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以下簡稱湯):富邦的事業版圖從金融業,到電信、電視購物、藥妝通路等,這是以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擴張策略,還是以機會為主的擴張?在有限的資源下,你認為應該以培養核心競爭力優先,還是追逐機會優先? 跨領域投資,有什麼策略?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答(以下簡稱蔡):其實回過來還是策略。那時候投資錢櫃、做購物台,人家就說,你這八腳章魚,各行各業都投。其實大家都沒有看到,我們投資的產業,基本上就是通路。 電視購物就是通路,我們去買系統台,那也是通路。除了數位匯流以外,我們另外一個策略就是……,我們也把自己看作通路。而且我們做的產業,就是希望說,現金流大的。 湯:你做網路購物,基本上是一個平台,就是這邊有人要賣、那邊有人要買,我中間做一個。 蔡:但是我們最主要,有自營的商品在上面。 我們做的網路購物,不是那種拍賣的機制,我們也沒有給人家開店,我們所有店都自己開的。所以說我們的做法比較不一樣,我們的網路購物,是比較偏重自營商品。 所以我們追求比較高毛利(的產品)。因為你自營商品多,你是靠商品在取勝。 後發先至,需要什麼能耐? 湯:所以這是高現金流和高毛利的策略嗎?但這問題是,大家都會!我想不到一個做銀行的跑去做網路購物通路,會做得比人好?能力何在? 蔡:我們現在Momo喔,網路購物喔,你說要比流量、營業額,是比不上雅虎,也比不上PChome。但我們已經超越PayEasy,如果比營業額的話,我們在台灣應該已排第三、四大。 湯:你能贏過PayEasy,你的能力在哪裡? 蔡:我們從電視購物以後,我們那時候想到是做虛擬的通路,所以想到是從電視開始做起。電視開始做起之後,因為有累積商品的經驗,我知道這些商品是可以賣的。電視賣一賣之後,我就搬到網路上去賣。 所以我同樣開發一個商品,可以在兩個虛擬通路賣。都是虛擬的通路,但我電視購物的成本比較高,因為我要上架費,但網路就沒上架費。 湯:但是電視購物的毛利比網路要高? 蔡:當然啊,沒錯。我等到電視購物成功商品,到網路上去賣時,已經降價,我毛利已經降低了,但是我的成本也比較低,通路成本比較低,我沒有付上架費。我同樣一個成功商品,我可以吃兩次啊! 湯:所以你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蔡:其實,我剛才講說,做通路,金融業也一樣啦,電視購物什麼,你都是面對消費者。所以,你說真正的核心能力還是什麼呢?還是要找到對的產品跟服務,然後提供好的價錢,或者提供好的價值給消費者。 湯:這聽起來很一般? 蔡:講起來很一般,但事實上就是這個樣子啊! 湯:那這樣子的話,那你沒有什麼不能做啊? 蔡:不好意思講(意指什麼都能做)……。 湯:你是這樣想的? 蔡:(笑)我是沒有三頭六臂啦。 湯:那你真的想要什麼都可以做? 蔡:只要跟消費者有關,我都很有興趣。 人對了,再多角化也能做? 湯:所以你只要挖到正確的人才,任何跟消費者有關的,都可以做嗎? 蔡:也不能這樣講啦。我們現在大部分主管的同事,在我們公司都做很久了。現在Momo台的林福星跟林啟峰,一個董事長、一個總經理,他們在富邦都有不同的歷練。他們都是來十幾年。那像林啟峰,他以前在直效行銷。 我 們是所有金控公司中,第一家成立直效行銷公司(telemarketing),這也是從國外學來的。我們看到國外直效行銷很盛行,台灣都沒有。所以我們還 沒有富邦金控的時候,就成立直效行銷,富邦金控旗下有一家子公司就叫直效行銷公司。所以我們做直效行銷也是虛擬的通路,已經有一些基本的經驗。 湯:所以培養了對的人,什麼多角化都可以做? 蔡:這個我想,也不見得啦。 湯:還是你對範圍有個限制,你在做通路、數位匯流、金融服務? 蔡:大概就是這樣子了啦。 有機會就抓,事業版圖擴張快? 湯:但是在你的經營事業邏輯裡面,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機會重要?因為像當初購併台北銀行跟ING安泰人壽,都是對方要賣掉的機會。雖然富邦事前有研究過,但是最後是機會的釋出,才能抓到? 蔡:我覺得兩個都要並重耶。你沒有能力,你有機會,你也沒辦法把握。 湯:你似乎有後發先至的能力。把既有經驗和知識運用在新的事業版圖上,例如把電視購物的經驗運用到網路。 蔡:對對。而且我們是電視購物先做了以後,使得我們對於比如說台灣的有線電視生態有了解。我們才想到,因為有個大的數位匯流的方向。 湯:這幾個都跟你的銀行業看起來差很多。你是一個積極的經營者,還是一個被動的經營者? 蔡:都是積極經營者,像有線電視,我們都還是有一個團隊進去接管。 湯:你做通路,現在規模還很小吧? 蔡:其實喔,我們做了金融業以後,剛剛講就是飽和。你看,做銀行你要跟三十幾家同業競爭、做證券現在還是一百多家。所以電視購物,你只有兩個對手。然後他們又自己打自己。 湯:所以可以說你專門進入比較寡占型的產業? 蔡:不是,我現在去做其他這些產業,我都很有興趣的原因是,很好玩,因為對手跟目標都很明確。你剛剛講銀行,你有兆豐、臺灣銀行……,你看到它歷史建築,你都沒轍。你搶不到它客戶、你沒辦法跟它競爭,也沒辦法在同樣立足點上競爭啊,對不對。 湯:所以跨入不同領域時,你是不是本身已有一些能力,但仍是看到那個領域的機會,所以機會的成分比較大一點? 蔡:對! 湯:所以你還是核心擴張,不是核心事業版圖的擴張,而是核心知識的延伸。 蔡:沒有錯。 結 論:對富邦集團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累積關於「高現金流和通路」的核心能力。也將從金融業中直銷的核心能力延伸到電視和網路購物,再配合數位匯流的 機會,擴充新的事業。換言之,先要培養能力,當機會來臨時,就把類似領域的能力延伸運用到新事業版圖上。企業策略的基礎就是建構和延伸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