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貨幣政策空間充足,無需非常規量化寬松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525

實際利率仍處高位,利率市場化步入收官階段。

宏觀政策的關鍵更多轉向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推動寬貨幣走向寬信用。

2015年5月10日,央行宣布降息是合乎市場預期的政策動作,根據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78%,比上年12月下降0.15個百分點;同期,CPI步入1時代,4月環比下跌0.2%,5月可能進一步回落,4月PPI同比下跌4.6%,環比進一步下跌了0.3個百分點。

如果對比一季度貸款利率和PPI的下行幅度,實際利率依舊偏高。同時,從一季度公布的數據看,國內經濟並未出現傳統的旺季複蘇態勢,4月公布的價格指數和進出口數據都相當低迷,PPI連續38個月為負,顯示需求仍然疲弱,通縮風險在增加,同時也在事實上推高了市場的實際利率水平。因此進一步推動名義利率的下行已經勢在必行。事實上,銀行間利率從3月中旬以來已經持續大幅下降近200個基點,存款利率的及時調整總體上是合乎市場預期的,並不意外。

隨著中國金融結構的調整和金融市場體系的發展,目前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控正處於從數量型調控為主向價格型調控為主逐步轉型的過程中,但傳導機制還有待進一步順暢,需要綜合運用量價工具。

經過前兩次降準,以及央行不斷使用的定向工具,銀行間流動性總體寬裕,超儲率水平有所上升。在新的條件下,宏觀政策的關鍵更多轉向如何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推動寬貨幣走向寬信用,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需要存貸款利率、貨幣市場利率下行等價格工具的同步跟進,形成協調的政策效果。

更為深遠的意義在於存款利率上限浮動區間由以往的0.1擴大至0.2,從2014年12月和2015年3月兩次利率政策調整後存款利率的執行情況看,全部存款實際上浮比例不到1.25倍,存款利率“一浮到頂”的機構數量已明顯減少,金融機構存款定價的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分層定價的存款定價格局基本形成。

可以預期的是,2015年利率市場化在此次改革之後將進入收官階段,這有利於金融機構風險定價能力的進一步完善,向中小企業傾斜信貸資源,同時也會在客觀上促使金融機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激勵金融市場的創新和直接融資的發展。

綜合近期降息降準等政策來看,中國的貨幣政策依然有足夠多的政策組合選擇,可以在保持政策基調中性取向的同時兼具靈活性和前瞻性,並酌情適度走向寬松。

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貨幣政策操作一直在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遵循年初確定的主要政策目標,同時著力應對經濟下行,並綜合考慮利率市場化改革、地方債務置換等因素。

總體上看,以M2增速目標為代表的政策變量,始終在預定的政策目標範圍內波動,這與歐美央行在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失靈之後所采取的非常規的量化寬松(QE)是有本質區別的。同時,現有的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和定向結構性工具都有較大操作空間,也無需走向Q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