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生戰場(9)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64422&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股先跌後升,但晚節不保,結束了連續四日的升勢。美股早段受德國經濟預期指數大幅下滑拖累向下,不過,美國零售業銷售及商業庫存數據超出預期,中午回升,但後繼無力,尾市再跌,最終以微跌收場。杜指及標普500指數齊挫0.2%。杜指報10527點,跌18點;標普500指數微跌不足1點,收1121點;納指逆市向上,微漲4點至2290點。杜指期貨最新報10441點,比現貨低水74點。大市交投與上日相若,紐約證交所成9.3億股。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靠穩,ADR港比指數收報21716點,比香港收市高20點或0.1%。匯控收81.06,比香港高1仙;中移動收78.09元,比香港高0.3%

 

 

 

 

 

歐洲經濟不穩,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9 月份經濟預期指數從8月份的14勁插至負4.3點,遠低於市場預測的降至正9點,指數創自2009年2月以來新低。美國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卻不錯,8月份 零售額增長0.4%,及7月份的商業庫存增長1%,都高過市場預期,後者係2008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商業銷售亦出現了4個月以來最大漲幅,反映企業界 增加庫存的意願提高。

 

 

 

 

 

杜指昨日波幅不足100 點,大市沒有明顯方向,乏善可陳。黃金卻係市場亮點,金價昨日每安士跳升25美元至1271美元,再創歷史新高。有交易員分析,黃金及金股創新高的主要動 力源於美元走弱,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民主黨內選舉中得以連任,他不主將干預日圓,亦令日元匯價走強。美匯指數昨日由82.186再跌至81.339,這個 月的累積跌幅已接近2%,瑞士醞釀在週四加息,亦推低美元相對瑞郎的匯價。歐元兌美元昨日重上1.3美元水準,而日圓亦再升0.5%至83.26日元兌一 美元。

 

 

 

 

 

    這幾日講到hea(漫無目的)這個話題,忍不住一講再講,hea呢種態度古已有之,於今尤烈。網友小白蛇有此意見:「如果大家都hea, 生活得過且過,社會真的不會繁榮,不會富裕,但,這純粹是一件壞事嗎……….有人在追求『中環價值』,並逼使全世界去跟隨他們。陸sir不只一次提出『中環價值』不是唯一的人生意義。但在香港,一旦有人違背中環價值,就人人得而誅之,我覺得這個現象絕不健康。我也非常反對有能力不去工作而去拿綜援,但原因是in the expense of others, 你不做,別人要把你那份也做了,而不是hea,不是不願刻苦。在看到陸sir的文章前,我已在該forum留言指責他不負責任。所謂的hea,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不求追物質,質撲的生活態度。不久前新聞有報導過不丹這篇快樂指數奇高的「樂土」。不丹的人也沒有要發達,要上位,要發明乜乜等的人生目標,在香港人眼中就是hea,但這就是失敗嗎?」

 

 

 

 

 

    我也不讚成把所謂「中環價值」強加於一切人身上,我也不讚成把hea的定義無限引伸,引伸到不博哂命住上爬就是hea。但小白蛇對hea所作的定義,恐怕非一般人所講的hea,佢話「所謂的hea,也可以看成是一種不求追物質,質樸的生活態度。」但在我眼中,hea和簡樸生活完全是兩回事。我自已在某個意義來說,都在追求簡樸生活,起碼是比一般人略為簡樸的生活,或者是環保一點的生活,例如夏天盡量不開冷氣,我都認為是簡樸生活的一種(請大家不要笑我),但我好明白自己不hea。追求簡樸生活,是追求不太物質化的生活,如果你自食其力,住去新界,生活要求低鱓,亦唔要求自己搵咁多,咁有乜問題? 一鱓問題都無,仲對社會有貢獻,因為減低了社會資源的壓力。如果我的仔女話追求簡樸生活,我唔會反對,甚至退休後會和他們一起這樣生活,但如果他們hea,我就一定會反對,因為hea的人好多不單生活得不簡樸,還對社會造成壓力,你可以做№唔去做,要做№的人養埋你,這是那門子的簡樸生活?

 

 

 

 

 

        舉一個例子說明甚麼是hea, 我朋友有個仔,讀中三,聰明靚仔,成日發明星夢。朋友成日想我教纒佢數學,我話無問題,但要佢自己帶書來問我。有一次朋友有事,要把這個仔到我屋企半天, 這個小朋友來到,想開電腦打機,但明知我會反對,因為他接近考試,應該溫習,他打機不成,也不敢開電視睇,就打橫坐在梳化,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我亦特意 不問他,我做自己的事情,睇纒他如何,結果他就這樣眼光光坐了一個多小時,乜到無做,也無鲻覺,就係咁hea鰠度,令我大開眼界,佢父母話佢在家也是如此。我心諗,䒷面成堆報紙,你來睇,唔睇港聞,睇纒娛樂版都好呀,點解可以咁樣眼光光,乜都唔做一個多小時?

 

 

 

 

 

     這個小朋友的生活要求一鱓都唔簡樸,去普通一點的茶餐廳覺得人地讁糟,住屋間房唔大又嘈,讀七八千元學費的私校,放假要去日本,已經去了兩次(屋企希望用去日本旅行刺激他讀書,可惜失敗),我同佢講,你讀書唔成,將來做份50006000元一個月人工的快餐廳待應,你點去日本? 點維持而家的生活,二三十年後父母百年歸老你點算?

 

 

 

 

 

    網友mkm介紹睇美國紐約時報一個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的文章,這篇文好好,名字叫「我地排第()!(We’re No. 1(1)!)佢話在新聞周刊一個全球最佳國家的排名中,美國頭十位也不入,係排第十一,美國人開始問自己是否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總統奧巴馬話「美國人不甘心做第二!」但實情係第十一。

 

 

 

 

 

        佢講到教育,話學生教極都唔好,或者問題不止是美國有好差的老師、廢柴的校長、自私的教師工會,最大問題是學生並無學習動機(同我講學生好hea如出一轍)。佢引述另一個作家的意見,指學習動機來自好奇、好勝心、父母期望、想入好大學的願望、好老師的引導、朋輩的影響等。但現實是美國學生的學習動機好弱,愈來愈多學生唔想返學,唔想用功、唔想做好。

 

 

 

 

 

佢認為在挑戰很大的年代,可稱為偉大時代,就產生好多偉人,如30年代大蕭條,40年代納粹,或50至80年代蘇共的挑戰,就刺激出美國人好大的動機。如今,政治領袖連叫人「犧牲」兩個字都唔敢講,所有解決方案都係無痛的,刺激經濟是在共和黨的減稅或民主黨的救市方案中挑選。

 

 

 

 

 

「誰敢把真相告訴國民? 中國和印度追上美國,不止是廉價勞工和匯率,她們追上來是他們都有美國那樣的自由市場,都有美國的教育,有美國人可取得的資金與科技,但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美國偉大時代人們上進的價值。他們的人民願意延遲獎賞,投資未來,比身邊的人更努力,對他們的子女有更高要求。」

 

 

 

 

 

    這些話對香港都飱用,將「美國」兩個字換成「香港」就得啦。好彩這些話是由美國人講出來,如果上述那段話由我講出來,恐怕又有人話我睇唔起後生仔。如果想自己在職場、投資場上有進步,想自己仔女好鱓,就唔好咁hea啦,國內大城市全部都追近香港,佢地有香港的市場、教育、資金、科技,佢地有比香港更上進的價值,問纒香港有乜? 睇纒10年後自己仔女大鰦之後香港有乜? 10年之後,人民幣自由兌換,香港面對緊的唔係是否追求中環價值的問題,面對緊係競爭力問題,面對緊係生存的挑戰。

 

 

 

陸羽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