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即將開幕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有哪些看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8332.html

即將開幕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有哪些看點?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11-29 19:39:00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1次會議(COP21)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開,大會目的是促使196個締約方(195個國家+歐盟)形成統一意見,達成一項普遍適用的協議,並於2020年開始付諸實施。

11月30日起,將有4萬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參會人員匯聚在巴黎北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其中有大約140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和1萬名各國代表團成員。他們的共同議題只有一個——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1次會議(COP21)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開,大會目的是促使196個締約方(195個國家+歐盟)形成統一意見,達成一項普遍適用的協議,並於2020年開始付諸實施。

協議的目標也十分明確,即“實現將地球升溫控制在與工業化前時期相比不超過2攝氏度的範圍內”。

在巴黎氣候大會期間,各締約方將就兩個主要方面達成一致,一是控制溫度升高,包括減少因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發展可持續的生態社區等。二是如何適應升溫,包括改進農業以抵禦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缺少能力采取適應措施的發展中國家,也正是因為此,發展中國家不斷要求獲得資金幫助。

與傳統的國際會議不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旨在形成共同適用的法律約束,在各談判方之間確立權利和義務,並在其中形成有組織的和可持續的合作體系。不過,並不是每次氣候大會形成的協議都被各方認可為“具備法律約束力”,這也是此次大會的看點之一。

艱難但必須成功

法國外交與國際發展部長法比尤斯8月曾表示,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是“一次非常失敗的會議”,同時他也強調,法國為此次會議作了精確細致的準備,“即便異常艱難,但別無選擇,必須成功”。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飽受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組織不力,另一個原因則是發達國家在大會上擺出“要麽接受,要麽放棄”的姿態,最終並未真正達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文本。

法比尤斯認為,這次巴黎氣候大會如果要稱得上成功,不僅需要達成協議,所有國家還要為各自的“國家自主減排貢獻”做出承諾。另外,還需要有資金和技術的承諾,以及非政府參與方的承諾。

盡管有些聲音對此次巴黎氣候大會是否取得實質進展存疑,但也有專家對此表示樂觀,認為巴黎氣候大會將會成為氣候談判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從某種角度上講,此次巴黎氣候大會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例如,已經有超過160個國家在大會準備階段就陸續向聯合國提交了針對氣候變化的“國家自主減排貢獻”方案,形成全球協議的基礎,將原本集中在兩周之內的工作壓力分散到了會議召開前的幾個月。另外,中美日等8個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表示將在2030年之前把可再生能源供應增加一倍。

中國於6月底向聯合國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確定了2020年和2030年的行動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峰,屆時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分歧:責任和資金

從1992年的里約氣候大會,到東京、海牙、布宜諾斯艾利斯、哥本哈根、坎昆、多哈、利馬和華沙,全球各國領袖在過去幾十年里不斷聚首討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造成的排放導致氣候變化的邏輯,各國皆有共識,但是具體到各方如何就應對方式達成一致並履行責任,則是氣候談判中最艱難的一環。

目前來說,各締約方還在幾個關鍵領域存在分歧,一是氣候責任的分擔,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家應該為其排放歷史負責,在當前的減排行動中發揮主導作用,而發達國家則認為,發展中國家是現階段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責任更大。

也有意見認為,目前的低碳技術無法滿足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讓發展中國家做出和發達國家同樣的減排承諾將顯得不合實際。這背後的邏輯正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題中應有之義,即發達國家應率先減排,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其實現減排目標。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日前也表示,從氣候大會的預備會情況來看,主要分歧依然存在,“主要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如何體現”。

另外一個則是資金問題。發達國家曾在哥本哈根承諾到2020年每年註資1000億美元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開展氣候變化適應活動。但是,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數據,2013年至2014年該基金僅籌集了不到620億美元,也就是說,發達國家的承諾並沒兌現。

此前,奧巴馬政府為綠色氣候基金會爭取的30億美元資金在國會受阻,隨後奧巴馬政府調整方向,鼓勵私營部門投資新技術應對氣候變化。11月30日,比爾·蓋茨和其他20位商界巨賈將會在巴黎啟動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研究計劃,用以改進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奧巴馬屆時也將參加。

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以資金補助作為履行氣候目標的條件。比如,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的印度要求發達國家需要提供更多的直接補助和資金支持,以覆蓋過渡到減排技術所需要的成本。印尼則更加具體地提出,在2030年之前減排28%,但是如果有國際支持,將可以達到減排41%的目標。

中國逐漸引領和擔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於29日出發前往巴黎參加氣候大會。此前,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時曾稱,中國的支持對巴黎氣候大會“非常重要”。如此評價的背後,是中國頻繁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議程的引領和擔當。

2014年亞太經貿合作組織期間,中美簽署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公告》,中國提出計劃於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並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而美國計劃於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全經濟範圍減排目標並將努力減排28%。

習近平訪美期間又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細化了雙方氣候合作的具體措施。11月,奧朗德訪華期間中法簽署了《中法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除此之外,今年9月,中國宣布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過去3年中國一共拿出超過4億元人民幣為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節能支持。發改委也明確了將於2017年開始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時間節點。

在此次巴黎氣候大會上,中國將為主張各締約方制定2020年至2030年減排計劃和發達國家到2030年的絕對量減排目標發聲,也將呼籲發達國家履行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的義務。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