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隨著國內各大演出市場和地方衛視競爭的加劇,明星大拼盤,聲光舞美大肆燒錢,節目內容單一同質,求新求變中,機器人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舞臺經濟中。

i黑馬 蒲鴿 2月17日報道

2016年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現場,少年組合TFBOYS的出現嗨爆全場。與此同時,很多人註意到,他們身後站著一個兩米高的呆萌機器人。

晚會帶來的熱度使得這個機器人成功登上了當晚微博熱詞榜。 而在此之前,這臺被稱作NK01的機器人出現在北京三里屯,完成了首秀。

1.pic

這個機器人的背後,是一家名叫“智造未來”的機器人公司。

這家公司成立時間並不長,得益於創始人韓雷多年從事演藝娛樂積累的資源,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演藝及營銷中,成功賺取了眼球和網絡流量。隨之,機器人領域一個全新的分支——機器藝人開始被市場認可。

市場催生新藝人形態

早在很多年前,機器人就已經開始出現在舞臺,與藝人同臺競技。不過,當時機器人多為簡易搭建,且個頭矮小,功能單一,並沒引起較大註意。

隨著國內各大演出市場和地方衛視競爭的加劇,明星大拼盤,聲光舞美大肆燒錢,節目內容單一同質,求新求變中,科技和虛擬元素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舞臺經濟中。

在業內人士看來,機器藝人與傳統藝人相比出場費較低,且具備電光發射等酷炫的科技功能,在吸引眼球和制造話題上毫不輸給一線明星,很可能是演藝經濟發展的一個新方向。未來,舞臺上可能會出現不少機器藝人明星,他們有性格、有特長、有偏好,正如真人明星一樣。當然,也有報價。

目前,在機器藝人這一塊,英國走在了最前頭。據悉,英國Cyberstein公司制造的大型機器藝人Titan,這個被稱為“地球上最大藝人”的怪物,高達2.4米,會跳舞、耍寶、秀歌喉、還會發脾氣,不僅在英國頗得人氣,在全球也名聲赫赫,好萊塢大牌明星不惜昂貴出場費邀請Titan為自己撐場面。2015年,Titan登陸中國,場面火爆。

Titan火爆的背後,吸金能力可想而知。據行業人士透露,Titan在檔期上,幾乎需要提前3個月預約。這已經是二線藝人的標準了。

是機會也是桎梏

韓雷此前經營晚會制作公司,在演藝圈浸淫多年,他瞅準了機器藝人的機會,拉來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管工程師褚成成作為首席技術官,轉戰機器藝人領域。

“智造未來”於2015年初正式成立,8個月後,首款機器人NK01面世。

NK01屬於外骨骼式機器人,即人可以站在里面,完成跑步、跳舞、唱歌等動作。同為娛樂機器人,外骨骼式機器人與駕駛艙式機器人有所不同。相較而言,外骨骼式比較基礎,只能完成簡單的肢體操作,搭載有限的科技功能。而駕駛艙式則實現人在里面自由駕駛,對機器人功能進行全面的操縱,正如科幻片中所呈現的那樣。

這款機器人的制造對於韓雷最大的挑戰,不是突破某項技術瓶頸,而是產品設計能力:產品需要同時結合機械設計、電控、輕量化設計、符合背景設定(IP)的外形與功能設計、各功能與舞臺聲光電設備之間的交互設計、駕駛員體驗與裝配方式等等,產品設計的難度可想而知。而作為初創公司,名氣小、資金緊,要找到合適的人也非常困難。

目前,NK01走的主要是演藝娛樂路線,通過參演各大晚會,獲得現金流,而最重要的是,獲得巨大的關註度和流量。而這也正是晚會舉辦方需要的。

據韓雷透露,除晚會外,機器人藝人模式未來更大的一塊收入在於後續的橫向運營。

這種運營開始日益顯著,在NK01為數不多的幾次拋頭露面後,汽車、動漫及遊戲等開始對其關註,邀請其作為現場發布會中的引爆點。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希望借科技元素,來重新定義產品形象,特別是國產品牌,對於掃除消費者腦海中對其低端落後的印象尤為看中,在真人藝人代言、簡單粗暴營銷被玩爛了後,一種新的穩定的代言形式正好滿足其胃口。

雖然站在風口,不過機器藝人的模式卻面臨市場的天花板。韓雷算了一筆賬,一次演出按報價10萬元計算,機器人的來回運費就得消耗2萬到3萬元,還不包括人員勞務及差旅。此外,每一次機器人在表演前,還需花費時日進行定制排練,如此一來,時間成本耗費也變得巨大。而更為重要的是,現在整個機器藝人的演藝經紀並沒形成,接單量也時有時無,沒有保障。

未來的大娛樂之路

韓雷告訴i黑馬,雖然目前已完成天使輪數百萬人民幣融資,但由於研發成本居高不下,現金流仍舊緊張。演藝經紀雖有痛點,但不失為賺取眼球和現金流的好方法。如果要將機器人娛樂這一塊發展壯大,未來還有兩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創建機器人自己的IP。在韓雷看來,單純的演藝機器人壁壘不高,有實力的廠商很容易複制。只有通過不斷將其機器人背後的IP故事及形象進行豐富,才能創建起價值認同上的壁壘,同時創造更大的收益。

二是加緊研發駕駛艙式機器人。相比於外骨骼式機器人,駕駛艙式機器人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範圍,例如,用於電子競技等。韓雷告訴i黑馬,全球有15億動漫科幻迷,中國4億愛好者中狂熱發燒友就有3000萬,而目前,這類人群的主要消費方式在於電影、漫畫、玩具,真正能滿足其駕駛和操縱快感的大型機器人非常罕見。目前已知的做得有一定名氣的,只有美國的Megabots和日本的Kuratas。不過,研發駕駛艙式機器人需要花費更多的時日和資金,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可以想見的是,2016年,在娛樂的舞臺上,機器人要開始搶飯碗了。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智造未來(北京)機器人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韓雷

所屬行業:智能硬件

融資情況: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