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臨大難而不懼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5129


 

莊子 《秋水篇》

 

孔子游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輟。子路入見,曰:「何 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 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 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最善長用寓言故事去表達道家思想,相傳孔夫子年青之時 也曾經拜學於老子,儒道兩家,一剛一柔,陰陽互補,是我國文化精髓所在,莊子的文章也經常講及孔夫子,今天,我節錄莊子《秋水篇》其中一段故事,來說明一 點道家哲理。以下是古文白話語譯:

 

孔夫子遊於衛國匡地,衛國人把他重重圍困,但孔子卻照樣彈琴唱歌,沒有一點憂愁。子路進來見孔子說: 「老師爲什麽還在這麼高興地娛樂呢?」孔子說:「過來,我跟你講解。我忌諱窮困久了,然而卻不能改變,這是命運啊!我追求通達也很久了,而沒成功,這是時運如此啊! 在堯、舜時期,天下無困苦之人,並非是因爲他們都有超人智慧。桀、紂時期天下沒有智慧通達之人,並非那 時候人們智慧低下,這些都是時勢造成的。在水上 行走不躲避蛟龍者,是漁夫的勇敢;在陸上行走而不躲避兕虎者,是獵人的勇敢;刃劍架於頸,視死若生者,是烈士的勇敢;明白窮困是命運之安排,明白智慧通達 是時勢所成,臨大難而不懼怕者,是聖人的勇敢。子 路,安然處之吧! 我是被我的命運制約著的啊!」沒多久,衛王的將士走過來,辭謝說: 「我們以為先生是楊虎,所以把你圍困,現在發覺弄錯了,請告辭撤退。」

 

以上的故事說明了命運與時機的微妙關係,人的命運沒法改變, 在逆境之時,那管你東奔西跑,掙扎求變,也沒法改變現實,不如像道家一樣自然無為,順應天命,等到時機來臨,困局自然迎刃而解。在投資路上,現在股市橫行 大半年,股市每天抽上抽落,散戶無所適從,那不如無買無賣,持貨等待,靜觀其變,總好過經常炒上炒落,左一巴,加一巴,被命運愚弄,如果手上持有的是優質 股票,公司營利持續增長,股價自然會反映現實,發達致富已經是預計之內,又何須急於求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