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藏站上政策風口 作者:管清友 近期西藏主題再度引發市場關註,我們曾提示西藏將是今年最有政策增量的地區之一。前期證監會專題支持西藏資本市場發展已經敲響了新一輪援藏的前奏,但高潮還遠遠沒有到來。隨著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9月將是一個關鍵時點,相關的政策可能會加速出臺。旅遊開發、資源出藏補貼、鐵路公路建設、水電水利建設等領域可能率先突破。 一、習大大與西藏 每一屆領導人都會與西藏進行密切的互動,除了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之外,近幾任總書記都曾親赴西藏考察。習大大也與西藏有著不解之緣。 就任總書記之前,習大大曾以中央代表團團長的身份親赴西藏,參加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大會、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談會,當時在西藏視察參加各項活動長達6日。2011年7月1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習近平,於拉薩布達拉宮廣場舉行的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再次強調西藏“兩屏四地”的重要戰略地位——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遊目的地; 2011年7月20日,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全體成員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其他時間,習近平親切看望了西藏大學師生、慰問了駐藏部隊武警官兵、聽取了當地工作匯報、親赴林芝地區看望藏族村民以及率團參觀紮什倫布寺,看望慰問宗教界人士。無論從視察規格、時間長短還是調研深度,此次旅行可看做是習大大與西藏後續大動作的重要伏筆。 就任總書記之後,習大大唯一一次與西藏互動是在2013年參加西藏代表團的兩會審議。2013年3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西藏代表團參加審議。習近平強調,要加快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確保到2020年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二、2015年是西藏的重要時間窗口 2015年是西藏站上政策風口的一年。去年是對口援藏20周年,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明年是西藏解放65周年,多個重要時點交匯的背景下,中央可能會有較大援藏動作,極有可能召開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建國以來,中央共舉行過5次西藏工作會議,分別在1980、1984、1994、2001和2010年,基本上每屆政府都要舉行一次,而每一次會議都是西藏實現跨越的關鍵時機。 從近期的跡象來看,中央的政策風向已經開始向西藏傾斜。 第一個跡象,中央層面對西藏的宣傳力度明顯加強。近日,全球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第三極》登上央視熒屏,掀起一股新的“西藏”風潮。 (1)規格高。該片被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臺等多個機構列為重點項目。由國務院新聞辦、CCTV和五星傳奇聯合攝制。 (2)制作精。《第三極》是全球迄今最全面的西藏自然人文影像考察,拍攝出動了6個調研小組,4個攝制小組,投入4K高清攝影機、微型直升機、Volvo XC Classic等,總計拍攝500天,攝制組行程遍及青海、四川、雲南等青藏高原的60多處秘境。 (3)宣傳廣。3月24日《新聞聯播》特寫預告,3月25日-3月30日CCTV-4晚間黃金時段首播,並有CCTV-NEWS、CCTV-9等多個頻道配合播出。此外,《第三極》非中文版將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全球首播。 (4)反響大。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相關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第三極》平均收視率為0.37%,比平時同時段電視劇收視率高10%;據優酷網數據顯示上,截至4月1日,《第三極》播放超2000萬次,目前在優酷網紀錄片頻道排名第三;據新浪微博大數據統計,《第三極》的觀眾人群中,有6.3%是海外用戶,在地區排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北京。 第二個跡象,執行層面對西藏的政策支持力度明顯加大。去年對口援藏20周年工作座談會召開之後,各部門、各地區都開始抓緊落實中央援藏政策。今年3月16日,證監會召開支持西藏資本市場發展座談會,這種為一個地區量身定做的專題會議實屬罕見。會上出臺了一系列對西藏資本市場的機構和人才支持措施,目的是加強金融對實體的支持,改變過去被動輸血的援藏思路,真正激活西藏經濟的造血功能。 第三個跡象,西藏相關地區的政府組織架構已經開始完善。國務院已經同意西藏自治區撤銷林芝地區設立林芝地級市。西藏地級市將增加至4個。 三、預計2015年習大大將與西藏再次相遇 按照去年新疆的政策邏輯,習大大先在4月對新疆展開規格頗高的一次視察,然後在5月召開了新疆工作會議。因此除了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之外,習大大親自前往西藏視察也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習大大今年去視察,很可能是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慶祝活動,而這個時點就在9月1日。同時如果召開第六次西藏工會議,按照以往會議慣例,習大大將會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將確定及推出一系列的支持西藏發展的具體政策部署,增量很大。 四、相遇後西藏會如何? 目前西藏還存在很多制約著經濟發展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預示著西藏板塊的空間與動能都將是巨大的,一旦被觸發,將是貫穿全年的年度主題。 從西藏目前制約發展的問題來看: 1.基礎設施落後:從交通來看,通過對國家戰略布局解讀,無論是“建設南亞陸路貿易通道”,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還是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西藏註定將是我國輻射南亞,東亞地區的重要樞紐,然而目前西藏仍為全國唯一沒有高速的省份;從能源來看,雖然西藏的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但常規性能源奇缺,無油少煤;從水利來看,水力資源雖然豐富,但由於自然環境的制約導致豐富但資源不能有效開發利用,水利工程匱乏;從通信來看,西藏地區的寬帶速率一直處於全國省份中後三位,遠低於國內的平均水平,寬帶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任重而道遠。 2、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長期靠中央扶持政策,企業小而弱,盈利狀況不佳。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萬個,平均資產回報率為7.4%;相比西藏僅有70個,平均資產回報率僅為1.3%。 3、整體生態功能退化,環保壓力大:西藏是我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脆弱的生態環境,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4、基本公共服務供應能力不足,區域間差異大以及反分裂鬥爭形勢嚴峻。 習大大常說,要從問題出發制定改革方案。對西藏來說,未來的政策應該會著力解決以上問題: 1.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第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在骨幹交通網;第二,能源網絡投資;第三,是水利工程投資,尤其在瀾滄江等水資源富裕的地方,加大水利工程投資。 2.發展重點產業:第一,旅遊是西藏的支柱產業,在此番兩會前人事變動中,由副省級官員丁業出任新設立的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顯示出中央對西藏旅遊業發展的特殊重視。第二,發展清潔能源,發揮西藏地域優勢;第三,生物醫藥,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穩定社會環境;第四,礦業,包括資源的深度開發、勘探、深加工。 3.加強生態保護:西藏的生態保護任務繁重,需要創新機制的支持,第三方治理模式將受推廣。 4.改善社會民生:西藏的基礎教育、醫療保健等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未來可能將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引入民間資本,改善公共服務供給。 5.維護國家安全:不僅是傳統國家安全,還包括信息安全,目前達賴分裂活動都是通過網絡傳播的,西藏未來需要建立比其他地區更嚴密、更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系統。 (來自老虎財經)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