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立四十三年的老牌食品龍頭統一,靠著如八爪章魚般包山包海的轉投資,也從賣麵包、飲料和泡麵的「柑仔店」,搖身一變,成為光鮮高檔的百貨精品、美食及藥妝店。 轉投資收入挹注,已成為統一重要的獲利來源。大慶證券研究部分析,統一本業因趨於穩定,較難激起法人投資的想像空間,因此轉投資的相關事業,才是法人這波大力加碼統一的主因。 統一的轉投資中,最搶眼的莫過於航空母艦級的統一超。統一超除了超商本體穩坐老大,搶進百貨也有斬獲。繼與日本關西第一大阪急百貨合作高雄夢時代,今年十月又闖入信義商圈百貨一級戰區,開設統一阪急百貨,開幕以來,平均每日到店人次達十五萬,日營業額約七千萬元上下。 除 了超商、百貨,大慶證券分析,更具潛力的是大陸餐飲業的布局。統一超總經理徐重仁在今年四月法說會強調,外食事業未來是集團在大陸發展的重點,預計兩年內 都要獲利。十月份統一超與日本樂雅樂(Royal Host)合資,預計年底在上海開出第一間餐廳,加上先前旗下包括星巴克、酷聖石在內共七個餐飲品牌,統一超在大陸的雙臂──便利商店和外食事業體已然完 成。 投資台灣神隆:抗癌原料藥廠將掛牌 此外,早在多年前,統一就跨入原料藥生產,成立台灣神隆,以開發生產抗癌原料藥打響國際名號,專攻高價值產品,同時更積極在中國市場布局。去年神隆全年稅後淨利超過十億元,預計今年底前將掛牌興櫃,成為統一旗下另一個亮眼新星。 在轉投資的貢獻下,統一股價(還原權息後)在今年創二十年來新高,穩穩站上四十元大關。永豐金證券分析師陳昆仁評估,統一今年全年度每股稅後盈餘可望突破三元。因此,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統一的轉機故事,「多子多孫多福氣」或許最為貼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