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蔡衍明駁斥斷章取義 《華郵》記者:我們堅持我們的報導

2012-02-13 TWM




台灣富豪旺旺集團老闆蔡衍明,這個年一定過得很辛苦。他在過年前,於台北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安德魯.希金斯(Andrew Higgins)專訪時表示,「迫不及待看到統一」、「有選舉是好事,但經濟應該擺第一」、「六四天安門事件沒死那麼多人」等言論,引起軒然大波。面對民 間團體反旺旺中時集團,蔡衍明也親自在民運人士王丹的臉書頁面指責《華郵》記者安德魯斷章取義,甚至要求記者提供錄音帶,還他清白。

面對蔡衍明的指控,目前在大陸採訪的安德魯,簡短回應《今周刊》的提問:「我們堅持我們的報導(We stand by our story)。」這是他的專訪報導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後,首次公開回應台灣媒體。

蔡衍明槓上的安德魯不是普通記者,他精通法、中、俄語,一九九九年曾因《華爾街日報》一篇俄國金融風暴的報導榮獲普立茲國際報導獎。如今面對受訪對象指控 他斷章取義,正在中國挖掘內幕報導的安德魯,保持低調,並未出面公開反駁,只是他的一句「我們堅持我們的報導。」已說明他的態度與立場。

只能怪蔡衍明接受採訪前沒有做足功課。安德魯曾在一九八九年寫過一本書《天安門:北京暴行》,書的封面正是一群倒在街上的學生。面對這位天安門專家,蔡衍 明竟還在採訪中大談「坦克車事件」怎麼讓他對中國民主有信心,以及他「不認為天安門廣場有死那麼多人」等言論。也難怪安德魯在報導中難掩憂心,列舉出許多 《中時》、《旺報》、中天電視台等媒體因商業利益而傾中的跡象。

想悍衛清白的蔡衍明,可能得透過法律手段才能如願拿到錄音帶。而他這位「媒體大亨」,因為接受國際媒體專訪,不僅惹了一身腥,還牽連他的媒體事業,因為過 了一個年,除了王丹發起「拒看《中時》」,知識分子跟進,並發起拒絕投書《中時》及接受採訪,著名學者郭力昕、瞿海源等都加入這超過六十人的連署。蔡衍明 想用「冷處理」熬過社會撻罰,恐怕很難。

(楊卓翰)

蔡衍明入主媒體爭議不斷

時間 事件

2008年11月 以個人名義買下中時集團,不久後即下達全力擁護馬英九總統、化解兩岸人民誤會、所有新聞皆無關統獨等三項指令,確立媒體親中路線。

2009年6月 對中天、中視董監事變更案條款不滿,在報紙以半版廣告質問官員「賣米果有罪?還是在大陸賺錢回台灣投資者皆有罪!」2010年1月 《中時》於頭版批評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是「C咖」等相關新聞,總編輯夏珍遭到撤換。

2011年10月 名下旺旺集團擬斥資700億元標下中嘉有線系統,學者呼籲將造成壟斷輿論的「媒體怪獸」。

2012年1月 在《華盛頓郵報》發表「六四沒有那麼多人死」等親中言論,引發各界拒買《中時》,學者拒絕投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18

i黑馬:Google Reader被關閉的真正原因,為Google+的發展「捨生取義」?!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36.html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36.html

reader

Google官方今日對外發佈消息,將在今天的7月1日關閉Google Reader服務。Google Reader服務上線於2005年,八載之後,Google終於下定決心將其關閉。消息一出,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很多人都在為Google Reader感到惋惜。

至於Google為何關閉Google Reader?Google官方的說法是「使用量下滑」,但因為這種理由就去關閉擁有忠實擁躉的服務,顯然不符合Google的風格。Google下決心關閉Google Reader的真正原因是——為了促進Google+的發展,把閱讀功能併入Google旗下社交網絡Google+。

Google Reader的前產品經理Brian Shih在美國著名問答社交網站Quora回答網友對Google Reader為何會被關閉提問時,昭示出了Google的這一戰略意圖。Brian聲稱,Google Reader在2008、2009、2010年都曾經差點被「幹掉」,原因就是Google 希望其閱讀業務能融入社交網絡,而在2010年之後,Google Reader團隊中大量的人才都直接被調到了Google+。其實自從Google+上線伊始,Google內部就一致認為Google Reader業務會被砍掉,之後閱讀功能將融入Google+——而Google現在才砍掉Google Reader,其實已經是下手非常慢的了。

其實我們只要簡單分析就不難理解,Google+作為一個社交網絡,是需要「內容」推動其社交,而Google Reader把這個功能拆分出去,無疑會讓Google+發展受阻,何不讓Google Reader成為Google+的一個功能,讓其為Google+輸送足夠的內容促進社交,也讓更多的喜歡Google Reader的閱讀用戶去試用Google+呢?

當然,Google不會對我們說:「嘿!喜歡Google Reader的傢伙們,你們還想用這麼好的閱讀業務嗎?那你得聽話,來玩我們的Google+才能享受到!」——這樣未免和其「不作惡」的口號相違背,所以Google溫柔的對我們說「使用量下滑,我們將迫不得已關閉Google Reader了」。雖然這樣有點可惡,但是喜歡Google Reader的i黑馬讀者們也不用傷心,Google Reader將會在Google+中重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3

讀書札記170329不當行為(廿二)捨利取義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3/30/%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329%e4%b8%8d%e7%95%b6%e8%a1%8c%e7%82%ba%ef%bc%88%e5%bb%bf%e4%ba%8c%ef%bc%89%e6%8d%a8%e5%88%a9%e5%8f%96%e7%be%a9/

讀書札記170329
不當行為(廿二)捨利取義
朝日執筆

上集講到,對於企業的「不公平」行為,消費者很多時在別無選擇下,也唯有被迫就範。為了「懲誡奸商」,要他們忍受幾天口渴,又或者冒著風雪徒步回家,也實在不太可能。

問題是,若在有餘裕的情況下,人們是否願意犧牲部分利益,以懲罰那些「行為不公」的企業呢?例如多走幾條街,到另一間銀行開一個「免費櫃員」的戶口,也決心不再光顧就在樓下的那間「芝銀」分行—即使你本來就很習慣使用「櫃員機」,根本沒有多少機會要付那US$3? 須知這種甚至連「利他」也說不上,純粹是為「正義」(即係為「啖氣」啦!)而減低自己總效益的做法,實在是非常典型的「不當行為」!

為了尋找上述問題的答案,作者Thaler夥拍 康納曼和卡納智,進行了一個非常「心理學式」的「實驗室臨牀研究」。他們找來一群受測者,把他們隨機平均分為兩組—「提議人」和「回應人」,再隨機一一配對。

情境22a:「提議人」會得到$100。他有權決定分多少錢($0-$100)給「回應人」。「回應人」則有兩個選擇。一是接受「提議人」的分配方案,大家按該方案分了那$100; 二是拒絕接受方案,這樣的結果就是「一拍兩散」,大家都只能得個「吉」!雙方沒有任何談判的機會,「提議人」只能出一次價,「回應人」也只有一次回覆機會。

根據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人是自利又理性的。按照「經典博奕理論」,「提議人」會給予可能範圍內的最小單位(遊戲中為$1,因為沒有毫子),而「回應人」則會接受。因為毫無疑問,$1一定比$0好!不過實驗結果卻顯示,人還是有點「骨氣」的,若「提議人」願意付出的錢少於$20(即總金額的20%),他就幾乎一定會被拒絕。相反,最多「提議人」作出的建議,竟然「五五分賬」。顯然,他們也預期到「出手太低」會有被拒的風險。

正當三人對此發現興奮莫名之際,卻赫然發現原來三年前,已經有三個德國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實驗,結果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遊戲還起了一個非常有型的名字:「最後通牒賽局Ultimatum Game」

被人家(在時間和名字上)「完敗」,作者等三人唯有再度新橋,於是又「發明」了一個「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

情境22b1:遊戲一樣把參加者分為「提議人」和「回應人」。不過,規則更簡單。「提議人」只有兩個選擇。(他們都不知道還會有下一個「懲罰者賽局」。)

a「公平方案」:大家對分;
b「狼死方案」:「提議人」自己得$90,「回應人」得$10。

事實上,這個「獨裁者賽局」以前也有其他心理學家玩過,不過這個遊戲的結果對Thaler等人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他們的焦點,其實落在下一輪的「懲罰者賽局Punisher Game中。

情境22b2:先向另一批受測者解釋上一個「獨裁者賽局」。之後他們有權在兩個選項中二擇其一。

c與上一個回合的「公平獨裁者」平分$50
d與上一個回合的「狼死獨裁者」平分$60

這個問題或者可以這樣問:「你願意與『壞人』分享較多的錢,抑或與『好人』分享較少的錢?」

首先在「獨裁者賽局」中,原來竟有74%選擇「平分」(其他心理學家的實驗也有類似結果,被認為是「利他」的證明,但有爭議。),不過正如上面所說,這並不太重要。「懲罰者賽局」中有81%的人寧願與「公平者」分享$50,也不願與「狼死者」分享$60。

這個「懲罰者賽局」,似乎也有助於解釋,在現實世界中,何以有人願意掏錢買價格較高的「公平咖啡」,和光顧服務質素「頗為飄忽」的「社會企業」。

上述三個實驗中,以(最有型的)「最後通諜賽局」最受(研究者)歡迎。這個實驗曾在全球各地多處進行過,實驗結果也是大同小異。其中的「關鍵比率」還是20%,即大部分的「回應者」會拒絕低於總金額20%的出價。不過,這個實驗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疑問:隨著總金額的增加,「回應者」願意接受的「分額」會相應減少嗎?也就是說,由「$100中的$20」變成「$10,000」中的「$2,000」時,他們還會拒絕嗎?

澳洲Monash University經濟學家 Lisa Cameron的實驗,算是具有相當說服力。她在 印尼爪哇(在澳洲可付不起這麼多錢)分別進行了「雞碎版」和「橫財版」的「最後通諜賽局」。其中「橫財版」的總金額,相當於實驗對象的三個月薪金。她發現兩個版本中,實驗結果並沒有顯著差別。

遇上「大是大非」之時,究竟人會「捨利取義」,抑或「捨義取利」,歸根結柢的問題,就是人到底是否具備「經濟理性」(即「強概念理性」,參見掌門《SENSE隨筆130220理性選擇》)—「物欲驅動」與「自利」?要說這個「義利抉擇」的「理性問題」,當然不得不提最經典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了。雖然這個模型知名度很高,但為了呃字數(雖然無稿費),朝日還是把最原初、最經典的「囚徒困境」再演繹一次。

情境22c:有兩個共犯因為「網絡犯罪」被警方拘捕,接著被分開盤問,二人沒有機會「串供」。他們各自有兩個選擇:坦白罪行或保持緘默。

A如果二人都保持緘默,警方就只夠證據「入」他們「不誠實使用電腦罪」,每人將被判一年。
B若一人「爆料」,另一人「口硬」,正所謂「坦白從寛,抗拒從嚴」。「爆料者」可以屈「口硬者」為「散佈謠言,意圖顛覆國家政權罪」的「主犯」,「主犯」將被判十年。「爆料者」則可轉為汙點證人,戴罪立功,只判守行為,毋須入獄。
C若二人皆「坦白」,則會同被判「顛覆國家政權罪」,不過考慮到「認罪態度良好,有悔意」,只會各判六年。

囚犯的博弈矩陣 囚犯甲
招供 不招供
囚犯乙 招供 各判刑6年 甲判刑10年,乙立即釋放
不招供 甲立即釋放,乙判刑10年 各判刑1年

對於這兩個犯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說,最好的結果自然是暗中合作,互相掩護,堅不吐實,這樣兩人加起來的「總刑期」只有2年。不過,由於兩個囚犯都是「理性經濟人」,於是囚犯甲就會這樣想:

1a. 如果我選擇「合作」,保持緘默,而對方也「合作」拒絕招供的話,則我會被判1年。
1b. 如果我選擇「合作」,對方卻爆我陰毒玩「出賣」,,則我會被判10年。

2a. 如果我選擇「爆料」,對方卻(戇居居地選擇)「合作」,我會立即獲釋。
2b. 如果我選擇「爆料」,對方也「爆料」,我會被判6年。

由此判斷,選擇「爆料」,充其量也只是判6年,甚至可能「唔使踎」。相反,選擇信任而「合作」,即使最好的情況也要「踎一碌」,甚至可能要坐10年。因此「經濟理性」(物欲+自利)的囚犯甲,必然會選擇「爆料」!

囚犯乙與甲「一樣咁醒」,「一樣咁理性」,當然也一樣會選擇「爆料」,於是結果就必然是「攬炒」—「每人六碌」!這是最差的結果,因為二人加起來的總刑期,是各種可能情況中最多的!

理論講完,實在非常精彩。荷里活電影《有你終生美麗》的「主角」數學家 納殊John Nash就是憑這個「非合作賽局Non-cooperative Game」下達致的「納殊平衡Nash Equilibrium」—-即所有參與者的總利益未達致最高,但無一參與者可以通過獨自行動而增加收益的狀態,與另外兩名學者分享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上述的「囚徒賽局」對「經濟學」之所以重要(重要到拿了諾貝爾獎),很大程度是因為它以「數學模型」,描述了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議題──「公共財Public Goods」。

早於1954年,大宗師 山繆臣Paul Samuelson(又係佢!)就發表了一篇僅三頁(!)的論文,為「公共財」作出正式定義,並作出推論謂,正是因為所有「理性人」都不會「捨利取義」,所以若無政府強制介入,世上不可能出現「公共財」

但事實當真是如此嗎?我們下集再講。

22集關鍵字:
不公平行為
最後通牒賽局Ultimatum Game
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
懲罰者賽局Punisher Game
義利抉擇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非合作賽局Non-cooperative Game
納殊平衡Nash Equilibrium

《不當行為》Richard Thaler著/劉怡女 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666

鑫根資本合夥人希望賈躍亭辭職? 被斷章取義

鑫根資本創始合夥人曾強與樂視董事長賈躍亭

隨著易到三位創始人昨日晚間的聯合辭職,易到創始團隊和樂視之間的矛盾已然公開化。此外,樂視和股東之間的矛盾也被暴露出來。

今日有媒體報道稱,鑫根資本創始合夥人曾強希望樂視網控股CEO賈躍亭能夠離職、卸任CEO,曾強認為,賈躍亭應該像其他創業公司創始人一樣卸任CEO,引入職業經理人。

與此同時,從去年開始,鑫根資本一直在減持樂視網的股份。在樂視網2015年年報及2016年一季報中,鑫根資本的持股均是1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為5.39%;去年的半年報中,鑫根資本持有的樂視網股份為9340萬股,占總股本4.99%;到了三季度,持股數變成了7005萬股,占總股本5.55%;而去年年報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鑫根資本在報告期內減持了2999.36萬股,截至去年年末持股7000.64萬股,持股比例3.53%。

在2016年時,鑫根資本自稱為樂視網的第二大股東,但樂視曾表示二級市場股權分散,並沒有所謂的“二股東”。在在今年年初融創150億元入股之後,融創已經成為樂視真正意義上的二股東。

鑫根現在是否已經完全退出了樂視?鑫根資本此前曾表示,不就其持倉動態做任何披露或表態,但是無論鑫根資本是否減持樂視網股票,都並不代表鑫根資本不看好樂視生態的整體發展。

在今年年初的一個論壇上,曾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到,鑫根資本最終會選擇退出樂視。“因為我們是‘紅衣騎士’,而不是‘紅衣公主’,送它上路,而不能嫁給它。”

不過,對於媒體報道的曾強希望賈躍亭能夠卸任CEO的消息,曾強今日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這是一種誤讀和斷章取義,“現在是最需要樂視全體創業者、管理團隊及投資者齊心協力渡過難關的時候。賈總是樂視的靈魂人物,樂視離不開賈總,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去年11月,賈躍亭發布題為《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的公開信,反思公司節奏過快,導致資金不足,將結束燒錢模式。

近半年來,樂視的財務危機一直是互聯網行業的焦點。後來陸續有消息稱,樂視不僅暫停了一些業務的投資,甚至還為了籌措資金在出售房產。

4月17日,易到創始人周航的公開信將樂視的財務危機進一步公開化。

“據我所知,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周航的聲明將易到陷入危機的矛頭直指樂視,稱“由於樂視眾所周知的原因,也不可避免地殃及了易到本身”。

不過,對於指責,樂視17日晚共同發表聲明稱,周航所說的“挪用13億”,事實上是2016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以名下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元聯合貸款中的一部分。當時雙方已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於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元用於易到,13億元用於樂視汽車生態。

隨後,據媒體報道稱,易到這筆14億元的資金並非來源於銀行,而是一家第三方投資公司。這家第三方投資公司是隸屬於中植系的並購板塊,擅長做高息債權投資。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易到和樂視並沒有對此消息表態。昨日晚間,易到三位創始人——周航、楊蕓和湯鵬聯合宣布了辭職的消息。

三位創始人在聲明中表示,“去年6月之後,由於樂視強勢派駐了以彭鋼為首的管理團隊,作為易到創始團隊的我們三人,均陸續淡出管理層,我們應樂視要求,避免引發外界過度猜測,影響融資,就以名留實走的方式(對外保留職務,保留人事關系並領取象征性薪酬),同時並未高調對外公布。”

除了周航加入順為資本以外,在近一年間,楊蕓和湯鵬已經分別都做了其他的創業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87

疑斷章取義誇大CEPA好處

1 : GS(14)@2017-02-06 07:24:16

【本報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資料冊多處抄襲白皮書、指50萬人因誤解才上街反廿三條等說法,均未標明資料來源;更誇大CEPA好處,有斷章取義之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稱,教材質素關鍵在於資料準確及來源,「好似用白皮書字眼,就要寫明引用資料來源,等教師、學生判斷內容係咪信得過」。


資料來源不清晰


資料冊標明部份內容來自《基本法》或中國憲法,但大多未標明其他資料來源或引述不清晰;介紹「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時,引述投資推廣署稱2009年協助在港275家外地公司,有70家稱CEPA是其考慮投資因素。記者發現該段內容原為立會文件,所述外地公司數量應為265間,資料冊更略去文件指CEPA「對經濟影響作用的調查準確度或隨時間減低」結論,疑斷章取義,誇大CEPA製造良好營商環境。資料冊根據「特區政府2012年測算」,指該年自由行為港增加1.3%本地生產總值。記者翻查資料,發現相同數據載於立會研究簡報(2014年第6期),但資料冊同一段又引述「本地經濟學家」指自由行為港人貢獻人均「1/3薪酬」,內容未見於簡報,推算方法欠奉。■記者葉偉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6/199193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