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11月6日宣布,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對股票發行制度進行多項調整,並待履行完相關程序後,全面重啟IPO。此前,IPO已經暫停了四個多月。此番重啟,有分析指,慢牛可能已經到來。
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兼境內資本市場負責人魏山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重啟IPO,是基於近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穩步提升、市場交易量明顯回升的事實,官方評估股市已進入自我修複、自我調節階段,可以放開新股供給,全面恢複股市融資功能。
對於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完善,魏山巍分析到,未來上市項目審核的重點將進一步集中在合規運營和信息披露的質量,對於企業經營的實質判斷則將更加弱化。同時,將獨立性要求由發行條件改為披露內容的變化,可能會促使一些不考慮整體回歸的境外上市公司將自身部分業務拆分並回A股上市。而將募集資金運用從發行條件改為信息披露的要求,使得大量輕資產類的新經濟企業不必受制於募投項目規模和內容的限制。
“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將有助於提升新經濟優質企業登陸A股市場的信心。”魏山巍表示。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此前指出,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高度依賴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體系,銀行的間接融資體系無法有效對接。
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潮之下,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一支新的生力軍。但在此之前,眾多新興產業的公司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礙於國內政策環境的限制,紛紛選擇接受VIE架構,在境外上市,使得投資與收益兩頭在外。現在,隨著國內改革的推進,為了吸引優秀的新興產業公司在國內上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正在逐步構建。
普華永道中國北京機構服務部主管合夥人陳靜認為,戰略新興產業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雲、網絡通訊、高性能集成電路、軟件等);二是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包括核電技術、新能源汽車等);三是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四是高端裝備制造(包括數控機床、機器人、電力裝備、農機裝備、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以及先進的軌道交通和船舶等);五是新材料。他同時建議,應該把文化產業和教育產業納入新興產業的範疇內。
但新興企業入駐國內資本市場也面臨著不少挑戰。普華永道指出,現有資本市場制度體系存在缺陷,如存在上市門檻高、流程繁冗、審核標準僵化等問題;此外,新興行業的公司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過程中也面臨不少財務問題,如對國內稅收政策不甚了解。
該所中國高增長企業組市場華北區主管合夥人卓誌成指出,投資者要對一個很有前景但盈利能力尚弱的企業進行投資和估值,這需要企業的領導團隊有清晰的戰略思路,明確的經營方略,透明的企業信息披露以及穩健的財務管理能力,這對企業家和管理層的壓力是巨大的。同時,在新的證券法律體系下,對於信息披露以及企業財務年報的要求會更高,因為違規的成本將會很高。
盡管面臨壓力,但魏山巍表示,此次修改使A股市場進一步向成熟市場靠攏,並與之前新三板在相關方面的探索保持一致,說明整個監管的趨勢是開放的,基本消除了大家對於註冊制改革走回頭路的擔心。
今日亦有消息指稱,戰略新興板將在證券法頒布後與註冊制同步推出,預計時間為明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