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不論是創業者,還是BAT三大巨頭,他們都已經開始把目光瞄向了To B市場。

提到中國互聯網與美國互聯網的最大區別,可能很多人都非常清楚。美國擁有To C市場的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中國也有針對To C市場的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不過不同的是,美國擁有To B的微軟、IBM、甲骨文等科技巨頭,中國卻沒有一家市值過百億美元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有人說2015年是中國的企業級市場元年,根據IT桔子追蹤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企業級服務領域的創業公司有259家,其中在本年獲投的有56家,占比22%。而根據經緯中國的數據,2014年中國To B領域營收過億元級別的創業公司只有一家,但2015年已經超過了10家。

事實上,不論是創業者,還是BAT三大巨頭,他們都已經開始把目光瞄向了To B市場,而2016年將會成為中國的To B市場爆發之年,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曾公開表示:下一個BAT可能出現在To B領域。

To C市場被瓜分殆盡,To B成為BAT新的眼中肉

過去幾十年,中國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公司以及創業者幾乎都在一門心思鉆研To C市場,他們當中很少會有人關註To B市場,除了在電子商務的B2B領域。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局面:中國的To C市場競爭慘烈,而市場機會與空間也開始趨向飽和。縱觀國內的To C互聯網市場,已經基本上被BAT所瓜分殆盡。

騰訊通過資本布局連番投資了京東商城、美團點評、58趕集、滴滴出行等系列O2O領域的小巨頭,除此之外投資的To C創業公司更是不計其數;百度在O2O領域的打造更是極盡了全公司所有的力量,200億投入百度糯米,傾力推出百度外賣,不惜一切力量促成攜程去哪兒合並、控制在線旅遊等;阿里方面也絲毫不示弱,除了自家的天貓、淘寶之外,阿里在O2O方面的布局也毫不示弱,失控美團之後,全力打造口碑網、巨資入股餓了麽。

再來看看國內的To B市場,從去年開始才不斷湧入新的創業者。不過與此同時,BAT三巨頭的目光也早已瞄向這塊巨大的肥肉,他們三者紛紛開始在To B市場布局。從移動辦公到雲服務,再到供應鏈金融,BAT已經開始在To B市場的各個領域掀起一場新的大戰。

移動辦公,阿里百度連番挑戰微信,騰訊“猛”招不斷

眼瞅中微信公眾號一天比一天壯大,甚至成為了各個傳統企業以及互聯網公司人人必備的移動窗口,阿里百度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過他們並不是無所作為。

移動企業營銷層面,阿里巴巴費盡心血推出支付寶服務窗、百度也是集合公司上下所有力量來打造手機百度直達號。就在他們剛推出之際,很多人甚至都認為支付寶服務窗以及百度直達號未來都將會成為微信公眾號的強力競爭對手。盡管今天微信公眾號已經占據了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支付寶服務窗以及百度直達號對於微信公眾號的威脅仍然存在,畢竟支付寶坐擁3億多用戶,手機百度也擁有6億用戶。

移動企業辦公社交層面,正是因為看到了To B市場的巨大市場機會,所以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悄然放棄了主攻To C社交的來往,轉而全力研發To B市場的釘釘,並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不錯的突破。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阿里釘釘的企業用戶數量突破了90萬,用戶數量更是達到了近500萬。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數量之後,阿里釘釘開始從企業層面向微信、手機QQ稱霸下中國移動社交發起了不斷進攻。

不過對於騰訊來說,不允許任何人來撼動自己的微信和QQ。不論是支付寶服務窗也好,還是百度直達號也罷,亦或是今天的阿里釘釘,騰訊都要將其扼殺在搖籃里。面對阿里、百度的挑戰,騰訊果斷地采取了回擊策略,在基於微信訂閱號、服務號的同時,微信又推出了企業號。光有微信公眾號還不行,於是騰訊又開始測試QQ公眾號,以此與微信公眾號形成掎角之勢。

騰訊回擊阿里百度的步伐並沒有停歇,去年10月份騰訊又派出了騰訊企點這員猛將。騰訊企點則是從移動企業營銷以及移動辦公兩個層面來應對阿里和百度,通過針對企業QQ與營銷QQ的聯合升級,打通了企業辦公、營銷等多個層面,提供給企業更全方位的服務。

與其說微信企業號與QQ公眾號是對阿里、百度發起挑戰後的回擊,不如說他們是在給騰訊企點做鋪墊。騰訊企點未來會成為騰訊最重量級的企業移動辦公產品,僅僅是其所推出企點助手,就實現了QQ公眾號、微信公眾號統一管理,讓企業同時打通微信、QQ兩大粉絲平臺,幫助企業制定更好的營銷戰略。從騰訊的戰略來看,他們是想把騰訊企點打造成為To B市場中的微信,企圖稱霸整個移動辦公市場。

雲服務,BAT三巨頭爭霸的另一個企業戰場

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的迅猛發展,信息、數據也在一時間爆炸橫飛,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成為了全球各個國家以及企業急需提升的新能力。在美國,亞馬遜雲、微軟雲、IBM等巨頭成為了企業雲服務市場的領袖,他們借此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在中國市場,以BAT為代表的雲服務公司也在悄然崛起。

阿里雲在去年一年的時間里成立了深圳、香港、矽谷、迪拜等多個新的數據中心,並與新疆、甘肅、天津等10多個省、直轄市達成了戰略合作,一舉成為了國內市場的第一大政務雲。與此同時,阿里雲也提出了去IOE化,在金融機構領域的布局也是快馬加鞭,與眾多銀行、金融機構達成了戰略合作,甚至推出聚寶盆的金融雲計算服務,未來計劃向2000多家銀行、金融機構提供雲計算服務。一時間,阿里雲成為了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未來最核心的產品之一。阿里雲通過連番召開開發者大會,在醫療、教育、遊戲等各個領域為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雲服務,進一步掌控企業雲服務市場。

面對阿里雲的強勢布局,騰訊雲也開始了全面戰略布局。騰訊雲通過為微信開發者、QQ開發者等創業團隊以及中小企業提供數月免費的雲服務,也獲得了迅猛發展,成為了阿里雲在中小企業最大的雲服務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遊戲領域,騰訊雲通過借助微信與QQ兩大開放平臺的優勢,迅速成為了國內第一大遊戲雲,也得到了眾多遊戲開發者的擁戴。

相比阿里雲、騰訊雲而言,百度雲雖然擴張速度稍顯不足,但是百度雲在百度自有的生態體系應用非常廣泛。而百度針對百度開發者也推出了百度開放雲,受到了不少移動應用開發者的一致歡迎。與此同時,百度也推出了公有雲產品百度雲加速,意在為企業網站和平臺提供安全、快速的運行環境。

供應鏈金融,BAT爭奪最為激烈的領地

提到BAT三巨頭的互聯網金融,很多人不由會想到年初的紅包大戰。微信紅包、QQ紅包、百度紅包、支付寶紅包圍繞著春節期間發紅包競爭異常激烈,個個摩拳擦掌,誰也不讓誰,而圍繞著紅包爭奪的背後就是BAT三巨頭的互聯網金融爭奪。消費金融正在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尤其是年輕一代的80後和90後,BAT圍繞著互聯網金融的下一個戰場重心是在供應鏈金融——小微企業。

馬雲一手推動螞蟻金服的成立,締造了一個互聯網金融帝國,其金融服務的核心對象就是小微企業;騰訊絲毫不弱,其所主導成立的前海微眾銀行核心服務對象同樣是小微企業;至於百度方面,不惜一切力量要全面進軍互聯網金融,與中信聯合成立百信銀行,推出百度小貸,為小微企業用戶提供金融服務。

而在BAT供應鏈金融爭奪的背後,還有一個重量級的企業市場,那就是農村企業金融市場。近年來,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已經明顯超過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開始湧進農村市場。由於國內銀行過去一直都把業務重心放在了大型企業上,針對農村企業的金融服務市場目前尚處於空白狀態,這就給了BAT爭奪農村供應鏈金融一個絕好的機會。不過鹿死誰手,眼下勝負未分,大戰才剛剛開始。

總結: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To C的消費市場基本上已經被BAT三巨頭所瓜分殆盡,留給創業者的機會也剩余不多,To B的企業級市場擁有更大的創業空間,同時它也正在成為BAT爭奪新戰場。

在企業移動辦公領域,盡管阿里釘釘發展勢頭較猛,但阿里百度仍然處於被動狀態,騰訊暫時領先,其集合微信公眾號與QQ公眾號的騰訊企點更是後勁十足,成為To B市場中的微信並不難;

在企業雲服務領域,阿里雲占據了較為明顯的優勢地位,騰訊雲依托於微信和QQ兩大開放平臺,已經在遊戲雲以及多個移動應用產品開發領域的雲服務站穩腳跟,百度雲在企業市場稍顯後勁不足,但百度在智能硬件領域的雲服務布局不可忽視;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盡管目前螞蟻金服具備了更為深厚的互聯網金融根基,但並不能說明阿里在供應鏈金融就一定會領先於騰訊和百度,BAT三巨頭圍繞著這場小微企業的金融爭奪戰實際上才剛剛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