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國外最近的短視頻流量紮心了...老鐵快醒醒,長視頻之風又刮起來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1/162001.shtml

國外最近的短視頻流量紮心了...老鐵快醒醒,長視頻之風又刮起來了
全媒派全媒派

國外最近的短視頻流量紮心了...老鐵快醒醒,長視頻之風又刮起來了

美國最大的短視頻內容方之一NowThis近期就高調宣布進軍長視頻領地。

本文由全媒派(微信ID:qq_qmp)授權i黑馬發布。

過去2年,資訊視頻領域的“信條”大抵是:無論什麽內容題材,先得保證“夠短”。你我都已經很熟悉這樣的論調了:

某A:如今人們的內容消費都是碎片化的,長視頻很難有人會看完;

某B:短視頻更適合社交傳播;

某C:年輕人早就沒那麽多的註意力看完一個超過5分鐘的視頻了Balabala...

但是,在註意力稀缺的當下,所謂頭部流量依然只是少數人的遊戲;更值得註意的是,這些頭部流量漸漸顯露出“調轉車頭”的端倪——他們開始布局和耕耘“長視頻”了!

微信圖片11

這個論調並非空穴來風,美國最大的短視頻內容方之一NowThis近期就高調宣布進軍長視頻領地。

短視頻的皇冠要掉? NowThis調轉車頭耕耘長視頻

提到NowThis,可能不少人已經很熟悉。這個由《赫芬頓郵報》的聯合創始人Ken Lerer和前CEO Eric Hippeau推出的美國年輕視頻內容方,自出生伊始就主打15-30秒的短視頻新聞,這家公司沒有自己的主頁或是App,而是通過YouTube、Facebook等平臺進行針對性地生產和分發。去年底,NowThis每天可以發布60個短視頻,視頻月播放量達到25億,絕對是資訊短視頻領域的鉆石級玩家了。

微信圖片_22

去年10月,NowThis母公司Group Nine Media得到了Discovery Communication 的1億美元投資。隨後,NowThis透露,拿到這筆投資後,NowThis的一大企劃是組建長視頻小分隊,將觸角延伸到原創內容和調查新聞。

NowThis的60s+故事計劃

NowThis的短視頻計劃先從“60s+故事”開始,他們打算先生產一批長度在3-5分鐘、關註核心問題和時政話題的視頻,內容涉及移民、社會公平、氣候變化、刑事司法公平等。

為了補充融資和業務拓展後所需的人力資源庫,他們專門從各大媒體挖角了一大批人才,包括:

微信圖片33

原《赫芬頓郵報》政治版執行編輯Nico Pitney,現擔任NowThis時政總監,負責每日突發新聞和原創視頻

原MTV數字執行Matt McDonough,現擔任NowThis執行制片,負責直播和原創系列,探索新節目,助力NowThis在Facebook等平臺上實現爆發

原NPR高級產品經理,First Look Media編輯Andy Carvin,現擔任NowThis高級主編

原南加州大學副教授,First Look Media總編Kim Bui,現擔任NowThis總編

而NowThis的長視頻計劃已經小有成效:2016年10月,NowThis和數字工作室Astronauts Wanted合作推出Trumpocalypse(川式末日)系列動畫,YouTube平臺點擊量超過70萬。

12月,又和喜劇工作室Jash合作制作了一部對話視頻,議員Bernie Sanders和喜劇演員Sarah Silverman長達1小時的非正式政治對話,YouTube點擊量達56萬次。

微信圖片33

雖然相對國內來說,5分鐘左右的時長還屬於短視頻範疇,但就NowThis自身慣性而言,從60s到數分鐘,不啻於一次“質感”層面的升級。

據悉,NowThis會先從3-6分鐘開始,試水一些更偏傳統的內容;未來則會進一步擴展到半小時到一小時。NowThis認為,Facebook會是重要的分發渠道,但G090、Wachable、Netflix和Amazon等OTT平臺,則會給長視頻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為何要發力長視頻?

NowThis在短視頻領域玩得好好的,為何要“想不開”拓展長視頻業務呢?深究來看,無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資本的引入讓NowThis試圖拓展業務的邊界,好好地利用原先積累下的流量和粉絲基礎。NowThis的總裁Athan Stephanopoulos就表示:“是時候拓寬思路,打造品牌多樣性了,我們應該探索長視頻形式,對一些社會關註事件進行深度報道。”

第二,短視頻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NowThis亟待形成自己新的競爭項,而長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口。不管現在的流量效果如何,先占住坑才是王道。正如NowThis首席內容官Tina Exarhos所說:“越來越多人在湧入視頻市場,還有不少人在試圖複制一個NowThis,只有樹立品牌,關註年輕人的痛點,我們才能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微信圖片_44

第三,NowThis希望借長視頻,拓展更多的盈利空間和分發渠道。例如,開始關註長視頻在OTT等渠道的分發,或許可以就未來的客廳經濟搶先布局。

換言之,在NowThis那里,沒有一勞永逸,只有永恒的變化。以短視頻起家固然占有先機,但及時開拓新的版圖,才不會被後浪拍在沙灘上。

千禧一代為何可能喜歡長視頻?

Vice一直以來不缺爆款文章刷屏,而其聚焦於年輕讀者的Vice News,在視頻領域也一直是“特立獨行”的。其制作的平均時長超過20分鐘的“長篇新聞紀實報道”,常常能引發不小的反響。比如Vice曾深入ISIS,用鏡頭記錄一個被封閉的恐怖世界,具有極強的真實性和說服力,YouTube上的點擊量達到了近1200萬次。 

微信圖片_550

之後,他們還去到朝鮮,為身處墻外的觀眾還原了世界的另一頭,在YouTube上獲得了700萬次點擊量。Vice甚至還觸碰毒品、自殺等敏感話題,用長視頻扒開血淋淋的現實。

那麽,Vice News的長視頻具有哪些獨特的魅力,能夠吸引到千禧一代呢?首先,比起精心剪輯的電影,Vice News發布的紀實節目的形式其實更像視頻直播,例如,其中的對話很像戰地記者與現場目擊者或專家之間私底下的交流,而非一板一眼的采訪。

其次,真實性非常重要。“如果做到了真實,又能呈現有趣的敘事,就一定會有非常好的結果”。為此,Vice在世界各地都建設了自己的“分舵”,讓記者直達故事發生地,更好地提供第一手資料。

有人將Vice的“長視頻”策略歸結為一套“深度思維”:深度內容生產、深度滲透社交媒體、深度制定發布策略,滿足用戶在短平快信息之外對優質新聞的渴求。

視頻生產者們,放下對年輕人的“成見”吧!

看到這里,《福布斯》雜誌去年刊登過的一則報道,非常值得分享。文章中,清晰地解釋了千禧一代喜歡長視頻的原因。

微信圖片88

Vice們讓人意識到,內容生產商們或許對年輕人抱有太深的成見了,大家都拼命制作美食、萌寵、搞笑的軟性趣味短視頻,制作精良、顏值優先,以為這就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形式。然而,年輕人卻並不想背這個鍋:並非不願看長視頻,而是沒有足夠好看、有吸引力的長視頻,包括政治報道和嚴肅新聞。千禧一代們依然密切關註這個世界,只是獲取的渠道變得更社交化了。

《福布斯》的文章認為,長視頻對於年輕人來說有三大吸引點:

首先,長視頻的敘事可以排解孤獨。不少年輕人都說,在一個隨時與外界保持聯系的世界,我們為什麽越發感到孤獨呢?社交媒體被認為給年輕人們制造了一種幻覺:以為聯通世界,實則背道而馳。那麽,有什麽是比一部沈浸式長視頻更能排解孤獨感的呢?以Vice為例,其最擅長的事,就是用鏡頭陪伴年輕人,走進一個曲折的故事,而熟悉的旁白,又會幫助他們揭開一個又一個迷團。

其次是長視頻的真實感。毫無疑問,真實感是這個時代最重要也最稀缺的東西。2015年Elite Daily的調查顯示,面對“虛頭巴腦”的廣告,只有1%的千禧一代可能會被鼓動,面對新聞時,43%的人都把真實性作為新聞評判的重要標準。

第三是信任感。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曾發布一份報告:僅19%的千禧一代還認為多數人值得相信。這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正在飛速劇變,金融危機、刑事司法公正、無時無刻不在重塑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身處這樣的環境,千禧一代希望發聲,希望迎來一個知情社會,因此,他們希望自己是“兼聽則明”的,能夠關註各方的聲音。

微信圖片_99

所以,內容方們,盡快擺脫“年輕人就只愛短視頻”的思維定勢吧!不是長視頻不好,而是缺少足夠多真正好看的內容。

除此以外,整個行業需要盡快重塑對長視頻的認知,原因還在於技術算法和商業模式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遷。

正在快速深刻變化的兩點事實

短視頻不再通殺

實際上,2016 年以來,有關短視頻流量下滑的言論不絕於耳。根據Digiday今年初的一篇文章,指出如今Facebook上不少短視頻的流量都直接砍半了。報道指出,《電訊報》一周發布70個視頻,以往總瀏覽量能破千萬,但現在卻不到500萬了。

微信圖片1111

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場競爭的飽和、算法的調整以及內容的變化。正如路透社新聞研究所Nic Newman所說,“爆炸式的內容和用戶稀缺的時間之間出現了矛盾。一旦所有人都在發力短視頻,Facebook也沒辦法保持以前的瀏覽率,只能設置一些內容權重......很多內容發布者也用Facebook Line彌補了短視頻流量的損失。”

JOE Media的CEO Will Hayward也明確地表示:“現在我們確實發現流量正從短視頻轉移到了長視頻上,以前大受歡迎的誇張的一次性內容現在已經沒那麽火爆了。與此同時,我們以前原創的長視頻不太適合Facebook,現在卻很吃香。我仍然相信,Facebook的長期目標就是占領電視的市場。”

除了市場飽和與算法調整,廣告模式上的變化,也對長視頻提出了新的要求。

長視頻成為更好的廣告載體

2016年底,Facebook也悄悄調整了算法:系統會多推薦長視頻,背後的考慮是廣告收入。

分析指出,Facebook已經榨幹了動態新聞中貼片廣告的油水,在體驗變差、用戶情緒爆發之前,開始瞄準長視頻的中插廣告。

此前,Facebook的廣告效果表現受到質疑,但通過改變算法給長視頻更多曝光機會,允許90s+視頻中插廣告,那麽更多的廣告就有了自己的位置。此外,Facebook還被爆購買獨家劇集、上線視頻頁卡等,不動聲色和YouTube競爭市場份額。

這還不止,Facebook還提出為廣告商提供TV式廣告,發布適配機頂盒的視頻App,試圖從社交平臺和OTT平臺全面獲得廣告商的信任。

Facebook此舉,也自然會讓平臺上更多的長視頻得到推薦,並進一步影響到內容創作質量。正如洛杉磯廣告營銷公司RPA的數字戰略部主管Rachel Fletcher所說:“長視頻給內容創作者開了口,能容納更多想法和創意。”

可以說,不論是主觀的創作意願,還是客觀的算法變化,這一輪的長視頻風已經刮起來了。但這並不意味著鼓勵大家再次跟風、又一股腦地投資長視頻內容,而是需要建立起這樣的思維意識:變化才是真正的常態。

只不過,更新換代的速度相比以往更快了而已。

資訊視頻NowThis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95

大數據看“雙節”出行紮心了!這些收費站最擁堵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9488

小夥伴們,“國慶+中秋”雙節馬上就要到了,妥妥的8天長假,你是打算“家里蹲”,還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如果選擇出行,是否擔心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欲哭無淚?不用擔心!21君用百度地圖的大數據告訴你,哪里的交通最堵,哪里的景點人最多,哪里的大閘蟹最好吃!

擁堵期:“歸家族”很拼!1日0點出現第一波高峰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

十一期間,預計去程高速擁堵特征明顯,10月1日0時迎來去程擁堵小高峰,上午11時左右達到去程擁堵最高峰;受中秋節疊加影響,預計10月3日上午10時出現出行擁堵小高峰;預計10月6日16時出現返程擁堵高峰。

收費站:擁堵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區域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十一期間,由於高速免費通行,公眾自駕出行量較大,預計京承主線站、杜家坎主線站、白廟主線站等收費站流量較大;預測流量TOP10收費站中,預計大部分出現在京津冀、長三角區域;收費站車流量較大時段主要集中在上午10-11時,下午的15-18時。

最擁堵的收費站TOP10

Part 1 京津冀

【去程】

【返程】

Part 2 長三角

【去程】

【返程】

Part 3 珠三角

【去程】

【返程】

Part 4 成渝

【去程】

【返程】

熱門景區:這些地方將湧來一大波共享單車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

預計十一期間,西湖、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嵩山風景區、南澳島旅遊區等山水類風景區將成為全國熱門景區;客流量方面,平遙古城、五臺山風景區漲幅達到200%。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預計西湖、天安門、外灘、故宮、寬窄巷子等景區會迎來大批騎共享單車前往的遊客。杭州、北京等將開啟“人人人車車車”模式!

中秋浪漫:這些地方最適合賞月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中國天氣網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中國天氣網

根據歷年數據觀測,中秋期間,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承德避暑山莊、五臺山風景名勝區、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和景山公園周邊等地較適合賞月。由於天氣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實際前往請根據短期天氣預報或實際天氣狀況安排賞月行程。

吃貨福利:這些地方的蟹最肥美!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

“秋風響,蟹腳癢”,十月左右是最適合吃蟹的時間,吃蟹地主要集中在陽澄湖周邊。

出境遊:東南亞依舊很火

十一期間,不少公眾將選擇出境遊的方式歡度假日。從國家來看,預計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將是出境遊的熱門選擇;從城市來看,預計亞洲城市熱度較高。預測熱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日本城市與泰國城市各占三位。

(本文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路況擁堵和客流分析基於百度定位大數據、高速公路大數據、人口大數據、交通行業浮動車等去隱私化交通出行源數據,通過多維度交通關鍵指標算法,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客觀分析十一中秋假期交通擁堵情況和居民出行特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09

紮心了,《那年花開》爛尾!孫儷演的周瑩竟這樣成為“女馬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0-10/1152995.html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對了,那個劇大結局了。”電梯里,一個妹子對同伴說。“是啊,沈星移死得也太扯了吧!”同伴答。

 

不消問,她們討論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以下簡稱“《那年花開》”),74集的大劇終於落下帷幕。老實說,在摳圖、面癱演技、狗血玄幻滿天飛的影視劇中,《那年花開》可以說是國產劇的精良之作了。

1、服裝、道具、化妝堪稱完美。

由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獲得者葉錦添執掌本劇的藝術設計,服裝造型精致養眼也經得起推敲,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全手工質感十足。更難能可貴的是尊重歷史,嚴謹、考究,從人物身份到性格變化,穿什麽衣服、帶什麽佩飾經得起推敲。

2、一眾演員從主角到配角表演均可圈可點。

周瑩入獄的那一段,孫儷的一張晶瑩剔透的小方臉哭的肝腸寸斷,連遠在臺北追劇的小S都忍不住發微博贊嘆。配角,吳蔚文老頭子心知吳家東院大禍將至時,為保護其他人不受牽連隱忍著用極端手法分家、攆人,讓人蕩氣回腸。

3、劇情,還是可以看下去的。

節奏處理比較合理,正如劇評人所說:“作為一個新鮮的文化產品,它是可被觀看、討論、作為業余時間消遣的。”收視率和點擊量方面可謂現象級。



▲《那年花開》收視率表現(圖/藍水數據)

但是……(是的,最讓人不爽的“但是”來了)這部劇的口碑仍逃脫不了高開低走的命運。大結局中心向革命的沈星移最終不因事業而死,卻因被突然闖出來的豬隊友背鍋而死,讓觀眾們大呼“劇情崩壞了”。電梯里兩個路人的討論說出了大家的心聲,“也太扯了吧!”


▲註意,這個時候大家都以為沈星移死了,墓碑都立了,但是……其實他還沒死,後來又回來了,驚不驚喜,厲不厲害!

豆瓣方面,該劇評分一度高達8.5分,但播放過半卻一路下滑至7.5分。沒錯,7.5也是尚可的成績,但《那年花開》這樣一部劇原本可以走得更深、更遠、更好,讓人頗為遺憾。


▲截止今天,該劇豆瓣評分為 7.5分(圖/豆瓣 )

究其高開低走的原因,人物設定、邏輯、常識、時間線,這幾個方面越往後走越漏洞百出、站不住腳。

“感覺單薄、貧乏,不想二刷。”一位觀眾總結道。

首先讓觀眾們吐槽的是人物設定,清末涇陽女富商的傳奇故事。

不是很早就說好了,這部劇不是走“所有男人愛女主、所有男人原為女主粉身碎骨”的瑪麗蘇,也不是披著“大女主外衣”的瑪麗蘇嗎?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那種“大女主一邊勵誌一邊被很多男性寵愛而橫掃千軍”的別扭感揮之不去。

趙白石飾演者任重轉發的一組海報,竟然是“瑩瑩的動物系男友”。“熊貓系男友吳聘:瀕臨滅絕的完美男友,可暖可man,情話滿分;狼系男友趙白石:文武雙全公務員,外表冷酷內心似火;犬系男友沈星移:傲嬌富二代,霸道小忠犬,打不怕罵不走;熊系男友王世均:經濟適用男,耿直boy,不帥但是很溫柔;虎系男友圖爾丹:壕氣沖天大財閥,穿衣顯瘦脫衣有肉,承包你所有。你要嫁哪個??”


▲豆瓣網友評論截圖

不論是官方發布的海報還是網友們YY的,不得而知,但說的好貼切,可不就是這些不同類型的帶各種優秀資源的,且長期為維持著單身並適婚狀態的男子一直圍繞在周瑩身邊嗎?

面對眾多觀眾們提出“瑪麗蘇”的問題,編劇回應稱,首先能幹的女人原本就招人愛啊,這說法沒毛病。另外,周瑩事業上的成功全是靠自己而不是靠這五個男人,相反,五個男人給她的愛是重負甚至是災難。


▲編劇微博截圖

“能幹的女人當然招人愛,但不代表要在一部劇里全部表現出來,這首先不是高明的寫法。”網友沈箹表示,“第二,頻頻以仇恨、死亡推動劇情發展和結束沖突不是高明的寫法。第三,商戰寫得潦草馬虎,人物動機與行為不合邏輯。唯一合理的線條沈星移完全可以不死。你可看看豆瓣上有網友改變的結局,要合理得多。”

至於重負和災難。那些年吳聘將她帶入東院,一步步教她為人處世、做生意長見識,走上了從街頭小混混到陜西女首富的晉升道路,竟然吳聘的愛對她是重負和災難了?而這個黑鍋王世均也不該背,他默默守護女主,唯一一次越矩是中了圈套喝了藥所致,這是被做局陷害啊,和愛不愛帶來的災難有什麽關系?

而其他幾個男主男配,雖然也有為女主帶來坎坷,但從沈塘到迪化、機器織布局被砸……人家一個個在周瑩性命或吳家生意瀕臨大難時出手相救,最後被總結成這些愛是災難,是女主角必須渡過的劫難,有點說不過去吧。網友的回複也是搞笑,“哇,女首富需要渡的劫都是情劫,棒棒噠!”

除了感情戲,《那年花開》的邏輯線、常識部分也有頗多不妥之處。

先來捋邏輯線,“周瑩式推理破案”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條關鍵邏輯。

第一次,周瑩推理是三嬸用下毒的茶杯害死吳聘,三叔自覺愧對吳聘,不僅親手殺死了三嬸,更自行了斷。兒子吳遇親眼目睹這一幕,流亡迪化,南院徹底淪落。

第二次,周瑩推理胡誌存在軍需案里作假,害死了吳蔚文,控訴胡誌存用松香代替假血竭賣給吳家。胡誌存並沒有在藥材上做假,但因自己被脅迫做假供而心存愧疚上吊自殺。

第三次,周瑩推理的是胡詠梅在糕點里下毒害死了吳聘,得知自己親手殺死了最愛的人,胡詠梅悲憤自殺。(胡詠梅下線前還順帶讓周瑩的爹也領便當了,周老四也是冤)

第四次,周瑩接到趙白石來信,認定是沈四海害死了吳蔚文,盡管沈星移三番五次救她於危難中,她見信那一刻也毫不猶豫的在背後搶走了星移的大客戶,並下定決心擊垮沈家。


第五次,周瑩終於推理對了!原來害死吳蔚文、吳聘的真兇是杜明禮及其後臺貝勒爺!那之前因為女主只說中開頭沒說中結尾的錯誤推理而下線的那麽多人算誰的……故意殺人未遂罪和故意殺人罪可是不一樣的啊。

再來說常識這一塊,印象最深的是吳家運茶葉的船被沈四海雇人給弄壞了,茶葉進了水,不能賣了。大客戶一度全轉投沈家,而且沈家掌櫃還給客人臉色看,搞什麽坐地起價之類的,平白無故得罪好多人,世世代代的生意世家會犯這種低級錯誤?更奇特的是周瑩聽說浸後的磚茶還更好喝,直接給它們改個名字就拿去賣了,也不給顧客說明來源。說好的“誠信”呢?



 

周瑩第一次開辦的機器織布局,要買就買最好的機器,必須湊夠20萬兩白銀買新的,不買趙白石最初提議的半價舊機器。而後來機器被砸要重辦織布局時只能湊出10萬兩白銀了,趙白石遺憾道:“可惜不夠買機器,重辦不了了。”周瑩複制趙白石的觀點說,廣州不是有套舊機器只賣10萬兩白銀嗎買半價舊機器啊!趙白石說:“對啊,這麽好的主意,我怎麽沒想到。”開什麽玩笑,這不是你提出來的嗎……

再說第一次開業就被原來的土布下崗工人打砸。當時吳家四老爺就勸過周瑩,把人家飯碗搞掉了,恐怕要出事的。果然被逼上絕路的工人們在他人唆使下鬧事了,周瑩又大義凜然的去官府,不追問那些織工的罪,並對他們說:“其實我早就為你們想好出路了,土布作坊回不去了,但新的機器織布工廠也需要織工,你們來吧。”早幹嘛去了……在解雇人家的時候就把工人下崗再就業問題解決好,那不就什麽事都沒有了嗎。

所以,其實重點不是能幹的女人招不招人愛,而是這種這部劇感情線太多,兩三條就很經典,五條未免太多。很多人都死的站不住腳,難免讓人覺得這是在為虐而虐。相反,商戰的過程和細節卻都不夠紮實、靠譜和豐富,正如上文所述的幾個案例,周瑩操刀的幾次重要商戰都感覺像過家家似的。

“有點恨鐵不成鋼吧。還是希望國內電視劇能多出現《大宅門》的電視,心目中真正的大女主應該是“二奶奶”那樣的。”有觀眾表示。


▲《大宅門》劇照(圖/豆瓣)

也有人認為,電視劇而已嘛,何必那麽認真,而且事實證明這種“非典型的大女主瑪麗蘇”路線永遠有市場需求。那這樣一味的迎合市場好嗎?

一味討好觀眾需求的影視作品不一定是好的。優秀的藝術創作永遠需要走在觀眾前面一點點。暴力、感情、離奇等因素不應該作為賣點或噱頭存在。不要說教,也不要討好。

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懟誰。有一位觀眾說得好:“不要回避觀眾們的批評聲,很多留言不乏亮點,仔細研讀更能了解現在觀眾的審美狀態。《還珠格格》放在今日未必大紅大紫,《風雲》當時的高收視現在只淪為表情包。觀眾在開化,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事需要更強大的邏輯及對人性的拷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087

前女友中6億彩票 少年無得分揼心了

1 : GS(14)@2016-08-08 00:17:04

所謂「後悔莫及」,英國南威爾斯一名少年應該深有體會。他去年與拍拖兩年的女友分手,豈料前女友媽媽今年就中了逾6,100萬英鎊(逾6.2億港元)的彩票,前女友姐姐及其男友都可以分一杯羹,他卻與財神擦身而過。21歲的懷特(Dan White)讀書時邂逅19歲的戴維斯(Courtney Davies),他說︰「我們一起時曾經歷艱難時刻,她父親剛去世,一家人大受打擊,但她媽媽努力維繫一家。」戴維斯後來到修咸頓讀大學,二人於是結束兩年的戀情。為了慶祝打敗癌魔,身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度假的戴維斯媽媽,着另一名女兒斯蒂芬妮幫她買上周「歐洲百萬彩」(Euromillions)的彩票,結果一擊即中。戴維斯媽媽說:「我覺得自己避開了死劫,亦變成了百萬富翁。」她將獎金與自己男友、女兒戴維斯、斯蒂芬妮及其男友分享,各人可得逾1,200萬英鎊(逾1.2億港元)。斯蒂芬妮及其男友正是懷特鄰居,眼見二人一夜致富,懷特心中不是味兒。他說:「發現他們中了彩票,我為他們感到高興,但明顯地會覺得這些機會本來應該是屬於我的。」懷特的朋友紛紛傳短訊來取笑他,問他「到底哭了多少遍」,他開玩笑地道:「我們拍拖兩年,如果她按每年給我100萬英鎊(1,000萬港元),我是不會拒絕的。」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7/197265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8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