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各種金融應用都急於在移動互聯網上尋找新的出口,其中,記賬理財類APP正在成為巨頭盯上的一塊“肥肉”。
7月31日,傳統互聯網巨頭網易發布了自己的記賬理財產品。在此之前,支付寶、京東也在首頁上線了記賬功能。根據易觀報告,記賬類APP軟件的日均啟動次數正在快速上升,排名前三的產品日均啟動次數多達20萬~60萬次。
“社會財富積累得越多,記賬理財應用就越有需求,目前我們的用戶數達到了2億,日活躍用戶超過400萬。”隨手科技創始人、CEO谷風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預計今年12月可以實現盈虧平衡。
記者從采訪中發現,記賬理財軟件變現方式多是通過記賬服務吸引海量用戶,後通過為理財產品導流變現,但目前國內記賬軟件能實現規模變現的並不多,即便是互聯網巨頭也在探索,而市場上超過200款的同類產品更是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從記賬切入金融
隨手科技是目前記賬軟件中起步較早的公司,根據易觀國際等多個第三方調研機構的數據,其旗下的記賬理財APP隨手記在記賬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0%。
谷風有著20年的財務管理經驗,曾經在銀行系統工作,並且在金蝶國際軟件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十多年。他告訴記者,記賬是一個高頻次的需求,在他看來,由高頻帶動低頻、從財務過渡到金融的路徑更容易完成用戶的積累。
“從本質上而言,這和支付寶、微信支付基於支付完成用戶積累後,進而提供金融服務是同一個邏輯。”谷風對記者表示,如果直接做個人金融,在獲取用戶方面很吃力,做交易端,用戶的使用頻次又太低,用戶不可能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後,還會每日打開APP使用。
通過和國內外同行的對比,谷風決定把APP做得盡量“簡單又專業”,不需要用笨重的Excel表格,直接在手機上按模板輸入賬本,普通人就可以隨時統計、分析,甚至能與家人、朋友共享賬本。這種基於移動互聯網的設計方式快速讓隨手記積累了原始用戶,而成立兩年後,隨手記的用戶已超過1.2億,成為僅次於支付寶的第二大理財入口。截至今年6月底,隨手記用戶已達1.8億。
但用戶的快速累積也讓互聯網巨頭看到了記賬作為金融入口的潛力。互聯網的梅特卡夫定律指出,網絡平臺的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平方而增長,換句話說,平臺有了1億用戶後,流量變現就成為了可能。於是,包括支付寶錢包、京東錢包以及網易有錢等產品都開始切入記賬理財工具。
但對此,谷風表示並不擔心。
“如果說支付寶所針對的人群主要是網購用戶,那麽隨手科技則將這一範圍擴大至整個線上線下人群。只要進行消費,無論線上線下,使用什麽支付方式,用戶只要將財務情況輸入或導入隨手記,平臺都將可以根據這些數據為用戶畫像,進而推薦相應的金融產品。”谷風認為,一旦用戶購買金融產品,其財務結構就越複雜,從而對財務工具的需求越旺盛,用戶黏性決定了不同平臺的切換難度。
也有財務專家對記者表示,財務行業,無論國內國外,還是任何一個細分領域都是趨向壟斷。歐美國家幾乎所有個人財務工具都是由intuit提供的,企業級是甲骨文和SAP,在中國,則是金蝶和用友。互聯網巨頭對於細分市場的培育仍需要耐心。
流量變現說易行難
和許多移動互聯網應用類似,對用戶完成跑馬圈地之後,記賬軟件下一個目標是流量變現。
谷風對記者表示,隨手記有兩個盈利路徑:一是理財產品營銷,通過平臺為基金、P2P產品導流賺取傭金或廣告費用;另外一個路徑是基於信用卡信息的信貸平臺,目前,隨手記基於信用卡數據征信開通個人貸款業務,2016年將著力發展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
谷風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理財產品和個人信貸兩項業務月收入總和已經達到1000萬元。今年隨手記平臺上金融產品的交易額預計將達到400億元人民幣,2016年預期可以達到2000億元,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標準化的基金產品,谷風表示,未來信托產品、企業債產品、P2P等非標產品引入平臺,逐步拉大供應種類,同時按照大數據分析的結果進行推送。
小微貸款可能是記賬軟件未來最賺錢的業務。谷風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目前使用隨手記生意賬本管理小微企業的群體已經超過2000萬,若貸款需求經過風控甄別達到15%的轉化率,平均每單貸款額為2萬元,年均需求1次,就將產生一個600億元規模的小額信貸市場。如果5%的穩定經營個體商戶,平均產生4次經營性貸款,這個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但行業面臨的尷尬之處在於,幾乎所有的記賬理財APP仍處於虧損狀態。
目前市場上,記賬APP產品超過200個,並且很多產品非常相像,其中大多數產品的用戶數不超過50萬,馬太效應在該市場表現明顯。“2015年第一季度,排名前三的記賬理財APP分別為隨手記、卡牛信用卡管家以及51信用卡管家,這三家的活躍用戶規模均超過百萬。”易觀分析師對記者如是說。
此外,記賬APP提供的理財產品曾遭到詬病,比如說理財功能實質上還是幫基金公司代售,處於很初級的合作方式,沒有現金流的情況下,在與銀行或是第三方基金公司的談判中沒有足夠的議價能力,整體市場將會快速進入淘汰期。
“目前我們的對標公司美國財捷(Intuit)的年營收已達40億美元。”谷風表示,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大,公司有望在今年年底走過盈虧臨界點,2016年營收達到3億。“目前的計劃是到2019年登陸納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