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P2P行業當前呈現出的資產端下沈趨勢,根本原因也是為了緩解資產開發困境,告別單一化的信貸資產開發,為接下來的資產競爭奠定良好開局。

對於中國人而言,過了農歷春節就算是真正完成了辭舊迎新。而今伴隨著春節的遠去,資產端作為多數P2P風險事件的源頭,其質量的優劣甚至決定著P2P平臺的存活與否,在政策的強壓之下,能不能也實現真正的“辭舊迎新”,迎來新的發展?

過去:80%的P2P風險源於資產端

縱觀以往的P2P行業各色各樣的風險事件,其背後源頭大抵都是同一個,即資產端,這道命門一旦失控,便會導致P2P平臺出現急速的連鎖反應,從資產端到資金端的整條生態鏈條都會受到影響。

通常情況下,資產端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資產本身的信貸風險,包括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可能出現的逾期、壞賬等風險,這類風險是信貸市場難以杜絕的,銀行每年都要承受至少1%的壞賬率,更別說P2P行業了,也只能通過加強風控來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

另一方面是平臺的主動性風險,最常見的是虛設項目的自融風險、非法挪用資金引起的資金鏈斷裂風險、拆標引發的流動性風險等。以2015年幾個著名的“大雷”為例,里外貸、盛融在線、EZB等多家大平臺在爆雷之後,均被披露平臺存在自融行為。

其中資產質量的好壞更是決定著P2P資產端能否良好發展。眾所周知P2P行業面對的是次級借貸市場,資產質量整體低下,這種先天不足迫使P2P平臺只能在風控上發力,借助風控手段來提高優質資產的獲得率。然而事不遂人願,P2P行業不論是風控水平還是人員的專業度,都遜色於傳統金融機構。因此,在資產質量低下和風控水平羸弱的雙重擠壓下,P2P行業的真實壞賬率遠高於銀行,而逾期借款更是稀松平常。

現在:P2P行業進入資產為王時代

P2P行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是以流量為核心的跑馬圈地階段,中後期則是以資產端為導向的資產競爭階段。隨著監管趨緊,行業回歸理性,核心的資產開發能力也將取代粗暴的流量獵取能力、虛假的品牌包裝能力,引領行業進入新的競爭時代。

首先,P2P平臺依靠流量來實現快速擴張,等同於積聚風險。早期P2P平臺站穩腳跟的辦法就是通過大規模引流來獲客,這種模式雖然能幫助平臺短期積聚人氣,但其弊端在於平臺無法依靠流量來建立競爭力,流量即燒錢,平臺流量的多寡與其產品優劣、模式好壞幾乎不存在直接聯系。這種規則越是泛濫,越是會誤導平臺不惜用高成本開發市場、低成本開發資產,最終平臺規模越做越大,資產質量卻越來越差。

其次,媒體公信力下降,平臺無法再通過自我包裝來忽悠用戶。在布滿信任泥潭的P2P行業中,投資人普遍看重傳統媒體對P2P行業的態度。但伴隨著越來越多知名平臺爆發風險,我們發現這些平臺曾經都活躍在電視媒體上,享受著媒體的信用背書。如今這些平臺相繼倒塌,也算是給投資人敲響了警鐘——被過度美化的平臺極可能是“敗絮其中”,至此媒體的公信力也一落千丈。基於這種前提,今後投資人對平臺的審視也將由外表轉向內在,那麽平臺加速建立核心競爭力、培養優質資產開發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未來:如何豐富並發展資產端是P2P行業的新訴求

誠如上文所說,P2P行業已經正式邁入了資產為王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行業競爭格局將圍繞“資產”為核心訴求來分化。但與此同時,混亂不堪的P2P原始資產市場卻很難滿足整個行業的新訴求。這種混亂,一方面是體現在傳統個體信貸資產的不穩定性,導致項目風險性遠大於其他資產;另一方面則體現在行業對存量優質資產的過度開發,加劇了優質資產的稀缺性。由此可見,在資產差、資產荒的現狀下,P2P行業的資產端競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滿足資產發展訴求,就不得不先滿足資產開發訴求。

第一,引入海外優質資產。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里,海外概念稱得上是P2P行業的熱潮之一,伴隨著宜信布局海外財富管理市場、陸金所宣布與全球知名P2P平臺合作、點融網的巨額海外融資、新聯在線獲得新加坡地產集團註資等事件,還一度成為P2P行業最受關註的發展概念。P2P行業與海外資產結合,一方面能夠獲得海外資本的扶持與蔭庇,緩解行業競爭壓力;另一方面聯姻海外也是P2P平臺大力發展資產端的契機之一,平臺能夠借助海外企業在海外地區的資源配置能力及品牌影響力,來接觸當地優質資產,並通過跨境投融的形式引入國內,進一步豐富平臺資產端,改善當前行業的資產疲疾現象。

第二,發展P2P模式外的衍生資產。P2P之外的衍生模式是以廣義的P2P概念為基礎衍生出的細化模式,P2N、P2B、P2C、P2G是當前P2P行業較為主流的四大衍生模式。而從資產的風險類型來看,又以P2G模式為最優。P2G模式主要是指平臺為具有政府信用介入的項目提供互聯網融資服務,資產來源大多是政府直接投資項目、政府承擔回購責任的投資項目、國企(央企)保理項目、國有金融機構債權回購項目等等。除了較早成立的投促金融是專門型P2G平臺以外,近期有越來越多的P2P平臺都開發了P2G業務,根據媒體報道,因海外概念而走紅的新聯在線也於近期發布了P2G產品,與傳統P2G模式有所不同的是,該平臺上線的國應通是P2G供應鏈金融產品,項目來源於政府、國企(央企)基礎建設供應鏈上下遊企業。P2G模式的優勢之所以越來越明顯,首先是項目真實性有保證,P2P行業假標泛濫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在這種背景下,政府或國企直接融資項目的真實性較高;其次是項目指向明確,資金直接流向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避免了資金用途不透明等情況的出現,例如上文提到的投促金融資金均用於包括道路、橋梁、保障房等城鄉基礎建設項目在內的地方民生基建工程,新聯在線的P2G項目資金則用於政府重點建設工程供應鏈;最後是政府項目的還款能力普遍強於個人借款項目,通常情況下政府、國企(央企)的財政收入來源豐富,因此還款能力強,同時逾期成本較高,為避免政府信譽受損等惡劣影響,P2G項目違約的可能性較低。

第三,開發細分領域資產。所謂的細分領域,就是業務的精細化,P2P平臺精細化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避開巨頭,形成錯位競爭,以此來降低生存成本,放大競爭優勢。目前來看,P2P行業深入開發細分資產的途徑有兩種,一是錯位業務開發,即開發特定領域資產,發展細分領域的優勢,一方面是便於平臺獨立挖掘可持續的業務模式,建立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伴隨著資產稀缺性的加劇,常規化的信貸資產開發成本水漲船高,再加上宏觀經濟下行導致信貸資產質量下降,放大了項目風險,因此平臺為了突破這種危局,可以考慮轉向細分領域。另一種是錯位區域開發。國內P2P行業自發展以來,就習慣將國內一二線城市作為主戰場,基於這種前提,那些不屬於兵家必爭之地的三四線城市、城鄉、村鎮等區域就略顯冷清了。

但伴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一線城市的市場開發成本越來越高,如今越來越多的平臺選擇下沈至三四線城鎮地區,挖掘當地互聯網金融市場。整體而言,P2P行業當前呈現出的資產端下沈趨勢,根本原因也是為了緩解資產開發困境,告別單一化的信貸資產開發,為接下來的資產競爭奠定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