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德爾斯突然全線結業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8/blog-post_4.html

德爾斯突然全線結業,十幾間舖,900多名員工,這樣的生意,一晚間結業。止凡家附近也有間德爾斯,周日看到它沒有開店時已經感到很奇怪,上星期還感受不到有何異樣的,的確可用「突然」來形容。

一向頗喜歡這家公司,平日也在那裡消費不少,尤其我發現當德爾斯租下某商場,會令那商場多了不少生氣,變成了客人的消閒地。不過,從生意的模式看,我一直不明白它如何能保持,因為所租的地方面積都很大,可能在租約上有很好的優勢吧。

按報章上的專家分析,德爾斯乃走「薄利多銷」的路線,而估計今次死因是近日因自由行放緩,使零售業不濟,所以營運出現問題。我對此說法不太理解,因為很少看到德爾斯做自由行的生意,內地人會來買傢俬嗎?相信他們要買都可能上淘寶了。電器亦然,豐澤、百老匯等舖就可算是做自由行生意,受自由行影響,但德爾斯應該很少吧。

每盤生意死亡,主因都是現金流出現問題,當年八佰伴如是,早年U.Right亦然。大企業倒下,好像金融海嘯時雷曼與AIG,未必是資不抵債,而是現金流出事,多多資產,但不能一時之間變現,難逃一夜倒下的命運。今次德爾斯欠債億元,我們都不知道德爾斯有否作高槓桿負債,但或然負債就一定有,租金、人工、應付賬等,現金流處理不當,這一定是出事的重點。

當然,生意的話,「十個杯九個蓋」,總比生意差時「十個杯兩個蓋」好得多吧,所以生意突然放緩絕對有關。從德爾斯的生意模式來看,「薄利多銷」、「多舖」、「產品雜亂」,其實這模式可圈可點。這樣的多樣化、多功能的零售店,很多商場都愛,例如德爾斯與港鐵簽下租約,在多個港鐵商場租下面積頗大店舖,可算互惠互利,一些偏離的港鐵商場可能因為有了一家德爾斯而搞起,而德爾斯亦能因這「協同」租約把租金成本壓下。

能替大業主搞好個場的店,租約亦理應不貴。然而,若賣傢俬,從商業角度看,我較喜歡Ikea的模式,一家在沙田,一家在九龍灣,一家在銅鑼灣,即港、九、新界各一家店而已,集中資源,中央控制成本,這樣營運的效率可以很高。雖然偏離,但由於一站式,有新居要添置傢俬的客人都會去逛逛Ikea。就這樣一間旗艦店,自然會吸引人去潮聖。這就是你開多店去遷就顧客,還是只開一家而要顧客遷就你,反正買入大量傢俬之後都是安排送貨的,顧客不會因為要搬大件貨物回家路遠而不來光顧的吧。

德爾斯始終營運了這麼多年,一直都安然無恙,應該有不少學問在其中。而死因未必與自由行有關,我大擔亂謎的話,可能與樓市不活躍有點關係。主因是我總覺得德爾斯這類賣「就手便宜貨」的店舖,若我搬家自住需要的話未必會對其貨品太有興趣,但若我租出投資物業,包全屋傢電,我絕對會考慮德爾斯的貨品,因為平、靚、正,又不是自己用。可惜,近幾年換樓鏈與物業投資市場都極不活躍,很難有足夠生意,利用「貨如輪轉」、「薄利多銷」的生意一定最受影響。

一家大型連鎖店的「起承轉合」、「盛極而衰」,雖然我們沒法知道其失敗的箇中原因,但借鏡這樣的事情,檢視個人財務的狀況,常常提醒自己對投資組合作平衡,這十分重要。人家搞生意,十幾間舖,900多人,早已上軌道的,也可以一夜消失,何況個人的財務。XX股神,沒有財商,看誰笑到最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