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5年保險業逆市而上 未來壽險業將走向價值創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093.html

2015年保險業逆市而上 未來壽險業將走向價值創造

一財網 楊倩雯 2016-01-22 23:43:00

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表示,2015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43萬億元,同比增長20.02%。同時凈利潤創歷史新高,預計增長幅度接近73%。

2015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保險業“一枝獨秀”,逆市而上。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表示,2015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43萬億元,同比增長20.02%。同時凈利潤創歷史新高,預計增長幅度接近73%。

然而,一些“資產驅動型”的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頻頻舉牌以及背後高現價產品的“熱賣”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過,業內專家表示,依然看好未來保費增長趨勢,但未來中國壽險業將走向價值創造,而價值創造的天平將更傾向於負債風險管理。

看好未來保費增長

2015年保費收入已呈現出逆市而上的氣勢,對於未來保費收入趨勢,業內專家仍舊看好。

由複旦發展研究院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聯合《中國保險報》對眾多業內專家、學者、以及公司高管進行調研之後最終發布的中國保險景氣指數(下稱“景氣指數”)顯示,2016年1-3月的總保費收入景氣指數為92.65,高於上年第四季度1.47點,揭示了2016年我國保險業的開門紅。

“盡管我國2016年仍然存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保險開門紅卻為開年的保險業發展註入一支強心針。開門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觀上國家陸續加大對保險行業的支持力度,中觀上保險公司按照業務經營的傳統通常會將部分業務放至開年承保,微觀上我國民眾對保險的需求逐漸上升。除此以外,國內外對於保險周期理論的研究普遍認為保費收入與前一年GDP的負相關性,在整體低息環境下理財產品的較低收益率也助推了資金流向保險產品。加之我國加大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亞投行、一帶一路等,都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對保險產品的需求。” 複旦發展研究院中國保險與社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許閑表示。

但未來3個月與未來6個月的預測數據中,壽險和健康險的景氣指數均顯著高於財產險,以未來3個月保費收入景氣指數為例,壽險、健康險和財產險的景氣指數分別為90.91、89.06與70.59。對此,許閑分析稱,去年底稅優商業健康險的出臺,以及全面二孩的實施,都使得保險公司進一步重視“以人為本”的傳統人壽保險業務。

而據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壽險業的年均增長或將達到15%,並將成為全球保險業增長的主要引擎。

壽險業將走向價值創造

雖然壽險業保費收入被一致看好,但麥肯錫研究發現,在數據向好的背後,價值創造卻沒有跟上步伐。

“中國的人壽保險市場在經歷了20年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之後,大有成為世界第三大市場之勢。若論價值創造,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過去十年,行業總回報超過股本成本僅0.5%。”麥肯錫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壽險業:走向價值創造》報告中表示。

該報告數據顯示,目前為止,中國12家最大的保險公司的價值創造能力存在巨大差別。2004 到 2013年間,處於前四分位的公司的年價值增長達 30 —45% ,而位於最後四分位的公司的價值增長則為 -15 — -5%,按調整後賬面價值增長看,其中最優者和最差者的差距近55%。

“在未來五年,從業者應重新思考不同的分銷渠道、利潤點,以及風險控制等問題,”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石磊說,“能夠迅速適應市場趨勢,進而創造價值的壽險企業將把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

分析顯示,管理負債風險的能力是決定中國壽險公司業績優異與否的主要因素。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數據,2004年-2013年盈余增長水平處於第1三分位的壽險公司,其非投資利潤僅比行業水平高出1個百分點,而處於最後三分位的壽險公司雖然投資回報率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但其非投資利潤比行業平均水平低了4.8個百分點,致使其盈余增長落後。

“負債風險管理和投資能力均有助於推動收益,而風險管理是推動中國壽險業價值創造差異的主要驅動因素。而且,根據全球壽險市場類似的調研結果,隨著中國經濟的日漸成熟,價值創造的天平將更傾向於負債風險管理。”麥肯錫全球董事陳蕾說。

石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一些中小險企選擇高現價產品作為“主打”是基於自己戰略的選擇,但是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要維持高收益壓力非常大。

麥肯錫表示,要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壽險市場上獲得成功,保險公司必須側重於三大領域的商機:首先是新興—城市化的中產階級。在持續的經濟增長推動下,戶均可支配收入達1.6萬—7.9萬美元的家庭數量迅速膨脹。估計到2020年,這一“大眾富裕”群體將貢獻壽險總保費的一半,遠高於2013年的25%。其次,醫療保險將是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2007 到 2013年間,醫療保險總承保保費每年增長 20% 。估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最後,養老意識的增強,加之退休人員儲蓄的增多,對於能打造養老品牌且提供全面養老計劃的壽險機構是重大機遇。2013年,中國企業年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了940億美元,過去5年的年增長率為19%。考慮到2013年出臺的稅收優惠,估計未來3-5年間資產管理規模將以20 —30% 的速度持續增長。

“充分抓住機遇,尋求價值增長,要求從業者充分運用數字化工具和分析打造新的客戶關系和經銷商關系,培養風險和資本管理能力,擴展分銷能力並降低分銷成本,以及利用好有效賬戶和現有客戶關系。”石磊強調。

編輯:聶偉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3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