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其股價突然急跌呢?我自然去尋找原因,突然想起薈萃國際有一隻編號8151的認股證,當日收市價為0.014元。
該認股證行使價為0.18元,明年7月7日最後買賣,發行量為9.8億股,全部獲行使的話該公司可以集資1.77億元。
如以昨天正股收0.232元計算,認股證收0.016元,行使認股證的成本為0.196元,竟然出現15.5%的折讓,即是每行使10萬股認股證,可以套取3,600元的利潤,莫非這正是其大跌的原因?有人沽出正股而買入認股證作套戥?
再翻看其認股證看7月14日開始買賣以來,原來是長期存在著大折讓的問題,上市當日正股收0.33元,認股證收0.084元,折讓20%。
再看看部份日子的數據;8月7日正股收0.395元,認股證收0.059元,折讓竟然高達39.5%;8月25日,正股收0.232元,認股證收0.019元,折讓14.2%;10月12日,正股收0.35元,認股證收0.018元,折讓更加高達43.4%,令人咋舌。
如此看來,薈萃國際的急跌又似乎與套戥無關。
我真是後悔那麼遲才發現此一問題,要是一開始就發現,又能夠找到朋友借貨做套戥的話,先沽出正股,然後買入認股證馬上行使去供股,即時可以套取那份折讓價了,粗略估計,平均可以套取15%的利潤。
由於行使認股證供股到收到新股約需一個月時間,此認股證有一年的時間買賣,若然把握得好,可以做12次套戥,多麼和味?可惜我遲了三個月才發現,幸好尚有九個月時間可以做套戥,可要想辦法去找找貨源了。這種大折讓的情況理論上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總有消失的一天,不好好利用實在是很可惜,昔年這種情況就曾經發生在文化傳信(343)之上,可惜經我解釋之後朋友居然不肯照辦,當時我又沒有想到借貨的問題,白白浪費了套戥的機會。
我另一個想法是盡地一煲,把甥兒手上那36,000股中國手遊(8081)止蝕賣掉,換入薈萃國際的認股證,如能以0.05元賣掉,並以0.014元買入後者,可以換入120,000股,只要後者未來一年有機會升上0.062元就已經可以回本了。
先從認股證計算,如以0.014元買入,輸到盡亦只是0.014元而已,何況沒有合股的顧慮,假如遇上正股合股,其行使價又會跟隨調整,故此輸極有限;再看看正股,假設由現在的0.232元跌至0.18元,由於認股證仍未到期,仍然有其市場價值,只是會恢復出現溢價而已,若然正股跌得越低,只會令其溢價不斷上升,大不了於0.01元賣掉,縱使完全輸光也只是0.014元而已。
相反,若然薈萃國際未來九個月之內有機會升上0.3元或以上的話,以20%的折讓計算,其認股證的理論價為0.06元或以上,已經可以翻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