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21世紀最可怕心理病毒 網路霸凌


2015-05-04  TCW
 
 

 

你,或是你的孩子,會是下隻黑羊嗎?

霸凌,「對成年人而言,是個全新陌生的文化,而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說。

當你我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你可能不知道,有十分之一的台灣孩子,正陷入網路霸凌的風暴當中,在日本,「Line霸凌」的現象正被熱烈討論。一個對朋友Line訊息的已讀不回,就可能被視為不合群,進而引爆攻擊。沒人知道,自己會否忽然成為白羊群當中的異類。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

二○一三年,住在邁阿密的十二歲女孩瑞貝卡(Rebecca Ann Sedwic),一早起來打開手機,簡訊跳了出來:「妳為什麼還不去死?」「妳真的好醜!」他們,還是找到了她。

這個手臂上滿是自殘傷痕的漂亮女孩,剛剛才從前一所學校「逃」出來。在前一所學校當中,她被同學在手機上的社群謾罵羞辱,母親最後幫她轉學,關閉了她的臉書、收走了她的手機,更換所有的電話號碼。

原本以為人生可以自此開始,然而,當瑞貝卡轉到新學校,準備開始參加合唱團時,她悄悄登記了新的手機應用程式,打算交新的朋友。但沒想到,只是一個朋友的連結,就讓這群霸凌者又找到了她。

霸凌碰上高科技,殺傷力暴增十倍

直到瑞貝卡自殺前,用手機傳簡訊給兩個朋友說:「永遠再見」那一刻,她的母親都不知道,這群看不見面孔的霸凌者,透過科技,輕易找上了她的孩子。諷刺的是,這麼殘酷的霸凌,只是因為瑞貝卡曾約會一個同校男孩,但後來停止見他,就引發了恨意。

當霸凌碰上了高科技,它的殺傷力,比過去傳統霸凌的影響,至少多十倍。

《經濟學人》用更駭人的數據,去形容網路霸凌的影響力:估計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都在網路霸凌的漩渦中。

隨著科技的進展,霸凌的層次還在推陳出新。

如,「Line霸凌」。一位日本女高中生就在網路上公布驚人數字,她自己光是Line的群組聊天室就有三十三個,每天有超過三千則的訊息要閱讀、回傳。但,假如「已讀不回」,隔天上學時就會被群組裡的同學當空氣,而被當作小圈子之外的人排擠。

例如,因Whisper、Secret、Wut、Yik Yak以及Sneaky這些新冒出的聊天應用程式而產生的霸凌。這些新的軟體容許匿名傳訊息,跟臉書與推特上,看得到說話者面孔的狀況不同,越來越多匿名的惡毒攻擊,開始頻繁出現。

霸凌是心理傳染病,被欺負沒有理由

「成年人被網路霸凌傷害的嚴重程度,甚至還會超過小孩。」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感嘆。

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一書中指出,霸凌是一種心理傳染病,它,是隨機擴散,被欺負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任何一種特質,都可能成為霸凌者的藉口。

即便,被害者是人生勝利組,與家庭關係良好,已經是成人,也可能會被「傳染」,難以招架。

畫面轉回台灣。

藝人楊又穎因霸凌而輕生,她漂亮,拍好的新電影才正要上映。她的父親,是擔任過農委會主委、中興大學校長的彭作奎,親子感情深厚。她的哥哥彭仁鐸在公開聲明得體的呼籲,顯現出良好家教。這樣的她,怎麼還會在意網路上陌生人的批評,勝過讓父母心碎?

經歷過高一女兒因霸凌而自殺,而寫下《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的作者小森美登里說:「把孩子逼上絕路的,不是霸凌,而是孤獨。」

「如果我是現在遇到霸凌的小孩,根本不敢那樣做(反擊)。」羅東聖母醫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郭約瑟說。這三年,因為網路霸凌而到他門診求助的人,增加兩成以上,以中學生為主,甚至小學生也不乏出現在門診的案例。

四大特質,新形態霸凌很致命

為什麼網路霸凌,能有比傳統霸凌大十倍的殺傷力,甚至致命。

這個病毒有以下的特質組合。

第一,它會在想不到的地方與理由出現!

長得美、很宅,身分證號碼開頭的字母跟別人不一樣,任何一個特質,都可能是被霸凌的原因。甚至連在Line上已讀不回,都可能被排擠。

第二,它就像空氣,能快速穿越地域,又二十四小時如影隨形。

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研究所助理教授黃芸茵,研究網路霸凌多年,她分析,實體的言語霸凌傳給十個人要講述十次,但透過網路班版、臉書跟Line,一秒內就能傳給全班同學。

過去,發生在實體世界的霸凌,在離開職場或是校園後,就會結束,但是網路卻讓人無處可逃,除非完全與全世界斷了聯繫。這對特別倚賴網路者,如網路作家或是明星,很難,對於小孩更加困難。

對孩子而言,網路就像是通往外面世界最重要的臍帶,上面雖有可能傷害他的人,但支持他的朋友也在。一次斬斷,孩子的恐慌感更強,更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因此在看不見的地方,更排擠自己。這也是比較小的孩子不敢告訴父母的原因:怕自己的手機被沒收。

第三,「沉默螺旋」現象,會強化傷害力。

專攻兒童心理輔導、輔導過四千多人的笛飛兒EQ教育創辦人楊鈺瑩對一個案例印象很深。她輔導過一個小孩,只因行為舉止常在狀況外,全班同學就幫他成立了一個粉絲團,叫作「某某某去死」,然後所有人都在上面罵他。

有人想幫他嗎?應該有,但是網路特質會讓正義之聲被壓抑。

美國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曾發生嚴重網路霸凌致死事件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合作研究發現,在網路更容易形成「沉默的螺旋」效應。它描述的是,人們在表達意見時,如果看到自己的觀點與多數人站在同一邊時,更願意大鳴大放;反之,若自覺只是少數,寧願選擇沉默。形成一邊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邊越旋轉越沉默的發展。

當受害者看不到網路上有人替自己說話時,開始會懷疑,是否被所有人背叛,整個世界因此崩壞。

「這一年來,那些說是我好朋友的人,你們真的是我的好朋友嗎?」這是楊又穎在谷底時留下的話。

「無法相信其他人的這種孤獨,往往會讓當事者失去生存意義。」小森美登里說。

第四,它隱形,但發作時都為時已晚。

「你感覺每個人目光都黏在你身上,你可以感覺一哩之外,有人小聲的在談論你,你可以看起來像是站在原地,其實已經消失不見,你放聲尖叫,但沒有人會聽見……,」這是描述校園霸凌導致殺人事件的小說《事發的十九分鐘》作者皮考特(Jodi Picoult),對受害青年的心理描述。

小說中,男主角寫給女主角的告白信,被人惡意的用電子郵件公布給全校看。所有人在實體世界裡嘲笑他,並且隔離他。但他的父母卻還無知覺,因為孩子總窩在電腦前。

但這種隱形的病毒,此時正大口啃食的是受害者的心靈,而非外表。即便關係親密的家長也難以察覺。「有時候,正因為親子關係良好……孩子才說不出口。」小森美登里寫著,因為家是唯一讓孩子感到安全的地方,孩子會擔心自己的問題會破壞了它。

事實上,網路霸凌的傷害往往都會比想像中嚴重,郭約瑟說,會因霸凌來門診的人,通常已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

即便大家替受害者重建自信,擺脫自我懷疑的陰霾,但網路記錄的惡毒文字,一輩子不會消失。即便楊又穎已經求助家人,一起去看心理醫生,但一旦情緒脆弱,這些紀錄隨時又會把他們推入絕望深淵。

「自我的死亡,或是殺人,都是他們(霸凌受害者)認為重新開始的契機。」小森美登里說。

現在,全世界都看到了這個新現象,並且正視。

去年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結果發現,不論被霸凌者是男是女、是小學還是中學生,自殺傾向都沒明顯差異,唯獨透過網路社群與電子郵件的霸凌,證實更容易讓孩子走上絕路。

十到十八歲受害者,一成想過自殺

在台灣,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指出,十歲到十八歲的青少年中,有一成二曾面臨網路霸凌威脅,這些受害者中有一成想過輕生。另一方面,有近兩成的孩子坦承曾匿名在網路上罵人。可怕的是,有四成的孩子曾在罵人的文章上按讚或留言。

各國除開始討論修法的可能,也呼籲大家要承認:我們太小看霸凌。

小森美登里最遺憾的是,當孩子在生前對她傳達被霸凌的訊息時,她是這樣「鼓勵」孩子的:「雖然現在很難受,但是這個經驗一定能讓你成長,明年,你就會成為非常溫柔的學姊。」

她事後才明白,這段話正進一步促成悲劇發生。因為這其實在暗示孩子:必須自己為霸凌負責。她進而親手斬斷了孩子的求助管道。如果當時,她能全盤接受孩子的痛苦心情,對孩子說:「你一定很難受吧,你好堅強喔!」甚至當機立斷行動,悲劇或許不會產生。

如同日本權威臨床心理學家山脇由貴子在《教室裏的惡魔》所說,孩子們霸凌他人時的手段,其實遠比你想像中高明,例如假裝和好,再從天堂打落地獄,登照片附電話、冒名網貼賣春訊息。這些是連成年人都招架不住的惡行,「孩子的每一天,其實都像是活在地獄裡般。」

想像一下,當被霸凌的孩子,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去描述自己不安的心情,是因為預感到內心即將崩潰,而做出的平衡。這時,如果父母還告訴他:「要堅強!」甚至質問:「會被人欺負,自己也有做錯的地方吧?」這形同又在孩子破碎的心靈上,撒了一把鹽。

我們很愛身邊的人,很愛孩子,但,「關心不代表理解。」

唯有真正的理解,我們才能真正預防。

拓展孩子生活圈,結交真實世界朋友

如果能理解,這一代的孩子生在網路世代,根本還無法如成人一般,擁有不同的社交圈,得以一刀兩斷。那麼,我們該做的,不是讓孩子離線,而是,帶他看清楚這個「網路」一體兩面的樣貌。

知名親子作家、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李偉文建議,平常就應提醒孩子,網路上的欣賞與批評是一體兩面,有人喜歡你,也一定會有人討厭你。如果別人批評你是因為情緒,要一笑置之;如果是捏造事實,就該解釋清楚。當有一日霸凌不幸發生,孩子的情緒也較易疏導,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

陳麗如也建議,要建立孩子對事理的分析判斷能力,好的批評該檢討,但面對無理的謾罵,就該知道「他們是為了讓我難過才亂說,我,其實做得很好。」

如果你理解霸凌常是來自一個圈子裡的排擠,那麼就多幫孩子建立更多「圈子」。

李偉文就用狡兔多窟的方法,強化孩子在不幸「中獎」時的招架力。他平常就拓展孩子生活圈,在寒暑假、假日帶孩子參加家庭日、社團營隊,結交跟學校無關的真實世界的朋友。

其他,如易子而教,幫孩子找到願意談心事的長輩;或是跟孩子約法三章,讓自己能連結孩子的臉書交友圈,但不介入,都是方法之一。

預防這場網路霸凌風暴,難度很高。

多數父母是被隔絕在孩子的社交網路之外,而它,又是隱形難以察覺的。若從小被教導要堅強、要很強的孩子遭霸凌,他們也會傾向不求助,認為自己有能力消化。負向循環下,悲劇產生只會更快,更多。

但就因為如此,我們更必須善用同理心,把所有的雷達打開,才能捕捉到孩子傳達出來的訊息。這些訊息很微弱,但絕對有跡可循。

今日,我們多一分認真看待網路霸凌,明日,我們才可能有更好的抗體能力,去應對這個還在不斷變形的新心靈病毒。

【延伸閱讀】12%台灣孩子曾遭網路霸凌—青少年遭霸凌來源

● 線上遊戲的對話框 48.9%● 一般聊天室    24.7%● 自己或朋友的臉書 23.6%● 部落格      12.6%● BBS       8.8%● 手機簡訊、Line  2.8%

資料來源:兒童福利聯盟2012年調查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6大網路霸凌方式.網路跟蹤、人肉搜索.散播當事人裸照、不雅影音.寄黑函恐嚇、性騷擾、謾罵.排擠受害人,將他踢出Line群組、臉書社團.偽造或駭入受害人帳號,冒名發表言論.匿名或具名在論壇或社群網站上公開羞辱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網路霸凌傳播更快、更囂張—網路與傳統霸凌方式比較

● 網路霸凌˙傳播更快:按一個鈕就可傳給全班、全球˙行為更囂張:可任意註冊假帳號,讓加害者少了社會制約更囂張˙更難察覺:有的父母不熟網路,被私下發信攻擊時,難發現霸凌˙24小時攻擊:下課後難喘息,依然被網路留言、Line訊息追殺˙紀錄難消除:不雅照、影音一旦上網,就難徹底清除˙無地緣性:搬家轉學後,加害者依然能找到臉書持續攻擊˙斷網即可封鎖:換帳號、電話號碼,封鎖騷擾電話,或是乾脆不上網,即能拒看、拒聽網路霸凌言行

● 傳統霸凌˙有地緣性:人際傳播速度較慢,僅限校園、街頭,搬家、轉學就可逃離攻擊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全球反霸凌,連美國總統也動起來—各國反霸凌行動一覽

● 2011年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召開霸凌預防研討會,發表反霸凌官網。

● 2012年 美國脫口秀Jimmy Kimmel推出殘酷推特單元,廣邀名人大聲朗讀針對他們的網路謾罵,藉機回擊或幽自己一默,成了極受歡迎單元。

● 2014年 新加坡國會通過《防止騷擾法》,讓網路霸凌被害者可向法院聲請保護令。

● 2014年 英國政府擬修法,將網路霸凌刑責從目前最高6個月提高到2年,預計2015年上半年可過關。

● 2015年 柯林頓性醜聞案主角呂文斯基赴Ted演講,以自身受害心路歷程誓言反霸凌,大獲好評。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3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