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日本商會:2014年日對華投資同比減少近4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634.html

中國日本商會:2014年日對華投資同比減少近40%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6-17 19:26:00

6月17日,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5年白皮書》中顯示,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金額為43億美元,同比減少38.8%,連續兩年呈現減少趨勢,其原因在於中國投資環境變化,如人工費上升、勞動力難以確保,以及日本企業向東盟擴大投資的需求高漲。

6月17日,中國日本商會發布的《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5年白皮書》中顯示,2014年日本對華投資金額為43億美元,同比減少38.8%,連續兩年呈現減少趨勢,其原因在於中國投資環境變化,如人工費上升、勞動力難以確保,以及日本企業向東盟擴大投資的需求高漲。

中國日本商會副會長兼調查委員會委員長田端祥久表示,盡管日企在中國面臨著勞務成本上升的壓力,但絕大多數企業不會考慮退出中國。它們正在通過出口轉內銷、削減其他成本、提高營利部門的利潤等方式積極轉變企業戰略,適應中國市場。

田端亦表示,根據預測,由於2015年的投資項目合同數還在減少,因此有可能2015年的最終對華投資額有可能會繼續減少。

日本對華投資降幅達38.8%

與市場上對於日資在華大面積撤資的感性認識有所不同的是,從調查數據來看,轉移撤退至其他國家的日本企業占非常小的一部分,為整體受調查企業的1%。

問題在於,希望擴大業務的日資企業大幅減少,只希望維持現狀的日資企業比例在升高。

根據上述白皮書,在關於今後1-2年業務發展方向問題上,回答前景艱難的企業比例為46.5%,同比減少了7.7%,與2011年(66.8%)相比,更是大幅減少。

在維持現狀的企業方面,其比例為46%,同比增加了6.5%。

在繼續按行業劃分進行觀察時會發現,出口比例較高的行業回答希望擴大的比例較低,而在中國國內銷售比例較高的行業回答擴大的比例較高。

因此,該白皮書認為,在此背景之下,受中國投資環境變化的影響,可以說對於日企出口型企業來說,中國的優勢正在見效。

與此同時,國內銷售型企業則將中國視為潛力很大的市場,預測今後將繼續加強開拓中國市場。

在盈利方面,2014年度營業利率預計為盈利的在華日資企業的比例同比增加3.4%,達到64.1%,連續兩年超過六成。

在經營問題方面,根據問卷調查,勞動力成本上漲成為首要問題,並同去年結果一致,占比達到83.9%,格外突出,可見問題嚴重性,其次的問題依次包括員工素質,競爭對手增加等待。

為此,面臨著工資上漲等問題,提出“逼近臨界成本削減”的在華日企占到了接近半數左右(49.2%)。

看好中國市場成長性

該白皮書指出,根據國際協力銀行發布的《日本制造業企業的海外事業開展相關調查報告》,看好中國理由的第一位是“當地市場今後的成長性”,第二位是“當地市場的當今規模”。

此次,該白皮書還新增了各產業共通的對華直接投資問題的投資建議,以及有關實現公平的競爭環境方面具體執行方法等的“競爭法”建議。

建議的“主要訴求”與去年相同相同,仍為“確保公平性”。建議的具體內容可總結為以下3點: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構築開放經濟新體制。

在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方面,該白皮書具體提出,在投資方面,希望能夠統一對於法律制度解釋的運用,制度變更時設置充分的準備期間、各項手續的簡化和高效化、對於申請和查詢采用書面文件回答等有利於提高可預測性的改善活動。

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該白皮書提出,簡化和加速行政手續辦理,廢除必要最低程度的項目以外的許可和認證,是日本企業在眾多領域希望能夠實現的內容。

在構建開放性經濟新體制方面,該白皮書認為,中方目前起草對於外國投資采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的外資投資法的舉措,是中國為了成為更加開放的市場,而邁出的一大步,值得贊許,但是希望為了順應經濟全球化,更廣泛地采取全球標準。

該白皮書針對中國各地商工會所屬的日資企業(8874家法人會員)面臨的課題進行了分析,並對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進行了歸納整理。

目前,日本是中國第二大出口貿易國,第二大進口貿易國。在投資方面,截至2012年年底,在華日資企業數量在2.3萬家左右,占外資企業整體的7.9%,在以國家為單位的排名中,日本位居第一。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