像上次那樣找阿里巴巴網投訴,因為整個交易談判過程都是在MSN上進行,而他並沒有保存交易對話,投訴顯得無憑無據。

記者在一個電子商務網上查到一家名為Putian City Licheng District Topsun Trade Co. Ltd.的公司,也是位於福建省莆田市。

此後,卡西姆稱還被深圳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欺騙過。

「金牌供應商」也靠不住

吃一塹長一智,有過前面遭欺詐經歷後,卡西姆提醒自己不要再輕易相信供應商的說辭。卡西姆剩下的評判信任的標準就是看其是否為連續三年的「金牌供應商」。當卡西姆被阿里巴巴網一家三年「金牌供應商」欺詐後,這最後的信任也喪失殆盡。

2010年5月,卡西姆向一家三年「金牌供應商」訂購了兩部手機,但最後只收到一部。DHL按照快遞重量向卡西姆確認所發貨物的確只有一部。帶著充分的證據,卡西姆找賣家討說法。

「但該賣家耍賴堅持稱自己發出兩部,拒絕退錢給我也拒絕再發一部手機。」 卡西姆憤憤不平地說,「這樣沒誠信的商戶如何能成為『金牌供應商』呢?」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阿里巴巴平台披露出來的網絡欺詐案比一般的網絡欺詐更為惡劣的地方在於,欺詐方披著阿里巴巴「金牌供應商」的合法外衣行騙,不但輕易騙取了被欺詐者的信任,同時也極大損害了阿里巴巴的品牌。

所謂「金牌供應商」是阿里巴巴網推出的高級會員,每年都要繳納一定的年會費。獲得這些資質證明這些供應商是通過阿里巴巴網指定的第三方認證機構認證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值得信賴」的。

但這些涉嫌欺詐的「金牌供應商」如何能魚目混珠混進這個高級會員陣營的?網上交易保障中心首席運營官喬聰軍認為:「一方面是追求數量放鬆了質量,資質審核流於形式,把關尺度不嚴;另一方面可能存在個別銷售代理渠道與欺詐分子內外勾結,直接混過了認證環節。」

2008年11月,正值全球經濟危機,阿里巴巴為了進一步吸引中小企業廠商,獲得更高的市場滲透率,推出了入門級會員服務「金牌供應商」「出口通版」,定價為每年1.98萬元人民幣。而之前的「金牌供應商」會員服務收費為每年4.98萬元人民幣。

這一低價、低門檻的策略立竿見影,在2008年阿里巴巴的財報中顯示,當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就破紀錄地新增了12192名「金牌供應商」客戶。低價戰略的低門檻准入製為騙子創造了可乘之機。

欺詐者慣用伎倆

在採訪過程中卡西姆一直自嘲自己的信任很愚蠢。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供應商會使出各種伎倆來「誘惑」國際買家。卡西姆承認自己被那些供應商開出的優廉價格所吸引。

但除此之外,雙方毫無保障的交易方式也是促成欺詐發生的原因之一。

記者發現在卡西姆幾次被欺詐的過程中,都是通過西聯匯款,直接將錢打到賣傢俬人賬號上。等錢一到,賣家自有各種理由賴賬。卡西姆在網上發佈了第三次被騙的消息後,很多國際買家紛紛和他聯繫表示也被同一個供應商欺詐過。

事實上,很多有著類似受騙經歷的國際買家也會在網上發帖。國外至少有兩家供國際客戶張貼被騙信息的網站。記者看到其中一個名為Alibaba Fraud Victim Database(阿里巴巴欺詐受害者資料庫)的網站已收集到104名受害人,受騙金額達24.69萬美元,最早的受害案例發生於2008年。而在 Alibabascam.com網上已張貼了559例被欺詐案例。

「那些國際買家也大都用西聯匯款,隨後麥克斯公司會有各種說辭,一會說國內有颱風無法發貨,一會又說無法使用DHL發貨,需要使用另一家快遞。而且 還會極其逼真地發一個貨物編號讓買家可以在網上追蹤貨物,但我們都不認得中文,也無從知道其真實性。等買家收不到貨時,麥克斯就堅持稱自己已發出貨物。」 卡西姆說。

這種交易方式下,賣家違約變得輕而易舉,只有憑供應商良心來決定是否履行交易。

網上一號店董事長於剛對本報記者表示:「在電子商務中頭等重要的就是誠信,顧客對商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顧客對你沒有基本的信任的話,是很難 下單的。顧客對你的選擇完全是出於對你的平台和網站的信賴感,這個時候對交易平台或者網站的要求是很高的,你需要管理好供應商、管理好質量等各方面。」

阿里巴巴網姊妹網站淘寶網為避免商戶對消費者的欺詐,在賣家和買家交易過程中擁有一個第三方支付擔保平台——支付寶。當買家確認下單時,先將貨款統一付至支付寶賬號,等確認收到賣家發出的貨物無誤時,支付寶再將匯款轉至賣家賬號。

阿里巴巴也會推薦買家在進行大額交易時使用信用證。其為小額交易推出的外貿交易平台——Aliexpress也支持第三方擔保支付。但實施欺詐的供應商總是會用各種理由堅持讓卡西姆使用西聯匯款。

「後來我特別留心,當有供應商堅持讓我用西聯匯款時意味著對方是騙子,其實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公司,我很好奇阿里巴巴怎麼會讓實質上沒有公司的騙子進入阿里巴巴網呢?」 卡西姆說。

阿里巴巴亡羊補牢

阿里巴巴公司承認騙子的矇混過關與公司內部員工的協助欺詐有關。調查後阿里巴巴發現部分員工對故意或疏忽容許騙子規避公司的認證措施及在國際交易市場上有組織地建立進行詐騙的商戶店舖負直接責任。

儘管阿里巴巴調查的結論是「對業績的過分追求」,但屢禁不絕的欺詐可以從2008年一直延續至今,反映出阿里巴巴公司內部管理的鬆懈和監管的不到位。

經過這麼多次的周折,讓卡西姆完全失去了對阿里巴巴的期待。「發生這麼多次欺詐,我已不指望阿里巴巴會幫我。」卡西姆無奈地說,「目前為止我沒有得到供應商或阿里巴巴為此作出的任何賠償或補償。阿里巴巴對這些欺詐事件也是要負責任的,因為它向這些供應商收取會費。」

卡西姆前面幾次向阿里巴巴的投訴,要麼沒有得到回覆,要麼對方稱已將實施欺詐的供應商「逐出」阿里巴巴網,但並沒有對他的損失作出賠償。

阿里巴巴一名前員工告訴記者,接到投訴後,事實上阿里巴巴工作人員只能關閉涉嫌欺詐的普通供應商,因為這些供應商不需要向阿里巴巴網付會費。但對那些涉嫌的「金牌供應商」則毫無辦法,因為銷售人員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

中國電子商務法律網的法律顧問蘆江玲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根據國家工商總局有關規定,阿里巴巴對平台上供應商的真實信息是具有審查責任的,出現欺詐行為說明阿里巴巴在供應商身份審查方面存在漏洞,從這點上來說,阿里巴巴是需要擔負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痛定思痛」後的馬云在嚴肅處理涉嫌其中的供應商和員工之餘,承諾作出170萬美元的賠償。同時阿里巴巴與天祥集團展開合作,推出對供應商進行最大限度資質認證的第三方認證服務。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中國整個的社會誠信體系還很薄弱,僅僅通過審查諸如營業執照等紙面文件,無法確保一個企業的經營是否誠實可信,更何況假證件大肆 氾濫,真假難辨。」喬聰軍說,「中國社會的誠信缺失,說到底就是缺乏透明、可查的誠信記錄。如果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做了壞事,誰都可以方便查到,相信他再 也不能繼續做,或者根本就不敢做壞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0

最後的愛國商人【疍家仔變身富豪之路】


2006-11-02  NM




霍英東雖然視番禺為自己的家鄉, 實際上他是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疍家仔」。一九二三年,霍英東出生於香港一戶水上人家,在家中排名第四,剛出生時,家中替他起了「官泰」這個名,到他結婚 時,再按輩分取名「好釗」;而「英東」這個名,據他一名親友說是他上學時由一名博士為他起的。

其祖父霍達潮,曾擁有大風帆船,來往港澳之間從事貨運業。父親耀容繼承祖業,以租船經營駁運為生,生活只夠餬口,因此霍英東小時候連鞋也沒有一雙,童年只是在家中的兩米長小艇上度過。

霍英東七歲時,兩個哥哥墮海身亡,之後父親又因淋巴癌去世。父親病逝後,霍母便帶同他跟一姐一妹上岸生活,在灣仔石水渠街一間二百呎單位居住。霍英東小時候在專為水上人家辦的帆船同業義學就讀,後來轉至敦梅小學,經常與同學踢足球,從那時候開始對足球着迷。

霍母為養活三名子女,遂重操丈夫留下的駁運生意。當時嘉華儲蓄銀行的創辦人林子豐,本身亦經營煤炭貿易生意,由於同情霍家生活艱苦,於是讓霍母把大貨輪上的煤炭,駁運到岸上。

輟學做苦工幫補家計

一九三六年,十三歲的霍英東考入皇仁書院,一直唸至中六那年日軍侵華才輟學。

當 時,霍母劉三原僅以一艘小火輪經營駁運貨物生意,惜小火輪最終亦被日軍徵用,一家生活無以為繼。霍英東身為長子,只好出外當苦力賺錢養家,先後做過輪船上 的鏟煤燒火工人,又在太古船塢做過打鐵工,以及到啟德機場做苦力,每天人工不過七毫半,為了省錢,他寧願每天步行逾兩小時上班。

打了兩年工,在母親及十多名親友支持下,霍家湊足了本錢開雜貨鋪,名叫「有如」,店鋪就在灣仔鵝頸橋,霍英東在鋪頭幫手,這間小小雜貨店成為鍛鍊他日後經商的基礎。

霍英東生平

1923:五月十日在香港仔艇戶出生,祖籍廣東番禺。

1930:兩名長兄在艇上工作,遇上颱風墮海過身後,父親霍耀容患淋巴癌病逝,母親劉三攜霍英東及一姊一妹上岸生活。

1936-45:中學入讀皇仁書院,因日軍進佔香港,被迫輟學,輾轉做過多份工作,包括雜工、苦力。

1945:協助母親在灣仔經營雜貨店。

1948:往東沙島採海人草,失敗而回。

1950:韓戰爆發,聯合國對中共實施禁運,霍氏駁運物資回內地,與左派沾上關係。

1953:創辦霍興業堂置業、立信置業、有榮有限公司等,進行重建房地產活動,並開創出售樓花及分期付款供樓辦法。

1961:聯同葉漢、何鴻燊等投得澳門賭權,翌年成立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

1965:創立地產建設商會,並且任會長。

1967:暴動期間,興建星光行,因親中立場明顯,最終被迫出售股權予英資的置地。

1973:與劉浩清成立東方石油公司,專賣大陸油。

 

1979:投資內地興建中山溫泉賓館,及斥資二億港元發展廣州白天鵝賓館。

1980:當選中國政協常委及基本法起草委員。

1983:獲選政協副主席,並驗出與當年父親一樣的患上淋巴癌,返大陸治療後康復。

1986:注資約十億港元拯救董建華的家族公司東方海外;同年,霍英東退出澳娛董事局,只保留股份。

1987:看中南沙地理優勢,翌年南沙計劃拍板。

1993: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2002:不滿澳娛分紅,並將約百分之廿七澳娛股權捐出作慈善基金用途。

2003:淋巴癌復發。

2006:十月廿八日於北京病逝,享年八十三歲。

遠赴東沙冒險謀生

一九四五年戰後,沖繩島、菲律賓等地有不少炮彈殼、爛銅爛鐵等戰時物資運到香港當垃圾賣。

霍 英東從政府的憲報上,知道政府拍賣戰時物資的消息,由於憲報以英文寫成,看得懂的人不多,在皇仁書院讀書至中六的霍英東卻看得懂,於是在甚少競爭的情況下 中標,他投得這些物資後再轉售予朋友,大賺二萬二千多元,相當於一個普通打工仔一年多的人工。霍英東後來更自爆,其實自己投標時資金不足,只好偷用母親做 駁運的錢來周轉。

不過物資拍賣只是短期生意,到四十年代末,已成家立室的他,又搞起了打撈中藥材海人草的生意,打算賣給當時在澳門搞海人草公司的何賢和鍾子光。

由於海人草於東沙群島一帶生長,霍英東於是在拍賣場上以三萬元投得一條機帆船,加上朋友所出的七萬元,合組「東興公司」,再於長洲等地招聘漁民,冒着風高浪急的危險,到東沙群島打撈海人草。

發戰後財

「當 時駕駛舊式嘅帆船去東沙群島,要成幾日幾夜。除了海人草,大陸仲要好多好似珊瑚咁嘅紅色海底植物,叫『海底柏』,聽講可以化痰,當藥用。霍英東都賣過俾 我,一百斤一擔,一擔我俾佢一百六十蚊,再賣俾藥材鋪。」今年七十八歲,四、五十年代曾與霍英東合作過,現任香港水上居民聯誼總會會長的梁樹福說。

霍英東去荒島冒險,原來除了打撈海人草,還一併把部分戰時物資打撈上岸。

「香港嘅漁民唔捱得苦,後來佢就請咗一批好熟水性,又打過仗,知邊處有『寶藏』嘅日本仔,去琉球群島打撈海底大炮殼,當廢鐵賣,不過一百斤先賣得幾百蚊,走一趟船,油錢、人工都蝕埋啦!」梁樹福說。

而真正為霍英東賺大錢的,可算是五十年代韓戰時期走私物資回大陸。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出兵支持南韓政府,中國則派兵入北韓,抗擊美軍,歷史上稱「抗美援朝」。五○年底,美國為制裁中國,對中國實施全面禁運,凡是戰爭物資一概不可運往中國。

大陸澳門兩邊走

禁運實施後,香港經濟亦大受影響。「當時香港經濟好差,好多人失業,唔去捉魚嘅,就走去走私。」梁樹福說。

那時中國政府希望以華南為貿易基地,以香港作跳板,將物資運往大陸。霍英東曾與朋友及親戚夾份,在香港買入油渣、汽油、藥品、水喉通等物資,經船運到大陸。

一位曾與霍英東一起做走私物資生意的朋友憶述,當時從水路走私的路線有二,一是運去深圳蛇口,二是運去澳門,再經拱北運去珠海。至於船,則用以杉木造,俗稱「黑貓」的大船。「每次運到大陸的貨,都有柯正平的澳門南光公司接頭。收貨再將錢匯入我哋香港嘅中國銀行戶口。

「我 哋原本有三隻船,其中兩隻係黑貓。每日夜晚十點才摸黑出動。黑貓船長八十呎,馬力三百幾匹,我哋每次出船,都會同幾隻小機船一起出,分散水警嘅注意力,聲 東擊西,令佢哋捉得一隻捉唔到第二隻。而且水警嘅船只得五十呎,一百多匹馬力,部分還接受疏通,所以都可以過骨。」霍英東戰時生意拍檔說。

不過,有次其中一艘黑貓被水警擊沉,最後霍英東要派人打撈,當爛木賣返大陸,更時時害怕遇上海盜「大天二」。

疍家人本色聽天由命

「一隻黑貓可載幾十噸貨,夾份買貨嘅股東就有幾十人,每人夾一萬蚊,有時啲五金鋪仲俾我哋『賒貨』,所以幾十萬本錢就可以買一百二十至一百六十萬元嘅貨物,走一次貨可以賺兩個開,後來運埋雷達、白銀等軍用物資,更可賺三倍!

「其後有啲股東嫌走咗幾水先分一次錢唔妥,大家都想分快錢吖嘛。又有人怨每次只分得一、兩萬太少,仲懷疑霍英東自己袋得最多。所以後來股東拆夥,各有各做。」該名拍檔續說。

然而,據霍英東在傳記中夫子自道,一百萬的貨,只可以賺到廿萬,其中十萬要分給船租、夥計、海關及水警,並非賺很多錢。

「我哋水上人好信個天,識睇水流預測天氣才出海,每次出海都拜天后,所以霍英東好信個天。」他這位戰時的生意夥伴說。

上岸做地產一哥

韓戰時在海上貿易大有斬獲,霍英東三十歲已成為香港的新貴,有本錢在五十年代進軍香港地產。

一九五三年他成立了霍興堂置業有限公司,寫字樓設在灣仔告士打道一百五十二號,就在其母親住所隔壁,註冊資金是四百六十五萬元。第一項物業發展是購入利希慎家族使館大廈,並以二百八十萬元成交。

霍英東拿着一大袋現鈔,交到利銘澤和利孝和手上,對方大為吃驚,一問之下才得知霍英東沒有銀行戶口,遂由利氏介紹霍英東到滙豐銀行開戶,那時霍英東才得知向銀行借貸利息遠遠低於私人財務公司。買下大廈後,他把物業對外招租,吸引不少洋人租客,從此開展了地產事業的新一頁,並在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發展大型住宅項目,例如希慎道蟾宮大廈、怡和街的香港大廈、百德新街的海誠大廈等等。

慎言的霍英東,每提起三、四十年前馳騁地產界的逸事時,眼裡便閃出光采,而且興致勃勃。「六五年創立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時,我一直做會長,做到八四年先退休;其間李嘉誠七七年才加入。」九七年回歸前霍英東接受本刊訪問時說。

這也難怪,地產不單為他帶來數以億計的財富,亦為他帶來名聲,事關他當日締造了幾個第一:如第一個推出預售樓花計劃,第一個出售樓書,第一個推行大廈公契,第一個使用租務法庭。

據他說,因為物業只有大契,以前買樓要買全幢,不是何東,便是廣生行、利希慎、陸海通等置業公司買來作收租。樓宇分契,是香港房地產革命性的變遷。「那時滙豐銀行不願貸款俾房地產,而私人貸款人『長衫佬』,年息達十八釐,連買地、建屋、賣樓要四、五年,一旦樓宇賣不出,發展商便不見一幢樓。」霍英東九七年時說。

首創分期付款買樓

為 加快資金周轉,他的立信置業於五五年首創賣樓花,推出油麻地公眾四方街分層單位(即駿發花園舊址),每呎賣十七元,一個五樓八百呎單位賣萬四元,附送黑白 樓書。分期兩年供款。結果登報頭一天,十七萬呎樓面搶購一空。「賣樓綽頭是『免費送樓』,即買家先付七千元頂手費(五成),然後以月租二百幾形式供兩年, 兩年後便是你的了。」

而第一幢使用大廈公契條例的物業,便是銅鑼灣蟾宮大廈,樓高十七層,是當時最高物業。「以前起四層高只一條樓梯;五層 高便加建一條走火梯;六層時便要港督會同行政局通過。十七層樓咁多戶,肯定要電梯,要交電費同管理費,但那時業主未接受到每月交十多元管理費的概念。」大 廈公契可解決有關的紛爭。

到翌年,霍氏另兩間公司,亦因拆建銅鑼灣希雲街及尖沙咀文遜大廈舊址,而促使政府成立租務法庭,開齋的便是這兩宗租客賠償案件。

六十年代初期,霍英東從地產上累積的財富數以千萬元計,躋身香港上流社會。而到澳門開賭,卻是霍英東一生傳奇經歷之一,但他進入濠江賭壇,原來是「神推鬼擁」。

何鴻燊食餅仔傳聞

事件得追溯至一九六一年十月,澳門新賭牌招標的前夕。那時賭牌由高可寧及傅老榕家族的「泰興」所經營,霍氏坐擁數千萬身家,素有中國舊生意人的觀念:搵食不會搵過界。

九七年霍英東向本刊透露:「那次澳門警察廳搞了個名人慈善足球賽,我、何賢、梁昌、何鴻燊、高、傅兩家人,個個都有落場,踢完波後去聚餐。點知咁就有人誤會我同何鴻燊去投賭牌。」他表示只知道葉漢及他的吳姓朋友,對投牌好積極。

及 至截標前兩天,澳門市面傳出,何鴻燊投標,是為了想食「餅仔」,即是要脅競爭者俾點好處,而並非真的去投牌。「何鴻燊聽到後好唔高興,話自己從沒想過去投 標,點會去食『餅仔』。其後他對霍英東說:『如果我不落標,會無臉返香港。我差四十至六十萬,你可否先借給我,落標後才還給你。』我見咁,便去滙豐銀行撥 個戶口給他,但我有個條件。」

形勢逆轉假戲真做

霍氏的先決條件,是不能「叉喎」高、傅兩家人檔攤,事關個個都是他的好朋友。

「我叫何鴻燊搵何賢做個公證人,向舊人(即老友傅蔭釗)講明,大家都有個道義,無撈過界。何鴻燊要公告對方,我們照底價三百一十六萬去投,舊人可以照做。」他以為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

截標前一天,當何鴻燊約搞招標的律師盧巴度去扶輪會食晏,表明財團會落標三百一十六萬時,鄰座的友好卻前來嘲笑何氏想向舊公司食「餅仔」,除了激到何氏扎扎跳外,亦令同枱的盧巴度感到受戲弄,即時拂袖而去,到晚上才找回他肯為財團落標。

「老何那晚問我投標意見,我見形勢變成咁,大家又並非想用開賭來搵錢,不如將賺得的資金,用來發展澳門旅遊事業,開外港、建酒店,其中一成收益作慈善用,餘九成投資落澳門身上。總之賭場是不牟利的。」

賭場收益歸基金會

投標結果頗為意外,高、傅兩家出的標價為三百一十五萬,較何、霍、葉漢及葉德利新財團所出的三百一十六萬為低。霍英東「神推鬼擁」,成為澳門賭場老闆之一。

賭場初期一年收益只有三百多萬,而興建一幢葡京酒店則要三千萬,加上六六年「一二三」事件,澳葡政府開槍射殺為了擴建學校而在總督府外抗議的氹仔居民,激發起社會上大規模的騷亂和衝突。澳門百業蕭條,澳門娛樂公司增資建酒店,令公司「四分天下」的股權改變,而霍氏成為大股東。

「我想引入尖沙咀星光行四個股東(霍、何及鍾明輝、關啟明),發行三百萬元的新股,點知其後班股東褪軚,我變了是大股東。」霍英東生前說。葉漢於八二年退出,鄭裕彤加入,但公司股東結構大致不變,其中上市的信德集團佔百分之五。

雖然賭場生意一向是塊肥肉,一年收益逾百幾億元,其中三成歸政府稅收,其餘則投資澳門及派股息,單是八八至九○年,每年派息由二億一升至四億三,至今估計逾十億元。然而霍英東並不在意這筆巨額股息,早於八三年將股息收益悉數撥歸「霍英東基金會」名下,作投資中國建設之用。

商場冤家何鴻燊

霍英東的多年好友湯恩佳說:「霍英東最令人佩服就是把澳門的賭場利益,捐去成立基金會,而唔係自己袋埋。」

其實,霍英東與賭王何鴻燊在澳門的賭業上,雙方不時擦出火花,霍、何二人頓成商場冤家。

○二年四月一日澳門賭權開放首日,霍英東召開記者會時曾這樣說過:「無我,澳門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何鴻燊。」

自六一年投得賭牌以來,何鴻燊一直只是澳娛的「搞手」,出錢是持有近三成澳娛股份的霍英東,所以霍英東一直坐上董事長一職;不過及至八六年,何鴻燊引入鄭裕彤為澳娛股東,並且推舉他出任澳娛主席,霍英東急而退出,並宣布以後「不參與,不開會」,用行動表示對何鴻燊不滿。

何 鴻燊踢走霍英東,源於七十年代尾,當時澳娛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遂滾存不少資金,霍英東曾建議把資金投放到國內,興建廣州白天鵝賓館及中山溫泉等項目,但 遭到何鴻燊反對;當時仍為澳娛董事的十姑娘說:「何鴻燊是叫我寫一封信向霍生提出,不能把資金投放大陸這樣做。」霍英東收信後十分火滾,但只是忍氣吞聲。

 

及至八六年,澳娛的賭牌須要再續期,當時與葡國政府友好的何鴻燊,爭取續期十五年,經營權至二○○一年,即是跨過澳門一九九九年回歸日子。「此舉令霍英東好尷尬,因為佢作為澳娛大股東,以及政協副主席,但係竟然跨過回歸大日子。」十姑娘何婉琪說。

及至○二年,霍英東遂把手頭持有兩成七澳娛股份,乾脆捐到澳門霍英東慈善基金會;二太所生兒子霍文遜是該基金會的行政委員成員,積極在澳門拓建鏡湖醫院,是霍家近年在重返澳門發展之作。

對於澳娛的股權,霍英東的密友何銘思說:「澳娛股權,他是不在乎的;他只想南沙繼續前進。」南沙的發展始於一九八七年,過去廿年霍英東私人投放了近四十億元,把一塊荒蕪之地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物流樞紐中心。

晚年南沙尋夢

在 南沙開發區內,最熱鬧的地方是蒲洲花園。「霍英東花了麼多錢建成這個公園,現在是不收一分錢,免費讓我們來玩。」一名南沙居民說。這個佔地二十三公頃、免 費開放的花園,設計由霍英東親自敲定。由高處向下望,看得到花園的正中是西方的庭園設計,四周都種滿了花草,園內還有人工湖,旁邊是無敵大海景。旅行團亦 必定來這裡參觀。

據有份參建南沙開發區的內地官員透露,霍英東沒有將這幅土地發展房地產,偏偏在這麼好的位置建公園,原意是給南沙居民一個 好的消閒地方。不過,亦因而引起了當地部分官員的不滿。據悉,由於土地位置優越,當年有官員認為發展房地產最能賺錢,但霍老卻偏偏要建一個「經濟效益低」 的公園。該名官員續說,即使近兩三年,內部亦有人不滿地說:「霍英東又怎麼樣,有什麼大不了!」

地方官刁難

其實一直以來,霍 英東發展南沙所遇到的地方阻撓、困難都是他估計不到的。何銘思○四年曾在報章撰文,矛頭直指先後任南沙開發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番禺市委書記、番禺區 政協主席的梁柏楠。梁柏楠在九三年初出任南沙開發區第一任黨委書記,五年後升任番禺區委書記,○三年,梁又調任番禺區政協主席,開發南沙與霍英東打交道的 正是梁柏楠。

原來南沙的工程都由梁柏楠的兒子和親信負責,例如其間霍英東在南沙開發了東發碼頭運貨,梁家硬逼霍英東掏二千萬元,給他們在附 近另建南偉碼頭,交由梁柏楠的親信管理,貨物就往自己的碼頭運送。另外,霍在南沙大酒店前面建了個會議展覽中心,中間騰出一些空地,建了個南沙廣場給人休 憩,從施工到監修都由梁指定的地方官負責。怎知到樁位露出地面時,霍才赫然發現整整半個廣場的樁位,竟然短樁了二十米。最後,梁在二○○四年被捕受審,指 他收受合共一百八十萬人民幣賄款,並被判刑十二年。

密友家人助管南沙

霍英東兩三年前幾乎每星期都到南沙,視察當地的發展;他大部分時間都和得力助手何銘思一同前往。霍在南沙辦公的地方「霍英東基金有限公司」,旁邊就是市政府、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建設指揮部。

何銘思說他已經八十五歲了,比霍英東年長一歲,早屆退休之年,也很久沒有到過南沙視察。縱使想退下來,何銘思表示他不會違反對好友的承諾:「我曾答應過霍英東,會幫佢直至佢死後的一年。一年後,我就真的什麼都不理。」

而何銘思的兒子何建立,一直協助霍英東發展南沙項目,他是霍英東集團的副總經理,霍家在南沙的運輸物流業務,正是由何建立「話事」。

霍英東集團旗下有一間名為「南沙貨運實業」的全資附屬公司,何建立早在九五年起,就一直是公司的總經理;以往又經常陪同父親何銘思在南沙視察其他業務,所以在當地的相當有名氣。

這間南沙貨運實業公司,主要在內地經營物流業務,內地的總部設於南沙,規模亦最大,建有倉庫和集裝箱碼頭;至於在其他城市如中山和上海等地的分公司,就提供物方案諮詢等的服務。

本週一早上,記者到訪南沙貨運實業在南沙的總部,當時何建立正準備與廣州市政府和北京的官員會面,下午還要回香港處理業務。據該公司的一名職員表示,何建立大部分時間都在南沙,有時更要一日內數次來回南沙和香港,可見他相當吃重。

業務差強人意

事 實上,霍英東發展南沙,首要打通貨運渠道,貨物航運是其中一個重點。何建立最初接手的,是在南沙內發展一個叫「東發碼頭」的項目,項目由霍英東集團和港資 香港發記合資興建,約在九五年開始營運,現時有員工約二百人。據一名姓吳的職員表示,一直以來,東發碼頭主要處理集裝箱貨運出口和入口,珠三角洲的貨物經 駁船往來香港的屯門和葵涌貨櫃碼頭,再由香港轉運至世界各地。「處理集裝箱貨運的利潤不錯,我們每個櫃都會收取碼頭處理費和拖車費用,這裡一年粗略估計大 概賺數千萬。」吳先生說。

東發碼頭站穩了陣腳,後來何建立就奉命在東發碼頭旁邊,興建一個名為「南沙貨運」的碼頭,這個項目更由霍英東集團 全資擁有的。當時的鴻圖大計是,東發主力做轉運,南沙貨運碼頭主力做國際航線,將珠三角的貨直接運到亞洲或日本。不過,自貨運碼頭○五年完工後,一直未能 取得國際航運的牌照。

回報漫漫長路

記者現場所見,與東發碼頭和旁邊由當地政府營運的南偉碼頭相比,南沙貨運是冷清得多。購自 上海價值數百萬元一台的大型吊機,看似閒置在一旁;在貨場內只有少量鋼材等待付運,鋼材亦只用綠色布蓋着。「拿一個國際航照,要經內地海事、海關、邊防及 港務局等等審批,但至今未有牌照‥‥可能申請比較麻煩吧。」吳先生對牌照的進展不願多談,亦不肯預計何時才取得牌照。 不過,他強調,經營一個碼頭投資五至十年才有回報,是「很平常的」。目前碼頭只好處理由內地北方城市,包括天津上海的貨輪,這些貨輪將鋼材等貨品,運到珠 江三角洲來。

霍英東投資南沙,至今經過了十多年,但要收成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5

商人治港 蔡東豪

2011-7-15  NM




我比很多美國人更留意美國政治, 這純屬興趣。近期一宗有趣的美國政壇新聞,是紐約地產大亨特朗普(Donald Trump)一度有意角逐明年美國總統選舉。很多人以為他是一貫地為自己製造新聞,但民意一度顯示其支持度不低。特朗普是屢經起跌的商人,愛出風頭,近年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是他主持的電視節目《飛黃騰達》(The Apprentice),他的一句「You're fired」大快人心。表示支持特朗普的美國人一定是希望他能以「You're fired」的大刀闊斧作風整頓政府。

表面上,成功商人 出任政治領袖是理所當然,商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擁有超乎常人的幹勁、堅忍、判斷、處變不驚的能耐等等。商人管理龐大團隊,在一個不確定的環境中,以 實力殺出重圍。商人須在營運上定下策略,在財政上量入為出,仔細執行每一決策,商人能夠管理大型企業的話,管理一個國家也不應是難事。度身訂做一個出色政 治領袖,所需要的質素跟一個成功商人相差無幾。然而,古今中外,商人出任政治領袖大都失敗收場,為什麼?表面看商界和政界的工作性質分別不大,但細看兩個 界別是天淵之別,最重要的分別是權力。美國總統被譽為全世界最有權的人,但實際上美國總統只能羨慕一個商界領袖擁有的無上權力;相比之下,美國總統被層層 官僚架空,很多事情揸不到主意,兼且財政上是失匙夾萬。美國憲法刻意制衡總統的權力,防止總統濫權,破壞民主制度,因此美國總統處處受制於國會,而國會通 常由總統所屬的敵對政黨控制。再者,國會的權力來自地方選民,老百姓對政府施政大都是百彈齋主。商界領袖的權力大得多,例如CEO的權力來自董事局,而 CEO本身是董事局成員之一,很多時候CEO有份參與董事委任,董事局似俱樂部多於獨立監察機構。大部分董事局都把權力下放予管理層,由CEO帶領的管理 層有絕對權力去請人炒人,擴張收縮,董事局很少會過於仔細追問。董事局成員的心態是,最重要是管理層能夠交出漂亮成績表,其他的都是細節。

 

商 界領袖習慣了在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環境下工作,當走入政府,立即發現這是一個陌生世界。在政府系統中,政治領袖做一件自己認為是對,甚至大部分人都認為是 對的事情,原來有無數「持份者」攔路,要衝過這些障礙,他須要邊傾邊做,枱面枱底交易,要氹要呵,不要談辦事效率,有時甚至會質疑個人的尊嚴。商界領袖走 入政府另一個最不習慣的地方,是欠缺成績表。商界領袖能夠以絕對權力橫行無阻的條件,是交出成績表。商界成績表是企業盈利,清楚不過,商界領袖用把口講到 天花龍鳳,最後也要交出一份所有人都看得明的成績表——今年賺幾多錢?政府沒有單一成績表,甚至沒有公認的成績表,成績表可以是民意支持度,可以是財政表 現,可以是國家形象,難以掌握,更加難得到大部分人的共識。在一個沒有成績表的環境下工作,就好像一艘沒有指南針的船在大海中航行,商界領袖完全迷途。以 香港政府為例,首任特首董建華來自商界,他提出政府高官「問責制」。從商界角度看,問責精神合理不過,論功行賞,為自己做的事負責任,從來是商界的定律, 但原來問責精神在政府身上不容易嚴格執行。商界的問責精神建立在互信之上,管理層相信他們的工作表現會反映在業績之上,功過成敗,由業績決定,心甘命抵, 而負責監察管理層的董事局也願意信任管理層,因為管理層不能達標的代價是問責。政府的權力架構互相制衡,功過糾纏不清,欠缺明確的成績表,問責制度行不 通。商界領袖走入政府後多感無奈,平日熟練的武功用不着,工作環境變得陌生,價值制度似顛倒,什麼是好壞,什麼是對錯,一下子變得模糊。香港下任特首的人 選,假如中央政府又要選一個商人的話,我的建議是,找一個不成功的商人,因為不全心相信問責精神的商人,靠着厚面皮和玩手段,他的武功才得以發揮。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8

商人治港,休矣 蔡東豪

2011-9-22  NM




正在看的晨早新聞突然轉去一個突 發場面,地點是我熟悉的香港電台大堂,場面是新任廣播處長鄧忍光接受記者發問。一下子我弄不清鄧忍光背後的黑色背景是什麼,細看下,原來是十多個黑色的抗 議牌。抗議人士大都是港台員工,他們鋪了黑色地氈「歡迎」鄧忍光第一日上班。我看到鄧忍光被黑色抗議牌包圍的影像,呆了,點解是這樣?點解可以這樣?

港 台員工對政府任命沒有廣播經驗的政務官鄧忍光出任廣播處長,從宣布委任的一刻已表強烈不滿,港台工會形容為「港台黑暗的一天」。工會認為政府招聘程序混 亂,一時公開招聘,一時空降政務官,有違反程序公義之嫌。工會指鄧忍光對公共廣播毫無認識,對編輯自主和言論自由欠缺承擔,顯示政府粗暴干預港台編輯自 由。對於政府在經過十個月招聘廣播處長,其間多次故意放風,製造混亂,然後選擇在傳媒最風雨飄搖的時刻,宣布空降政務官出任這個政治敏感位置,我不同意, 我認為政府的決定不恰當。對於廣播處長的任命,我對兩個關連的課題特別感興趣。第一個是關於鄧忍光第一日上班的黑色影像,我的疑問跟香港的打工仔一樣:員 工心裡幾不鍾意也好,怎可以以黑色地氈和抗議牌來迎接新上司?「怎可以」不是指應不應該,而是指怎會有膽量這樣做。公然跟自己的上司作對,對自己日後的仕 途有什麼幫助?隔了一刻答案才在我腦中亮起,噢,港台屬於政府系統,不少員工是公務員,這些人唔炒得。換轉是私人機構,總部任命一個不恰當的新上司,哪怕 這個人跟閣下有類似殺父之仇,下屬只得兩個選擇:一個是辭職以示不滿,一個是無奈接受,同時要假裝沒事,因為下屬跟上司明鬥,受傷的一定是下屬。換轉在私 人機構,「歡迎」鄧忍光第一日上班,是一個充滿假笑容和怪眼神的歡迎派對,笑容和眼神在同事之間互相交流,一切盡在不言中。鄧忍光雖然是廣播處長,他手下 公開跟他過唔去,而他沒有辭退這些人的權力。我想到商人加入政府,最後大都失望離去,原因就是政府和商界的環境太過不同。商人走入政府之後,發覺原來不管 職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實際上是一個無權人士。在商界,企管人有權力去分配資源,請人炒人,企管人知道這種權力是有條件的,就是要交出成績表。企管人清 楚商界的遊戲規則,有功有過,有獎有罰,企管人玩這個遊戲玩得心甘命抵。商人走入政府之後,發現這是陌生的世界,這裡沒有成績表,獎罰模糊,每天的工作是 妥協和交易。鄧忍光第一日上班的黑色場面太震撼,大大加強了我不相信商人能治港。

 

第二個我想談的課題,是鄧忍光應怎自處。 據聞他是AO界明日之星,廣播處長是他政務官旅程上的一個站,他在港台的表現對他仕途可以有很大幫助。從他在公開場合的表現,他似是一個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的人。據聞他接見港台高層的時候,強調不會參與日常運作,即是應該不會出現干擾言論自由的情況。假如我是鄧忍光,我也不會參與日常運作。我這推論是基於一 個假設,政府不是派鄧忍光入港台整頓港台的言論尺度,把港台變為「官媒」,而是整頓港台作為一個政府系統的一部分。傳媒的生態環境變了,一兩個名嘴的電台 節目,一兩個諷刺時弊的電視節目,在今日的數碼時代,根本起不到推動社會的作用。政府高層根本不大關注港台在做什麼批評政府的節目,因為最有威力的傳媒在 網上在手機在空氣中,今時今日影響社會輿論最有殺傷力的是網上媒體,是Facebook,是高登。鄧忍光不應行近有丁點涉嫌影響港台言論自由的地方。鄧忍 光的任務,也是日後衡量他表現的基準,是能否整頓港台的人事架構、資源分配和港台在政府系統內的長遠定位。避開言論自由的泥沼,把焦點放在怎樣把港台做得 更有效率,做得更為市民接受,對這些課題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的感覺是,鄧忍光是精仔,黑色的一天過去後,他會找到應做的事。

蔡東豪

現 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77

「我向您匯報一下」——溫州商人林春平的資本路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9288

一位並不起眼的溫州商人,收購了美國一家並不起眼的破產銀行。但由於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加上他的言行舉止有意無意中暗合了地方對於扭轉產業和金融形象的期許,一時間成為風雲人物。

2012年2月6日下午5點多,《溫州日報》記者急衝沖趕到春平集團董事長林春平的辦公室,「我們要採訪你。這是市里布置的緊急任務。」

一個多星期前,浙江省民營經濟大會召開。浙江省一位領導點了林的名,「溫州有位企業家林春平,他收購了美國的一家銀行,了不起!」第二天,林春平買下美國大西洋銀行的報導登上了《浙江日報》頭版。

在此之前,這個自稱「身高1米69,白酒可以喝一斤多」的溫州商人,在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眼裡「只能算二三流的企業家」。

溫州正籌備申報「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以期在民間金融體系和風險防範體系等方面先行試驗。溫州市政府一位人才稱林春平聲收購海外銀行之舉「樹立了良好形象,有助於改革試驗區的申報。 (CFP/圖)

半推半就站上英雄台

儘管林春平一再稱這個收購來的小銀行只是「抱來的女兒」,他還是賣著他的大米和羅漢果,做著他的牛皮生意,但事實上他惦記這個「女兒」已經很久了。

鏈接

溫商代表性「出海」事件

1.聯合購入何鴻燊郵輪


2011年9月,溫州民間資本聯合福建、香港和台灣三地資本收購原主人為「賭王」何鴻燊的「亞洲之星」豪華郵輪,並在香港辦理了交接手續。出資主體是此前溫州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在香港成立的中國海洋產業投資公司。

2.葉茂西拿下英國一電視台

2009年7月,中國商人葉茂西宣佈旗下的西京集團全資收購英國本土一家衛星電視台(普羅派樂電視台),並號稱是「唯一由中國民資投資的,直接針對歐洲市 場」的電視台。葉茂西被稱為「印刷大王」,彼時身兼北京市溫州商會會長、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常委、北京市工商聯執委、中國絲網印刷協會理事長等職。

3.潘長海等人拿下皮爾·卡丹

2009年,潘長海(株洲市溫州商會會長)、孫小飛、陳小飛、洪建巧等溫州商人組團收購皮爾·卡丹。事件一波三折,最終他們以3700萬歐元的價格取得皮爾·卡丹大中國區皮具、針織服裝、皮鞋等部分商標的使用權。

4.張進云等人買下阿聯酋人工島

2007年,加拿大溫州商會會長張進云與阿聯酋與當地政府簽約,試圖以50億元人民幣,買下當地即將填海建造的人工島「丹娜島」上50萬平方米土地的永久 所有權。另一位溫州開發商周建芝則獲得了在拉斯海馬陸地上的一塊30萬平方米土地的永久所有權,簽約資金約20億元人民幣。

5.王偉勝等人拿下阿聯酋一電視台

2006年,溫州華星集團董事長王偉勝,和朋友一起收購阿聯酋的一家名為阿拉迪爾的國有電視台,並將其改名為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他1998年到迪拜淘金,第二年創辦阿聯酋迪拜華人網,是最早在迪拜做服裝生意的中國人之一。

6.曾昌飈拿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

2004年,中旭集團董事長、時任瀋陽溫州商會副會長的曾昌飈(現任遼寧省浙江商會會長),拿下平壤第一百貨大樓的十年經營權。這座百貨大樓營業面積 3.6萬平方米,貨物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曾昌飈彼時聲稱將投資5000萬元對整個大樓進行改建裝修,並「建成朝鮮最大最好的百貨商場」。

7.徐益忠拿下ELIOS

2004年,徐益忠旗下的溫州飛雕電器以550萬歐元收購了意大利一家年產值800多萬歐元、有50多年歷史的牆壁開關企業——ELIOS。
42歲的林春平掌控的春平集團,旗下15家子公司遍佈亞、非、歐、北美四大洲。其官方網站稱,2011年春平集團總產值達到50個億。其中大宗商品境外轉口貿易和牛皮加工為利潤大頭,其它業務還包括加工米、羅漢果飲料、圓珠筆,以及對外出租一座位於加納的銅礦。

林的野心顯然不僅僅在於此。

「溫州人號稱中國的猶太人,現在溫州人把猶太人的銀行買下來了,說明溫州人天然具有金融家的腦子。」2012年2月1日,首屆「世界溫商大會」,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當著台下1300多名世界各地歸鄉溫商的面,特意誇讚了林春平。

林買下的這家原為猶太人所有的大西洋銀行位於美國特拉華州,是一家只擁有二十多個網點的小銀行。總資產20億美元,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宣告破產。

為了避開美國法院的背景審查,在律師團的指點下,林春平於2010年6月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春平國際金融控股集團,而後在美國展開收購工作。耗資 6000萬美元的交易於2011年11月完成後,他將之更名為「美國新匯豐銀行」,其中「新匯豐」的英文為「NEW HSBC」,即在匯豐銀行的英文簡稱前加了一個「NEW(新的)」。

林春平對收購細節語焉不詳。只說成功收購的關鍵是「感動了負責批准此項收購的法官」、「可以給我的海外形象加分」、「有安全感」(特拉華州擁有全美最健全的公司法,如果有政府去調查林春平的銀行,得到的所有信息將只有「Chinese」和「Chunping Lin」)諸如此類。

據林春平稱,這家沒有官方網站、幾乎查不到任何公開信息的「新匯豐銀行」正處在試營業期,但已經吸收了4000萬美元存款,為了規避風險,「三至五年內不開展貸款業務」,只開展存款、匯款和離岸業務,利用資金轉存業務。

在美國,對於金額低於2萬美元的存款,大銀行不但不提供利息,而且要求儲戶繳納保管費。新匯豐銀行將提供少量利息以吸納2萬美元以內的存款,然後將 這些存款打包轉存給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賺取利息差價,以養活其二十多人的員工團隊。儘管如此,「每年可獲得500萬-600萬美元的利潤。」

「我現在算是一名小小的銀行家了。」林春平邊伸出小指頭比劃道。「收購美國的銀行,這可是華人有史以來第一次。」

「目前,至少有六七家溫商企業在洽談對海外金融機構的收購。」一位不願具名的溫州政府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林春平收購美國的銀行,建立了良好形象和示範效應,有助於溫州申辦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林春平在美國收購的雖是一家「看不上眼的小銀行」,但被不由分說地戴上大紅花,推上英雄台。

林春平的真正意圖是什麼?表面上出於「海外的資金總得有個去向」的考慮,事實上,從一開始,林春平瞄準的目標就不是海外,而是中國境內的銀行業。「三五年會有動作,時機成熟的時候我肯定會在國內金融業插一手的。」

「我對中國的銀行非常瞭解。」林春平說,他的妻子就是在銀行工作的。他說前不久他們剛跟十幾位銀行行長一起吃過飯。

在此之前,他曾密切關注並有意參與在溫州建立中國首家華僑銀行。當被問此事進展時,林春平的回覆是「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溫州人一直有一種情結,想從企業家變成金融家、資本家。但是國內進入銀行業很難。」周德文說。本屆溫商大會上,500餘個招商項目當中,金融業項目只有10個,但卻是溫商關注度最高的。

安南兒子的「同學兼室友」

這位特殊的「同學兼室友」為其指明了一條非洲投資之路,甚至通過牽線搭橋幫助他認識了一些國家的總統或副總統。

1970年,林春平出生於溫州澤雅鎮山區。16歲跟隨父親到廣西做皮革生意。他在三四個月內就學會了桂林方言。直到現在,林春平稱自己會講上百種方言和外語,甚至「廣東話講得比溫州話要好」,這為他積累人脈資源帶來了很大便利。

春平集團至今流傳著一種說法:有一次,一位國家領導人到加納訪問時,隨行的翻譯人員應付不來的當地土語,林春平卻能交流自如,於是做了一回臨時翻譯,「他在領導人面前表現了一把」。

1989年,林春平考入了深圳大學文史類專業。大學期間,他將父親的紐扣和皮革生意「發揚光大」並獨當一面,畢業前擁有了約600萬元的身家。

踏出校門時,正值溫州商人王均瑤(均瑤集團創始人,已去世)和一位四川商人經營航空包機,便跟風進入了這個行當,成立了他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林鵬航空包機有限公司,並開通了6條航線,「手上有了錢,野心就開始膨脹。」

結果,一年的時間,他不但把全部的身家虧了精光,還背上了兩千多萬元的債務——80%是「從七大姑八大姨那兒借來的」。

「跟最近兩年溫州民間借貸風波情況是一樣的,只是我沒有『跑路』。」林春平猛吸了一口「中華煙」,一字一頓地講道,「可是,沒有民間金融,哪來溫州老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為什麼三分四分合法,五分六分就不合法?」

1995年春節前,「也曾經想過自殺」的林春平回到溫州老家,晚上跟十幾個債主一起喝著幾毛錢一瓶的黃酒,「給我四五年時間,我一定將債還清」。這一次「債務談判」的成果是,「他們又湊了近20萬元,來幫我東山再起」。

這次「危機」讓林春平養成了一個至今仍保持的習慣:每天早上都洗冷水澡,以保持頭腦清醒。

重新積聚財富的途徑是:拿家族老本行的皮革產品到新加坡做轉口貿易。這也促成了林春平在新加坡的求學之旅。在新加坡商學院讀書時,他認識了聯合國前 秘書長安南的兒子。林春平說他的這位特殊的「同學兼室友」為其指明了一條非洲投資之路,甚至通過牽線搭橋幫助他認識了一些國家的總統或副總統。

用了不到四年時間,靠著往返廣州和加納,將10元進價的牛仔褲賣到10美元,林春平不但償還了所有欠債,還額外支付給鄉親們1000萬元作為回報。 2001年,他又在加納以50萬美元買下了一座有伴生黃金的銅礦之永久開採權。現在,這座銅礦為林春平每年帶來二百多萬美元的開採租金。

可是林春平並不樂意聽到別人說安南是其「貴人」的說法。「我這位同學打開了一個舞台,但我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上去表演的。」他聲稱偶爾還會聯繫下老同學,「人家是個大忙人」。

緊跟形勢的「小老弟」

「林春平在溫州吃得開,得益於他善於處理與政府的關係。」

「房地產?擔保公司?我從來沒有碰過!」林春平瞪著眼睛,誇張地擺著手。他肢體語言豐富,說話眉飛色舞,嗓門巨大,喜歡用「我這個人比較幽默」「語言這方面我可能是天才」之類的句式。

儘管沒有從事房地產行業,但林春平始終對土地的價格多留個心眼。兩年前,林春平購入溫州農業開發區14畝土地作為辦公場所之一。每畝土地500萬,耗資7000萬購入土地,林春平覺得很划算,「因為那個地段附近即將開發商業地產」。

2012年2月6日,當南方週末記者來到春平集團位於農業開發區的這一廠區時,開工的工人只有數十名。其中一個生產塑料筆的車間,只有三名工人在工作。據春平集團一位人士介紹,在這個佔地14畝的辦公地點,從事行政工作的人員只有五六名。

「做實業永遠有機會」是林春平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最為頻繁的一句話。這一「金句」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實業致富」的口號不謀而合。而為了改變產業空心化的形象,溫州市不斷為自己貼上「回歸實業」的意願性標籤,本屆世界溫商大會的口號正是「振興溫州實業」。

某次在一個有當地官員出席的飯局上,周德文對林春平開玩笑說:「小老弟,你真的是『緊跟形勢』啊,總是跟市領導保持著高度一致。」林春平對此報以大笑。

「林春平在溫州吃得開,得益於他善於處理與政府的關係。」一位熟悉林春平的外地溫州商會會長說。他對溫州的投資環境表示失望,甚至想過「一輩子都不回溫州投資了」。而林春平在溫州卻如魚得水,他對林春平的高調有些許反感。

2012年1月18日,林春平首次當選為溫州市政協委員。

林春平在溫州的幾處辦公地點,裝修的「標準配置」都是走道上懸掛若干他與國家或各省市領導人的合影,辦公桌上擺一隻金蟾,身後的書架豎滿數十本商海秘笈、人生哲學類的書籍。

春平集團出品的大米,商標是林春平的頭像。「我這是『以人頭擔保』是放心糧。」林春平說。其羅漢果涼茶產值達到1億。「別看產值小,利潤很可觀。」林春平說,他的羅漢果涼茶賣得較貴,而且宣傳廣告費用極少,因為主要是政府採購——溫州市開「兩會」都是指定用的這一飲料。

林春平從未為貸款發愁。「太容易了。向您匯報一下,下午剛有三個銀行行長問我要不要貸個三五千萬。」他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我向您匯報一下」——這是林春平講話時的習慣性用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7

轉帖:一個商人對價值投資的體會 玉山落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3af0401010u1n.html

我原來從事一定規模的實體經營工作,近幾年來一直在尋找具有持續發展潛力的項目,卻沒有找到。但留給自己的底線是如果找不到可心的項目就做股權投資。現在我把自己從曾經做過商人的角度對基本面分析學習和研究的粗淺體會寫出來.

一、股權價值投資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在我經營實體的過程中,由開始錢賺起來很容易漸漸感覺錢越來越難賺,利潤越來越薄,不像十幾年前和更早時期,只要敢幹、肯吃苦就一定能賺到錢,現在是一不 小心就會輸掉,周圍的朋友們也都在慘淡的維持著。覺得中國的實體經濟經過30年的發展已到了一個轉型期,越來越向「二八」現象靠攏,即20%的企業佔領 80%的市場,更多的中小企業將走向被兼併和消亡。

在我尋找新項目的過程中,希望能找到高附加值、有一定門檻的項目,不想做一個項目做了沒幾年,就會跟上來一大批效仿者而競爭氾濫,可是這樣的高精尖項目很 難找到,可以說象找心目中的老婆一樣可遇而不可求。普通的大眾項目,如果你錯過了長大的季節,將很難與已經長大的「老大」們去抗衡,接下來怎麼辦呢?是自 己造個「小舢板」去追別人的「航空母艦」?可怎麼能追得上呢?還是放棄自己造「小舢板」直接搭上「航空母艦」?對,這可能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了,資本市場 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機會,我們可以直接登上「航空母艦」,並和他們一起共同打造「航空母艦」,儘管在這艘「航空母艦」上我只能當個極普通的水手,但也可能要 勝過「小舢板」的船長,因為在「航空母艦」上即使當個普通的水手,也可能隨船乘風破浪而到達大洋彼岸,最起碼這種概率大大增強,而「小舢板」的船長大多隨 著「小舢板」的沉沒而葬身海底。當我一進入資本市場看到了好多我心目中的「航空母艦」,哈哈,原來你們都在這呢,看來我這個小水手要登上哪一艘還得要挑挑 揀揀呢!

二、股權投資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兩件事:如何正確評估企業價值;如何思考市場價格。

商人的商業邏輯行為就是看人、看事、看物,之後對未來進行一定的盤算和預期,如果對未來成功有7成的把握,那麼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可以開幹了!但重要的是怎麼看人、看事、看物呢?正 如巴非特認為的伊索寓言中講的「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就像你有一個對他過去經歷很瞭解的朋友,你能大致預測這個朋友在未來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會有 一個什麼樣的發展,儘管不會十分準確,但也能估測個差不多吧;如果你新認識一個人,就能說出他的未來,那你一定是個算命先生!正如巴非特所說的:「模糊的正確要勝過精確的錯誤」。

商人做生意的底線是我可以少賺錢,也可以不賺錢,但就是不能虧本。用在投資上就是確定性!如何做到確定性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正確的估 值。假如我想買一個工廠並想擁有5年,其帳面價值100萬,別人給出價200萬(相當於股票市場的股價),我要反覆研究它的經營歷史過程,在此基礎上通過 自己所能理解到的知識,盤算出它在未來5年中是能賺500萬還是50萬呢,去和別人的出價去比,覺得划算就買了。我回想我在經營實體當經理時,別人也經常 問我今年能賺多少錢,我總是感到忐忑不安,我真的是說不準啊,也只能說出個大致區間吧。我經常看到券商報告上的精確估值感到很驚訝,他們比總經理還瞭解這個企業嗎?我對此總是抱著懷疑的眼光。

估值只能算是一門藝術,是眼光,談不上是門科學。刻意去追求精確的估值還不如深入地去研究企業更有意義。就是在幾天前,與我合作的其中 一位教授在美國做訪問學者,他是專業研究企業價值評估的經濟學博士,我們在網上交流還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他在研究用內部收益率法評估企業價值,我看著計算 程序真的很複雜,我費了好半天勁也沒太弄明白,我就說用不著這麼複雜吧,打蠅子用蒼蠅盤就夠了,還用的著大砲轟嗎,我著實把他氣得夠戧。也可能是我才疏學 淺吧,不過我反覆學習研究市盈率法、市淨率法、PEG法、現金流折現法等等,我以一個商人的眼光出發,我關心的就是在未來的企業生命期到 底能賺多少錢,折現後就是它的企業價值,正如巴非特所說的股東收益貼現值,但預測股東收益必須是在全面理解和把握企業的過去和現在的基礎上,才能對未來進 行一個大致的預測,是不可能得出一個確定值的,但可以能得出一定區間,也只能是個模糊的區間,算是做到個心中有數吧。投資是個商業遊戲,不是數字遊戲,只 能從商業邏輯出發,遵照商業規律行事,那麼哪一種評估方法更加順應了商業規律呢,以我看那就是股東收益貼現值!

在我們研究企業的同時,也要同步關注和思考市場價格。既然稱為股票市場,那它也是市場行為的,和其它市場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我們同樣 要關注市場的買賣供求關係、是什麼樣的人在買、又是什麼樣的人在賣、市場管理者管的怎麼樣、別的同類市場怎麼樣、哪些產品好賣、哪些產品好買等等吧。我 覺得與農村的集貿市場沒什麼區別,比如我相中了一棵大白菜,我估摸著種子、肥料、人工等成本費用再加上一定的利潤後,大約值1元/斤,本來我想以這個價格 買入,但市場人聲鼎沸,大白菜被抬到3元/斤後,也只能看著不能買了,正在這時天空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市場的人們都跑沒了,還是那棵大白菜,竟被賤 賣到了0.3元/斤,可是它的質量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啊!我毫不猶豫地買了一棵,回到家裡還可能得到老婆誇獎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27

湖南版「黃金大劫案」:80後商人,6000億「維財金」賭局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620

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的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警方於2012年5月4日對該案犯罪嫌疑人實施統一收網。一個黃金財富神話,就此灰飛煙滅。

2012年6月29日,湖南人楚威在悶熱的長沙市第一看守所內,度過了他的29歲生日。

僅僅一年前,他還在馬爾代夫的海邊,悠閒地享用晚餐。彼時,楚威和他的團隊,正用一種名為「維財金」的違規黃金期貨產品,「掃蕩」著中國的26個省區市。

這是一個如野草般瘋長的財富故事:楚威創立的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下稱維財交易所),從2010年2月成立開始,僅僅八個多月時間,發展了七 百多家代理商,吸引了近4萬人投身資本遊戲。通過狂熱傳銷式的虛假宣傳,不少投資者們真的相信,這是一家經過湖南省政府批准的交易所,在這裡,1萬元保證 金最高可以撬動100萬資金,是「以小博大」的「絕佳投資產品」。

這場灰色資本遊戲,終止於公安部的「破案會戰」風暴。2012年1月1日,長沙警方正式對維財交易所涉嫌非法經營黃金期貨犯罪進行立案偵查。5月4 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全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對涉案人員展開集中收網行動。傳說中的經「湖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光環,並不存在,散戶們如夢初醒。

截至警方收網,維財交易所已接受客戶的投資保證金超過23億元,收取交易佣金上億元,累計單邊交易金額超過6000億元之巨。金融監管部門出具的行政認定顯示,維財交易所的運作屬於「變相期貨」,是期貨管理規定所明令禁止的行為。

80後商人的灰色投機路

生於1983年的楚威,是位精明的80後湖南商人:愛嚼檳榔,煙不離手,談吐清晰、邏輯嚴密、反應速度很快。

2005年夏天,他從湖南師範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曾在深圳打工,不久又回到長沙,開始試水期貨。此時,他還只是一名普通散戶,與5年後追隨「維財金」而來的上萬名投資者相比,並無太大區別。

2007年,楚威到了上海,進入一家代理買賣外匯與倫敦黃金期貨的經紀公司,由此推開黃金帝國的神秘大門。在掌握外匯、黃金等諸多外盤期貨品種的投機經驗和潛規則後,2008年4月,楚威在湖南長沙註冊成立「湖南維財投資諮詢有限公司」,開始自立門戶,代理買賣外盤黃金。

直到2011年前的4年間,楚威從事的生意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代理外盤,即炒賣國際黃金期貨,業界統稱為「地下炒金」。這一直是法律監管的空白地帶。

按照相關規定,通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參與交易,是中國投資者參與黃金期貨交易的唯一合法途徑。上期所會員並無二級代理,因此,除了上期所的期貨經紀會員,任何單位和個人另立門戶代理黃金期貨,均屬非法。

只不過,這類規定,往往會被許多人有意忽略。一方面是投資渠道缺乏,另一方面負利率時代又讓每個人都擔心自己的資產貶值。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大小小的貴金屬交易所突然瘋長。

2010年,楚威注意到了這一新的趨勢,並先後考察了誕生較早的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和浙江匯聯交易所,楚威發現:開辦和運營一家交易所其實並不難。

楚威興奮地看到,這是一種比代理外盤更冒險、也更暴利的遊戲:不再需要幫客戶去國際資本市場上去玩,自己開設一家交易所,設立電子盤。

2011年2月4日,楚威在長沙註冊成立了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工商資料顯示,這家公司註冊資金為2000萬。楚威和妻子趙某是這家公司僅有的兩名股東,分別持股60%和40%。

這對「80後」夫婦分別擔任了公司總經理和財務負責人,他們所組建的團隊,也以80後為主。2011年初夏,位於長沙市繁華地帶的芙蓉中路新聞大廈樓下,悄然掛出了一塊橫幅:「投資黃金,開啟財富之門,5月18日盛大開業」。

在宣傳中,維財交易所自稱「湖南省政府批准、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及中國工商銀行第三方監管」,誤導投資者認為其是合法的黃金期貨電子交易平台。

南方週末記者從長沙警方瞭解到,自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 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即俗稱的「38號文」下發後,凡使用「交易所」字樣的交易場所,除了經國務院或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批准之外,還必須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而湖南維財沒有經過任何批准程序。

傳銷式瘋長

維財交易所成立後,楚威給投資者描繪了一幅美妙的錢景:投入1800元保證金,就可以購買1盎司黃金期貨,並實行5倍的槓桿;如果客戶投資100盎司黃金,則可以在5倍的基礎上配20倍的資,即放大100倍。

投資者們被告知,「維財金」是一個以小搏大的投資產品,1萬元最大可以當成100萬來用。客戶所投資的黃金只要上漲1%,即可獲得百分之百的收入。但楚威和他的團隊並未告知客戶投資黃金期貨這把雙刃劍的另一重風險:客戶所投資的黃金只要下跌1%,即有可能血本無歸。

「機會越大,風險越大」的教條,在這一刻被遺忘了。也很少有人注意到,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的保證金比例為7%,槓桿率僅為14倍。

旋風般的擴張之旅開始了。創業之初,楚威和他的團隊一個月要跑近20個城市。他借鑑了傳銷式的擴張模式,本身並不發展客戶,只在各地發展代理商——分省級、市級和縣級代理,客戶交易所產生的佣金,楚威按照70%、60%和50%的比例,高額返回給代理商。

各級代理商也是廣招經紀人和業務員,並從代理商的分成中拿出30%分給業務員,若是客戶介紹朋友可提成40%。每個營業場所都充斥著被洗腦的年輕人,亢奮地向任何一個潛在客戶做黃金美夢的宣傳。

這樣,湖南維財形成了一個傳銷式的金字塔架構:交易所總部、省級代理商、市級代理商、縣級代理商、經紀人、個人投資者,交易所和省市縣級代理商結成利益共同體。

代理商低門檻准入、高比例分成,讓湖南維財的經營網絡迅速擴張。2011年7月,楚威出席了西安一家代理商的開業典禮。楚威團隊拿出了一整箱金光閃閃的金條,用托盤盛出,在典禮現場繞行一週。金條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照在現場人們的臉上。

短短八個多月時間裡,楚威發展了省級代理商26家,幾乎遍佈全國,這些省級代理商,又幫楚威發展了七百多家市縣級代理商。代理商們再通過電話和網絡營銷手段,吸引許多不明真相的客戶投入黃金遊戲。案發後,據警方統計,湖南維財八個多月共在全國各地發展了近4萬名客戶。

截至案發前,維財交易所八個多月共產生單邊交易額6000億元,這個數字,已超過2011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全年成交額的1/10。在後期的宣傳中,維財交易所開始對外宣稱,自己是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天津的國內第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湖南維財形成了一個傳銷式的金字塔架構,在其非法黃金期貨交易中,大部分客戶血本無歸。(明鏡/製圖)

血本無歸的投資者

大多數投資者都是這場黃金遊戲的輸家,譬如60歲的長春市民劉山。2011年8月份,劉山聽聞了一種叫「維財金」的理財產品。彼時,他手頭正借了一大筆錢,準備給在廣州的兒子買房。但房價太高,他決定到資本市場走一圈,掙點錢,湊足房款。

通過維財交易所在杭州的一家代理公司,劉山開通了賬戶,業務員告訴他:維財交易所是經湖南省政府批准、與工商銀行合作成立的,門檻低,交易手法靈活,優勢明顯。劉山一共投入了65萬元,卻只玩了十多天即血本無歸。

如果瞭解維財的盈利模式,劉山也許不會冒險入市:維財交易所賺取的是客戶交易時的手續費,100盎司的黃金,交易一手是700元,如果一天倒10 手,僅手續費就要7000元。楚威後來自己解釋說,開設交易所,就如同開了一家麻將館,來打麻將的賭徒們輸贏無常,但麻將館照比例抽水——這是一筆穩賺不 賠的生意。

浙江龍遊人黃吉仙,自稱是維財代理商惡意刷單的受害者。她通過杭州一家代理商於2011年11月18日入市,當時,業務員向她反覆述說入市交易黃金的好處,強調「不需要懂期貨」,有專業老師指導,100%賺錢。

黃吉仙相繼投入了約13.6萬元。入市當天,一個名為「徐老師」的指導老師,首先帶著她操作了一筆,賺了3074元,黃吉仙信心大增。此後,風雲突 變,交易每筆都虧損。慌亂中,黃找到「徐老師」,對方表示,這種情況見多了,要黃吉仙交出維財賬戶和密碼,由他代為操作,「把損失賺回來」。

5天後,黃吉仙打開賬戶,發現十三萬多的賬戶只剩下七千多元。經查詢,在交出賬戶密碼期間,她遭遇了惡意、高頻率的刷單——5天之內,交易了178次,僅交易費即被刷掉了7萬元。

類似劉山、黃吉仙這樣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在維財交易所的客戶中比比皆是。

潮水般的輸家離開之後,自有新的投機者源源不斷補充進來,延續著維財瘋長的神話。一名叫王薇的維財交易所縣級代理公司負責人曾向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其公司開張不到兩個月,已發展一百多個客戶。

警方事後調查顯示:投資者們都是在維財公司的交易平台軟件系統上進行交易,但這些交易資金其實並沒有進入真正的黃金交易市場,而是流入了維財自設的電子盤,維財公司自己作為「交易的另一方」與投資者們進行交易。

維財交易所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實時行情為準,交易時間從當日早上7點到次日凌晨4點。每天凌晨4:30,維財交易系統根據這一天客戶交易情況,自動與公司所用的工商銀行賬號進行結算,銀行再根據結算情況調整客戶賬戶裡的資金量。

統計顯示,維財交易所累計收取了客戶保證金二十三億餘元,獲取手續費和遞延費(俗稱過夜費,也就是客戶持倉過夜需要交的費用)過億元。若按照與代理商三七開的分成比例,不到一年的時間,股東楚威夫婦已實現了驚人回報,遠遠超過2000萬元的註冊資金。

楚威夫婦超過十倍回報的背後,則是客戶的斑斑血淚。據警方調查:參與維財交易所黃金遊戲的客戶中,贏家只是少數,大部分人都如劉山一樣,血本無歸;少部分贏家,贏了部分黃金價格的漲幅,剔除手續費後,仍然是輸家。

通過狂熱傳銷式擴張,維財交易所接受客戶保證金23億餘元,收取交易佣金上億元,交易金額超過6000億元。 (CFP/圖)

監管風暴

意外是在2011年感恩節那天到來的。

那是11月的第4個星期四,國務院下發了被稱為38號文的《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 切實防範金融風險的決定》。近3年時間裡,國內交易市場數量翻了3番,達到三百多家。業界將這一文件,視為國家層面對於癲狂的交易所熱潮的整頓。

38號文規定:除依法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期貨監管機構批准設立從事期貨交易的交易場所外,任何單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

據警方調查,維財交易所的運營特徵包括了電子集中交易、標準合約、保證金制度和當日無負債、強行平倉等變相期貨交易的手段,均是在國務院文件整頓之列。

38號文公佈的第二天,湖南維財收到資金託管行工商銀行的一紙通知,要求停止與維財的合作。長沙市工商部門也通知湖南維財,要求其變更經營範圍,剔除「黃金」這一項。維財交易所不得不於2011年11月29日發出公告,定於12月24日暫停黃金業務。

「我們是在調整的過程中出了問題。」楚威向南方週末記者解釋說,當時維財已決定12月底停盤,部分代理商為減少損失,拚命刷單,客戶投訴由此猛增,為應對暴漲的投訴,楚威從公司總部的客服部抽調出幾個人,專門接聽和受理對刷單等問題的投訴,核實之後,要求代理商予以解決。

但接下來發生的局勢,楚威已無法控制。他所發展的七百多家代理商,很多才剛剛鋪開,連成本都未收回。於是,多家代理商及其經紀人在客戶賬戶中瘋狂刷單、賺取手續費。

大量客戶的控訴材料,雪片般湧向金融監管部門。自2011年下半年起,長沙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就接到多起關於維財公司的投訴。

2011年12月28日,維財長沙總部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一地無人簽收的快遞包裹。3天後,長沙市公安局成立「1·01」專案組,正式立案偵查,楚威、趙某以及多名維財公司高管相繼被刑拘。

2012年3月1日,公安部啟動全國範圍內的「破案會戰」,旨在嚴厲打擊經濟犯罪。因維財案涉及面廣、案情複雜,「1·01」專案組多次向公安部匯報偵辦進展,公安部決定將此案列為部督案件,並發起集群戰役。

據警方介紹:公安部於2012年5月4日,發起了以湖南長沙為主戰場的26省區市集群戰役,對維財案的犯罪嫌疑人實施統一收網。收網行動中,共立案、破案上百起,對一百多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一個以黃金為號召的「維財神話」,就此灰飛煙滅。

2012年2月8日,楚威正式被長沙市開福區檢察院批准逮捕。

制度反思

長沙警方證實,這是長沙市首起非法經營黃金期貨的案件,其涉案金額之高、涉及面之廣,相較歷年來的全國同類案件,也能排進前列。此外,這家80後夫 婦主導的交易所,連基本的紙質財務資料都沒有,全部使用電腦記賬,案發前維財交易所已刪除了部分電腦數據,導致長沙警方的偵辦工作十分艱巨。

根據事後的審計報告,楚威在交易所的發展初期,曾動用部分資金「自行造市」,推高整個市場的交易量,以吸引客戶。在客戶交的二十三億餘元保證金中,有近2個億的資金是楚威自己動用資金反覆操縱市場價格形成的。

看守所內的楚威,反覆向南方週末記者強調:希望媒體以及維財金客戶「看待我們,可以用一些發展或者改革的眼光,去看這種新興的金融衍生品種」。

「維財案的產生背景,跟很多經濟犯罪案件類似,源於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現象突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基礎。」長沙市政府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認為, 維財案還反映了當前我國經濟領域內立法和執法需要進一步完善,以積極應對新型經濟犯罪的不斷發生。同時,任何金融創新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範圍內進行。

據長沙市政府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仍然不時有維財金的參與者,向長沙市政府金融辦打來電話,詢問整個維財案的善後處理情況,而工作人員的回覆是: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相關後續工作應嚴格依法辦理。

「維財案名義上是期貨交易,其實是開了一個賭局,開一個非法賭場讓大家在這裡面賭博。」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彭冰分析認為:維財案出現的根源,有兩個基礎,其一是中國投資者的賭性(投機心理)很大,其二是投資者們的投資渠道極其有限。

彭冰表示,很多投資者認為黃金會保值,所以想投資黃金,但黃金市場上的投資渠道很有限,這樣就給了類似維財交易所這樣的機構以機會。同時,投資者買了黃金期貨,也不進行實物交割,「實際上客戶也不是真的要黃金,而是要收益」。

2011年底,央行、證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文,整頓黃金交易市場,強調除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之外,各地均不得設立其他任何名義的黃金交 易所(交易中心)。也許是注意到了各界對於黃金投資渠道過窄的呼聲,這份文件末尾提到,要「圍繞市場需求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為投資者提供便利化服務」。

但正本清源的效果還遠未實現。時至今日,在百度維財吧裡,一家名為「湖南享潤達貴金屬交易市場」的機構,已開始向「維財金」時代失意的投資者們喊話,他們的廣告語是:「維財是騙子,外盤不安全,貴金屬只認享潤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