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用內地心態看港股 用外資心態看A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01

用內地心態看港股 用外資心態看A股
作者:郝承林



有關人性的作品永遠都不會過時。港股日漸A股化,海外資金又有望投資A股,要取得理想回報的訣竅,也許只須靠錢鍾書先生寫的一篇小文章。

《伊索寓言》里,蝙蝠碰見鳥便充作鳥,碰見獸就充作獸,結果兩邊皆不討好。錢先生在《讀伊索寓言》中便寫道:「人比蝙蝠聰明多了,他會反過來用,在鳥類里充獸,表示腳踏實地。在獸類里充鳥,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賣弄風雅,向文人裝作英雄。」

位處「鹹淡水」交界不一定便是動輒得咎,也可以是左右逢源。提升回報的竅門是反其而行,用內地心態看港股,用外資眼光看A股。


用內地心態看港股

現在內地股市成交上萬億,港股成交只千多億,隨著資金流通加快,港股受A股的左右只會愈來愈大。A股如內銀股等大型企業只有5倍10倍市盈率,相反深圳創業板的中小型股份動輒百倍市盈率,便大約可見內地投資者的口味。

內地股民青睞中小型股份,一是其具增長潛力,二是從小至大的故事讓人有想象空間。隨著內地資金占港股比例日高,相關的風氣亦將吹至港股。指出投資市場口味轉變,並不是鼓勵盲目跟風(缺乏基本因素的上升始終不能持久)。而是當投資者口味轉變,一些過去為市場冷落的股份,將有望隨港股A股化而向上重估。科技、媒體、電訊(Technology、Media、Telecom)板塊中,大部分投資者皆鐘情媒體(科網)股份。然而隨著內地4G上臺正在加速,一眾手機、電子股份的盈利今明兩年將快速增長。又如一些環保、醫療、零售股份,香港的隨時較內地同業便宜一半以上。內地資金追逐下,其估值將逐漸與在內地上市的同業靠近。投資者當重新審視一眾具基本因素的本地中小型股份。

用外資眼光看A股

近日市場焦點之一,是MSCI會否於下周三(6月10日)的定期會議,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最多基金采用的基準(Benchmark),追蹤的資金達9.5萬億美元。MSCI指數的些微變動,相關的資金都必會跟隨,預期一旦A股獲納入MSCI指數,將帶動千億(最初)以至萬億資金投資A股。

海外資金會投資哪些A股?是會如內地投資者般,追逐那些已近百倍市盈率的中小型、創業板股份?還是會去買入那些增長定、且只有十倍八倍市盈率的藍籌股份?來自股市發展較成熟的海外資金當然會選擇後者。

內地改革開放已快40年,不少行業已出現一批明顯領先者,但此等能提供穩定增長的大行業龍頭企業,卻最不受內地投資者青睞。如家電王者之一的海爾電器(01169)在港上市,市盈率達20倍。相反另一家電王者格力電器在內地上市,市盈率卻只有13倍。

《奔跑吧兄弟》是現時內地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搶到其第二季主要贊助的,便是內地乳業王者之一的伊利,其2015年的預測市盈率約20倍,較在港上市的蒙牛(02319)便宜約15%至20%。A股或許要再等半年至12個月才會獲納入MSCI指數,借助中外投資者的口味差異,先外資之買而買,也許正是不錯的獲利法門。

蝙蝠到底是鳥還是獸,其實並不是太重要。但你買的到底是什麽,卻絕對有關投資回報。了解市場口味,利用市場口味差異,當然有助提升回報,但更重要的始終都是基本分析(這幾天電力股份又創新高了)。缺乏基本因素,空憑符合市場口味的,終歸只會是水月鏡花。本身優質的,若還能合乎市場口味,那定必會錦上添花。(來自信報)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