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營運人生(27) 陸羽仁


http://blogcity.me/blog/reply_blog_express.asp?f=5YTPBH5B812303&id=253591&catID=&keyword=&searchtype=


美國市場憧憬美企季度業績理想,新領失業救濟人數下跌,IMF又調高全球經濟增 長,投資氣氛維持樂觀,VIX指數再跌4%,美股連續第三日向上。杜指上一日勁升275點後,昨日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再漲121點至10139點;標普 500指數升10點,報1070點,納指升16點,收2175點。不過大市交投淡靜,紐約證交所縮減至不足12億股。杜指期貨最新報10078點,比現貨 低水61點。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續 彈。ADR港比指數收報20292點,比香港收市高241點或1.2%。匯控收報74.1元,比香港收市高 1.4%,中移動報78.68元,比香港高0.7%。

 

美國6月份銷售收入出現了3個月以來的最大增長,另外,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2.1萬,總數下降至45.4萬人,低於 市場預期的46.5萬人,刺激市場人氣急增。

 

美元續軟,歐元兌美 元持續反彈,挑戰1.27美元水準,最新報1.2692美元,美元指數跌穿84水平,亦提振了大宗商品價格市場。 外圍方面亦幾配合,歐洲股市維持反彈勢頭,IMF又將今年全球增長預測由4.1%調高至4.6%。

 

正當市場因為憂慮經濟 可能出現「雙底衰退」,美股出現16個月以來最重跌勢之際,彭博社的調查卻顯示華爾街分析師預測美企業今年盈利增 長率為34%,高於3月29日民調時的 27%,向上調整幅度係六年以來最大。不過有好友亦有淡友,著名銀行業女分析師Meredith Whitney近期一直睇淡美國銀行股,佢昨日再調低高盛的的第2季盈利估計,由原來估每股盈利4.75美元,大幅調低至每股1.7美元,比市場平均估計 的2.34美元仲要低,原因是市場波動高盛可能企錯邊,英國徵銀行稅,證券市場又唔好等等。搞到高盛在升市中都要跌0.3%。

 

在房屋銷售、製造業 景氣及民間部門就業成長等皆不如預期下,標普五百指數自4月23日以來已重挫16%,第二季跌幅則高達12%。美 股市值共蒸發了2.48萬億美元,債券跑贏股市亦係2001年以來之最。而家有兩派意見,有好友亦有淡友,Federated投資者公司的首席證券市場分 析員Philip Orlando認為,企業獲利增加及股價下跌,可能意味住股票已便宜到足以翻揚的地步。佢話「股市心理已壞到不能再壞,企業獲利在成長,形成很顯著的價值 失衡,意謂今年稍後股市將開始再度走高,且很可能劇烈上漲。」

 

不過,亦有分析員持 相反睇法,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兩位投資長格羅斯和Mohamed El-Erian都表示,隨著經濟復蘇力道減弱,股票還不到撿便宜的地步。對沖基金Traxis的碧斯上周幾乎已沽清手中所有的美國科技股。我就睇走勢, 睇纒美股呢一浪反彈會去到乜水平。

 

昨日回應過加拿大網 友denlee的提問,他有此回應:「陸sir,好感激你俾我既建議,不過聽完你講之後,我就更加唔知點做好。你 講得好有道理,我也覺得如果我唔聽智者言,好可能會吃虧在眼前。但係如果我聽你講繼續讀,就同我人生追求創業既目標有conflict(矛盾),因為到時 我要30歲先有少少錢去創業。」

 

    「我好希望陸sir可以講下創業既艱 難,等我可以有更加深既認識。如果用股票投資黎比喻我依兩個決定,繼續讀就等於低風險,中回報。自己做野蹾錢創業就等於中風險,高回報,and that depends how much risk one can bear.(這取決於一個人能承受多少風險),我真係要D時間好好思考下,選擇邊一條路。」

 

  denlee的心情好易理解,大家都後生過,一時頂住條氣,就想做一個人生重大抉擇,放手一博,感覺nothing to lose(沒有甚麼可以輸)。我早前不正正說過後生仔 可以有海洋性格,可以向不知名的大海航行嗎?點解而家又唔贊成denlee唔讀完大學馬上走去創業呢?

 

  人有時用大腦思維,有時用器官思維,前者講理 性,後者講感覺,唔好以為我地只是在談情說愛時用器官思維,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大部份時間都只是憑著感覺走。denlee讀大學唔覺得太有用,用鰦好多時間睇股票研究投資,考試應付過去,在大學求學未尋到樂趣,心急 搵錢未搵到,車未買到,對自己的人生進度有些不滿,有些著急。要退學打工買車,如果你真是為架車退學的話,咁就真是太低了,讀大學的價值和一架車的價值 比,那怕架車是寶馬、平治,都完全無得比,如果有個魔鬼用部車來換走的你讀大學的機會,就簡直好似一個色狼住一袋金魚叫小女孩去後巷睇,企圖以金魚換走 女孩的貞操一樣,完全搵哂笨,絕對不應為架車換走你的大學學位。

 

    但 我想denlee並不是咁低水平,買車只是借口,他的潛意識是不滿足現在的生活、不滿足現在的成就,不滿足現在或可見未來的財產,所以以買車作借口,企圖 加快創業,馬上致富。

 

  你以投資來比喻你的決定,話「繼續讀書就等於低風險,中回報。自己做野蹾錢創業就等於中風險,高回報」。這個分析又係錯哂, 我又舉番個例,話「繼續做工慢慢儲錢等如低風險,中回報;有工唔做全力去炒細價股係等如中風險,高回報」,你又話飱唔飱呢?無錯,炒中一隻細股可以一變一 百,但係唔係咁易中?中係高回報,但係好難中,所以全情炒細股係「極高風險,極難敲中,真係敲中時才有極高回報」。真正問題你無講到,當創業成功機會咁細 時,那個所謂「高回報」的價值就下降了。

 

你有100加元,我叫你去賭場賭一舖輪盤,中了馬上 有3000幾加元,你可能夠膽賭,輸咪輸,有乜咁大不了。但如果你全副身家有100萬加元,我又叫你一舖過賭輪盤,中了就有3000幾萬加元,馬上係大富 翁,你夠唔夠膽賭? 我估十個人有九個半唔賭,因為輸了代價太大。一個UBC的大學學位,在20、30年的就業生涯中,隨時可以產生100萬加元或更多的效益,你以為你咁賭無 成本,唔係呀,你係緊好多未來本來可以穩定得到的收益出來賭呀!

 

     Denlee,你睇呢件事的缺憾,和好多散戶買股的缺憾一樣,只睇到你想做的事好的一面,睇唔到差的一面,散 戶炒股只想買中會賺幾多,好少諗輸哂會點。而你只想到創業成功有幾正,無想到創業失敗有幾慘。唔係好似你講好易搵個移民顧問做又可以風生水起,要問纒那時 人地點解要請你,而家加拿大移民十有九個係大陸人,將來請地產經紀,移民顧問,可能都係請大陸移民做好鱓,唔需要請已在加拿大生鰦根的一代人。

 

     我地營運人生,投資也好,擇業也好,難免要冒險,但係要冒「計過的風險」(calculated risk),主要先諗風險而不是回報,要諗回報和風險 是否成比例,要諗最壞的情況出現自己有無退路,未讀完大學就去創業,等如掘斷退路去打仗,的確是「有前無後」,問題是點解要逼自己去到咁盡呢?

 

(下星期一再談創業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