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增速較快的東南沿海省份福建,去年GDP增速達到9%,增速繼續在東南沿海省份中位居前列。
福建省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福建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初步核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79.82億元,比上年增長9.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8.4∶52.0∶39.6調整為8.1∶50.9∶41.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1.4個百分點。
2013年和2014年,福建GDP增速分別為11%和9.9%,在全國均屬前列。
當地學者認為,過去 “八山一水一田”的福建由於基礎設施薄弱,很多要素向周邊兩個三角洲轉移。近幾年,隨著幾條出省高鐵開通和高速公路網絡密集,福建大大拓展了沿海港口的經濟腹地,提高了輻射半徑,同時各種生產要素重新聚集。尤其是在大量央企入閩後,福建原有的以紡織鞋帽為主的輕型產業結構也得到了適當的調整。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由於福建的產業以輕工業為主,像鋼鐵、平板玻璃煤炭等目前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重化領域所占比重非常小,因此在去產能的過程中,福建受到的影響也遠比東北等地要小很多。此外,福建國企比較少,在降杠桿方面的壓力也不是很大。
不過福建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不少困難。福建省統計局指出,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關註的問題,如工業生產下行壓力較大、服務業支撐作用還不凸顯、經濟轉型升級任務還很艱巨等。
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福建省進出口總額10511億元,比上年下降3.5%,增幅由一季度的增長1.7%轉為上半年的下降0.5%、1~3季度的下降2.0%。
丁長發說,短期國際貿易形勢不會那麽好,像泉州以輕紡產業、勞動力密集型為主,由於人口紅利減少,人力資本減少,泉州等地的很多產業都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另外一方面,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是投資,而投資中最大的一塊就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但目前福建樓市去庫存壓力非常大。
數據顯示,2015年福建省房地產開發投資4469.61億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8%。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4037.76萬平方米,下降2.0%,商品房銷售額3585.81億元,下降4.7%。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2010.43萬平方米,增長53.2%,增幅比上年提高27.7個百分點。
丁長發說,在福建,除了廈門、泉州、福州因為產業發展,吸收了大量的外來人口,像龍巖、南平、三明、寧德等地很多地方人口都是外流的,庫存量都很大。今後一段時間房產投資仍會下滑,這對經濟的影響會比較大。
展望明年,福建省提出,2016年福建全省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是8.5%。對此目標,丁長發認為,要完成這一目標難度不小。他認為,目前福建仍有不少亟需補足的短板,包括改善福建的整體營商環境,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以及教育、醫療、文化水平的提高等,政府可以通過增加公共產品、調控房價、完善醫療教育等措施吸引人才,逐步形成技術沈澱,壯大中心城市規模。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