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看好國美,看淡家電股: Consilient Lollapalooza


http://consilient-lollapalooza.xanga.com/723033356/%E7%9C%8B%E5%A5%BD%E5%9C%8B%E7%BE%8E%EF%BC%8C%E7%9C%8B%E6%B7%A1%E5%AE%B6%E9%9B%BB%E8%82%A1%EF%BC%9A/


投資市場的hardddisk,只可以記一年左右的事,RAM更只記得2個月左右。2004-2008年的家電血肉潮,可能大家已經忘記得乾乾淨淨了。

因為家電下鄉,現在家電股被炒到上天,我很容易可以說出其背後的原因,例如政策、估值、甚至品牌(這個我真不想說)等等。然而,賣曇花最好就係等佢開花時賣吧~

家電的悲哀:
材料->生產->物流->分銷->零售->顧客

家電股做的是生產->存貨物流->分銷環節。做廠的人都深明做廠的苦況,好市材料升,淡市賣不動。

有品牌嗎?可要明白品牌跟牌子是兩回事。有品牌要有定價權,能夠享受高於市價的售價的。沒有定價權的,是牌子。有姓名跟名人是兩回事呢~最慘的是為了賣得動,還要花廣告~灰~

廠是這樣的,生產得少,養不起工人,賺不了錢。生產得多,又怕滯銷要撥備~即使做得好了,然而把賺的錢都拿增產。退潮過後,發覺自己賺的原來只是機器,而且還在折舊中。

當 工人等待開工,貨賣不動的時候,政府竟然出家電下鄉,大量限時地補貼,掀起大量的需求。適逢原材料未發難,這次發大財了。工人有工開,生產率中60升至 110%,清掉舊貨,然後售價不降返升。最美妙的是在股市中配股,倒貨給假設美境永續的投資者,一次賺足十次美境的現金!

痛苦的根源,就是來源於這些大量現金會為行業帶來什麼了...

小時候,我會把豆袋拋起,然後看著它著地。地心吸力是小朋友也懂的事。當然,做廠的都知道。他們沒有忘記他們的血肉史,但投資者呢?

如果我看好家電消費,我會選擇國美。國美有一百個不好的原因,但大部份已眾所周知。然而,道理就像如果我看好匯豐,我會買港交所一樣...Simply be the house~

(申報:我沒有國美&家電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